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近几年来,徐州市丰县大力调整农业结构,推广立体高效种植技术.特别是黄皮洋葱—西瓜—玉米种植模式效益可观,一般每667m~2产洋葱5000~6000kg、西瓜3000~3500kg、玉米400~500kg,纯效益4000~4500元。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安阳市棉花西瓜间作面积在逐步扩大,2002年达到5万公顷,每公顷产西瓜6000~7500kg,产值2400元;产皮棉1200~1500kg,产值9600~12000元,合计1.2万~1.4万元,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安阳市棉花西瓜间作面积在逐步扩大,2002年达到5万公顷,每公顷产西瓜6000~7500kg,产值2400元;产皮棉1200~1500kg,产值9600~12000元,合计1.2万~1.4万元,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4.
黑骏马是新疆西域种业股份有限公司西瓜甜瓜研究中心选育的有籽西瓜新品种.该品种属中熟大果西瓜类型.在新疆昌吉地区露地覆膜直播全生育期 85~ 90d,果实发育期 32~ 34d.平均单瓜重 6 0kg以上,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11 5%左右.果实椭圆形、深墨绿皮、瓤色大红、质地脆甜、耐贮运.该品种 2004年 2月通过广西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大棚栽培西瓜的面积迅速扩大,但其种植模式多采用一年种植一茬西瓜一茬蔬菜或春玉米(花生)模式,大棚的经济效益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为此,招远市泉山街道焦格庄村探索了一种年种植两茬西瓜、两茬蔬菜四作四收的种植模式,每666.7m2年产西瓜7500kg、蔬菜5000~5500kg,年产值1  相似文献   

6.
自古以来,西瓜就是深受人们喜爱的消夏解暑水果。西瓜具有消暑、止渴、利尿、降血压等功效。但目前西瓜大量用于鲜食,不仅利用率低,更主要的是阻碍了西瓜的产业化发展。现介绍几种西瓜的加工方法供生产者参考选用。1.西瓜酱(1)原料西瓜皮肉10kg、白砂糖15kg、淀粉糖浆1.2kg、洋葱110g、柠檬酸72g、柠檬香  相似文献   

7.
玉虹 8288 是以 GQS6-2-1 为母本、XKF42-7 为父本进行组合选配育成的二倍体西瓜新品种。该品种早熟,果实发育期 33~40d,全生育期 112~123d,果实椭圆形;单果重 2.4kg,瓜瓤颜色浅橙黄(间有橙红色),瓤质酥脆,纤维少,汁液多,中心可溶性固形物 12.7%,口感好;果皮韧性较强,硬度 10.45kg/cm2,较耐贮运;展示示范中每 667m2 产量 5164.8kg,最高可达5993.3kg ;植株生长势较强,抗病、抗逆性较强;稳产高产,适应性广。2021 年通过北京市西瓜品种登记,品种登记号:GPD 西瓜(2021)110139。  相似文献   

8.
烤烟育苗连栋大棚种植西瓜是利用育完烤烟苗后的空闲阶段,实施"烤烟育苗-西瓜"种植模式,实现平均产3100kg/667m2,产值6 200元的经济效益,不仅满足10月份的市场需求,而且大大提高烤烟育苗大棚的利用率,切实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9.
<正>宁夏灌区大豆生产历史悠久,独特的气候条件及生产模式为西瓜套种大豆提供了优越的生产条件。近年来,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银川综合试验站在宁夏灌区示范种植西瓜套种大豆面积累计6000余hm2,常年种植面积800hm2以上,每hm2西瓜产量7500~8000kg、大豆产量200~250kg,实现了宁夏灌区西瓜套种大豆从无到有的栽培历史记录。生产实践表明,西瓜套种大豆经济效益十分显著,西瓜生长到一定时期  相似文献   

10.
为了稳定推进棉花产业发展,充分发挥杂交棉“宽、稀、简”优势,充分利用地力、光热资源,进行了杂交棉套种西瓜制种试验,取得了一套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并大面积推广。一般667m^2产子棉450~550kg;西瓜子12~20kg(混合产量)。  相似文献   

11.
早春大棚小型西瓜栽培采用一种双收的方法,能明显提高产量,比传统方法每667m2增产1500~2000kg。1品种选择用作早春大棚小型西瓜一种双收栽培的西瓜品种,应具有耐低温、早熟、优质、萌发再生能力强、易坐瓜、抗病、高产的特点。如早春红玉、红小玉、小兰、小天  相似文献   

12.
五膜大棚西瓜是利用棚膜多层保温,提前错季栽培,提早上市的一项创新项目,比普通大棚西瓜能再提前20~30d成熟。由于上市时间早,西瓜价格高,并且二茬瓜还能与普通大棚瓜同时上市,达到双次高效的目的。大棚一季下来,平均产量7.5万kg/hm^2。其栽培技术规程如下:  相似文献   

13.
黑皮椭圆形西瓜是大众十分喜爱的西瓜类型 ,但黑皮椭圆形黄瓤西瓜则在国内外均未见报道 ,合肥绿宝种苗有限公司经多年努力成功育出高品质椭圆黑皮精品西瓜绿宝乌金 ,为市场填补一个空白 ,为大众奉献一款新品。本品种为复合杂交品种。母本 G30 6、父本 J70 3、J70 6皆为本公司育成高代自交系。G30 6果皮黑色 ,有隐网纹 ,黄瓤圆球形 ,单瓜重约 3kg,具有早熟易座果的优点。父本为复合材料 (J0 3× J70 6 ) ,J70 3为花皮黄瓤椭圆形材料 ,具有果皮薄 ,品质特优的特点 ;J70 6为花皮椭圆形红瓤材料 ,具有抗性好 ,果皮硬 ,早熟的优点。2 0 0 0年…  相似文献   

14.
西瓜种子发芽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对西瓜种子经机械处理,加温干燥,浸种,化学药剂处理等预措后的发芽进行了研究,并对不同发芽床与不同温度下西瓜种子的发芽作了观察。结果表明:西瓜种子应采用砂床或土床在25~30℃下发芽;预措中的切破种皮;30℃温水浸种6~12小时;40℃加温干燥5~7天等能显著提高西瓜种子发芽势(率);化学药剂处理以硫酸镁,增果素,GA_3,硝酸钾等效果最好。试验过程中发现西瓜种子有一定的水敏感性,对发芽床的水分要求特别高。  相似文献   

15.
基于ITS序列探讨西瓜种下分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对源自中国和非洲的15个西瓜Citrullus lanatus的核糖体基因内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s,ITS)全序列进行比较分析。供试材料包括Mucosospermus亚种、Vulgaris亚种、源自中国的3个品种、源自加纳的3个品种和1个来自布基纳法索的品种。【结果】西瓜种内总变异位点27个,占总碱基数的5.93%,6个信息位点,占总碱基数的1.32%。不同品种西瓜的ITS序列全长455~473bp,G+C含量61.49%~63.41%。【结论】从ITS序列全长构建的系统树可以看出西瓜具有地理分化现象,中国西瓜和非洲西瓜分属不同分支。此研究对西瓜的引种、育种以及研究西瓜的地理演化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正>江苏省东台市是全国有名的西瓜主产区,种植规模大、产量高、品牌响、效益好,东台西瓜荣获中国名牌农产品。东台市年西瓜种植面积25万亩,2017年全市西瓜亩均收入超过1万元,已成为当地富民的主导产业。东台市西瓜上市时间主要集中在4月下旬至6~7月,秋延后西瓜栽培面积3 000多亩,春季和秋季西瓜栽培技术体系比较成熟。为延长东台市西瓜市场供应时间,探索秋冬西瓜栽培经验,2017年,我们在东台市三仓镇  相似文献   

17.
潍坊市寒亭区是山东省著名的西瓜生产基地。该基地利用拱圆大棚空间大、保温性能好、升温快等特点.进行西瓜早熟栽培。12月下旬至1月上旬播种育苗,苗龄45天左右,2月上中旬定植.4月底至5月上旬采收第一茬瓜.6月初采收第二茬瓜.666.7m^2产量一般为4000~5000kg。大棚西瓜早熟栽培面积已达13300hm^2。  相似文献   

18.
不同砧木嫁接对西瓜生长、果实品质及丰产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西瓜品种‘早佳(84-24)’自根苗为对照,进行‘日本雪松’与‘京欣砧4号’砧木与‘早佳(84-24)’的嫁接试验,探讨不同砧木品种对西瓜生长、果实品质及丰产性的影响。结果表明,2个砧木品种与‘早佳(84-24)’的共生性较好,能够显著提高西瓜幼苗的质量、促进西瓜植株的生长。嫁接西瓜的抗枯萎病能力与产量均显著高于对照,其中‘日本雪松’嫁接西瓜的产量达到49000.0 kg/hm2,‘京欣砧4号’产量达到47000.0 kg/hm2。2个砧木品种对西瓜的品质影响较小,嫁接西瓜的中心糖含量均超过了10.7%。因此,2个砧木均可作为上海地区西瓜嫁接栽培的砧木品种。  相似文献   

19.
总结了宁夏引黄灌区西瓜套种大豆中黄30栽培技术。西瓜套种大豆中黄30的西瓜平均产量可达37 500kg/hm2,大豆平均产量3 240kg/hm2,产值分别达到26 250元/hm2、12 636元/hm2,两作产值合计38 886元/hm2。西瓜套种大豆生产成本10 080元/hm2,纯收入28 806元/hm2。西瓜套种大豆,充分利用了当地的光、热资源,提高了肥料利用率和土地利用率,既增加了经济收入又培肥了地力,是一种理想的高效种植新模式。  相似文献   

20.
西瓜、马铃薯为主体的立体种植模式,实现了对自然资源的高效利用,显著拉长了马铃薯上市时间,又通过了育苗移栽提早了西瓜的上市时间,达到了增产增收的目的:马铃薯产量1.5万kg/hm^2,西瓜产量5.55万kg/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