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玉米锈病属担子菌亚门高梁柄胞菌,主要侵染玉米叶片,严重时可侵染果穗、苞叶和雄穗。发病初期叶片两面散生或聚生淡黄色小点,形成黄白色斑点,四周有黄色晕圈,随后斑点隆起为淡黄色,最后变为黄褐色乃至红褐色,病斑周围表皮破裂翻起,散出铁锈色粉末,即病菌的夏孢子。后期病斑上生长圆形黑色突起,破裂后露出黑褐色粉末,即病原菌的冬孢子。玉米锈病发生严重时,受害植株结穗小,严重影响产量。  相似文献   

2.
正锈病是玉米上发生较普遍的病害之一,发生范围广,对玉米正常生长均有不同程度的危害,使玉米植株加速干枯、籽粒不饱满、减产。轻者减产10%,重者减少达30%。其主要侵害玉米叶片,重者也危害玉米苞叶和叶鞘。发病初期,在叶片基部和上部主脉及两侧,散生或聚生淡黄色斑点,后突起形成红褐色疱斑,即病原夏孢子堆。后期病斑形成黑色疱斑,即病原冬孢子堆。玉米锈病发生严重时,叶片上布满孢  相似文献   

3.
<正>玉米锈病是我国华南、西南一带的重要病害,主要侵染叶片,严重时也可侵染果穗、苞叶乃至雄花。在受害部位初形成乳白色、淡黄色,后变黄褐色乃至红褐色的夏孢子堆,夏孢子堆在叶两面散生或聚生,椭圆或长椭圆形,隆起,表皮破裂,散出锈粉状夏孢子,呈黄褐色至红褐色。后期在叶两面形成冬孢子堆,长椭圆形,突破表皮呈黑色,长1~2mm,多个冬孢子堆汇合连片,叶片提早枯死。病原为玉米柄锈,属担子菌亚门真菌。  相似文献   

4.
<正>一、玉米大、小斑病玉米大斑病和小斑主要危害叶片,有时也侵染叶鞘和苞叶,小斑病还可危害果穗。1.发病原因大斑病病菌孢子的形成、萌发和侵入的适温是20~25℃,小斑病病菌孢子的形成、萌发、侵入的适温20~32℃。因此,小斑病在夏玉米种植区发生较严重,  相似文献   

5.
党参为桔梗科党参属多年生缠绕或直立草本植物,以根入药,具有补中益气、生津止渴作用。依其生药外形和产地不同有西党 (产于甘肃、陕西、山西、四川 )、东党 (产于吉林、辽宁、黑龙江 )、潞党 (产于山西、河南 )、条党 (产于四川、湖北、陕西 )、白党 (产于贵州、云南、四川 )等五种。其中以山西潞党参最为著名。党参苗期病害主要有立枯病;成株期危害叶片的有锈病、斑枯病、纹枯病等,其中以锈病最为普遍;危害根部的病害主要有根腐病、紫纹羽病。   一、党参锈病防治   症状识别 此病主要危害叶片,有时也危害茎、花托等。染病的叶片出现浅黄色至黄褐色斑,背面产生浅红褐色小疱斑,周围有黄白色晕圈。疱斑多着生在叶脉两侧,聚集成堆,后期表皮破裂,散出大量橙黄色夏孢子。严重发生时叶片迅速干枯,影响根的产量。花托和茎上的夏孢子堆较大。   发生规律 党参锈病是由担子菌亚门锈菌目柄锈菌属真菌侵染所致。冬孢子双胞;夏孢子黄色,椭圆形,表面有刺。冬孢子阶段很少发生。推测病菌可能以夏孢子在宿根枝叶上越冬。生长季节夏孢子通过气流传播引起发病,不断产生夏孢子进行重复侵染,扩大蔓延危害。江苏、浙江一般从 5月上旬开始发病, 6~ 7月发病严重。...  相似文献   

6.
<正>一、症状类别(一)小麦条锈病发病部位主要是叶片、叶鞘、茎秆和穗部。初期在病部出现褪绿小斑,后逐渐形成黄色的粉疱,即小麦锈病的夏孢子堆。夏孢子堆较小,长椭圆形,与叶脉平行排列而成条状。后期长出黑色、狭长形,埋伏于表皮下的条状疱斑,即冬孢子堆。(二)小麦叶锈病发病初期出现褪绿斑,以后出现红褐色粉疱即病菌的夏孢子堆。夏孢子堆较小,橙褐色,在叶片上  相似文献   

7.
1大豆锈病 大豆锈病主要侵染叶片、叶柄和茎,严重者影响到全株,使叶片变黄脱落,形成瘪荚. 大豆整个生育期内均能被侵染,在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灰褐色小点,以后病斑稍扩大呈黄褐色小斑或红褐、紫褐及黑褐色病斑.病斑表皮破裂后由夏孢子堆散发出很多锈色夏孢子.  相似文献   

8.
<正>谷子锈病(叶锈病)是常发流行病害,广泛分布,华北地区主要发生在春谷、夏谷流行区。在流行年份,因病减产常达30%以上,感病品种严重发生田块减产可达50%~80%,甚至绝收。1症状识别病原菌主要危害叶片和叶鞘。叶片两面产生多数隆起的红褐色疱斑,圆形或椭圆形,直径约1 mm,这是病原菌的夏孢子堆。夏孢子堆成熟后突破叶表皮而外露,破裂后散出黄褐色粉末状物(夏孢子),周围残留破裂的叶片表皮。在发病后期,叶片上还散生黑  相似文献   

9.
小麦锈病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农业》2005,(5):23-23
为害症状:条锈主要为害小麦叶片,也可为害叶鞘、茎秆、穗部。夏孢子堆在叶片上排列呈虚线状,鲜黄色,孢子堆小,长椭圆形,孢子堆破裂后散出粉状孢子。叶锈主要为害叶片,叶鞘和茎秆上少见,夏孢子堆在叶片上散生,橘红色,孢子堆中等大小,圆形至长椭圆形,夏孢子一般不穿透叶片,偶尔穿透叶片,背面的夏孢子堆也较正面的小。秆锈主要为害茎秆和叶鞘,也可为害穗部。夏孢子堆排列散乱无规则,深褐色,孢子堆大,长椭圆形。夏孢子堆穿透叶片的能力较强,同一侵染点在正反面都可出现孢子堆,而叶背面的孢子堆较正面的大。三种锈病病部后期均生成黑色条孢子堆。…  相似文献   

10.
玉米大、小斑病的发生与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大、小斑病是我国玉米产区普遍发生的病害,主要在夏玉米生长后期,高温多雨情况下发病严重。病害多为害叶片,有时也侵染叶鞘和苞叶,甚至为害果穗,使玉米叶片过早枯死,成为影响玉米产量的重要病害。  相似文献   

11.
柳树干锈病(Uredosp.),主要危害柳树枝干韧皮部,亦危害叶、叶柄和花序等部位。病菌以双核菌丝在枝、干的韧皮部老病斑周围活组织内越冬,4月下旬至12月产生夏孢子堆,夏孢子可重复侵染叶、叶柄和嫩梢,5月下旬至8月下旬为发病盛期。4月下旬至5月上旬在枝干老病斑周围皮下产生夏孢子,作为初次侵染来源,经风传播,由自然孔口或直接入侵,潜育期7~18d。病害为局部侵染,局部发病。夏孢子萌发的适温为20~24℃。人工接种叶片和嫩梢后,可产生夏孢子堆。绦柳、垂柳、旱柳、川滇柳、龙爪柳和左旋柳等均可染病,以绦柳发病最重  相似文献   

12.
<正> 枣锈病是一种寄生性真菌引起的病害,主要侵染叶片。使叶片发黄,形成离层,并纷纷早落,造成果实不能真正成熟,一般可减产30—50%,重者绝收。 一.症状识别 枣锈病菌主要是侵害叶片。初期,叶片背面散生淡绿色斑点,以后逐渐形成褐色突起,并密布褐色孢子,这是枣锈病菌产生的夏孢子堆,其形状不规则,直径约0.5毫米,多发生在叶脉的两侧及叶片的尖端和基部。严重时孢子堆能相互连接成条状。夏孢子堆初期埋在表皮下,后期破裂  相似文献   

13.
杨广东 《今日农村》2006,(11):44-44
江西省永丰县地处赣中,是全国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示范县。近年来,随着早春大棚蕹菜(空心菜)生产面积的逐年增加,蕹菜白锈病由原来的零星少量发生转变成为害蕹菜生产的主要病害,发病面积占种植面积的50%以上,严重年份发病面积达70%,严重威胁我县的蔬菜生产。一、发病症状该病在我县从每年的4月份到10月份均可发生,主要为害蕹菜叶片,也为害茎。发病初叶正面产生黄色近圆形病斑,或不规则形重叠斑,1~2天后叶背生白色疱斑。侵染后如遇低温,叶面可产生无数深色小麻点,叶背少见白色疱斑,叶片畸形常呈新月形或拱形。白锈斑破裂散发出白色粉未(孢子…  相似文献   

14.
正锈病是大葱、大蒜、韭菜、洋葱等葱蒜类蔬菜常发病害,病情来势猛、发展快,使叶片失去食用价值,造成较大经济损失。葱蒜类蔬菜锈病主要为害叶片、花梗等部位。发病初期表皮产生椭圆形或纺锤形稍隆起的橙黄色疱斑,后表皮破裂外翻,散出橙黄色粉末(夏孢子堆及夏孢子)。秋后或环境条件不良时,疱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玉米普通锈病在新疆自然的生境条件下,个体发育中各个孢子世代的生物表现型及其初侵染源形式.[方法]采集玉米普通锈病孢子,分析夏孢子和冬孢子存活能力,并将病原菌接种于玉米上观察发病情况.[结果]菌初侵染时期和整个夏季所生成夏孢子堆的生物特性,只是为病原在寄生生活周期内营扩大再侵染的繁殖用.夏孢子的萌发和侵染的适宜温度为10.8~29℃,最适温度为14.9~22.4℃,温度在10℃ 以下萌发终止.玉米收割后,夏孢子在寄主基质上可残生时间约在55 d以内,至11月26日检验其活性时,发现许多夏孢子体内的颗粒体已消耗殆尽,形成透明的空腔,有的则失去光泽,呈现淡灰褐色,丧失了发芽能力,鉴此看出该病夏孢子抗逆性很差,不能逾越新疆漫长严酷的寒冬.研究还发现,临秋时节,玉米病体上出现一种深锈褐色的休眠夏孢子堆的菌态,此菌态有强劲抗逆性的特异功能,在持续2个多月零下20~24℃ 的寒冬期后,仍具有正常的萌发力和对寄主侵染的致病毒性.[结论]在新疆的冬季,玉米普通锈病是以休眠夏孢子堆作为越冬世代,而且是玉米在生产中感染锈病唯一的初次感染源.该病冬孢子世代在新疆的侵染生活史上并无实质性的病理学意义.  相似文献   

16.
经接种试验证明,Melampsora magnusiana wagn只能侵染杨属中白杨派树种,而不能侵染黑杨派和青杨派的树种。在白杨派中,以毛白杨、河北杨和新疆杨最为感病。毛白杨对此锈病的抗病性改变与其个体发育有密切联系:抗病力随植株年龄的增长和叶片的老熟程度而提高。10年生以上的幼树或大树很少发病,夏、秋季开放60天以上的叶片很少受侵染。比较、分析了不同成熟度的叶片在解剖上的差异,并研究了夏孢子侵入的途径。发现夏孢子除可以通过叶背侵入外,同样可以在叶正面萌发,直接穿透角质层侵入叶内。叶片的抗病性随角质层及表皮细胞外壁的加厚而增强。测定了老、幼叶片及病、健叶片在生化上的某些变化。  相似文献   

17.
一、症状类别 (一)小麦条锈病 发病部位主要是叶片、叶鞘、茎秆和穗部.初期在病部出现褪绿小斑,后逐渐形成黄色的粉疱,即小麦锈病的夏孢子堆.夏孢子堆较小,长椭圆形,与叶脉平行排列而成条状.后期长出黑色、狭长形,埋伏于表皮下的条状疱斑,即冬孢子堆.  相似文献   

18.
夏玉米粗缩病在夏玉米苗期开始发生,6 月下旬至7月中旬发病达到高峰。一般田块病从地边开始发生,病株率在21%-28%,重病田可高达 78%。其发病症状是茎叶扭缠在一起,形成直棍状,叶片雌雄不能伸出,全田玉米高低不齐,发病中心区向四周扩散,轻者有小雌穗,但是授粉不良,穗小缺粒严重,植株矮小,茎基部节间发粗,叶片叠在一起,叶片厚而短,严重的地块遇雨后倒伏,茎部叶片腐烂,上部叶片枯萎或青枯。 (1发病原因(1)因管理粗放,使夏玉米田杂草丛生,夏玉米自身生长势弱,抗病能力下降,在发病条件成熟的情况下,这些夏玉米田首先发病,然后向四周扩散。(2)白飞…  相似文献   

19.
[中草药病害防治系列 ](6) 红花也叫草红花、蓝红花、杜红花,是菊科红花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以花入药,具有破瘀活血、通经止痛功能。东北三省及其它大部分省区均有栽培。红花的病害种类很多,生产上危害严重的主要有红花锈病、红花菌核病和红花黑斑病等。   一、锈病防治   症状识别 此病主要危害叶片。发病初期,叶背散生黄绿色小疱斑。病部表皮破裂后露出棕褐色粉状夏孢子堆,后期出现黑褐色粉状冬孢子堆。当锈斑布满全叶时叶片枯死。幼苗期受害,子叶、下胚轴及根部可见黄色肿胀斑,有无数针头状性孢子器和杯状黄色锈孢子器,导致死苗。   发病规律 红花锈病是由担子菌亚门柄锈菌属真菌侵染所致。病菌冬孢子随病残体遗留在地面或粘附于种子上越冬。冬孢子萌发引起初侵染,夏孢子在温暖地区也可以越冬,通过风雨传播反复侵染危害。春末夏初湿度较高时有利发病。该病在东北地区 6月上中旬始发, 7~ 8月份高温、多雨病害迅速蔓延,严重时叶片枯死。不同品种抗病性有差异。感病品种有新疆焉耆红花、伊犁红花、油酸李德和杂交红花;而 S- 208品种抗病性较强。从国外引入的 Ac- 1、 Uc- 1、 B- 54和吉拉等品种,发病均较轻。   防治方法 秋季注意清...  相似文献   

20.
正一、小麦锈病症状条锈主要为害小麦叶片,也可为害叶鞘、茎秆、穗部、夏孢子堆在叶片上排列呈虚线状,鲜黄色,孢子堆小,长椭圆形,孢子堆破裂后散出粉状孢子。叶锈主要为害叶片,叶鞘和茎秆上少见,夏孢子堆在叶片上散生,桔红色,孢子堆中等大小,圆形至长椭圆形,夏孢子一般不穿透叶片,偶尔穿透叶片,背面的夏孢子堆也较正面的小。秆锈主要为害茎秆和叶鞘,也可为害穗部。夏孢子堆排列散乱无规则,深褐色,孢子堆大,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