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副溶血性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Vp)为革兰氏阴性、多形态细菌,呈杆状或稍弯的弧状。在不同培养基上生长的细菌形态差异很大,一般是两极浓染,多单在,无芽胞,具有单鞭毛,能活泼运动。  相似文献   

2.
对大通县几个农贸市场采集的32份海产品样品,应用常规细菌分离法进行副溶血性弧菌的检测,经细菌分离、增菌培养、形态观察、染色镜检、三塘铁、生化特性和嗜盐性试验测定,检出的4份阳性菌是副溶血性弧菌,阳性率为12.5%,同时通过小白鼠致病性试验证明4份阳性菌都有致死效应。  相似文献   

3.
副溶血性弧菌和沙门氏菌是进出口动物产品微生物检验的主要致病菌,进出口动物产品尤其水产品容易受这两种致病菌的污染。据有关资料介绍,在水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和沙门氏菌的检出率约为20%左右,各国有关检验检疫技术法规对这两类致病菌的检验都有严格的要求。为了把好检验检疫关,应对进口国的技术壁垒,促进动物产品的出口贸易,我们在实验室检验工作中,  相似文献   

4.
副溶血性弧菌分离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松 《中国畜牧兽医》2011,38(8):233-235
利用TCBS琼脂培养基和科玛嘉弧菌显色培养基对细菌进行分离,采用糖分解试验、氧化酶试验、IMVi试验等生化试验鉴定海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为防治疾病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选取毒力调控基因toxRS和看家基因gyrB、recA作为靶基因,对浙江沿海地区40株副溶血弧菌海产品分离株与8株临床分离株进行多位点序列分型。toxRS的多态性位点比例(10.2%)虽低于gyrB(12.0%)与recA(25.4%),但与gyrB均可分辨出最多的序列型(38),具有最强的分辨力(0.986)。3个基因串联后可分出44个序列型,分辨力达0.994。副溶血弧菌分离株呈现出较大的多样性。各地的海产品分离株分布于A群、B群,而临床分离株则主要集中于A群;C群仅包括1个临床分离株。其中临床分离株C2、C5、C7与海产品分离株F24属于同一个序列型,由此可推测该序列型在地域上分布较为广泛并可引起人发生胃肠炎等。因而副溶血弧菌所引起的对公共卫生的潜在风险性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6.
副溶血性弧菌为水产品主要致病菌之一,水产业和农业中抗生素的过量使用导致副溶血性弧菌对所推荐使用的抗生素产生了抗性,并且在副溶血性弧菌中已经发现了质粒和整合子等基因移动元件,更增加了与其他细菌发生耐药基因相互交换和重组的几率。对副溶血性弧菌的耐药研究现状、耐药机制和耐药基因的水平转移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副溶血性弧菌对动物性食品的污染及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副 溶 血 性 弧 菌(VibrioParahamolyticus)又名致病性嗜盐菌(Halophilic vibrio)。1951年藤野等在日本首先报告了这类细菌,随后在世界上许多国家相继报道,特别是东南亚国家,副溶血性弧菌是最常见的食物中毒菌之一。1 副溶血性弧菌的生物学特性 本菌为革兰氏阴性、多形态细菌,呈杆状或稍弯的弧状。在不同的培养基上生长的细菌形态差异很大。一般是两极浓染,多单在,  相似文献   

8.
根据副溶血性弧菌的耐热血素基因设计了2对引物、经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所有18株神奈川试验阳性副溶血血性弧菌均呈阳性反应,而6株神奈川试验阴性副溶血性弧菌呈阴性反应,其中9种弧菌和8株其他革兰氏阴性菌也呈阴性反应。  相似文献   

9.
海产品中副溶血弧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aemolyticus)是一种致病性嗜盐菌,常引起人类食物中毒,通过对四种不同海产品的检测,发现该菌检出率很高,其中,海虾中的检出率高达90%,海产鱼为70%,贝类为60%,海蟹为40%,平均检出率为65%,动物试验证实,该菌致病性较强。  相似文献   

10.
根据副溶血性弧菌的耐热溶血素基因(tdh)设计了2对引物,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所有18株神奈川试验阳性副溶血性弧菌均呈阳性反应,而6株神奈川试验阴性副溶血性弧菌呈阴性反应,其他9种(34株)弧菌和8株其他革兰氏阴性菌也呈阴性反应。检测敏感性可达2CFU的副溶血性弧菌。  相似文献   

11.
12.
副溶血性弧菌是水产品中常见的食源性致病菌,它能够感受外界环境的变化并迅速做出反应。在水产品的加工贮藏过程中,对温度的控制是最常用的方式,因此,副溶血性弧菌需要耐受各种温度的变化才能够生存并保持毒力给食品安全带来威胁。本文综述了副溶血性弧菌在面临低温和高温胁迫时的生存能力及其生理响机制,并对其未来研究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锦州市售冷冻海产品中副溶血弧菌、创伤弧菌和拟态弧菌的污染情况,对锦州市售的不同种类海产品进行了调查。利用已建立的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方法进行初筛,参照国标及相关报道进行确证。结果表明,235份冷冻海产品中病原性弧菌的总检出率为5.1%。副溶血性弧菌是这次调查的主要优势菌,总检出率为3.0%。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不同来源的副溶血性弧菌的毒力岛与毒力基因的分布及相互关系,对来自临床和食物源的180株副溶血性弧菌分离株,检测已知的毒力因子(tdh,trh)、系统性毒力基因(toxRS/new和orf8)和7个毒力岛(VPaI-1~VPaI-7)。结果表明,共检测到108株大流行株(食源株16株,人源株92株),有6株缺乏orf8。18株tdh阳性的菌株均含有全部或部分的VPaI-7基因。大流行株均含有VPaI-1,有107株大流行株含有VPaI-5。12株临床致病株均含有VPaI-7,但缺乏VPaI-1和VPaI-5。几乎所有大流行株含有全部或部分的VPaI-2和VPaI-3基因,多数致病株和非致病株还有部分的VPaI-2和VPaI-3基因;4株trh阳性的菌株均只有VPaI-3的VP1094阅读框。VPaI-4基因只存在于大流行株菌株中。所有菌株都有全部或部分的VPaI-6基因。食物链中出现大流行克隆是导致食物中毒的主要危害因子。  相似文献   

15.
应用常规细菌分离法对西宁市某几个农贸市场采集的70份仔虾样品进行了副溶血性弧菌的检测,经细菌形态观察、嗜盐性试验、细胞色素氧化酶试验和生化特性测定,结果鉴定为副溶血性弧菌。检出阳性菌株4株,阳性率为5.7%(4/70),同时通过致病性试验证明4株分离菌对小白鼠有致死效应。  相似文献   

16.
为建立副溶血性弧菌的快速检测方法,本研究采用依赖于核酸序列恒温扩增(NASBA)技术,以副溶血性弧菌的tlh基因为扩增的靶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和探针,建立可快速扩增副溶血性弧菌的NASBA方法.特异性和灵敏度试验结果表明:该NASBA方法对副溶血性弧菌的最小检出量为5.1×102 cfu/mL,高于普通PCR方法,而且与其他种属的菌无任何交叉反应.此外,本研究将副溶血弧菌扩增产物采用通用型核酸扩增物快速检测板进行检测,实现了特异性强的快速副溶血弧菌的检测.该方法对仪器要求低,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用杆状病毒表达系统表达虾源副溶血性弧菌编码蛋白PirB的重组蛋白,用SDS-PAGE、Western blot对其进行鉴定,纯化后的PirB重组蛋白免疫Balb/c小鼠后进行细胞融合,通过间接ELISA方法筛选阳性杂交瘤细胞,用ELISA方法对单克隆抗体进行测定。结果发现,共筛选到7株能够稳定分泌抗PirB蛋白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小鼠腹水的效价最高效价达到1∶2.56×106,制备的单克隆抗体可以特异性识别PirB蛋白,表明成功制备了虾源副溶血性弧菌PirB蛋白单克隆抗体,为虾源副溶血性弧菌引发的疾病诊断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通过采用核糖体分型RT、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三种方法,对从水生动物中分离到的59株副溶血性弧菌进行分子分型研究。结果将59株副溶血性弧菌分为43个RT型,9个大的聚类群,DI为0.9754;51个PFGE型,13个大的聚类群,DI为0.9988;53个ST型,包括107个新的等位基因、46个新的ST型,DI为0.9982。结果显示PFGE的分辨力最高,MLST较PFGE稍低,RT的分辨力最低。总体来看59株副溶血性弧菌菌株间亲缘关系较远,从同一年份、同一地区、同类样品中分离到的菌株被分为不同的型,表现出较大的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19.
实时荧光PCR快速检测水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快速检测水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茵的实时荧光PCR方法。方法利用副溶血性孤菌TDH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引物和探针,建立快速检测副溶血性弧菌的实时荧光PCR方法。结果本研究建立的检测副溶血性弧菌的实时荧光PCR方法,其纯茵检测低限低于10cfu/PCR反应体系;对模拟阳性样品直接检测,检测低限为10~3cfu/g。模拟样品经增茵培养4~6h后,检测低限达1cfu/g;用本法对24株标准菌株/参考菌株进行检测,结果除副溶血性弧菌呈阳性外,其他23株非副溶血性弧菌均呈阴性反应;重复性试验结果:批内和批间变异系数均小于1%。结论本研究建立的副溶血性弧菌实时荧光PCR方法具有快速、灵敏、特异和重复性好的优点,可在8h内对水产品中的副溶血性弧菌进行定性或定量检测。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建立了适用于检测鱼贝类副溶血性弧菌的吖啶橙免疫荧光菌团培养—沉淀法.用该法可检出每毫升含10万个细菌的菌悬液,不与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猪丹毒杆菌等7种杂菌发生交叉反应.采用随机抽样法对从长春市各大市场采集的351份海产鱼贝类样品进行了检测,其阳性率为46.4%,常规培养法检出率为49.8%,两者相差不显著(P>0.05).该法可在27h之内报告结果,而常规培养法需5~7d.该法具有特异性强、敏感性高、简便快速、所需仪器简单等特点,适用于大样本的检测和基层单位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