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指出了生态文明以环境保护为目标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物"作为人与人、人与物、人与社会的桥梁,是实现环境保护的关键。提出了物权生态化通过法律的规制实现物权利用物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的平衡,在法律上对物权进一步进行生态化的探讨,为物权保护环境提供思路借鉴。  相似文献   

2.
正北京林业大学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于2002年11月由原森工学院部分系组建而成,设有木材科学与工程、林产化工、家具设计和新能源与造纸4个系,是北京林业大学专业特色鲜明的学院。学院现有教职工109人,其中教授32人,博士生导师29人,副教授28人,讲师29人。教师队伍中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3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973"首席科学家1人,中组部"青年千人计划"1人及"拔尖人才"1人、第六/七届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3人、教育部科技委学部委员1人、全国教学指导  相似文献   

3.
人,总是在一定的现实社会中生存,现实社会目标,总是由人在现实社会活动中去实现。人与社会构成统一体,人与人之间既是片断又是整体。在当代社会的历史条件下,人、人的发展和人的未来成了最重要的全球性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4.
<正>呼伦贝尔市林业科学研究所成立于1981年7月,是全市唯一的地方林业科研机构。隶属于呼伦贝尔市林业局,副处级财政全额预算管理的事业单位。林科所内设6个研究室,分别为森林培育与荒漠化防治研究室、森林经营研究室、森林保护与利用研究室、防沙治沙管理监测室、科研管理与成果转化研究室、林业碳汇发展研究室。呼伦贝尔林科所现有正式职工39人(专业技术人员34人,占总人数的89%)。其中正高级11人、副高级6人、中级13人,初级4人;博士生1人,硕士研究生13人,  相似文献   

5.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态,它以  相似文献   

6.
一、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 生态文明,是继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之后的一种更高级文明形态,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生态文明的核心理念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核心内容是生态保护与建设。  相似文献   

7.
白龙江林区位于青藏高原东部边缘的白龙江和洮河两大河流上游,是长江与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林区和我国西北地区重要的绿色屏障。1980年林区成立了林业科学研究所,是白龙江林业管理局所属的县级综合性林业科研单位。林科所现设森林保护研究室、森林经营研究室、科技开发研究室和综合办公室等4个科室。现有专业技术人员19人,其中高级工程师5人、工程师13人、助理工程师1人。大学本科生5人、大专8人、中专9人,在职学习的11人。经过20多年的艰苦奋斗,林科所已发展成为一所科研与推广相结合、科研与技术服务相结合的初具规模的多层次、多形式…  相似文献   

8.
<正>北京林业大学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于2002年11月由原森工学院部分系组建而成,设有木材科学与工程、林产化工及家具设计3个系,是北京林业大学专业特色鲜明的学院。学院现有教职工103人,其中教授30人,博士生导师29人,副教授25人,讲师31人。教师队伍中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3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973"首席科学家1人,中组部"青年千人计划" 1人及"拔尖人才" 1人、第六/七届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3人、教育部科技委学部委员1人、全国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人、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指导教师2人、  相似文献   

9.
正北京林业大学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于2002年11月由原森工学院部分系组建而成,设有木材科学与工程、林产化工及家具设计3个系,是北京林业大学专业特色鲜明的学院。学院现有教职工103人,其中教授30人,博士生导师29人,副教授25人,讲师31人。教师队伍中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3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973"首席科学家1人,中组部"青年千人计划"1人及"拔尖人才"1人、第六/七届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3人、教育部科技委学部委员1人、全国教学指导  相似文献   

10.
生态文明背景下的社区支持农业(CSA)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指出了生态文明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内涵。而社区支持农业(CSA)与生态文明的内涵则不谋而合,对其发展的可行性和必要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北京林业大学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于2002年11月由原森工学院部分学科组建而成。学院以林木生物质材料科学、技术和工程为主要研究方向,以为国家培养林业工程高级管理、技术、工程人才为根本任务。学院下设4个系,分别是木材科学与工程系、家具设计与工程系、林产化工系、新能源与造纸系。现有教职工119人,其中教授35人,副教授28人,讲师31人。  相似文献   

12.
正北京林业大学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于2002年11月由原森工学院部分系组建而成,设有木材科学与工程、林产化工及家具设计3个系,是北京林业大学专业特色鲜明的学院。学院现有教职工103人,其中教授30人,博士生导师29人,副教授25人,讲师31人。教师队伍中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3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973"首席科学家1人,中组部"青年千人计划"1人及"拔尖人才"1人、第六/七届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3人、教育部科技委学部委员1人、全国教学指导  相似文献   

13.
家具与艺术设计学院是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的特色学院之一。现有教职工81人,其中具有教授、副教授等高级职称的教师23人。学院现有国家重点学科木材科学与技术(家具与木制品工艺方向)、家具与室内设计工程2个博士学位授权点,设计艺术学、家具与室内设计工程2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在校博士、硕士研究生230余人。  相似文献   

14.
北京林业大学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于2002年11月由原森工学院部分学科组建而成。学院以林木生物质材料科学、技术和工程为主要研究方向,以为国家培养林业工程高级管理技术、工程人才为根本任务。学院下设4个系,分别是木材科学与工程系、家具设计与工程系、林产化工系、新能源与造纸系。现有教职工119人,其中教授35人,副教授28人,讲师31人。  相似文献   

15.
北华大学交通建筑工程学院隶属于吉林省重点大学一北华大学,学院坐落于雾凇之都一吉林省吉林市。学院现有木材科学与工程、交通运输、土木工程、包装工程、工程管理5个本科专业及10个研发方向。现有木材科学与技术1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其中“木材科学与技术”学科是北华大学重点学科。学院设有工程基础实验室、木材科学与工程实验室、汽车运用与检测实验室、土木工程实验室,下设16个实验分室,仪器设备总值933.6万元。有1个实验机械厂,1个实验木制品厂。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86人,其中专任教师70人,教授12人,副教授24人,讲师24人,助教和见习教师9人。其中博士10人,硕士28人,学士32人。吉林省杰出拔尖人才2人。学科带头人5人,中青年骨干教师9人,教师中有研究生学历的达到54%以上。学院是吉林省唯一一个具有木材加工类专业本科培养的学校。在学校办学指导思想和教育理念的统领下,遵循学校力、学定位和培养目标要求,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学院根据自身发展的特点,提出“四基理念”、实现“三转变”、搞好“两个建设”、围绕“一条主线”的教育教学工作思路。建院以来,学院领导集体高度重视本科教学,学院教学规模与质量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现有在...  相似文献   

16.
《湖南林业》2012,(2):1-1
生态文化是基于生态系统、尊重生态规律、探讨和解决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文化:是以实现生态系统的多重价值来满足人的多重需求为目的的文化:是渗透于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之中,体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经济与环境相协调的文化。大力弘扬生态文化,对于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的价值观,推动生态建设,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7.
<正>北京林业大学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于2002年11月由原森工学院部分系组建而成,设有木材科学与工程、林产化工及家具设计3个系,是北京林业大学专业特色鲜明的学院。学院现有教职工103人,其中教授30人,博士生导师29人,副教授25人,讲师31人。教师队伍中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3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973"首席科学家1人,中组部"青年千人计划"1人及"拔尖人才"1人、第六/七届国务院学  相似文献   

18.
经济管理系成立于2004年,是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唯一具有文科性质的二级教学管理部门。现有专兼职教师22人(双师型教师5人),其中副教授2人、讲师5人、助教9人、硕士2人、在读1人、外教1人。现有学生450余人,教学班级12个。经济管理系现设主任1人,副书记1人,下设办公室、经济管理教研室与商务英语教研室、团总支等机构。  相似文献   

19.
绿色——生命、希望、和平的象征。《绿色中国》杂志社遵循以人为本,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建立和谐共处的关系,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为更好地发挥国家中文核心期刊的作用,贯彻中央提出  相似文献   

20.
信息技术处其前身是“3S”中心,是国家林业局中南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新技术应用与研究开发的主要部门。现有计算机应用,地理信息系统研发,遥感影像处理,数据库开发与应用,信息管理与自动化、测绘与制图、信息化管理,网络工程等专业技术人员10人。其中高级工程师4人,硕士2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