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 毫秒
1.
为探究大口黑鲈远缘杂交育种的可能性,本研究采用人工授精的方法,以大口黑鲈为母本、蓝鳃太阳鱼为父本,进行了远缘杂交实验,成功获得了杂交F1群体。大口黑鲈(♀)×蓝鳃太阳鱼(♂)杂交F1的胚胎具有正常的发育时序,在平均水温(22.5±0.5)°C条件下,胚胎发育历时约49 h,受精率约为65%,孵化率约为21%。室内养殖10周,结果显示杂交F1日均增重1.55 g,饲料利用率为0.75,杂交F1与大口黑鲈(日均增重1.56g)具有相似的生长速率,且显著高于父本蓝鳃太阳鱼(日均增重1.07 g)。杂交F1的形态特征表现出明显的杂交属性,可数性状(侧线鳞数、背鳍、胸鳍和臀鳍数)和测量性状(可量性状和框架测量性状)均介于双亲本之间;测量性状比少数偏向于大口黑鲈,多数偏向于蓝鳃太阳鱼,且部分性状比超越了双亲本。5S rDNA基因扩增和分析显示,亲本大口黑鲈和蓝鳃太阳鱼各有2种类型的5S rDNA,杂交F1继承了双亲本4种类型的5S rDNA;4种类型的5S rDNA编码区序列(CDS,120 bp)高度保守;杂交F1与大口黑鲈的2种5S rDNA类型的转录间隔区(NTS)均包含1个"GCT"可变区(序列长度186~205 bp),而杂交F1与蓝鳃太阳鱼的2种5S rDNA类型的NTS则高度保守(序列长度分别为86和263 bp)。5S rDNA分析结果证实了杂交F1融合了双亲本的基因组。本研究为大口黑鲈远缘杂交育种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蓝鳃太阳鱼(leponus macrohirus rafinespus)又名黄绿鳞鳃太阳鱼,属鲈形目、太阳鱼科,原产于北美洲。蓝鳃太阳鱼可在水温1~38℃下生存生长,  相似文献   

3.
太阳鱼人工繁殖及养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蓝绿鳞鳃太阳鱼 (Lepomismacrochirus)为鲈形目 ,太阳鱼科 ,又名蓝鳃太阳鱼 ,英文名称为Bluegillsunfish。原产于北美洲淡水水域。鱼体高 ,侧扁 ,头小 ,尾小。鳃盖后缘有一深蓝紫色形似耳状的突出。体侧有7- 1 0条暗黄色的彩条纹。一般个体成熟时体重 2 0 0g左右 ,个别可达到 1kg。美国养殖的太阳鱼另外还有铜吻鳞鳃太阳鱼和红耳鳞鳃太阳鱼。蓝绿鳞鳃太阳鱼属温水性小体型鱼类。生长适温范围大 ,可在 1 - 38℃水温状态下生活。在水温 8℃以下或 38℃以上时才停止摄食 ,水温 2℃仍能在自然环境下安全越…  相似文献   

4.
兰鳃太阳鱼(Lepomism maercchirus)又称大鳍鳞鳃太阳鱼,是北美洲最常见的温水性经济鱼类。最近佛山市、顺德县、四会县等地通过民间交流渠道,引进了兰鳃太阳鱼进行池塘养殖试验。由于我国对兰鳃太阳鱼有关资料报导比较缺乏,应水产同行的要求,现搜集有关兰鳃太阳鱼的形态、分布、生物学及其经济价值等资料,综合编写成本文,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5.
蓝绿鳞鳃太阳鱼(Lepomismacrochirus)为鲈形目、太阳鱼科的淡水鱼类 ,又名蓝鳃太阳鱼 ,原产于北美洲淡水水域。蓝绿鳞鳃太阳鱼属温水性小体型鱼类。生长适温范围大 ,可在1~38℃水温状态下生活。在水温8℃以下或38℃以上时才停止摄食 ,水温2℃仍能在自然环境下安全越冬。蓝绿鳞鳃太阳鱼是一种攻击性摄食鱼类 ,以动物性饵料为主要食物 ,幼鱼以枝角类、桡足类、摇蚊幼虫等水生生物为食物。小鱼摄食植物茎叶、鞘藻、小杂鱼、小虾、软体动物和轮虫等。人工养殖可大量投喂冰鲜鱼等动物饲料和人工配合饲料。我国于19…  相似文献   

6.
水产养殖     
940094 在水池和网箱中石斑鱼连续产卵940095 投喂率和水温对美洲鲟稚鱼生长的影响940096 商业强化饵料对褶皱臂尾轮虫营养价值的影响940097 投喂颗粒饲料狼鱼稚鱼的生长940098 绿藻的类胡萝卜素色素对裂喉鳟色素的影响:与合成的虾青素的角黄素做比较940099 放养密度和饵料蛋白质对塘中越冬的蓝绿鳞鳃太阳鱼与大鳍鳞鳃太阳鱼的杂交种的影响940100 投喂豇豆和鹰嘴豆饵料的尼罗罗非  相似文献   

7.
960833 采捕短须扁头(鱼危)用静态和动态电捕鱼的比较=Comparison of stationary andmobile electrofishing for sampling flatheadcatfish[刊,英]/Cunningham K K//Nor.Am.J.Fish.Manag..—1995,15(2).—515~517在1992年夏季期间,作者比较了静态和动态电捕鱼程序,以便评价其在欧克拉霍马水库中采捕短须扁头(鱼危)Pylodictis olivaris 的效率。在捕获效率的两种方法:平均 C/F_H(每  相似文献   

8.
太阳鱼在美国及引进我国后的繁殖养殖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太阳鱼泛指太阳鱼科中30个种类中的任一种,为典型的北美鱼类,包括黑妒属(Microptens spp.)、太阳鱼属(Iepomis spp.)和莓鲈属(Pomoxis spp.)等。本文太阳鱼一词系指太阳鱼属鱼类,从加拿大的安大略、魁北克省南部至美国大湖水系,南方多个州及墨西哥北部的淡水水域均大量分布。已引进欧洲、南非、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在美国,尤其在中北地区,太阳鱼属中作为养殖对象的主要有蓝鳃太阳鱼(L.macrochirus),小冠太阳鱼(L.microlophus),蓝(绿色)太阳鱼(L.cyanellus)、太阳鱼(L.gulosus)、长  相似文献   

9.
在常规饲养条件下,家鱼养殖池混养400—500尾/亩兰鳃太阳鱼,可产兰鳃太阳鱼约50公斤/亩,增加产量6—7%。对家鱼的生长和产量没有多大影响,并可控制野杂鱼。  相似文献   

10.
在常规饲养条件下,家鱼养殖池混养400—500尾/亩兰鳃太阳鱼,可产兰鳃太阳鱼约50公斤/亩,增加产量6—7%。对家鱼的生长和产量没有多大影响,并可控制野杂鱼。  相似文献   

11.
蓝鳃太阳鱼(Lepomis、macrochirus)作为一种养殖前景广阔的温水性鱼类.在我国东北地区进行养殖实验尚未见报道,更没有成规模养殖。通过对蓝鳃太阳鱼标本的观察与解剖,根据蓝鳃太阳鱼的有关生物学特性,表明其在东北地区进行养殖具有一定的可行性。我们通过蓝鳃太阳鱼在哈尔滨市太平区民主乡新立渔场的养殖试验状况。探讨了蓝鳃太阳鱼在高寒地区的生长成活状况。实验结果表明,在东北地区蓝鳃太阳鱼养殖成活率较为理想(单养达85%,混养达67%).能成功越冬.在6—8月份生长状况良好,而且,其在混养状态下要比单养状态下的生长速度快。本实验对养殖条件要求较为简单,易于推广。所以本文的研究为蓝鳃太阳鱼在东北地区的推广养殖提供了基础性资料。  相似文献   

12.
兰鳃太阳鱼系我所1987年从日本引进的新品种。据悉,有关兰鳃太阳鱼耗氧研究,还未见报导。鉴于兰鳃太阳鱼引种饲养研究的需要,我们对兰鳃太阳鱼的耗氧进行了测定研究,旨在探讨兰鳃太阳鱼的耗氧规律,为其繁殖、苗种培育及增养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010674用于电捕鱼的某些电波形状和电压的计算,其用于背负电捕鱼渔具具有特别参考价值.二Anevalua石onof~eelectricalwaveforms and voltages used for electrie fish-ing;withspe仁ial reference to their use inhackpack elec苗c gear〔刊,英〕旧咫umontWRC,1无eMJ,RouenMA// J.FishBi-01.一2000,57(2)一433一444 电捕鱼的指数脉冲波形产生捕获效率比估计的其它波形明显要差。在用所有波形冲击后,血浆皮质醇含量显著均匀上升。电捕鱼的死亡率很低,总共0.2%,处于很少的亚致死作用。o.sm/s时间平方脉冲波形的单位功率渔获量显著高于其…  相似文献   

14.
为探明患结节病蓝鳃太阳鱼的病因,从蓝鳃太阳鱼(Lepomis macrochirus)脾脏结节处分离获得一病原菌SD1810。通过菌落形态、细菌生理生化鉴定和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确定所得菌株为鰤鱼诺卡氏菌(Nocardia seriolae)。人工回归感染试验结果显示,注射浓度为2.8×107 CFU/mL的菌液能使蓝鳃太阳鱼患病致死,发病症状与原感染鱼相似。从死亡太阳鱼体内可重新分离到与SD1810形态特征、生理生化指标相一致的病菌。对分离获得的鰤鱼诺卡氏菌进行药敏试验分析,结果表明,鰤鱼诺卡氏菌SD1810对红霉素、利福平、庆大霉素、氯霉素、阿米卡星、氟苯尼考等10种抗生素极其敏感,对头孢唑啉,诺氟沙星,青霉素、氨苄青霉素和阿莫西林等6种抗生素具有耐药性。  相似文献   

15.
铜离子对鲤鱼的急性毒性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王利  汪开毓 《淡水渔业》2004,34(1):21-22
于水族箱内进行铜离子对鲤鱼的急性毒性试验。铜对鲤鱼 2 4h、 48h和 96h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 1 67mg/L、 1 2 5mg/L和 0 77mg/L。安全浓度为 0 0 77mg/L。中毒鱼体表和鳃的粘液增多 ,鳃上附着有淡蓝色的絮状物 ,临死前出现痉挛症状。铜主要对鱼类的鳃、肠、肝、肾、脑造成较严重的损伤 ,特别是对鳃的损害与鱼的死亡有很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在池塘养鱼过程中,往往需要进行多次检查,而每次捕捞总有部分鱼体受伤,甚至死亡。全苏养鱼科学和生产联合公司研制成一种池塘专用检查性捕鱼装置。这是一个由投饲机配合的漂浮式装置,设有电极、网片、引鱼道和集鱼箱等。开始诱集主要靠池养鱼类对投饲机声响的条件反射,然后由电极装置所产生的18~24伏的直流电场对鱼群起驱赶作用,而呈扇形向外 (上接第25页)伸展的网片、带滑道的引鱼道则协助使鱼集中到集鱼箱。检查时,只要将鱼从集鱼箱中捞出,检查好后再放回池塘。整个过程鱼只有在被搬动的短时间内才同网片接触而可能使鳞被损伤。总的来说,这种捕捞装置对保护鱼体是十分有益的。  相似文献   

17.
蓝鳃太阳鱼(Lepomis、macrochirus)作为一种养殖前景广阔的温水性鱼类,在我国东北地区进行养殖实验尚未见报道,更没有成规模养殖。通过对蓝鳃太阳鱼标本的观察与解剖,根据蓝鳃太阳鱼的有关生物学特性.表明其在东北地区进行养殖具有一定的可行性。我们通过蓝鳃太阳鱼在哈尔滨市太平区民主乡新立渔场的养殖试验状况,探讨了蓝鳃太阳鱼在高寒地区的生长成活状况。实验结果表明,在东北地区蓝鳃太阳鱼养殖成活率较为理想(单养达85%,混养达67%),能成功越冬,在6-8月份生长状况良好,而且,其在混养状态下要比单养状态下的生长速度快。本实验对养殖条件要求较为简单,易于推广。所以本文的研究为蓝鳃太阳鱼在东北地区的推广养殖提供了基础性资料。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NO_2~--N急性胁迫对斑尾复鰕虎鱼组织结构的影响,在水温16.5℃,盐度30‰,pH8.0的环境下,在实验水体中加入亚硝酸钠,设置NO_2~--N浓度分别为1、10和100mg/L的3个实验组及一个空白对照组,连续观察实验鱼的游动情况、呼吸频率、黏液分泌等表征,并在其死亡后立即解剖,制组织切片进行显微镜观察。结果表明,斑尾复鰕虎鱼对NO_2~-—N异常敏感,最小浓度组1 mg/L的平均死亡时间仅为8.5 h;NO_2~--N对斑尾复鰕虎鱼的各组织器官均有一定影响,其中对鳃组织的损伤最为明显,会造成鳃丝充血,鳃小片上皮细胞增生,部分鳃小片极度膨大等病理变化,严重阻碍鱼的呼吸机能。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莱西市鲈鱼养殖已初具规模,养殖的鲈鱼主要品种是美国加州鲈鱼.加州鲈鱼又名大口黑鲈,属鲈形目、太阳鱼科、黑鲈属,原产于美国密西西比河水系.该鱼具有生长快、抗病力强、肉质鲜美、营养丰富等特点,是一种优质的人工养殖品种.  相似文献   

20.
兰鳃太阳鱼原产北美,属鲈形目太阳鱼科,六十年代初由美国移入日本,现已在日本内陆水域的许多湖泊形成了兰鳃太阳鱼的自然种群,为理想的自然增养对象。1987年11月中国水产学会从日本首次将兰鳃太阳鱼(600尾)引入中国大陆,同年12月引入湖南,下池260尾,均长6.4厘米,均重5.1克。1988年兰鳃太阳鱼列入农业部水产局科研项目,由湖南省水产研究所等单位承担。有关兰鳃太阳鱼的生物学特性研究,国外资料不多,国内还尚未见有报导。现将我们对兰鳃太阳鱼的形态特点、生活习性、生长繁殖以及养殖观察的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一、兰鳃太阳鱼的形态特点兰鳃太阳鱼体高而侧扁,背部隆起,背缘呈弧形,腹部圆。体前部宽后部狭,头尾均小;口裂中等,下颌略长于上颌,近上位;具颌齿,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