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吴镇发 《安徽农学通报》2021,27(4):60-61,70
为筛选出适宜的海南蒲桃造林密度,设置了3333、2500、1667、1600株/hm2共4种造林密度,开展了造林密度对海南蒲桃林分生长状况和土壤理化性质影响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造林密度的降低,海南蒲桃的生长量增加,土壤容重减小,孔隙度增加,土壤有机质、水解性N、速效P、速效K含量提高.因此,海南蒲桃造林密度以1667株/hm2左右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2.
查选周 《安徽农业科学》2021,49(15):111-113
[目的]研究不同造林密度对马尾松营造林枝条发育的影响,为提高马尾松营造林的培育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9年生马尾松营造林作为试验林区,通过测量林木8m高以下1级分枝的枝长、基径、分枝角、方位角等,分析造林密度对枝条发育的影响.[结果]随着造林密度的增大,马尾松枯枝层的高度逐渐增高;造林密度对马尾松树干枝条总量、枯枝数量的影响较小,且随着造林密度的增大,活枝数量逐渐减少,枯枝率逐渐升高;树干8m以下1级枝条的基径、枝长、分枝角均随造林密度的增大逐渐减小.[结论]造林密度对马尾松营造林枝条发育具有显著影响,造林密度为2510株/hm2对枝条的生长发育产生抑制.建议根据不同的培育目的来调整造林密度,也可以采用间伐的方式调整林分密度,达到培育目标材种及提高木材质量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对南门峡林区青海云杉造林密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以青海云杉造林密度前期9990株·hm-2,以群体优势保证成活率,促进高生长,后期应进行抚育至密度为3090株·hm-2为宜.随着树木的增高增大,适宜密度是一个变数,需要在生长过程中不断调整,有人在针叶树造林过程中采取丛植法以促进造林成活率、保存率,这种做法不可取.  相似文献   

4.
不同造林密度对山杜英人工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山杜英人工造林的合理密度,采用五个处理三次重复的不同造林密度试验,结果表明:造林密度对山杜英的胸径、蓄积生长有较大的影响,方差分析达到显著水平,造林密度对树高生长影响较小。山杜英造林密度为1200株/hm~2时过小不适宜、造林密度为3600株/hm~2过大也不适宜,合理的造林密度在1800~3000株/hm~2之间。  相似文献   

5.
正本文简要论述了确定合理造林密度的原则。最适宜的造林密度,是随树种、立地条件、造林技术、培育目的等条件而变化的,还要弄清楚造林密度与这些因素之间的具体关系,这就是确定造林密度的原则。在人工林生长发育的全过程中,造林密度的作用是多方面的,自始至终起作用的不论什么树种,在一定立地条件及一定的年龄阶段,都存在着一个最适密度范围,过密、过稀都不相宜。要通过实验研究确定这一最适密度。最适宜的造林密度,是随树种、立地条件、造林技术、培  相似文献   

6.
<正>雨季造林时间性强,技术要求严,造林难度大,造林可用树种少,为了充分利用雨季的有利时机,搞好造林,提高造林成活率,对其雨季造林技术及管理要点谈一点粗浅的想法。一、雨季造林技术1.造林密度:松柏造林一般安排在山坡的中上部,穴状或鱼鳞坑整地,密度可掌握在220-330株/亩:花椒一般栽植于地堰或在水平阶及梯田成片栽植,栽植于地堰的株距2米左右,成片造林,密度可掌握在130-160株/亩,株行距  相似文献   

7.
造林密度,是指单位面积造林地上种植点的数量,也称初植密度.它直接影响着林木的生长过程和林产品的产量、质量、并且关系到林分的稳定程度、寿命长短及其防护效益的大小.  相似文献   

8.
中国杉木90年代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6,他引:8  
综述90年代杉木研究在造林和经营、经理方面的进展,包括种苗、造林地条件、整地、造林密度、混交、幼林抚育、栽培模式、密度管理、间伐、主伐年龄、生长模型、经营系统、施肥及农林复合经营等.  相似文献   

9.
为明确造林密度与南方红豆杉生长性状之间的关系,测定福建省明溪13年生不同造林密度南方红豆杉的生长和干形形质等指标,分析造林密度与生长和干形形质之间的关系,对其进行综合效果评价。结果表明:造林密度显著影响林分11个生长形质指标和综合得分值。南方红豆杉不同造林密度人工林的径阶分布采用Weibull分布函数拟合效果较好;1 800、2 400、3 000株/hm~2造林密度林分结构相对稳定、竞争较合理,而3 600株/hm~2的林分处于竞争期的自然稀疏后期。不同造林密度南方红豆杉林分林木分级显示,目前只有3 600株/hm~2造林密度出现Ⅴ级木。因此,营建南方红豆杉人工材用林合理造林密度为3 000株/hm~2。  相似文献   

10.
本文首先对造林密度的含义进行了概述,然后介绍了造林密度的确定原则,主要包括从经济角度,树种特性和立地条件以及配置方式等方面确定造林密度的原则,最后分析了造林密度在杨树造林中的应用,其中介绍四种造林模式,包括短伐期、中短伐期和超短伐期以及四旁植树经营模式等。  相似文献   

11.
于2004~2010年连续7年进行锥栗不同造林密度的试验,结果表明:稀植有利于提高单株产量,适当密植有利于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生产上一般造林密度为每667 m2种40 ~ 55株,矮化栽培的在种植10~15年后进行间伐,使造林密度为每667 m2种33株.并简要总结锥栗的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2.
营造林是当前改善生态环境一种主要方法,在造林的过程当中,造林密度的地位非常重要的。造林密度的合理与否,对林木生长发育、产量影响很大,所以一定要对造林密度进行科学、谨慎的处理。通过对营造林密度和林木生长发育间的相互关系的简单分析,总结合理确定造林密度的方法措施,以期在营林生产中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正雨季造林是加快荒山荒地绿化的重要途径,雨季造林在我省有着传统的习惯,每年的七、八月份是降水集中的多雨季节,温度高、湿度大、墒情好,是荒山造林的主要季节。雨季造林时间性强,技术要求严,造林难度大,造林可用树种少,为了充分利用雨季的有利时机,搞好造林,提高造林成活率,对其雨季造林技术及管理要点谈一点粗浅的想法。1.造林技术1.1造林密度:松柏造林一般安排在山坡的中上部,穴状或鱼鳞坑整地,密度可掌握在220-330株/亩:花椒一般栽植  相似文献   

14.
通过分析造林密度与林木直径的生长、成活率以及成材率、人工林效益发挥等方面的影响,总结了确定造林密度要在国家有关造林技术规程指导下,根据造林树种、造林林种、造林地立地条件以及造林技术措施的成熟度和造林投资等种种因素,综合分析后科学确定。  相似文献   

15.
沙地樟子松引种栽培及造林技术研究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对沙地樟子松的引种栽培及造林技术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樟子松在我国天然分布于大兴安岭和呼伦贝尔沙地草原,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经过多年的引种栽培,现已在"三北"地区被广泛地推广应用,成为造林的主要乔木树种,并对防治沙漠化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作者认为苗木质量、苗龄、造林季节、造林密度、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抗旱节水造林技术等几个方面是影响沙地樟子松造林成活的重要因素,根据造林当地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宜的造林季节和造林密度,选择品质优良、植株保护完好、苗龄适合的造林苗,应用ABT生根粉等植物生长调节剂、采取抗旱节水造林技术等可提高造林成活率,因此,把握好这几个方面可以极大地提高沙地樟子松造林成活率,为今后沙地樟子松人工林的营造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树木的生长与造林密度密切相关,造林密度要根据立地条件、不同的地理环境和树种来确定。密度过大,耗费人力物力,抚育成本大,而过于稀疏则成林慢。基于此,分析造林密度对林木生长的影响,包括树高、直径、成活率、干材产量、生物量、干材质量及根系生长等方面,以及如何确定合理的造林密度,为合理经营森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正>造林密度的大小对林木的生长、发育、产量和质量均有重大影响。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部颁发的《造林技术规程》中提出了中国主要造林树种的适宜造林密度。但是,由于各地地域、气候条件及树种等因素的影响,造林密度有所不同。因此,营造人工林时必须从各自的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才能达到最佳效果,产生最佳效益。一、明确造林密度的重要性在现在的植树造林中,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对种植密度进行具体分析,要根据种植树种的特点和习性、种植地域的  相似文献   

18.
陈永强 《新农业》2023,(5):35-36
杨树的造林密度和杨树的大小、经济收益有很大关系,为了迎合市场的需求,杨树的造林密度需要随时改变。不同的土壤、气候、湿度、树木品种等因素都成为设计造林密度时需要考虑的重点。为了在有限的土地上使杨树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必须在种植前对杨树的造林密度进行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19.
密度对杉木人工林林下植物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对10年生不同造林密度杉木人工林林下植被生长状况调查和土壤理化性质的测定,结果表明,随杉木人工林造林密度增大,林下植被高度、覆盖度和生物量减少,土壤物理性质不良,土壤养分含量降低.杉木人工林生长过程中要经常调整密度以促进林下植被生长,从而改善土壤理化状况,提高土壤肥力.  相似文献   

20.
杨翠花 《农民致富之友》2013,(18):68-68,174
营造林是我国当前改善生态环境及提高造林效率的主要方式。在造林过程中,造林密度十分重要,能对林木的生长发育及质量产量造成重要影响,为此必须对造林密度慎重考虑。本文从确定造林密度的原则出发,对营造林密度与树木生长之间的相互关系做出简要分析,最后对营造林密度对树木生长的质量影响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