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乳氟禾草灵除草剂主要登记在大豆、花生田内防除阔叶杂草。法国安万特作物科学公司于1989年在我国正式登记商品克润乐24%乳油,防除大豆田阔叶杂草用量(有效成分)(北方)108~144克/公顷,(南方)90~108克/公顷。防除花生田阔叶杂草用量90~108克/公顷。美国拜耳作物科学公司于200  相似文献   

2.
《种子世界》2005,(3):15-15
安徽省农科院宣布,被命名为“杂优豆1号”的世界第一个杂交夏大豆,在该院选育成功,已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杂优豆1号”在安徽省大豆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表现为抗病、高抗倒伏、高产稳产等优势,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867.4kg/hm^2,比对照增产19.14%,蛋白质含量43.56%,脂肪含量18.96%,商品性好,示范产量达4179.0kg/hm^2。  相似文献   

3.
多效唑施用过量对大豆产量及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多效唑喷施过量田块调查结果表明:大豆喷施多效唑过重会使大豆株高、底荚高度降低、节间缩短,茎秆变细.分枝缩短,分枝教增多,叶片变黑变厚,晚熟或早衰;株荚教、粒教明显减少,秕荚教增多.结实率、荚粒数降低,减产34.4%。初花前及对多效唑敏感的大豆品种应慎用,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一般不应超过40g/667m^2。  相似文献   

4.
花生田蛴螬药剂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选用不同杀虫剂,不同防治时期,施药方法和次数防治花生蛴螬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40g/hm^2、辛硫磷乳油1875g/hm^2,米乐尔颗粒剂2475g/hm^2、特丁磷颗粒剂1875g/hm^2和复配制制辛倍乳油3000g/hm^2是防治花生蛴螬的理想药剂,播种期和花期各防治1次,防效达81.37%以上。播种期防治效果<花期防治效果<播种期防治+花期防治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全镇总耕地面积12333hm^2,2004年,大豆种植面积8933hm^2,占全镇总耕地面积的72.4%。2004年,8933hm^2大豆田中都有大豆蚜虫不同程度的发生,达到防治指标的发生面积高达7733hm^2,占大豆种植面积的87%,可以说,2004年大豆蚜虫的发生面积和发生密度是近20年来前所未有的。在发生大豆蚜虫的豆田中,有部分地块发现有红蜘蛛,它们与大豆蚜虫一起危害大豆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6.
<正>烯草酮除草剂,日本住友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在我国1994年正式登记商品收乐通24%乳油,防治大豆一年生禾本科杂草用量(有效成分,下同)97.5~144克/公顷;1996年正式登记收乐通12%乳油,防治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大豆63~72克/公顷,油菜54~72克/公顷;2000年临时登记乐田特6.5%乳油(收乐通与利收复配),防治大豆一年生杂草用量107.25~  相似文献   

7.
在豫东潮土区皮棉产量水平70kg/667m^2以上的生产条件下。于棉花现蕾以后至花铃期喷施1.25%浓度的丰满乐液肥1~4次。株高降低11.3~13.4cm。茎粗增加近0.9mm,有效果枝增加0.1~2.1个,单株成铃平均增加1.2个。蕾铃脱落率相对降低12%~15.2%,增产皮棉13.1~23.1k加67m2,增产幅度为18.6%~32.8%(平均25.3%)。不同喷施浓度试验结果,丰满乐不仅使铃重、子指、衣指、衣分等产量性状得以较全面改善,而且还使纤维长度增加0.4~3.7mm。总体评价认为,丰满乐以喷施3次更为经济合理,其喷施浓度以不超过1.5%为宜。在同样的生态及技术条件下.丰满乐的增产效应好于其它液肥。  相似文献   

8.
河南玉米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河南省是玉米生产大省,也是玉米消费大省。玉米主产区被划为国家重要的玉米产业带,土壤肥沃、地势平坦、井渠双配套、广大农民掌握丰富的生产经验和先进的生产技术。1999—2004年(2003年受严重涝灾除外)河南省平均年种植玉米1106.8万hm^2,年总产量1077.17万t,平均每hm^2产量4869.7kg,其中2000年玉米单产、总产最高,总产达到1156.6万t,单产每hm^2 5271.6kg。2004年全省种植玉米242万hm^2,受涝灾影响,总产量玉米1049.95万t,平均每hm^2产量4338.6kg,较2000年减产17.7%,玉米总产量占全省粮食总产的24.6%,占全省秋粮总产的60.4%。  相似文献   

9.
夏大豆田间杂草发生情况及防除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由于夏大豆生长期气温高.雨水充足.有利于杂草的发生和生长.近几年.鲁南及鲁西南地区大豆田杂草发生逐年加重,杂草种类多、危害重,一般减产20%~50%,成为制约当地夏大豆产量的主要因素之一。针对这种情况.通过对夏大豆田杂草发生情况、发生特点以及发生原因进行调查分析.并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多次进行药剂试验.总结出一套夏大豆田间杂草综合防除技术。  相似文献   

10.
通过播期、收获期、密度和氮肥运筹试验,采取回归和通径分析的统计方法,对淮北地区中晚熟,中大穗型玉米高产栽培途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麦收后争时抢播,从6月10日以后,每推迟1d减产66.21kg/hm^2;适当降低种植密度,由8.25万株/hm^2降至5.25万株/hm^2,产量将从6909kg/hm^2增至9219.0kg/hm^2,5.25万株/hm^2均可获得9000kg/hm^2的产量;氮肥应超前施肥,基肥和穗肥各占50%有利高产,苞叶变黄后推迟10-15d待乳线消失后收获,可增产16.0%左右,且能提高商品品质。  相似文献   

11.
花铃期是棉花需水肥敏感期,对于没有底施肥料或底肥不足的棉田,应见花重施花铃肥,可结合浇水或雨前(没有水浇条件)追施尿素150kg/hm^2,磷酸二铵150kg/hm^2和硫酸钾225kg/hm^2。补足养分,防止早衰。此外,盛花中后期根据棉花长势,可追施尿素120~150kg/hm^2,也可根外喷施0.2%的磷酸二氢钾和1%的尿素混合液,隔7~10d喷1次,  相似文献   

12.
长效尿素肥效及施用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等N量条件下,长效尿素普通尿素平均增产5.4%-24.5%,增产幅度与施N水平呈负相关关系,小麦适宜施N量135-180kg/hm^2,玉米适宜施N量300-375kg/hm^2,平均节约N肥25%,适宜施N水平下长效尿素,比等N量普通尿素提高N素利用率16.5%-62.9%。提高千粒重是增产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姜晔 《种子世界》2007,(6):39-39
黑河19大豆早熟、高产稳产、优质、抗病、秆强、喜肥水、不炸荚、适应性广,一般产量2488~2861kg/hm^2,增产幅度10.02%~13.90%,高产攻关或窄行密植可达3750kg/hm^2,2002~2004连续3年累计推广面积81万hm^2,增产大豆2.2亿kg。  相似文献   

14.
爱密挺在新疆大豆高产栽培中增产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属典型的大陆性气候,气候干燥,昼夜温差大,光热资源丰富,属灌溉农业,大豆平均产量2940kg/hm^2比全国平均产量高(57.5%,是大豆高产区。在此大豆超高产试验田中,选择前茬棉花无施肥区,中上等肥水条件,豆苗生长均匀,田管措施一致地段,对大豆花蕾期、花荚期使用爱密挺生物促进剂,进行不同浓度处理的叶面喷施试验。  相似文献   

15.
夏大豆品种农艺性状及子粒品质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以沧豆5号为对照,研究了近几年黄淮海中片育成的夏大豆品种在沧州地区的农艺性状及子粒品质表现。结果表明:30个参试品种产量性状在2154—3214.5kg/hm^2;较适合沧州地区推广种植的品种为:生育期95—105d,株高70—100cm,紫花、圆叶、亚有限结荚习性,分枝数在1—2个的夏大豆品种。圆粒、淡色脐、百粒重高于20g的大粒种占参试品种的多数;蛋白质含量大于或等于45%的品种有4个,占品种总数的13.3%;脂肪含量大于或等于21%的品种12个,占品种总数的40%;蛋白质与脂肪含量大于或等于63%的品种有5个,占品种总数的16.7%。  相似文献   

16.
根据夏玉米田杂草发生种类和特点,于玉米二叶期至四叶期杂草基本出齐后,使用2.25%康施它悬浮剂,用量1800~2100mL/hm^2,总体防效可达95.00%以上,与4%玉农乐悬浮剂1500mL/hm^2防效相当,使用初期有轻微药害,但对中、后期生长和产量无影响。  相似文献   

17.
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试验、审定工作从1956年开始,已经走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历程,经历了起步、规章建立、改革发展和提高完善4个阶段,审定推广了一大批高产、优质、多抗、适应性强的农作物优良品种。据省种子管理局统计,2008年我省玉米种植超6.7万hm^2的品种14个,种植面积187.2万hm^2,占玉米种植面积的53.6%;大豆种植超6.7万hm^2的品种14个,种植面积243.3万hm^2,占大豆种植面积的65.6%;水稻种植超6.7万hm^2的品种10个,种植面积163.4万hm^2,  相似文献   

18.
2006年克山县克服了春季多雨、低温寡照、虫害等不良自然灾害.卓有成效地完成了黑龙江省国家高油高产大豆良种补贴示范推广项目工作.全县完成大豆种植面积11.2万hm^2.其中完成大豆良种补贴项目面积1万hm^2,占项目任务面积的100%.占全县大豆种植面积的8.9%.该项目面积共落实在15个乡镇122个村5825户531个地块.1万hm^2高油大豆总产2.55万t。  相似文献   

19.
河西走廊土壤钾素变化的定位连作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连续4a定位试验研究表明,小麦/玉米带田作物年均携带走钾素404.3-502.0kg/hm^2,小麦、玉米单作年均携钾量227.4-297.2kg/hm^2和385.2-483.1kg/hm^2,携带量大于归还量是土壤钾素减少的直接原因;单作田缓效钾年均减少1.1%-6.8%,速效钾年均减少8.0%-10.8%,带田耗钾强烈,缓效钾平均 每年减少9.4-10.8%,速效钾平均下降6.%-10.5%。年投入化学钾素187kg/hm^2或土粪75t/hm^2均不能保持带田土壤钾素,在土粪基础上增加化学钾素用量方可保持土壤钾平衡;带田土壤缓效钾消耗速率大于速效钾,单作栽培速效钾消耗速率大于缓效钾;当土壤缓效钾<700mg/kg,速钾<133mg/kg时,带田作物表现出缺钾反映。  相似文献   

20.
沈玉忠  闫强 《种子世界》2011,(11):37-37
大豆菌核病是大豆的常见的病害,2008年北安市发生面积达3.3万hm^2,发病率达3%~5%,严重影响大豆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