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白绢病是茉莉根部的一种主要病害。木霉82是一种抗生菌。目前研制供各地使用的是木霉82二级菌种,应加消毒麸皮才能使用。使用方法:(一)100斤培养土加入木霉1.5斤,充分混合后作盆土栽种新花苗或结合翻盆、分盆、并盆等栽培时作盆土。(二)不翻盆的花树,应把盆土挖出(见根为止)倒放  相似文献   

2.
茉莉白绢病又叫“白毛病”,为茉莉主要病害之一。在苏州郊区主要发生在越冬期。每年11月上旬,茉莉从室外移入花房,白绢病则在12月中旬大量发生,严重的发病率达50%以上,引起减产或整株死亡,严重影响经济收入。因此,防治茉莉白绢病是当地生产的需要和广大花农的迫切要求。本试验的目的,是应用木霉82对茉莉白绢病进行生物防治。  相似文献   

3.
就河西走廊地区甜叶菊移栽后白绢病的发病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提出了甜叶菊白绢病的综合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4.
《大豆科技》2006,(4):6-6
大豆菌核病主要侵染茎杆。7月下旬开始发病,最初茎秆上生有褐色病斑,以后病斑上长有白色棉絮状菌丝体及白色颗粒,后变黑色颗粒(菌核)。纵剖病株茎秆,可见黑色圆柱形老鼠屎一样的菌核,病株常枯死呈白色,故又叫死秧子病、白绢病。向日葵等作物的菌核病与大豆菌核病属同一种病菌,可以互相侵染。此病以混杂在种子里的菌核、茎秆内的菌核越冬,第2年发病侵染。菌核在土壤中可以存活2年,向日葵茬种大豆、重迎茬大豆、低洼地大豆、密度大长势繁茂的大豆发病重。7月底至8月降雨多的年份,发病重。  相似文献   

5.
闽东茉莉白绢病的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阮瑞国 《福建茶叶》1991,(1):31-31,50
白绢病是茉莉的主要病害,危害严重,常发生大面积枯死,造成茉莉花产量大减。本文研究茉莉白绢病的发病症状、病原菌及其发疫规律,总结综合防治技术,有效地控制病害。  相似文献   

6.
选取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培育的10个花生新品系,通过自然发病和人工接种两种方法进行了白绢病抗性鉴定和产量损失研究。结果表明,在自然发病条件下,10个新品系由白绢病造成的枯萎率为11. 0%~50. 0%,其中7个品系白绢病枯萎率低于30. 0%;白绢病枯萎率与花生荚果产量呈显著负相关(r=-0. 73,P <0. 05)。在田间人工接种条件下,接种2周后,10个品系导致的植株枯萎率为66. 1%~94. 0%,收获前的白绢病枯萎率为66. 1%~97. 4%,均为感病品系;白绢病导致的植株枯萎率与花生荚果产量的相关系数为-0. 85(P <0.05)。产量损失试验表明,在人工接种条件下,所有品系产量损失均超过91. 7%,严重者几乎绝产。综合田间自然发病和人工接种鉴定,获得一份耐病品系16-A13440。  相似文献   

7.
白绢病乃茉莉常见的病害之一。一般盆栽的较易发生,露天种的发病少。江西南昌地区10月上中旬至花树进入温室前的阶段为发病盛期,由于温度渐低,花盆内过多地浇水,盆土太潮湿而导致诱发该病。其症状:在接近盆土的花树茎基部,病组织初呈褐色,上生白色绢丝状的网膜,并向茎上部及土表扩展,以后逐渐变成黄色至褐色如油菜籽状的菌核。茉莉发病后,初期叶片由上向下依次脱落,随后枝梢干枯,最后整株枯死。  相似文献   

8.
2004年由于棉花苗蕾生长期间气温低、雨水多,土壤湿度大,造成棉田苗病、枯萎病较往年发病较重,但棉田发现一种新的病害,该病主要危害叶片,危害初期在叶片上产生暗红色小斑点,后扩大成近圆形,边缘紫红色,中心灰白色,潮湿时产生白色霉即病菌的分生孢子,病叶易破裂。经查证该病是由尾孢霉侵染引起的真菌病害——棉花尾孢霉叶斑病。1发病规律病菌以菌丝体在病叶上越冬,第二年春天产生分生孢子,借昆虫及风雨传播,在棉花生长季节为害叶片,经分生孢子多次再侵染,病菌大量积累,遇有适宜条件即流行。多雨高湿有利于该病发生和流行,尤以秋季多雨、气候…  相似文献   

9.
为探索温室条件下适宜花生白绢病人工接种的技术体系,对花生白绢病人工接种技术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通过比较5种接种技术,发现带菌燕麦粒贴茎法和撒表土法的发病效果较好,可以作为花生白绢病温室抗性鉴定的接种方法,其中带菌燕麦粒撒表土法比贴茎法更易操作;不同量(1~5粒)的带菌燕麦粒撒表土法接种花生幼苗的病情指数差异不显著,但以接种4粒燕麦粒病害发展速度最快;15~35d苗龄的花生幼苗接种带菌燕麦粒后,病情指数差异不显著。本研究建立的接种技术白绢病发病快,发病率达到100%,最大病情指数为89.2。利用该技术在温室内对19个花生品种/系进行了苗期白绢病抗病性鉴定,大部分材料中感或高感,仅中花16表现相对抗性。  相似文献   

10.
为获得与花生共生的丛枝菌根真菌(AMF),采用湿筛倾析法从花生根际土壤中分离到一株优势菌株,编号APS-1,利用花生毛状根与APS-1建立双重培养体系培养APS-1的菌丝和孢子,并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APS-1对花生生长和白绢病抗性的影响。结果显示,结合形态学特征和SSU-ITS-LSU序列分析,确定APS-1为异形根孢囊霉(Rhizophagus irregularis)。盆栽条件下,APS-1明显促进了6个花生品种的生长,同对照相比,总鲜质量、总干质量分别增加13.27%~21.63%和11.24%~47.90%。此外APS-1还能够提高6个花生品种对白绢病的抗性,防效达到43.76%~89.14%。综上所述,异形根孢囊霉APS-1是一株对花生白绢病具有较高防治潜力的生防菌株。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羧甲基纤维素、滤纸和木薯渣的分解能力、产酶活性等指标比较嗜热侧孢霉、黑曲霉、康宁木霉、白腐菌等8株菌分解纤维素的能力.结果表明:这8株菌均具有较好的纤维素分解能力,其中康宁木霉、白腐菌、无花果曲霉水解圈效果明显;康宁木霉产纤维素酶能力比较稳定,且酶活性较高;康宁木霉、白腐菌、嗜热侧孢霉、无花果曲霉对滤纸和木薯渣的实际分解效果较好.固体发酵培养到第5天时,对粗纤维和纤维素分解率较高的依次为无花果曲霉(23.98%、20.76%)、康宁木霉(23.35%、20.22%)、白腐菌(23.08%、20.16%);固体发酵培养到第10天时,对粗纤维分解率较高的是无花果曲霉(39.22%)、嗜热侧孢霉(36.39%)、米曲霉(35.11%),纤维素分解率较高的是嗜热侧孢霉(42.37%)、无花果曲霉(39.99%)、康宁木霉(38.97%).  相似文献   

12.
花生白绢病是世界花生上发生的一种重要土传真菌性病害,近十年来在我国山东、河南、广东、辽宁、江西等主要花生产区发生为害逐年加重,已成为制约花生产量和质量的重要因素。本文对花生白绢病的发生为害、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与变异、病害流行和防治等方面进行综述,并对今后花生白绢病研究提出一些建议,以期为我国花生白绢病工作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茉莉白绢病(Sclerotium roltsii Sacc.)又称败花病、白毛病、油菜籽病及菌核根腐病,是茉莉根部的一种主要病害,在茉莉花种植区普遍发生,长年连作区常致茉莉花大面积枯死。该病由土栖真菌引起的,其病菌的寄主范围极广,能为害木樨科、茄科、豆科蔬菜、瓜类,以及棉、麻、向日葵、苹果和茶树等200余种植物的根及茎基部,导致根腐和基腐。  相似文献   

14.
促进兰花组培苗生长的墨兰菌根真菌研究初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墨兰根部分离得到4株真菌,将菌丝制成菌剂后施入春兰和大花蕙兰杂交组培苗的根部。8个月后,其中1株木霉属真菌对苗的生长产生了明显的促进效果。   相似文献   

15.
花生茎腐病,是我国北方花生产区的一种重要病害,调查证明花生种由于收刨、晾晒不及时或贮藏保管不当,造成霉捂,是诱发花生茎腐病发病的主导因素,因此,群众有“种子捂了死到老”的说法。霉捂的花生种为什么能加重茎腐病的发生,其发病机理尚不清楚.为此,我们对花生种霉捂后诱发花生茎腐病的机制作了进一步的研究,现将结果报导如下:一、材料和方法(一)霉捂花生种带菌量的测定1、材料:供试品种,两年均用伏花生.1977年,试验用霉捂花生系临沭县夏庄公社农技站提供,对照种(不霉捂,下  相似文献   

16.
葡萄霜霉病是葡萄生长季后期的常见病,其危害很大,现已成为葡萄生产中最主要的病害之三葡萄霜霉病的症状葡萄霜霉病主要危害叶片,也能侵染新稍、果柄、花梗、果实等.叶片发病,初期呈现半透明油质状小斑点,后扩展为黄褐色大班.潮湿时病斑背面产生白色霜状霉层,即为病菌的抱囊梗和抱子囊.病班最后变揭干枯,叶片早落.其他部位发病症状也同叶片相近,病部激凹陷.幼果染病后,油部褪色,变硬下陷,并生白色霜状零层,随即皱缩脱落.果实着色以后,就不再受浸染,但病果含糖量降低,品质变劣,易脱落.2发病规律此病一般在6月份发病,…  相似文献   

17.
根腐病是油梨的毁灭性病害之一,该病害为害根部,引起根部变黑腐烂,严重时导致植株死亡。从发病典型的植株根部分离、纯化菌株,并开展致病性测定、形态学特征和多基因位点(ITSLSUCOXⅡ)系统发育树分析相结合的病原菌鉴定。结果表明,引起海南油梨根腐病的病原菌为樟疫霉(Phytophthora cinnamomi)。还研究了不同培养条件和10种药剂对病原菌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病原菌在PDA培养基上生长较好,最适生长温度为28 ℃,最适pH为8,黑暗条件更适合病原菌的生长;烯酰吗啉对病原菌的抑制作用最强,EC50为0.0929 μg/mL。本研究结果为油梨根腐病的田间防控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茶苗根腐病     
在茶园苗圃中,经常见到由于茶苗根部腐烂而死苗的现象。发生死苗的原因:一种是因腐霉菌的侵染而引起的;另一种是由于土壤积水过多,茶苗根部因长期浸水而窒息腐烂。两种根腐病以前者发生较多。现将两种茶苗根腐病所表现的症状、病原、发病过程、发病条件和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马铃薯晚疫病及其综合防治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1  
冯延江 《中国马铃薯》2002,16(5):302-303
1马铃薯晚疫病发生和传播 1.1病原菌的基本特征特性 马铃薯晚疫病的病原真菌属于鞭毛菌亚门卵菌纲疫霉属(Phytophthora),而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生是由于致病疫霉(Phytophthorainfestans(Mont)deBary)的侵染所致.病原菌在形态上分为菌丝、孢囊梗、孢子囊、游动孢子等.马铃薯叶背面的白色霉轮就是从气孔长出来的孢囊梗和孢子囊.孢囊梗白色,无隔膜.孢子囊卵圆形,呈乳头突起,它是病菌的繁殖器官,条件适宜时,每个孢子囊能产生6~12个游动孢子.  相似文献   

20.
大麻白绢病是由齐整小核菌(Sclerotium rolfsii Sacc.)引起的一种严重土传病害,主要危害大麻茎基部和根部,给生产带来巨大损失。该研究旨在分离大麻内生细菌,并从中筛选挖掘大麻白绢病生防菌资源。试验采用稀释涂布和平板对峙法进行大麻内生生防菌挖掘与筛选,根据菌株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特性以及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进行菌株鉴定,通过盆栽防效实验验证其生防效果,采用单因素试验及响应面设计试验优化其产生抑菌活性物质的发酵条件。试验获得一株对大麻白绢病菌具有显著拮抗作用的内生细菌024A,该菌株被鉴定为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其盆栽相对防效可达87.1%,具有良好的生防开发潜力。响应面法获得菌株024A的最佳发酵条件为:酵母粉浓度14.12 g/L、葡萄糖浓度11.84 g/L、发酵温度31.56℃、发酵时间17.91 h,预测抑菌率最高可达89.2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