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研究选择9个香菇亲本,运用布勒杂交的各项操作技术,完成了385个杂交组合。通过培养观察和显微镜检查,剔除了94个不亲和组合及106个无锁状联合组合,经试管斜面和木屑培养基中培养观察,淘汰了27个生长不良的组合,保留了158个杂交异核体。栽培小试和重复小试遴选出341号和354号两个菌株,经过酯酶同工酶和DNA检测,最终确定二者是杂交新菌株。2012-2014年对341号菌株进行中试,将其命名为玉丰一号,累计栽培179.9万袋,平均总产达1.16 kg/袋,生物转化率为116%,比对照增产12.7%。玉丰一号菌丝体健壮,发菌快,抗高温、抗杂菌能力强,菇质优良,产量高,优良性状稳定,实现了预期的育种目标。  相似文献   

2.
李长莉 《食用菌》2014,(6):18-19
<正>辽宁省丹东市林业科学研究院食用菌研究室,在国际上首次将布勒杂交技术手段应用于滑菇育种研究,利用远缘、高亲和力、多代回交方法,采用2个野生滑菇亲本和多个生产上正在使用的滑菇亲本杂交,产生了400个杂交组合,并成功选育出丹滑16号滑菇新品种。丹滑16号具有发菌快、抗病性强、产量高、菇质好、性状稳定等特点。在中试栽培中,表现出较好的丰产性和稳定性,平均单产(盘)为2168 g,生物  相似文献   

3.
张敏  李红  刘娜  张季军  肖千明 《北方园艺》2015,(11):155-157
以滑菇PN06和滑菇PN08为亲本,应用单孢杂交方法,经过同工酶检测、生物学特性分析、出菇性鉴定、袋栽筛选试验,优选出杂交新菌株"辽滑菇1号"(编号H03)。该菌株菌盖半球形,高产优质性状稳定,抗杂、抗逆性强,尤其适合于辽宁省广泛采用的半熟料栽培模式,污染率平均降低8%,提高产量7%以上。2013年获得辽宁省的新品种认定,是优良的栽培菌株。  相似文献   

4.
曹玉谦  迟峰  张印  李长莉  张巍 《食用菌》2006,28(6):16-17
为探索我国滑菇育种的最新途径,培育出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滑菇新品种。从2000年开始,首次采用单核菌丝杂交技术手段,以1个野生滑菇菌株和3个生产上应用的滑菇品种为亲本,进行滑菇杂交育种的研究,历时6年,培育出滑菇杂交新菌株——丹滑15号。该菌株具有发菌快、出菇早、菇质好、产量高、抗逆性强、适应范围广等优良特性,已在辽宁的八个县(市)推广应用,在河北、山东、吉林、黑龙江、内蒙等地的滑菇产区试栽成功。现将丹滑15号菌株的生物学特性及其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用杏鲍菇10号菌株和13号菌株通过单孢杂交育种技术选育出杏鲍菇16号杂交新菌株。杏鲍菇16号杂交新菌株的子实体呈保龄球形,产量较高,生物学效率达到118.33%。  相似文献   

6.
白灵菇15号杂交菌株选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以白灵菇4号菌株和10号菌株为亲本,通过单孢杂交育种技术选育出白灵菇15号杂交新菌株。白灵菇15号杂交新菌株的子实体呈手掌形,柄较短,产量较高,平均生物学效率达48.26%。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滑菇32个不同菌株的菌丝长势、出菇特性进行品比试验,结果表明:在同等条件下Ph0016菌株菌盖厚、产量最高,生物学效率达84.3%,抗性强,属于晚熟型菌株,适合于南方地区大规模熟料栽培。  相似文献   

8.
用杏鲍菇9号菌株和11号菌株通过单孢杂交育种技术选育出杏鲍菇14号杂交新茵株。杏鲍菇14号杂交新菌株的子实体呈棍棒形,生物学效率达到84.64%。  相似文献   

9.
对13个滑菇(Pholiota nameko)菌株的菌丝生长情况、转色和主要农艺性状等方面进行对比试验。从中筛选出2个优良菌株Ph0015和Ph0023,其出菇早、产量高、抗逆性强、商品性状较好。同时发现具有特异性状的有菌株Ph0006、Ph0016和Ph0027,其菌盖颜色为金黄色,且具有该颜色的菌株商品性状好;菌株Ph0019菌盖形状为扁圆状,与其他菌株的菌盖半球状差异明显;菌株Ph0024菌丝极易扭结形成小菇蕾,从而形成大量小菇蕾。  相似文献   

10.
研究滑菇工厂化栽培技术,为工厂化企业提供了技术指导。通过对工厂化栽培条件下滑菇(Pholiota nameko)菌株126的适宜生长温度、湿度和最佳栽培料配比进行研究,获得了滑菇工厂化栽培技术,即温度(16±0.5)℃、湿度(90±2)%,最佳栽培料配比为棉籽壳30%、玉米芯60%、麸皮9%、石膏1%。  相似文献   

11.
香菇杂交新菌株1363号的选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单孢杂交的方法培育出香菇新菌株 136 3号。它具有产量高 ,质量好 ,遗传性状稳定 ,抗逆性状强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
13.
对引进的11个滑菇品种(菌株)进行工厂化栽培比较试验。试验结果,滑菇126较其他品种表现突出,其菇蕾多、出菇齐、产量高,且栽培周期短,是工厂化栽培的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14.
秀珍菇新菌株青秀2号的选育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常山县规模栽培的秀珍菇为育种亲本,采用连续组织分离方法,经系统的自然筛选,育成了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秀珍菇新菌株青秀2号。新菌株子实体在15℃~35℃环境中正常生长,平均单产为320g·袋^-1,生物学效率为64%,比原菌株增产6.3%,而且种性稳定。  相似文献   

15.
田龙 《食用菌》2008,30(5):57-58
对滑菇的深层发酵和利用发酵产物生产营养饮料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滑菇发酵饮料有着丰富的营养和独特的风味。  相似文献   

16.
比较9个滑菇菌株菌丝生长情况、子实体出菇性状和生物学效率后发现,Pn-s03、PJ-ns和Pn-s01综合性状较优,适合陕西关中低纬度地区(北纬34~37度)代料栽培.  相似文献   

17.
滑菇原生质体分离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渗透压稳定剂的种类与浓度、pH值、菌龄、酶解温度与时间等因素对滑菇原生质体分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 ,利用菌龄为 13天的菌丝和 2 0 %的溶壁酶 ,以pH值 6 0M的甘露醇作为渗稳剂 ,在 2 5℃下酶解 5小时是滑菇原生质体分离的较适宜条件。  相似文献   

18.
曹玉谦 《食用菌》2006,28(4):54-54
丹东市林业科研所承担的“滑菇杂交育种的研究”项目,首次将单核菌丝杂交育种技术应用于滑菇育种的研究领域,采用野生菌株与生产上应用的主栽品种作亲本,历时6年,培育出滑菇杂交新菌株-丹滑15号。该菌株具有发菌快、抗逆性强、遗传性状稳定、出菇早、菇质好、产量高(生物转化率可达124%)的优良特性,在辽宁、河北、山东、内蒙、黑龙江、吉林等地推广应用3年来,表现出良好的适应性,深受广大菇农的赞誉,获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2006年1月4日,该项目通过了辽宁省科技厅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与会专家认为:采用单核菌丝杂交技术进行滑菇育种的研究填补了国际空白,研究成果具有国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19.
香菇杂交26号菌株选育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采用种质标记法,以可出菇的交配基因型为遗传标记,以胞外酶种类,对底物专一性及酶活为生化标记,通过对糖苷酶的筛选进行育种。香杂26号是带有种质标记的新菌株,遗传标记:A_(14)B_(13)×A_1B_2,生化标记:内源纤维素酶酶活:45mm及外源纤维二糖酶酶活:45mm。香杂26号与亲本No.8.No.40酯酶同工酶谱比较,除同源酶带外分别出现了互补型酶带谱,显示出强优势组合的新菌株。生物学特性表明,香杂26温度适应范围广(10~30℃),菌丝生长期短(60天),生物效率高(室内栽培:118.44%比对照No.40增产62.8%,生产中试:90.98%),子实体中型匀称,柄细而短,伞厚,含水量低。用交配基因型做遗传标记可将杂交组合控制在可出菇范围。  相似文献   

20.
杏鲍菇13号杂交菌株选育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用杏鲍菇1号菌株和9号菌株通过单孢杂交育种方法选育出杏鲍菇13号杂交菌株。杏鲍菇13号杂交菌株的子实体产量最高,生物学效率达到109.20%。 ?A ?A ?A ?A ?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