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近年来甘肃陇南蘑菇中毒事件发生较为频繁,对该地区物种多样性的代表性区域--尖山自然保护区分布的毒蘑菇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对其从形态特征上进行了描述,对其中毒类型做了归纳。结果显示尖山常见的毒蘑菇有淡红鹅膏、灰鹅膏、毒红菇、马鞍菌等12种。其中毒类型主要为肝脏损害型、肠胃炎型以及精神神经型。本研究将对甘肃陇南地区的毒蘑菇中毒防治工作起到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如何预防毒蘑菇中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多次发生食用毒蘑菇中毒事件,造成多人死亡和重大经济损失。为什么会发生毒蘑菇中毒呢?一是采蘑菇的人不认识有毒蘑菇,自食或卖出后引起中毒。二是仅凭经验之谈、民间传说,未能正确鉴别有毒蘑菇,致使误食而发生中毒。毒蘑菇又叫毒蕈,是人或动物食后产生中毒反应的一类大型真菌。含有毒素的野生蘑菇有近500种,而极毒可致人死亡的有l00多种,  相似文献   

3.
毒蘑菇认别     
中科院微生物所卯晓岚副研究员编著的《毒蘑菇识别》,已由北京科普出版社出版,大32开本,216页,分三章及附录。第一章概述了蘑菇有关宏观和微观结构的形态特征以及其生态习性;第二章汇集了我国各地发现的172种毒蘑菇和可疑有毒种类,就其名称、形态特征、生境、产地和毒性等作了介绍,每个种附有黑白形态图,个别种还与可食种类进行了比较。第三章对毒蘑菇的鉴别、中毒类型和中毒治疗也作了扼要说明。书末有关毒素  相似文献   

4.
野生蘑菇虽然味美,但很多具有毒性,有的甚至毒性很强,如果误食非常危险。本文介绍常见野生毒蘑菇的种类及简易识别方法,并对其毒性成分进行简要分析,根据临床表现归纳野生毒蕈的几种类型及中毒机理,以帮助人们加强对野生毒蘑菇的认识,警示大家慎食最好勿食。  相似文献   

5.
梳理近代报刊中6篇有关毒蘑菇文献,发现晚清和民国时期对毒蘑菇资源尚未进行系统调查。在晚清时期报道的食毒蘑菇中毒文献中,记载6种毒蘑菇的俗名,并无学名,另载过去民间传说的7种识别毒蘑菇与食用蘑菇的方法。民国时期胡先骕对民间传说的识别毒蘑菇与食用蘑菇方法中的7种误区进行科学解释;提出用近代植物学鉴定大型真菌物种的原则,以及科学地区别有毒蘑菇与无毒蘑菇的方法。然而,大众难以掌握该方法,未能推广普及。  相似文献   

6.
吉林省毒蘑菇调查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们在采集、收购和食用野生蘑菇时,因未能识别毒蘑菇,中毒事件时有发生。1994年7月30日~8月10日,珲春市的外地建筑民工误食一种极毒的白毒伞,发生恶性中毒事件,死亡13人。笔者根据几年的调查、采集和收集的资料,参考有关专著共汇集吉林省内有毒和怀疑有毒的蘑菇75种、37属、17种。现列名录如下:  相似文献   

7.
李晓  张士颖  李玉 《中国食用菌》2010,29(1):20-22,44
烟色离褶伞最适培养条件是葡萄糖作为碳源,蛋白胨作为氮源,C/N调整到40:1,最适pH为6,最适培养温度25℃。烟色离褶伞为变温出菇型食用菌,最适出菇温度(17±5)℃,最适出菇光照度300Ix~500Ix。烟色离褶伞腐生类型和鸡腿菇相似,应为草腐菌类,人工栽培时宜选用纤维素和半纤维素为主的栽培原料。  相似文献   

8.
菇体在发育过程中,尚未达到商品菇所需要标准,其菌盖部分就过早展平,此现象称早开伞。早开伞的菌盖特别容易脱落形成光柄菇,影响质量和产量。本文主要介绍早开伞的发生原因及其防治措施。 (一)栽培新品种某些早生型品种,生理成熟度早,菌盖较易开伞。因此,对于易开伞的品种一般不宜使用;在使用产量高、优点多的易开伞品种时,管  相似文献   

9.
<正>春暖花开,毒蘑菇也竞相生长,由毒蘑菇引起食物中毒的事件在春、夏、秋季频发。日前,温馨提醒市民,春、夏、秋季应注意饮食安全,特别是避免误食有毒蘑菇。据悉,在中国南方地区,引起中毒和死亡的主要有两类毒蘑菇起,一类是鹅膏菌属,包括灰花纹鹅膏菌、致命鹅膏等;另一类是红菇属中的一些种类,包括亚稀褶黑菇、日本红菇等。由于部分有毒蘑菇和可食用的蘑菇长相非常相似,  相似文献   

10.
《食药用菌》2021,(2):151-151
云南省的野生食用菌种类及产量位居全国之首,也是野生毒菌中毒的"重灾区"。食用毒蘑菇引起的中毒事件已成为我国最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毒蘑菇的毒理机制各异,但在蘑菇中毒死亡的案例中,80%~90%为含鹅膏环肽毒素的剧毒蘑菇所致。鹅膏环肽毒素毒性极强,致死剂量极低,其化学性质稳定,耐高温、酸碱和盐,常规的烹饪方法不能破坏其毒性。  相似文献   

11.
紫灵芝救治蘑菇中毒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应用紫芝治疗毒蘑菇中毒的疗效进行了探讨。在救治的28例病人中,治愈27例,治愈率达96.4%。结果表明,紫芝是治疗各种毒蘑菇中毒的理想药物。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导了测定各种天然食用菌蛋白态氨基酸的预备试验,首先探讨其乙醇抽出物中游离型和结合型氨基酸的含量方法与材料 (一)供分析样品:淡红蜡伞(Hygrophorus russula)、荷叶离褶伞(Lyophyllum aggregatum)、灰离褶伞(Lyophyllum cinerascens)、墨染离褶伞(Lyophyllum semitale)、漆蜡蘑(Laccaria laccata)、贝形侧耳(Pleurocybella porrigens)、紫丁香蘑(Lepista  相似文献   

13.
鬼伞又称野蘑菇,伞菌目鬼伞,是巴西蘑菇早秋栽培中危害较严重的一种竞争性杂菌,危害食用菌的主要有毛头鬼伞、墨汁鬼伞、粪鬼伞和长根鬼伞;都属高温型竞争性杂菌,喜高温、高湿、高氮源的环境。在巴西蘑菇的栽培中鬼伞一旦发生,会与巴西蘑菇竞争营养而造成减产甚至绝产。下面介绍一下巴西蘑菇栽培中鬼伞发生的原因以及我们在本课题放大栽培实践中采取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4.
我国毒蘑菇已有百种以上。近些年来,在研究鉴定各地标本时,又陆续发现了一批毒蘑菇。这些种类在《毒蘑菇》一书中均未有记述。为了便于利用丰富的野生食用菌资源,防止误食这类毒菌而引起中毒,现就以下十种毒菇的形态及生态习性作一介绍。 (一)胶陀螺(Bulgoria ingarinan8):别名猪咀蘑、木海螺、木海参,子囊菌纲、蜡钉菌目、胶陀螺科、胶陀螺属。夏秋簇生于桦、柞木等阔叶树皮及腐木上。黑褐  相似文献   

15.
《蔬菜》2021,(4):18-18
正快速鉴别有毒蘑菇是世界性难题。有毒与可食蘑菇往往长相相似,误食毒蘑菇会产生严重后果。2021年2月25日,中国科学院研究团队的一项发明成果只需3~5 min即可检测出蘑菇是否含有鹅膏环肽毒素。毒蘑菇的毒理机制各异,但含有鹅膏环肽毒素的蘑菇占据了主导地位。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真菌地衣多样性与适应性进化团队经多年技术攻关,掌握了快速鉴别含有鹅膏环肽毒素蘑菇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全世界已知的毒菇种类有二千多种,中国有一百八十三种,四川已发现五十四种(其中峨嵋山十一种)、沈阳十二种、长白山十四种、西安地区六种、大别山七种、山东崂山六种、湖南莽山十六种、河北经鉴定的毒菇有九科十三属二十一种。据测试,其中能够引起人们食后中毒致死的约三十多种。已公认的极毒菇有:毒伞,白毒伞,鳞柄白毒伞,白鳞粗柄伞,豹斑毒伞,残托斑毒伞,毒粉褶菌,秋生盔孢伞,包脚黑褶伞,褐鳞小伞,肉褐鳞  相似文献   

17.
对7个亲缘关系较远的胡萝卜常规品种的花序类型、形态特征及相应的种盘类型、种子产量和质量性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7个品种盛花期钟铃型花盘所占比率最多,半铃型稍次之,平盘型最少。钟铃型花盘的面积、总小花数显著高于其他类型花盘。结实后,钟铃型花盘多形成平头型种盘,平盘型花盘多形成闭合型种盘,半铃型花盘则多形成平头型与杯碗型种盘。比较3种种盘类型的种子产量和质量,平头型种盘各指标均优于闭合型和杯碗型种盘,其单种盘产量最高,种子最大,最为饱满,发芽率和发芽势最高,电导率最小。  相似文献   

18.
黄伞高产优质栽培关键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侯军 《食用菌》2002,24(1):29-30
黄伞 (Pholiota ad iposa) ,又名柳蘑、柳钉、黄蘑、多脂磷伞 ,在分类学上属担子菌亚门、层菌纲 ,伞菌目 ,球盖菇科 ,环锈伞层 ,在我国绝大部分地区都有分布 ,黄伞 8~ 10月份多生于杨柳及桦树等的树干和树桩上 ,有时也生于针叶树干上 ,单生或丛生、黄伞不仅菇质脆嫩 ,味道鲜美 ,营养丰富 ,而且具有抑菌、抗癌等药用价值。笔者于 1994年从野生黄伞子实体分离菌种驯化栽培 ,通过几年来的栽培实践 ,对黄伞高产优质栽培技术作了一些探索。现总结报道如下 :1 选择优良品种 目前栽培的黄伞品种 ,根据菌盖色泽及适应性 ,可分为浅黄和深黄两大品…  相似文献   

19.
黄伞子实体营养成分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黄伞子实体中主要营养成分、氨基酸、矿质元素及维生素含量进行了测定,并对其营养性价值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黄伞子实体中粗蛋白质、粗纤维和灰分的含量较高,但粗脂肪含量较低,并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质元素。黄伞子实体中还含有氨基酸、多糖、麦角固醇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  相似文献   

20.
斑褶菇属真菌的毒素及其利用价值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Panaeolus ,斑褶菇属是著名的神经致幻型毒菌。人们对神经致幻型毒菌的研究开始于 195 0~196 0年代 (Wasson&Wasson ,195 7;Guzman ,1989) ,这些毒菌主要属于 :担子菌门中的Panaeo lus斑褶伞属、Psilocybe裸盖伞属、Amani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