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该文从产业集聚度、产量产值、栽培品种、市场知名度等方面介绍了江苏省宿迁市工厂化食用菌产业的现状,分析了工厂化食用菌产业存在的问题,如产品结构不尽合理、菌种生产能力不足、新型栽培基质开发乏力、产品开发创新水平较低等,并提出加强优质品种引育、加强智能设备应用、加强产业链拓展、加强科技支撑体系建设等发展途径。  相似文献   

2.
我国食用菌产业发展变化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我国食用菌产业的相关数据为基础,围绕我国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变化进行分析,重点总结论述了以下7个方面:食用菌产业发展进入平稳期;我国食用菌国际竞争力稳步提升;食用菌产业发展地区差异明显;食用菌产业呈现六大品种主导,其余品种快速发展的格局;食用菌产业工厂化生产进入新阶段;食用菌产业的技术创新加快;食用菌产业的发展环境更加规范。并基于上述认识,提出了相应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3.
宋波 《中国食用菌》2020,(2):128-130,133
从分析食用菌的人才需求状况入手,总结出食用菌产业应在专业工厂化生产、加大对食用菌产业的科研力度、规范食用菌行业发展标准、加强食用菌宣传意识等方面增加高端人才的供给,以促进食用菌产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中国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发展趋势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出食用菌工厂化生产4个特点和优势,从食用菌工厂化发展进程,工厂化生产的品种、规模、技术水平,分析我国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的现状。提出我国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的发展思路及相关建议,包括项目系统风险的防范,科研系统的技术支撑,社会化分工与产品标准的建立,配套设备的开发,以及人才培养等。  相似文献   

5.
在阐述福州市食用菌发展现状、特色与优势的基础上,从发展势头、工厂化发展情况、产业结构、科技创新与推广、政策扶持与资金投入、品牌意识等方面深入分析了福州市食用菌产业发展的短板和主要制约因素,提出了推动福州食用菌产业转型升级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浅谈中国食用菌的工厂化生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食用菌的工厂化生产正在中国快速发展,因其相比传统的栽培方式具有诸多优势,将成为未来食用菌生产的主流趋势。叙述了中国食用菌产业和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的现状,并对中国的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做了客观的SWOT分析。  相似文献   

7.
特色小镇是食用菌产业进一步发展,延长产业链,提高产业增加值的重要途径。而与旅游产业相结合,发展以食用菌为特色的小镇旅游是食用菌特色小镇发展的出路之一,有助于提高其盈利能力。通过分析食用菌特色小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将其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必要性,表明了实现二者的结合是一个必然的选择。最后从加强统筹规划、开发以食用菌为特色的旅游模式以及打造食用菌特色小镇旅游品牌三个方面探讨了食用菌特色小镇发展与旅游融合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8.
江苏省作为食用菌大省和食用菌强省,金针菇工厂化栽培经历了从起步、快速发展到产业优化调整发展阶段.回顾江苏省金针菇工厂化栽培近三十年发展历程,分析其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江苏省金针菇工厂化生产可持续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9.
谢福泉 《北方园艺》2021,(1):143-152
福建省是全国食用菌主产区和优势区,食用菌产业已发展成为福建省乡村富民产业。该研究以福建省食用菌产业的相关数据为基础,分析了自"七五"时期以来福建省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变化和突出成就,主要包括产量增长、产业地位提升、出口量和出口额变化、品种结构调整、区域布局优化、工厂化生产引领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等7个方面。并基于上述认识,提出了完善产业政策支持全产业链谋划产业提升,加快组织化生产谋划产业集聚发展,加快转换发展理念谋划产业融合发展,加快品牌文化融入谋划产业文化发展,深化人才培养体系谋划产业后备人才,强化风险意识谋划产业发展保障等观点,推动福建食用菌产业现代化发展。  相似文献   

10.
广东省韶关市是广东省最北部的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食用菌生产基地。不仅具有国内十大工厂化食用菌企业,同时还具有丰富的野生食用菌资源。对韶关市的食用菌生产企业、合作社、农户等进行生产调研。分析了韶关市食用菌产业的生产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了韶关市食用菌产业发展的建议,应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建设一批产学研试验示范基地;积极推进工厂化集中制包,农户分散出菇模式,注重菌种开发与保护。  相似文献   

11.
《食用菌》2015,(4)
为了研究北京市食用菌产业基本状况,在实地调研、问卷调查和查阅文献的基础上,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从生产现状、品种培育与引入情况、技术引入推广情况、创新生产技术应用情况与专业技术人员情况五个方面进行分析,得出北京市食用菌生产存在五个问题:工厂化发展不成熟、食用菌产量不稳定、专业技术与人才队伍建设存在不足、缺少本市特色、菌业循环技术和节水技术起步晚。并根据上述问题给出相应对策建议:发展"高端、高效、高附加值"的工厂化和产业园、加强食用菌产后技术与市场推广、加强新技术推广与科技人才的培养、发展北京市特色食用菌品种、推广循环技术和节水技术打造首都生态菌业。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了探索中国食用菌工厂化生产企业管理新模式。方法:从企业管理角度总结我国食用菌产业工厂化生产发展的困境,分析困境的成因,探究突破困境的有效策略,以期为建立适应当下中国国情的中小食用菌工厂化生产企业管理范式提供借鉴。结果:“工业化生产组织方式与现代企业管理能效缺失之间的矛盾”是制约我国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产业发展瓶颈的突破有赖于以重新定位企业价值、夯实企业发展基础、激发组织效能和引领消费创新为主要内容的领导者思维变革。  相似文献   

13.
阐述了上海市奉贤区食用菌产业特色,并提出了进一步发展对策:工厂化生产健康发展;资源综合利用;培育新型食用菌专业人才;品牌化、产业化、标准化建设。  相似文献   

14.
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实现了食用菌现代化、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周年化,满足了市场对食用菌标准化产品及周年均衡供应的需求,提高了产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传统菇棚季节性常温食用菌生产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推动了食用菌产业的发展。通过SWOT分析,剖析了现有食用菌生产模式的优势与不足,借鉴高密惠德模式、东平利群模式及莒县京华模式的发展经验,提出了食用菌工厂化与菇棚季节性常温生产共同发展的实施对策,以期为食用菌产业规范化发展及转型升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食药用菌》2013,(1):41
据中国食用菌协会发布的数据,2012年全国食用菌总产量将达到2571.7吨,产值1488.45亿元。食用菌产业为繁荣农村经济,推助农民增收致富做出了重要贡献。而工厂化生产方式是食用菌产业实现转型升级、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截至目前,全国在建和已建成投产的工厂化企业达到788家,相比2011年增长了21%。工厂化生产的食用菌品种包括金针菇、杏鲍菇、双孢菇等十多个。  相似文献   

16.
《食用菌》2005,27(6):50-53
产业论坛我国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发展的若干重要关系(一)……………1(1)我国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发展的若干重要关系(二)……………2(1)吉林松茸优势渐失前景堪忧值得关注…………………………2(3)我国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发展的若干重要关系(三)……………3(1)浙江省食用菌产业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3(3)食用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更广大地开源”………………4(4)发展食用菌生产打造新型节水产业……………………………4(5)富阳蘑菇的生产与发展对策探讨………………………………4(6)构建福建省食用菌优势生产区域……………………  相似文献   

17.
苏龙  李和平 《蔬菜》2008,(5):43
我国的食用菌产业经过20多年的飞速发展目前已经到了一个转折点,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家家户户搞生产的模式,发展为两个不同的方向:一是向工厂化、集约化、现代化发展,利用现代设施在全封闭的人工环境中生产,食用菌品种需要什么条件就创造什么条件,生产标准化的食用菌产品,属于资金密集型产业,适合于东南部地区城郊发展;  相似文献   

18.
详细阐述了辽宁省食用菌产业的现状,包括规模、品种结构、科研实力和推广体系。分析了辽宁省食用菌产业存在的问题,并从5个方面提出了辽宁省食用菌产业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对丹江口市食用菌产业当前生产、销售、管理现状进行了认真的调查,指出了当前食用菌产业存在的几个问题,切合丹江口市的实际情况,并从7个方面提出了发展对策,以保证食用菌产业健康发展,从而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在分析中国食用菌迅猛发展态势的基础上,找出生产、加工、销售分离的弊病。运用SWOT动态分析法,以超大(上海)食用菌开发为案例,研究一个食用菌企业如何做到生产与加工、工厂化生产与常规生产、内销与外销"三个相结合",达到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这一新型食用菌产业化机制的创建,对于提升产业水平,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达到企社(或专业户)互利双赢,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