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0 毫秒
1.
对金针菇(Flammulina velutipes)子实体进行乙醇提取,依次用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经柱层析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经核磁共振及质谱鉴定,这12个化合物分别为:阿糖醇(1)、麦角甾醇(2)、顺式-9-二十三烯(3)、尿嘧啶(4)、烟酰胺(5)、黄嘌呤(6)、甘油(7)、腺苷(8)、海藻糖(9)、甘露醇(10)和酪氨酸(11),其中化合物3、5、6、7和11为首次从金针菇子实体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
用乙酸乙酯对赤芝(Ganoderma lucidum)子实体进行提取,并采用多种柱层析方法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经质谱和核磁共振方法鉴定这10个化合物分别为拱状灵芝素A(1)、拱状灵芝素B(2)、对苯二甲酸正丁异丁二醇酯(3)、对苯二甲酸二丁酯(4)、α-羟基-24-烷酸(5)、棕榈酸(6)、硬脂酸(7)、N-苯乙基-苯甲酰胺(8)、原儿茶酸(9)和琥珀酸(10),其中化合物3、4、8、9和10是首次从赤芝子实体中分离得到的.  相似文献   

3.
利用正相硅胶、凝胶等分离材料结合高效液相色谱等分离技术对平菇子实体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光谱数据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从平菇子实体中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为(1)麦角甾醇、(2)麦角甾醇过氧化物、(3)22E,24R-5α,6α-环氧麦角甾-8(14),22-二烯-3β,7α-二醇、(4)烟酸、(5)腺苷、(6)D-甘露醇、(7)尿苷、(8)烟酰胺。其中化合物3和5为首次从该菌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4.
经超微粉碎获得人工栽培紫芝(Ganoderma sinense)子实体超细粉,以乙醇为改性剂,应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获得紫芝萃取物(醇溶性部位);从萃取物的石油醚-乙酸乙酯洗脱物中分离得到3个化合物,采用显微熔点测定仪、红外分光光度计和超导核磁共振仪分别鉴定为灵芝醇A(ganoderiol A)、ganodermadiol和灵芝酮三醇(ganodermanontrio1)。  相似文献   

5.
通过硅胶柱层析法、Sephadex LH-20凝胶柱层析法和重结晶法,分离纯化药用拟层孔菌(Fomitopsis officinalis)子实体中的化学成分,依据化合物的物理性质,运用核磁共振谱(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质谱(mass spectrometry,MS)等波谱法分析鉴定化合物结构,并选用得率较高的4种化合物进行体外抗肿瘤实验。共分离出8个化合物,为4,6,8(14),22(23)-四烯-3-酮-麦角甾烷、麦角甾-7,22-二稀-3β-醇、3-酮基-去氢硫色多孔菌酸、去氢齿孔酸、阿里红酸A、去氢齿孔酮酸、阿里红酸C、阿里红酸B。其中化合物4,6,8(14),22(23)-四烯-3-酮-麦角甾烷为首次从药用拟层孔菌子实体中分离得到。阿里红酸A、阿里红酸C、3-酮基-去氢硫色多孔菌酸抑制人乳腺癌细胞MCF-7活性较好,阿里红酸A、阿里红酸C抑制人肝癌细胞SMMC-7721活性较好。  相似文献   

6.
白薇生物碱类成分抑制柑橘采后青霉病菌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究白薇抑制柑橘采后青霉病菌——意大利青霉活性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抑菌活性靶向分离、溶剂萃取、各种柱层析及制备液相色谱分离单体化合物,核磁共振(NMR)和高分辨离子肼质谱(HR-IT-TOF-MS)鉴定分离的化合物。【结果】白薇乙酸乙酯(CAE)和正丁醇(CAB)萃取物有抑菌活性,正丁醇萃取物抑菌活性最强,大孔树脂进一步分离富集抑菌活性,CAB-C2为白薇抑菌活性部位,质量浓度为0.625 mg·mL-1时其抑菌圈直径达到16.25 mm。采用各种柱层析及制备液相色谱技术从活性部位中分离出5个单体化合物,经NMR和MS鉴定为10β-N-氧化-7-脱甲氧基娃儿滕碱(1)、9-脱氢安托芬(2)、9,14-脱氢安托芬(3)、14羟基-N-氧化-7-脱甲氧基娃儿滕碱(4)、10α-N-氧化-7-脱甲氧基娃儿滕碱(5)。【结论】5种生物碱类活性成分均为首次从白薇中分离鉴定,生物碱类成分为白薇抑制柑橘采后青霉病菌的主要活性成分。  相似文献   

7.
紫芝发酵液经离心、乙酸乙酯萃取后进行硅胶柱层析,采用环己烷-乙酸乙酯和乙酸乙酯-乙醇系统梯度洗脱并结晶得化合物LZ-1.通过对LZ-1的紫外、质谱和核磁共振等波谱数据进行分析,结合文献对照确定该化合物的结构为吲哚-2,-二酮,即靛红.  相似文献   

8.
对灰树花(Grifola frondosa)子实体进行乙醇提取,用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柱层析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经核磁共振及质谱鉴定,这12个化合物分别为葡萄糖、正二十八烷、麦角甾醇、1-十七醇、脑苷脂B、尿嘧啶、烟酸、琥珀酸、烟酰胺、腺苷、甘露醇和尿苷。这些化合物均是首次从灰树花子实体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9.
为了分析荷花中挥发油的化学成分,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新鲜荷花中提取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分析,并应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成分的含量。试验共分离出95个峰,鉴定出80种化合物,其中主要成分为乙酸乙酯(6.61%)、1,4-二甲氧基苯(9.06%)、肉桂醛(6.60%)、肉桂醇(10.20%)、茉莉酮(4.75%)等挥发性的醇类、脂类、醛类、酸类和烯类化合物。通过试验可知,GC-MS能很好地鉴定出荷花挥发油的化合物组成,为荷花资源的开发利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对皱盖假芝(Amauroderma rude)子实体提取物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及结构鉴定。皱盖假芝子实体经干燥、粉碎,采用热水浸提,依次采用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进行萃取,最终得到氯仿萃取物、乙酸乙酯萃取物、正丁醇萃取物及水溶物;采用各种分离手段,从皱盖假芝提取物中分离出6个化合物单体,并通过现代波谱分析方法及结合文献,最终确定为尿苷、5’-甲氧基尿苷、星鱼甾醇、腺苷、尿嘧啶、原儿茶酸,所有化合物均属首次从皱盖假芝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1.
WGD-2叶面肥与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澳洲坚果的保果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WGD-2是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研制的用于澳洲坚果的保果叶面肥。以澳洲坚果品种Hinde(H2)为试材,研究了6个处理对澳洲坚果在幼果期和谢花至幼果形成期的保果效果。6个处理分别为清水对照(CK)、120mg·L-1WGD-2(T1)、120mg·L-1WGD-2+1mg·L-1NAA(萘乙酸)(T2)、120mg·L-1WGD-2+10mg·L-12,4-D(2,4-二氯苯氧乙酸)(T3)、120mg·L-1WGD-2+20mg·L-1CPPU(N-(2-氯-4-吡啶基)N'-苯基脲)(T4)、120mg·L-1WGD-2+40mg·L-1GA3(赤霉酸)(T5)。结果表明各处理在幼果期(果实直径0.5cm左右)施用均有不同程度的保果效果,2次施用效果具有累加效应,即重复施用可加强保果效果,以T1、T4处理效果最好。谢花至幼果形成期施用,T1和T4处理仍然具有累加效应;T2处理没有效果;T3处理重复施用刺激幼果脱落;T5处理具有刺激幼果脱落效应。在澳洲坚果生产中推荐WGD-2单独使用或与CPPU搭配使用,并严格控制WGD-2与植物生长调节剂搭配使用的质量浓度和处理时期。  相似文献   

12.
代料栽培糙皮侧耳配方与品种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玉米秆、玉米芯、麦草等为主要原料进行7个配方10个糙皮侧耳(Pleurotus ostreatus)品种筛选试验,以袋出菇产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最佳配方依次为B2(棉籽壳40%+木屑20%+玉米秆30%)、B3(棉籽壳21%+木屑9%+玉米秆60%)、B6(玉米芯90%)、B7(麦草90%)、B5(木屑30%+玉米秆60%)、B4(玉米秆90%);以生物学效率进行评价,首选配方为B3,次之为B4、B7、B6、B2、B5。供试菌种产量排序结果表明:A10(5902)高产性状明显,次之为A2(新8)、A1(农平10号)、A9(优88)和A8(新科170);综合产量和生物形态学表现,秸秆代料栽培适宜品种为A10、A2、A1、A9、A5(黑平王)、和A7(原生2号),其中,玉米秆配方(B4、B3、B2)适宜栽培品种为A10、A2、A9、A1,玉米芯配方(B6)适宜品种为A10、A5和A7;麦草配方B7适宜品种为A10、A6(黑优抗)、A2和A1。最佳秸秆配方与品种组合为:(A10-B2)、(A10-B3)和(A2-B2)。  相似文献   

13.
枣树数量性状的概率分级研究   总被引:36,自引:3,他引:33  
刘孟军 《园艺学报》1996,23(2):105-109
借助计算机和概率理论对枣树9个主要数量性状的品种间变异和分布特征及其规范化分级方法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变异系数以单果重最大,达51.95%,可食率最低,仅2.67%;果实制干率、生育期、维生素C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及花径和叶长的取值遵从正态分布;单果重、可食率和枣吊长度近似X2分布;对正态分布性状可统一用(x-1.2818S)、(x-0.5246S)、(x 0.5246S)和(x 1.2818S)4个分点分为5级,从而使性状值落入1~5级的概率分别为10%、20%、40%、20%和10%,或用(x-0.5246S)和(x 0.5246S)2个分点分为3级,性状值落入3级的概率分别为30%、40%和30%。文中还列出了3级和5级分级标准,并对分点值的规范化处理及概率分级的优缺点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报道了6个处理:A、花蕾直径3~5mm时疏花序;B、第一次生理落果结束后,在果实横径0.5~1.0cm时疏果;C、A+B;D、第一次生理落果结束后,果实横径2~3cm时疏果;E、不疏蕾不疏花,第二次生理落果结束后、果实横径3~5cm时疏果;CK、不疏蕾和花、不疏果,只疏畸形果、病虫果,对沙田柚坐果率、产量和商品果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除处理B比D、CK显著提高坐果率,处理D、E显著提高商品果率以外,其它各处理间及各处理与CK间的坐果率、株产量与商品果率无显著差异。因此沙田柚的疏果宜在第一次生理落果结束后、果实横径约0.5~1.0cm时进行。  相似文献   

15.
茄子新品种浙茄3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浙茄3号是以E673-10-2-1-5-1-1-2-1为母本,以E22为父本配制而成的茄子一代杂种。早熟性好,生长势旺,坐果率高|果形直,果皮紫红色,光泽度好,商品性好|抗黄萎病、中抗青枯病,每667 m2产量3 800 kg左右,适宜浙江、安徽南部、江西等部分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6.
Small fruit size is one of the limiting factors in marketing cherries (Prunus avium L.). Several techniques have been used to improve fruit size; among them, blossom and fruit thinning in order to reduce crop load have proved effective. Unfortunately, hand thinning is very costly, and chemical thinning has proved ineffective. In the present study, carried out in two consecutive years (2006–2007), application of uniconazole (E-1-(4-chlorophenyl)-4,4-dimethyl-2-(1,2,4-triazol-1-yl-1-penten-3-ol)) at 100–125 mg l−1, in the form of 0.2–0.25% Magic™, at 30% full bloom, reduced the fruit set of ‘Bing’ cherry fruit. As a result time spent in hand thinning was reduced by about 50% and the crop load by about 40%, and there was a considerable shift to larger fruit size (>26 mm), provided the crop load was not too low. No negative effects were observed on the return bloom and yield in the following year.  相似文献   

17.
钙化合物对苹果疏花疏果的效应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选用蚁酸钙制剂(CFA)、氯化钙制剂(CCOA)、硝酸钙制剂(CNOA)、丙酸钙制剂(CPA)、氯化钙(CaCl2)、硝酸钙犤Ca(NO3)2犦六种钙化合物对红富士苹果进行了疏花疏果试验。结果表明,以浓度为5~10g/L的蚁酸钙制剂效果最好;喷布两次比一次效果好,第一次在顶芽中心花盛开3d后喷布,第二次在顶芽中心花盛开5d后喷布,这样可确保顶芽中心花不受影响,而使顶芽侧花和腋芽花的结果率同时降低。CFA加用1mL/L的界面活性剂KP-4714,可显著提高疏花效果。所用钙化合物的疏花喷布对幼果生长和成熟果的大小、着色程度、果实品质均无不利影响。浓度为10g/L的氯化钙和硝酸钙处理对新梢生长点和幼叶有药害发生。  相似文献   

18.
满天星是以辣椒胞质雄性不育系E4A为母本,恢复系E28C为父本配制的中熟辣椒一代杂种。果实羊角形,纵径6~8cm,横径1.0-1.2cm,平均单果质量4.5g。青熟果绿色,老熟果鲜红色,辣味香浓。每667m。产鲜红椒1800~2400kg,干椒300~400kg。抗CMV和疫病,中抗TMV,适宜全国各地早春露地和保护地栽培。  相似文献   

19.
川椒七星是以辣椒胞质雄性不育系E4A为母本,恢复系E34C为父本配制而成的早中熟辣椒一代杂种。果实 羊角形,纵径6~7 cm,横径1.0~1.2 cm,平均单果质量4 g。青果绿色,成熟果鲜红色,辣味香浓。每667 m2产鲜 红椒1 800~2 400 kg、干椒300~400 kg。抗TMV、CMV和疫病,适宜全国各地早春露地和保护地栽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