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巨玫瑰"葡萄花芽分化好,易早果、丰产、稳产;抗病性较强;果实鲜红色,既甜又香,品质优,有较好市场前景。笔者根据"巨玫瑰"葡萄的特征特性,从栽植、苗期管理、立架、结果期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该品种的优质栽培技术,供广大农户参考。  相似文献   

2.
巨玫瑰是辽宁省大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通过杂交育成的欧美杂交种四倍体葡萄优新品种。2002年冬从巨玫瑰品种选育者王玉环同志处引入浙江省金华市试种,2004年始果,从在金华5年结果的情况来看,巨玫瑰葡萄果实既甜又香,品质极优,口感佳,受到消费者青睐,同时,因它抗病性强,花芽分化好,丰产、稳产性好,易栽培,深受生产者的欢迎,所以该品种在浙江及类似生态区应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可作为中熟高档品种搭配种植。巨玫瑰葡萄在浙中丘陵地区种植可进行露地栽培、避雨栽培;架式可选用高宽垂T形架、双十字V形架或水平棚架;实行控产栽培,每667 m2不超过1 300 kg;优化果穗处理,提倡套袋栽培;因园因树制宜,科学施肥;合理用药,生产安全果品;冬剪以中梢修剪为主等。  相似文献   

3.
对巨玫瑰葡萄进行引种栽培,结果表明:巨玫瑰葡萄品质优、耐贮藏、抗病性强,适于无核化栽培,且可提前20d上市,适宜在余姚市推广栽培。  相似文献   

4.
砧木对巨玫瑰葡萄生长与果实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5BB、S04、贝达、红富士、华佳8号砧和自根苗巨玫瑰葡萄为试验材料,研究结果表明,砧木对巨玫瑰葡萄生长和果实性状有一定的影响。较自根苗相比,嫁接栽培能促进枝梢叶片生长、增加果实硬度,其中S04和华佳8号能显著提高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增加固酸比、着色快,是平原水网地区巨玫瑰葡萄的优良砧木。  相似文献   

5.
巨玫瑰葡萄引种表现及丰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巨玫瑰葡萄花芽分化稳定、丰产性好、果粒大、风味佳、抗病性及抗逆性强,是一个有推广前景的葡萄新品种.于2006年从张家港市神园葡萄科技有限公司引进试种,本文总结其在福安地区的生长特性及主要丰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6.
王朋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1):208-209
介绍了巨玫瑰在淮北地区生长的生物学特性及优缺点,并根据实践经验总结了该品种的栽培要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植物生长调节剂果实美+包果优、S-诱抗素和乙烯利对巨玫瑰葡萄夏造果实着色和品质的影响,为生产上合理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促进巨玫瑰夏造果实着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用雾化状的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巨玫瑰夏造果着色初期(果实果面约10%着色)喷施果面,喷后每隔3 d调查葡萄着色指数至果实成熟,果实成熟时测定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总酸含量及果皮花色素苷相对总量。【结果】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均能显著促进巨玫瑰夏造果果实着色,着色效果依次为果实美+包果优〉S-诱抗素〉乙烯利。果实美300倍+包果优1000倍、乙烯利300 μL/L及S-诱抗素300 mg/kg处理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降低,其总酸含量也呈降低趋势;果实美600倍+包果优1000倍、乙烯利200 μL/L及S-诱抗素200 mg/kg处理增加了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但果实总酸含量却呈升高趋势。【结论】施用果实美+包果优、S-诱抗素、乙烯利均能有效促进巨玫瑰夏造果果实着色,生产上选择果实美300倍+包果优1000倍或S-诱抗素300 mg/kg对果实着色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8.
"巨玫瑰"葡萄在嵊州地区种植表现出坐果性好、果粒大、品质佳、早产丰产稳产等优点,综合性状表现优良,是替代"巨峰"、"红富士"等传统品种的理想选择。笔者介绍了该品种在嵊州的种植表现、栽培要点,以促进该品种的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9.
巨玫瑰葡萄     
巨玫瑰葡萄的表皮呈紫色,果肉也是淡紫色的,吃起来口感相当好。巨玫瑰葡萄到底含有玫瑰香葡萄和巨峰葡萄的哪些优点呢? 巨玫瑰葡萄最大特点就是综合了这两个品种的优点,粒接近巨峰那么大,平均粒重9~log,穗重一般750g左右,特别是品质可以和玫瑰香媲美,含糖量高,一般的含糖量可以达到22%~25%。  相似文献   

10.
香料玫瑰引种栽培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次将香料玫瑰品种保加利亚玫瑰(Rosa damascena Mill)、摩洛哥玫瑰(Rosa centifolia L.)、苦水玫瑰(R.sertata×R.rugosa Yu et Ku)以及玫红玫瑰引入江西省,通过4年的栽培试验和观察,以上品种均能在江西省正常开花,保加利亚玫瑰的生长势达到或超过在北方种植的。除苦水玫瑰需防止38℃以上高温危害外,其它品种均能适应江西省的自然气候。  相似文献   

11.
对江苏如皋地区2012年巨玫瑰葡萄的萌芽新梢生长期、开花坐果期、果实生长膨大期、成熟采收期的气象条件及其对葡萄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12.
介绍金华地区巨玫瑰葡萄的特征特性,从选地建园、覆膜及揭膜、整形修剪、花果管理、肥水管理、病害防治等方面总结了其栽培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苦水玫瑰的开发利用现状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苦水玫瑰是传统玫瑰与钝叶蔷薇的自然杂交种,因主产于中国甘肃永登县苦水镇而得名,其花色鲜艳、香气浓郁、味道甘美,鲜花产量高、质量好,是甘肃省兰州市的市花。该文系统总结和概述了苦水玫瑰的生物学特性、使用价值及其开发利用现状,分析阐述了苦水玫瑰的发展前景,提出了苦水玫瑰综合开发利用的途径和对策,以期为苦水玫瑰种质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规模化及产业化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4.
<正> 牡丹玫瑰是河南省商水县玫瑰基地,通过对传统玫瑰的优化筛选,培育出的一个花色艳美、形若牡丹的玫瑰新品种。 牡丹玫瑰的突出特点为:1 花色亮丽,极度重瓣 花紫红色,花开不露芯。牡丹玫瑰花蕾小巧,花极度重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新品种葡萄——早香玫瑰的选育进行分析,参照安徽萧县地区的实际案例,对种植葡萄带来一定的参考。在具体实施研究过程中,参照2011年在安徽萧县东南山葡萄园巨玫瑰葡萄的种植情况进行研究,结合其性状特征以及栽培技术的过程进行详细分析,结论:2014年开始出产量,综合性状表现良好,2015~2016年连续两年表现性状稳定,2017年8月经安徽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鉴定登记委员会专家组评审,并获得通过,定名为"早香玫瑰"。今后种植此葡萄品种还需要做好具体的管理以及修剪工作,充分保障葡萄种植过程可以继续实现高产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平阴玫瑰,花大香浓,历史悠久,是中国传统玫瑰的代表。平阴玫瑰产业近年来不断发展,成为济南力推的十大特色农业产业之首,发展空间巨大。借乡村振兴的东风,平阴玫瑰产业想要扩大规模和影响,可以从加强自身建设、挖掘历史资源、用好政府政策、依托科技创新、深化行业合作、活用媒体宣传等多个渠道,进一步拓宽产业发展空间,促进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邓定洪 《农技服务》2003,(12):25-25
<正> 巨玫瑰葡萄是以沈阳大粒玫瑰香作母本、巨峰作父本,杂交育成的四倍体欧美葡萄新品种,是巨峰葡萄理想的换代品种。 1、基本特征 嫩梢绿色,成熟枝条红褐色。幼叶绿色,成熟叶片大、心脏形、绿色、较厚、共5裂,上裂刻深,下裂刻中等深。种植第2年,每亩可达500公斤左右,第3年可达2000公  相似文献   

18.
"阳光玫瑰"葡萄在滁州市的种植表现及优质丰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3年春引入阳光玫瑰葡萄在滁州市南谯区种植,通过4年的生产实践,证明阳光玫瑰葡萄栽培容易、抗性及适应性强,产量高、口感好、经济效益显著,适宜在滁州市发展。该文介绍了阳光玫瑰葡萄在滁州市的种植表现,提出了适宜于在滁州市应用的优质丰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天津产区玫瑰香型葡萄品质特性,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及气相色谱—质谱技术(GCMS),内标-标准曲线定量、气味活性值分析及果实香气轮廓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巨玫瑰’葡萄的果实香气。结果显示:天津产区‘巨玫瑰’葡萄果实中共检测出49种香气化合物,定量结果显示,以酯类、醛类、醇类和萜烯类为主,其中乙酸乙酯、反式-2-己烯-1-醛、1-己醇、里那醇、正己醛、反式-2-己烯-1-醇、β-蒎烯和2-苯乙醇是主要香气成分。气味活性值结果显示,‘巨玫瑰’葡萄果实香气主要由17种活性呈香成分贡献,气味活性值由高到低依次为反式-2-己烯-1-醛、正己醛、丁酸乙酯、里那醇、异丁酸乙酯、1-辛烯-3-醇、己酸乙酯、苯乙醛、2-甲基丁酸乙酯、乙酸异戊酯、乙酸乙酯、香叶醇、反式-2-己烯-1-醇、正庚醛、香茅醇、丙酸乙酯和β-蒎烯。香气轮廓简单直观地显示,‘巨玫瑰’果实香气主要由植物类、水果类、脂肪类和花卉类气味构成。  相似文献   

20.
为促进食用玫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深入了解食用玫瑰种植农户的意愿与需求,持续促进农民增收,选取延庆区食用玫瑰种植典型乡镇珍珠泉乡为调查区域,在乡镇农服中心和村委会的协调下对珍珠泉乡食用玫瑰种植农户50户开展以户为单位的一对一调查问卷填写,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均值分析。取得了如下调查结果:延庆区食用玫瑰种植多以家庭为单位,种植面积主要集中在0.13~0.26 hm2,72%的农户为提高收入已连续10年种植食用玫瑰,仅40%的农户熟练掌握食用玫瑰种植技术,100%的农户仍然需要系统的技术培训;98%的农户愿意采纳绿色农产品、有机农产品种植技术,进而将现有种植收入从17 535~22 515元/hm2提高到农户预期收入30 000~45 000元/hm2;收购价格不稳定是影响延庆区农户食用玫瑰种植收益的首要因素。调查结果表明:食用玫瑰已成为山区农民致富的首选经济作物,具备产业升级空间,通过为农户提供技术培训,将农民组织起来进行绿色农产品或有机农产品认证,完善营销体系稳定收购价格,可持续带动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