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微生态制剂在动物营养与饲料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生态制剂作为一种新型无毒害饲料添加剂广泛应用于动物营养与饲料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其目的在于逐渐取代抗生素。就微生态制剂的作用机制及其在动物营养与饲料中的进展展开综述,并对其在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做简单探讨。  相似文献   

2.
微生态制剂是一种绿色添加剂,对促进动物生长发育、提高免疫力、改善饲料适口性、控制药残等具有显著效果。其应用对生产安全、健康、营养的动物食品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微生态制剂作为新兴产品,其作用机理、制剂组成、活菌数、制剂的安全性与有效性以及加工应用、抗生素替代、在饲料和终端养殖过程的实际应用现状等亟需深入探索。"首届饲料微生态制剂应用技术研讨会暨微生态制剂大会"已于2011年11月成功召开,这次盛会聚焦微生态的研发、  相似文献   

3.
《兽药市场指南》2008,(8):82-82
随着抗生素毒副作用和耐药性的日益明显,人们迫切需要寻找一种抗生素的替代品出现,微生态制剂具有无残留、无副作用、不污染环境、不产生抗药性、成本低、使用方便等优点,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但是目前很多兽医工作者对微生态制剂的应用和作用存在一定误区,为此本刊特组织了一组关于微生态制剂的稿件,希望能对兽医工作者对微生态制剂的认识和应用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4.
目前,在畜禽配合饲料中普遍添加抗生素用于防治疾病和促进生长,具有饲喂效果显著、稳定等优点,但长期使用会产生耐药菌、畜产品药物残留等弊端。微生态制剂是一种天然绿色环保添加剂,具有和抗生素相似的饲喂效果,但却存在不稳定的弱点。因此,研究微生态制剂与抗生素联用就显得非常必要,已成为饲料添加剂研制的一个新课题。试验在肉鸡生产中联合应用微生态制剂与抗生素,为两者在实际生产中的联用提供可行性依据。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动物产品已经从量的需求到质的要求。传统的防病治病方法主要依靠抗生素,但抗生素不仅容易产生耐药性,而且有毒副作用,对人和动物有害。因此使用一种既能防病治病,又无毒副作用的物品取代抗生素成为畜牧业生产的当务之急。微生态添加剂是利用正常的微生物或促进微生物生长的物质制成的活性微生物制剂。也就是说一切能促进正常微生物群生长繁殖及抑制致病菌生长繁殖的制剂都称为“微生态制剂”。微生态制剂作为遵循生态环境循环法则的无公害制剂,将是添加剂行业的一种发展趋势。微生态制剂有其他药物不可替代的优点,即“患病治病,未病防病,无病保健”的优点。目前在饲料中广泛应用的有植物乳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等。  相似文献   

6.
微生态制剂在家禽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畜禽生产中,由于使用抗生素的严重副作用,抗生素替代品的研究目前已成为动物营养研究的一大热点。根据动物肠道微生态理论开发和研制的微生态制剂,因其具有投入小、收益大、无抗药性等优点,受到了营养学家的关注。本文对微生态制剂的概念及其在家禽业中的应用及展望作一简单介绍。1微生态制剂的概念微生态制剂又名活菌剂、生菌剂,美国Fuller(1989)将其定义为“一种可通过改善肠道菌群平衡而对动物施加有利影响的活的微生物饲料添加剂”。微生态制剂是由经严格筛选的双歧杆菌、乳酸菌、芽孢杆菌、酵母菌、光合细菌等有益微生物经特殊加工…  相似文献   

7.
微生态制剂是一种新型、安全、环保型绿色饲料添加剂,因其具有无污染、无残留、无耐药性、安全可靠等抗生素无法替代的优点,在畜禽养殖中被广泛应用,并彰显了其良好的生态与经济效益。文章主要阐述微生态制剂的特点、种类以及在养兔生产中的应用,以期为养殖场(户)在养兔生产中合理使用添加微生态制剂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崔立  汪进田 《饲料工业》2000,21(3):37-38
微生态制剂应用于动物生产已有20多年 ,其主要作用是通过消化道生物的竞争性排斥作用帮助动物建立有利于宿主的肠道微生物群系 ,预防腹泻和促进生长 ,从食品卫生角度来说可减少可食部分受病原菌 ,尤其沙门氏菌的侵害 ,应用抗生素虽同样也能达到这些目的 ,但是由于动物对抗生素的抗药性和抗生素在体内的残留等问题 ,使微生态制剂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生态宝”是一种新型微生态活菌制剂 ,由液—固结合工艺发酵而成。采用好氧、厌氧和兼性厌氧菌 ,按正交比例组合成发酵菌系 ,由蜡样芽胞杆菌、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及酵母菌等18种有益活菌体…  相似文献   

9.
微生态制剂是一种绿色添加剂,对促进动物生长发育、提高免疫力、改善饲料适口性、控制药残等具有显著效果。其应用对生产安全、健康、营养的动物食品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微生态制剂作为当前研究热点,其作用机理、制剂组成、活菌数、制剂的安全性与有效性以及加工应用、抗生素替代、在饲料和终端养殖过程  相似文献   

10.
自20世纪中叶发现抗生素对动物的促生长作用以来,抗生素添加剂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对畜牧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大量长期在饲料中使用抗生素也确实产生了令人担忧的问题:一是耐药性问题;二是药物残留问题。随着世界各国对抗生素使用的逐步全面禁止,人们寻找可替代抗生素且无残留、不产生抗药性的制剂的愿望日益迫切,绿色饲料添加剂的研究也开始备受瞩目。其中尤以微生态制剂的研究进展最快,人们普遍将它看作是最有前景的抗生素替代品。微生态制剂又称益生素,是指由一种或多种有益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构成的可以直接饲喂动物的活菌制剂。目前,研究应用较多的微生态制剂有乳酸菌制剂(嗜酸乳杆菌,双歧乳杆菌,粪链球菌等)、芽孢杆菌制剂(枯草杆菌,蜡样杆菌,地衣杆菌等)、真菌、活酵母制剂、光合细菌及复合微生态制剂。  相似文献   

11.
丁酸梭菌作为一种益生菌,存在于人和动物的肠道中,不易受到胃酸、消化酶和胆汁酸等因素的影响,不仅可以通过把营养物质降解成丁酸为动物提供营养与能量,而且可以保护肠道健康,促进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动物的生长,以及增强免疫功能等,因此丁酸梭菌可以作为饲料添加剂用于畜禽生产。本文对丁酸梭菌对家禽生理、生产性能的影响及其机制进行综述,以便为丁酸梭菌在家禽生产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丁酸梭菌(Clostridium butyricum)又名丁酸梭状芽孢杆菌、酪酸梭菌,是一种产丁酸、乳酸和乙酸的厌氧异养的革兰氏阳性芽孢杆菌,具有耐高温、耐酸和耐多种抗生素等生物学特性。丁酸梭菌定植于畜禽肠道,可抑制肠道有害菌的生长,同时促进有益菌的增殖,有效提高畜禽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及其抵抗力,进而提高畜禽养殖经济效益。丁酸梭菌存在于土壤或健康动物的粪便中,具有绿色、无残留、安全性好,以及稳定性及耐药性强等特点,是一种具有广泛开发潜力的绿色添加剂。作者主要介绍了丁酸梭菌的特性,简述了其对畜禽肠道形态、肠道屏障、肠道菌群、免疫等方面的影响,回顾了近十年来丁酸梭菌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进展,并探讨了其在生产应用中的问题,以期为丁酸梭菌的进一步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不同水平丁酸梭菌对肉鸡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经济效益的影响,选择2 000只体重相近、健康的1日龄AA肉仔鸡,随机分为5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00只鸡。空白对照组肉鸡饲喂基础饲粮,抗生素对照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00 mg/kg金霉素,试验1、2、3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00、400、600 g/t丁酸梭菌制剂。结果表明,饲粮中添加丁酸梭菌极显著提高肉鸡平均日增重(P<0.01),600 g/t丁酸梭菌组与抗生素组差异显著(P<0.05);饲粮中添加丁酸梭菌400、600 g/t能极显著降低料重比(P<0.01),极显著提高肉鸡血清总蛋白和白蛋白水平(P<0.01),饲粮中添加丁酸梭菌100、400、600 g/t可极显著降低肉鸡血清氨含量(P<0.01)。研究表明,丁酸梭菌具有改善肉鸡生长性能、促进蛋白质、促进脂类沉积的作用,且以添加量为400 g/t较佳。  相似文献   

14.
酪酸菌的微胶囊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采用微胶囊化包埋酪酸菌,提高其作为饲料添加剂的使用效果.[方法]采用正交试验,选择不同浓度的海藻酸钠、明胶、淀粉混合物作为壁材,制备微胶囊颗粒.研究不同包埋剂颗粒内酪酸菌的生物相容性、容量、稳定性以及增殖效果,在模拟胃肠液的环境中进行耐酸性和肠溶性试验以及耐高温、胆盐试验.[结果]壁材对酪酸菌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增殖效果好.酪酸菌在包埋剂3内的活菌数由1.3×108CFU/mL增殖至1.3×1010CFU/mL,包埋率为83.4%;包埋剂4内的活菌数由3.3×108CFU/mL增殖至4.9×109CFU/mL,包埋率达99.5%.优选得出包埋剂4,其微胶囊颗粒的稳定性及耐热性好,微胶囊化酪酸菌经人工胃液处理2 h后,透光率仍为99.5%,后经人工肠液处理2 h,透光率降为29.7%,说明微胶囊具有较好的肠溶性.耐酸性及耐胆盐性试验结果显示,微胶囊内酪酸菌的活菌对数值分别降低了1.1%和1.5%,试验前后活菌教量差异均不显著(P>0.05),其耐胃酸性及耐胆盐性较未包埋的对照组显著提高.[结论]酪酸菌经过包埋后显著提高了菌体的存活率,并具有良好的增殖效果及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试验基于研究百饲康(以丁酸梭菌为主的益生菌)在仔猪上的应用效果设计,选取三元杂(杜×长×大)仔猪,在三个猪场分别进行饲养实验。通过平均增重、料肉比、腹泻率等指标探讨百饲康(复合微生物制剂)的作用效果。结果表明:仔猪产房(0~28日龄)及保育猪(29~60日龄),配合饲料中添加0.05~0.1%的百饲康,与抗生素组相比,提高了饲料转化率,腹泻率显著降低,肠道内乳酸菌、丁酸梭菌含量显著提高,pH值降低,大肠杆菌含量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旨在探讨饲粮中添加丁酸梭菌对蛋用仔公鸡生长性能、免疫指标及空肠组织相关细胞因子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选择240只1日龄健康海兰褐蛋用仔公鸡,随机分为6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各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对照组)、150mg/kg金霉素(抗生素组)和250、500、750、1000mg/kg丁酸梭菌,试验期为42d,分别在14、28、42日龄测定各组的生长性能,42日龄测定免疫器官指数、血清免疫指标及空肠组织相关细胞因子基因mRNA相对表达水平.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1000mg/kg添加组在试验期内显著提高了蛋用仔公鸡平均体重和平均日增重(P<0.05),添加各水平丁酸梭菌对全期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的影响均不显著(P>0.05).2)1000mg/kg添加组的脾脏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组之间胸腺指数和法氏囊指数均差异不显著(P>0.05).3)各丁酸梭菌添加组血清免疫球蛋白G(IgG)的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提高(P<0.05),其中750mg/kg添加组、1000mg/kg添加组血清IgG的含量与抗生素组相比也显著提高(P<0.05);1000mg/kg添加组血清免疫球蛋白A的含量最高,显著高于对照组和抗生素组(P<0.05);各丁酸梭菌添加组血清补体3的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提高(P<0.05).4)750mg/kg添加组、1000mg/kg添加组的空肠组织白细胞介素-6基因mRNA相对表达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1000mg/kg添加组肿瘤坏死因子-α基因mRNA相对表达水平最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果提示,饲粮中添加适量的丁酸梭菌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蛋用仔公鸡的生长性能,促进免疫器官发育并提高免疫力,抑制炎症的发生.本试验条件下,1000mg/kg的添加量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通过模拟肉仔鸡饲料制粒条件及其消化道环境,研究丁酸梭菌在饲料制粒过程中及在肉仔鸡消化道内对不良环境的耐受性。试验分别对丁酸梭菌的温度、压力、人工胃液及肠道消化酶耐受性进行评价。高温耐受性试验:将含丁酸梭菌试验饲粮在85℃的条件下分别处理2.5、5.0、7.5 min,对照组不作处理。高压耐受性试验:将含丁酸梭菌试验饲粮分别在0.20、0.30、0.40 M Pa压力下处理5 min,对照组不作处理。人工胃液耐受性试验:将含丁酸梭菌试验饲粮在p H分别为2.00、3.00、4.00的人工胃液中处理48 min,对照组以p H为7.00的磷酸盐缓冲液(PBS)替代人工胃液。肠道消化酶耐受性试验:将含丁酸梭菌试验饲粮用p H为3.00的人工胃液处理48 min后,再在肠道消化酶混合液中处理198 min,对照组以p H为7.00的PBS替代肠道消化酶。每组均设3个重复。试验结束后平板计数法检测试验饲粮的丁酸梭菌活菌数,计算存活率。结果表明:85℃高温处理2.5、5.0、7.5 min后丁酸梭菌的存活率分别为70.43%、52.69%、46.35%;0.20、0.30、0.40 M Pa压力下处理5 min后丁酸梭菌的存活率分别为64.38%、87.14%、101.74%;p H为2.00、3.00、4.00的人工胃液处理48 min后丁酸梭菌的存活率分别为113.27%、123.07%、78.52%;经肠道消化酶混合液处理198 min后丁酸梭菌的存活率为47.71%。结果提示,丁酸梭菌能够耐受肉仔鸡饲料加工过程中的高温、高压环境,对人工胃液有较好的耐受性,但对肠道消化酶的耐受性较低。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饲料中添加益生菌对锦鲤幼鱼生长性能和相关免疫基因表达的影响,以初始体重为248.13±4.71 g的锦鲤幼鱼为研究对象,在小型循环水养殖池进行60 d的养殖试验。对照组投喂无益生菌添加的普通商品饲料,试验组投喂在普通饲料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丁酸梭菌(Clostridium butyricum)和粪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alis)、枯草芽孢杆菌/丁酸梭菌/粪肠球菌(1∶1∶5)配制成的4组试验饲料,试验饲料的益生菌最终浓度为109 CFU/mL。结果表明,单一菌种或复合菌种的益生菌对锦鲤幼鱼的生长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P<0.05),且对各组血液中酚氧化酶原(phenoloxidase activating system,proPO)、溶菌酶(lysozyme,LZM)和肝脏中抗菌肽(hepcidin)的相对表达量均显著上调(P<0.05),对各组肠道中GST相对表达量有所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复合益生菌效果最好,增重率最高为38.13%,特定生长率提高25.58%,血液中proPO和LZM相对表达量分别升高3倍和2倍之多(P<0.05),肠道中谷胱甘肽S-转移酶(glutathione S-transferase,GST)相对表达量升高了32.45%(P<0.05),肝脏中Hepc相对表达量升高了76.82%(P<0.05)。试验结果提示,在饲料中添加单一/复合益生菌,均可有效提高锦鲤幼鱼的生长性能,以复合益生菌使用效果更好,且proPO、LZM、GST和Hepc免疫基因相对表达量在不同程度上均高于对照组,可见枯草芽孢杆菌、丁酸梭菌和粪肠球菌可以作为益生菌应用于锦鲤养殖。  相似文献   

19.
为解决罗非鱼链球菌感染难题,本研究在抗菌肽菌丝霉素分泌型丁酸梭菌制剂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抑菌活性、稳定性和罗非鱼养殖应用研究。结果发现:表达产物菌丝霉素对常见致病菌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蜡样芽孢杆菌和猪链球菌均有较好的抑菌活性。选用米糠作为菌丝霉素分泌型丁酸梭菌的保护剂载体,此制剂可在常温保存一年。通过上述的应用基础试验,初步建立一套菌丝霉素分泌型丁酸梭菌制剂养殖应用方案,此方案可显著降低罗非鱼链球菌病发病率58.6%以上。本研究为丁酸梭菌制剂在防治罗非鱼链球菌病应用方面提供了参考,此制剂有望替代抗生素,促进罗非鱼养殖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抗生素促生长剂在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长期大量在饲料中使用抗生素促生长剂会产生一系列令人担忧的问题,寻找和研制能替代药物添加剂的绿色饲料添加剂,成为近年来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研究的热点。益生素在其优越的功能上越来越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