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1997年,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奶牛场的三个牛队先后发生犊牛、育成牛双目失明,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为了尽快查明发病原因,我们成立了调查小组,从 1997年 11月至 12月经过一个月的调查初步查明了发病原因。 1调查经过   调查了全场 3个牛队,对失明的犊牛和育成牛进行详细登记,共发生失明小牛 33头。 (包括先天性失明 18头,后天性失明 15头 )其中:小公牛 18头,小母牛 15头。双目失明 31头占失明总数 94%,单目失明 2头占 6%。   发病牛的特点:月令 0~ 16个月,先天性占比例大,公牛比母牛多。   发病的主要症状:双眼或单眼…  相似文献   

2.
我场于1954年建场以来,奶牛流行热共发病8次,最近的1991年7月4日发病至8月19日结束,历时45天。我们奶一场发病牛共344头(其中生产牛127头,发育牛213头,犊牛4头)占存栏牛37.3%,共死亡发育牛5头、生产牛3头、死亡率占发病中2.3%。其中危重病牛达30余头,经我们抢救的16头,由于抢救及时、方法对路、降低了病牛死亡率。  相似文献   

3.
1984年8月—10月山丹军马总场二场三队的四个牦牛群中有两个毗邻牛群发生都柏林沙门氏杆菌病。两群共有成年牛300头,犊牛130头,发病35头,发病率为8.1%(其中成年牛占0.72%),死亡15头(成年牛100%死亡,犊牛死亡率37.5%),致死率为42.86%,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1 发病情况 2002年1月22日西南农大奶牛场饲养的58头黑白花奶牛29头突然发病,总发病率达50%;其中成年母牛40头,发病29头,发病率占72.5%,拉稀便15头占51.7%,拉血便14头占48.2%,死亡1头占3.4%,奶产量下降20.6%。从发病到本病结束前后病程持续时间为8天,本场的18头犊牛、育成牛没有感染本病。  相似文献   

5.
1998年8月上旬,我县某乡中有8个村不同程度地发生了牛流行热,发病538头,死亡12头,死亡率为223%。该病传播迅速,发病率高,死亡率低。疫情发生期间,笔者会同当地兽医站的技术人员,对病牛进行了临床诊治,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治愈率达100%。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1 流行情况这次疫情出现期间,天气闷热、潮湿。发病总头数为538头,其中黄牛386头,占717%;水牛152头,占283%。在笔者出诊前已有10头黄牛、2头水牛发病死亡。病牛多为3—4岁,正在吃乳的犊牛也有发生,5岁以上的牛则少…  相似文献   

6.
牛球虫病是一种由艾美耳属球虫引起的消化道原虫病。本病主要侵害犊牛,使其发生出血性肠炎,临床以持续腹泻为主要特征,常呈季节性散发性流行,给养牛业造成较大危害。2004年6月份,泰来县江桥镇某养牛场的8头犊牛相继出现腹泻,粪便中带有血液,持续数日。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及实验室检验,确诊为犊牛球虫病。用药治疗后,1头死亡,其余痊愈。现将诊治情况报道如下。1发病情况和临床症状该养牛场有黄牛46头,其中育成牛32头、犊牛12头。6月5日,有2头犊牛开始发病,随后1星期内又有6头犊牛发病,6月17日1头犊牛死亡。病牛发病初期精神…  相似文献   

7.
蛟河市拉法镇自强村饲养户存栏的403头牛发生了艾美耳球虫病,发病数量达到139头,占存栏头数的34%,其中2岁以下犊牛发病124头,占发病数的90.5%,占犊牛存栏数的88%(犊牛存栏141头)。治疗135头,治愈134头,治愈率达99%。未治疗4头中有2头犊牛全部死亡,2头成年牛耐过。  相似文献   

8.
我场地处广西贵港市西郊,饲养荷斯坦奶牛280头,2003年12月突然发病,发病头数143头,其中产奶牛118头,育成牛25头,但25头犊牛不发病,发病率为51%,排血痢29头,占20%,奶产量下降7.5%,从发病开始到结束持续时间为10天。  相似文献   

9.
豫皖部分地区流行一种以犊牛发病为主的腹泻症,据对郸城等县15364头犊牛的调查,发病9333头,发病率为61%。其病因为牛病毒性腹泻病毒、轮状病毒、冠状病毒及某些病原菌单一或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10.
自1983年以来,兴海县连续4年应用倍硫磷防治牛皮蝇病,共注射牛595 199头(次),并于1984、1986和1987三年做了防治效果调查,1985年做了防治后经济效益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防治前感染情况:全县有各类牛170474头,占全县牲畜的20.3%。1983年在桑当、大河坝、温泉、龙藏、中铁5乡进行防治前调查,调查牛1279头,感染率为70.37%,感染强度9.17个。其中1岁牛感染率100%,2岁牛为88.5%,3岁为  相似文献   

11.
一、基本情况我场是一个饲养黑白花奶牛的专业性牧场1982年饲养奶牛912头,(其中成奶牛525头,育成牛268头,犊牛119头),全年产鲜奶297.8万公斤,繁殖犊牛543头,每年向省内外推广良种奶牛100余头。据82年结束305天产奶量资料分析:成母牛305天产犊量为5618.5公斤,其中4000~6000公斤牛291头,占成母牛的66.4%,6000~7000公斤牛95头占21.7%,7000公斤以上的牛52头占11.9%。  相似文献   

12.
一、概况我县牛新蛔虫过去未作调查。这次我们与当地兽医人员一起,先后在六个乡随机抽查6月龄内犊牛84头。用粪便浮集法进行虫卵检查,发现有新蛔虫卵36头,占检查数的44%。对一头犊牛进行了虫卵自然消失观察,该牛在4月龄粪检时  相似文献   

13.
1965年5月到66年3月在泽库县西布沙公社进行了犊牛肺线虫幼虫的排虫季节观察,现将情况简结如下: 一、流行情况及粪检该公社肺线虫病引起犊牛的死亡占犊牛死亡总数的一半以上,1965年据9个队的调查:324头周岁犊牛死亡16.48头,死亡率为14.3%,而其中因肺线虫病死亡24头,占53.2%。因而犊牛肺线虫病是影响育成牛只的一个严重问题。在病原方面,1964年5月份粪检周岁犊牛10头都是阳性。1965  相似文献   

14.
为了摸清张掖市百万头肉牛基地犊牛腹泻发病情况,对全市肉牛犊牛腹泻发病情况开展了详细调查。调查表明:张掖市每年肉牛犊牛腹泻发病率为9.6%,死亡率达3.5%,其中3周龄以内的新生犊牛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发病原因主要是妊娠母牛饲养管理不当、初生犊牛饲养管理不良、条件性致病菌和牛病毒性腹泻病毒混合感染。通过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全市犊牛腹泻发病率由9.6%降至3.8%,病死率由3.5%降至1.6%,取得了显著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5.
1991年1—3月,湖北省沙市乳品厂的青年奶牛患了维生素A缺乏症。 (一)牛群发病情况沙市乳品厂饲养奶牛540头,其中成母牛282头,育成牛185头,犊牛73头。由于乳品厂位于市郊,土地紧张,没有青饲料基地,奶牛饲料以精饲料和稻草为主,冬春季节育成牛的饲料全部是精饲料和稻草,无任何青绿饲料,致使23头青年奶牛发病。 (二)病牛临床表现病牛表现为早产、死胎、产弱犊、产先天双目失明的犊牛、胎衣不下、阴道炎和胃肠炎等。1991年1—3月,23头青年奶牛分娩,死胎、产弱犊19头,占分娩总数的82.6%,另外4头全部为先天性  相似文献   

16.
奶牛附红细胞体病并发弓形虫病的诊治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2年7月,临沂市某家庭式小奶牛场发生了以发热、呼吸困难、腹泻、神经症状、怀孕母牛流产等为主的疾病。14头成年奶牛有9头发病,7头犊牛全部发病;死亡3头,其中成年怀孕牛1头,犊牛2头。总发病率为76%,病死率为19%。经诊断为附红细胞体与弓形虫的混合感染,并采取中西结合的综合性治疗措施,控制了病情发展,取得较好的效果。现将诊治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牛巴氏杆菌病又称牛出血性败血症,是由巴氏杆菌在应激因素作用下引起的以高热、肺炎、急性胃肠炎和内脏的广泛出血为特征的急性传染病。2007年7月中旬至8月初,我县大河乡大岔村2户牧民的34头毛犊牛相继发病,发病率占犊牛的49.28%,就诊前死亡9头,在强化免疫和治疗当中死亡7头。死亡率为47.06%,治愈18头,治愈率为52.94%。  相似文献   

18.
王焕章 《乳业科学与技术》2006,28(4):194-194,192
2004年3月,跃进乡某奶牛场突发一种传播迅速、产奶量急剧下降、水样腹泻、出血性下痢的急病,68头成年母牛有6l头发病、发病率89.7%。发病1周产奶量下降29%。53头犊牛与育成牛有6头发病,发病率11.3%,通过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表现、实验室检验等手段,确诊为空肠弯曲杆菌感染.采取相应防治措施后,控制了病情,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牛的球虫病是一种急性、肠炎性的原虫性寄生虫病,其临床症状主要以腹泻、下痢和排出混有血液的粪便为特征。临床症状容易与大肠杆菌、沙门氏杆菌病混淆,从而导致误诊。2007年5~9月份,北流市某镇的某2个村犊牛陆续发生一种以出血性腹泻为主要症状的疾病,发病的26头犊牛中,黄牛牛犊19头,占发病牛数的73%,水牛牛犊7头,占发病牛数的27%。  相似文献   

20.
1963年7月下旬至8月中旬,某农場及其邻近的生产队,耕牛(水牛)发生了疫病。开始于各生产队零星发生,犊牛呈急性死亡。8月4日疫病侵入该場七、八队,两日内耕牛发病六头,其中犊牛四头死亡,继之又有三头发病,黄牛未见感染。犊牛于发病后6—24小时死亡。青壮年牛病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