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抗虫棉在新疆的应用表现和存在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红  王波  孔宪辉 《中国棉花》2001,28(6):28-29
近年来 Bt转基因抗虫棉 (简称抗虫棉 )在新疆种植的总体表现状况良好。抗虫棉可减少防治棉铃虫农药和人工的投入 ,减轻人畜中毒和环境污染 ,在棉铃虫重发区种植具有抗虫、增产、节本、增效的积极作用 ,但在生产应用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1抗虫棉在生产上的表现在新疆棉铃虫发生重的地区种植抗虫棉 ,其抗虫性表现良好 ,抗虫能力均在 80 %以上。抗虫棉田二代棉铃虫发生时期一般不需药剂防治。由于棉花生育后期抗虫棉抗虫性有所下降 ,当三、四代棉铃虫严重发生时 ,个别虫量大 ,受害重的棉田还需药剂防治 1次。据调查 ,抗虫棉…  相似文献   

2.
江国安 《江西棉花》2010,32(4):66-67
安徽省宿松县是国家优质棉基地县,常年棉花种植面积20km^2左右。尽管抗虫棉的种植缓解了棉铃虫的为害,但抗虫棉不是无虫棉,且抗虫棉棉株在不同的发育时期对棉铃虫的抗性不同,棉株的不同部位、不同器官的抗虫能力也不同,因此,还需要化学药剂辅助防治。  相似文献   

3.
一定时间的持续干旱会造成棉红蜘蛛繁殖增速,为害格外猖撅,甚至造成缺苗毁种。为了减少河北省局部棉田常发性害虫棉红蜘蛛的为害,特提出了防治河北省棉田主要害虫棉红蜘蛛"在定苗前期以农业防治为主,在定苗后使用化学药剂将棉红蜘蛛消灭在棉叶被害出现黄白斑点之前"的农业与药剂相结合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4.
转Bt基因抗虫棉田棉红蜘蛛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花红蜘蛛,俗称火龙,该虫具有繁殖力强传播快,为害棉花严重等特点。50年代是山东省棉田的重要害虫之一。后随着推广应用内吸化学农药防治棉花害虫以来,棉红蜘蛛得到了有效控制。近几年来,由于农田种植方式多样化,加之推广种植转基因抗虫棉,大大减少了棉田的用药次数和用药量,为棉红蜘蛛提供了繁延的有利条件,故棉田棉红蜘蛛发生危害日趋加重,防治不当棉田受害极重。 据调查,棉红蜘蛛在转基因抗虫棉田内,自5月底至6月初开始发生,发生为害一直持续到9月中下旬,其间发生为害高峰出现在6月中下旬和7月中上旬,此时期正值…  相似文献   

5.
随着近年来抗虫棉在我国的大面积推广,棉铃虫的发生逐渐减轻。但由于全球的气候变暖以及日益干旱的气候条件,棉红蜘蛛的发生日趋严重,已成为棉花的三大害虫之一,并且由于长期使用化学药剂进行防治,其抗药性较强。为了更好地防治棉红蜘蛛和节约防治成本,特做了如下试验。1材料和方法供试药剂:25%的三唑锡WP、1.5%的功夫EC、1%的联苯菊酯EC、0.6%的阿维菌素EC、6.5%的哒螨灵EC、5%的东泰1号增效剂和3.5%的东泰17号增效剂,均来自山东省聊城市东泰农化有限公司。试验于2005年6月24日在道口铺办事处、道口铺村的郭丹俊棉田进行,棉田的棉株长…  相似文献   

6.
陈红  宋庆平 《中国棉花》2001,28(11):5-6
种植转Bt基因抗虫棉(简称转基因棉)不仅能有效控制棉铃虫的危害,而且减少了农药使用对环境的污染,对保护棉田天敌、保护生态平衡具有积极作用,因而,转Bt基因抗虫棉在棉田害虫的综合防治中具有极大的使用价值.由于目前转基因抗虫棉还存在着抗虫范围窄,抗虫强度差,抗虫性的时空差异性及持久性等问题,我们提出筛选广谱性抗虫基因,培育转多基因抗虫棉;综合运用多种措施,避免或延缓抗虫棉抗虫性减弱;搞好转基因抗虫棉后期棉铃虫防治及棉田其它害虫的防治工作;组建实施适于新疆棉区的Bt棉IPM体系等建议.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 ,由于棉铃虫的日益猖獗 ,对棉花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影响很大 ,随着转基因抗虫棉的选育成功 ,抗虫棉已成为防治棉铃虫的最经济有效的手段之一 ,由于转基因抗虫棉独特的抗虫机理 ,较高的抗虫性 ,减少了化学农药的用量和使用次数 ,减轻了对环境和水资源污染 ,降低了植棉成本 ,提高了植棉效益 ,转基因抗虫棉已逐渐被广大棉农所接受 ,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但是抗虫棉不是无虫棉 ,应根据它的抗虫特性 ,进行防治 ,以确保棉花持续高产稳产。1 转基因抗虫棉的抗虫特性由Bt基因控制合成的Bt蛋白杀虫性较为单一 ,只对鳞翅目害虫毒杀效果显著 ,…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抗虫棉的种植已占主导地位。因抗虫棉自身缺陷和棉农对其特性尚未完全掌握,致使近年来棉红蜘蛛为害加重。本文从棉农的认识、品种特性、种植环境及农药的质量4个方面简要地剖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旨在帮助棉农搞好棉花红蜘蛛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9.
抗虫棉棉铃虫双向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虫棉棉铃虫双向防治技术①鲍立民河北省沧州市农业试区办061001丁汝召卢怀玉河间市国欣农研会牛占增王国建河间市农技中心1抗虫棉的抗虫特点Bt基因抗虫棉的抗虫特点为专一性、高抗性、差异性(品系间、不同生育阶段、棉株不同部位)。据观察Bt基因抗虫棉除抗...  相似文献   

10.
于千挂 《江西棉花》2006,28(3):41-41
1 正确认识抗虫棉的抗虫要点抗虫棉不是无虫棉,目前种植的抗虫棉只抗鳞翅目类中的棉铃虫和玉米螟等害虫,而不抗棉蚜、红蜘蛛、蓟马、盲蝽象、叶蝉等,这些在常规棉田不需专门防治的害虫,在抗虫棉田内往往需要专门防治,并成为主要害虫。  相似文献   

11.
棉红蜘蛛是我省棉区的重要害虫,特别是近几年来发生早、密度大,已成为棉花生产上的大敌。在防治工作中,一不注意,便暴发成灾,严重影响棉花生产,据各地反映:棉红蜘蛛对常规药剂(如1605、1059等有机磷剂),已产生明显的抗性,给防治上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因此,掌握棉红蜘蛛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25%单甲脒是江西东乡农药厂生产的一种高效、安全的新型的有机氮杀螨剂,能有效的防治多种螨类,对抗性螨效果显著。我们为了摸索该药对棉红蜘蛛的防治效果,特在棉红蜘蛛盛发期进行了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整理如下。1 试验方法本试验在1988年9月12日棉红蜘蛛盛发期进行。以常用作防治棉红蜘蛛的药剂50%甲胺磷和40%水胺硫磷作比较,同时设不施药(喷清水)作对照。每小区面积为  相似文献   

13.
本文简介了棉花的外部形态、生理生化和导入外源性基因等三方面的抗虫机制,通过对抗虫棉的抗虫基因、外源基因导入技术和栽培配套技术等研究进展情况进行综述,提出了江西省发展抗虫棉生产的策略,应该是加强种子市场管理、加快当地抗虫棉品种选育、搞好棉田其它害虫防治、应用合理的栽培措施和施肥技术。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抗虫棉在开封县的推广速度很快,2002年全县抗虫棉普及率已达100%,其中抗虫杂交棉占27.5%,2003年抗虫杂交棉达35%。集抗虫、丰产、优质于一体的抗虫杂交棉,弥补了常规抗虫棉产量低和常规品种不抗虫的缺陷,以其高产、优质、抗病虫、易管理等优势赢得了广大棉农的喜爱。实践证明,与常规生产用种相比,种植杂交抗虫棉每公顷可节省农药费用900~1050元,减少用工120~150个,增产幅度在15%以上,抗虫杂交棉的制种和推广成为今后棉花生产的趋势。现把本县抗虫杂交棉制种技术总结如下。1制种田的选择制种田应选择地势较高、肥力较好、旱能灌涝能…  相似文献   

15.
转Bt基因抗虫棉棉田主要害虫发生消长特点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转Bt基因抗虫棉对棉铃虫、棉红铃虫、棉小造桥虫有较强的抗性,比常规棉田幼虫数量减少,为害减轻.但对小地老虎抗性较弱.对棉蚜、棉蓟马、棉红蜘蛛没有抗性,其发生期、发生量及为害和常规棉田相似.除棉铃虫外,上述害虫的防治策略、防治指标、防治方法均可参照常规棉田执行.  相似文献   

16.
抗虫杂交棉利用转基因抗虫棉的抗虫性状,又克服了转基因抗虫棉存在的铃小、衣分低、易早衰等缺陷.有效地提高了棉花的产量,实践证明,推广种植抗虫杂交棉是实现棉花增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棉花基因形态互作抗虫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明确了基因抗虫棉与形态抗虫棉杂交,其杂种一代继承了基因抗虫和形态抗虫两种抗虫优势,二者产生互作抗虫效应。既减少了棉铃虫田间落卵量和残虫存活数量,降低了蕾铃为害率,也提高了治虫效果和产量水平,达到了抗虫高产的统一  相似文献   

18.
新疆转基因抗虫棉研究现状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转基因抗虫棉抗性的强度、持久性、时空性等问题,提出了筛选广谱性抗虫基因、培育转多基因抗虫棉、采用特异启动子调控外源抗虫基因在棉株体内的高效表达、培育多种类型的单抗品种轮换种植或混系种植、加强抗性预防与治理等措施以提高转基因抗虫棉抗虫性和持久性的建议,从而为转基因抗虫棉在新疆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9.
中国转基因抗虫棉的发展和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 2 0世纪 90年代起 ,中国开始了转基因抗虫棉的研究、开发和利用。转基因抗虫棉最常用的外源基因是 Bt基因和 Cp TI基因。这两种基因已被分别或同时导入棉株中并获得了一批有发展前景的转基因棉花品种。中国转基因棉花品种种植面积占棉花总面积的比例 2 0 0 0年到达 30 %。目前在我国所推广的抗虫棉 ,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抗虫的时空性、害虫抗性、抗虫范围狭窄、抗虫强度差及抗虫棉的安全管理。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主要有寻找和筛选广谱抗虫基因 ,采用特异启动子和诱导表达启动子 ,培育转多基因抗虫棉 ,加强转基因抗虫棉的种植管理及安全性评价研究。  相似文献   

20.
转基因抗虫棉研究进展、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转基因抗虫棉研究最常用的外源基因有两种,即Bt基因和CPTI基因.这两种基因现已被分别或同时导入棉株中并得到高效表达、稳定遗传的转基因棉花品种(系).目前世界各主产棉国均有不同面积种植.转基因抗虫棉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抗虫持久性、抗虫的时空性、抗虫范围狭窄及抗虫棉的安全管理.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主要有寻找和构建特异高效表达起动子;筛选广谱高效抗虫基因;培育转多基因抗虫棉以及加强抗虫棉的区域种植管理和安全评价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