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重庆市江津区紫色土壤基本性质对土壤硒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重庆市江津区紫色土壤基本性质对土壤硒含量的影响。[方法]以重庆市江津区农业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该地区土壤基本性质以及土壤中不同形态硒含量,探讨土壤基本性质对土壤总硒、水溶性硒、Olsen硒含量的影响。[结果]紫色土壤中总硒、水溶性硒、Olsen硒与土壤基本性质密切相关。总硒与水溶性硒呈极显著负相关,而与Olsen硒呈极显著正相关;土壤中硒含量与成土母质有一定的关系,但同时受外源因素影响;土壤p H与总硒、水溶性硒、Olsen硒均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其中酸性土壤中硒含量相对较高;随着有机质含量的增加,土壤中总硒、水溶性硒含量逐渐增加,而Olsen硒含量逐渐降低。[结论]该研究为调节土壤中硒含量、改良植物硒营养以及防治、控制硒反应病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重庆江津是“中国长寿之乡”.解读江津人长寿的秘诀,主要与区域环境和食品中硒元素含量适中有关。因此,食用富硒农产晶成为人们健康饮食的首选。近年来,江津区委、区政府抓住江津土壤含中高硒,硒资源富集的优势,由区农委通过重庆市“231”人才引领,龙头企业带动,实施“公司+基地+农户”模式,以重庆市润博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为平台,推出了一大批富硒农产品品牌。目前,江津已经开发富硒金银花2.3万亩,年产干花65万kg,年产值近5000万元。江津以富硒金银花为引导,促进了企业发展,产业增效,农民增收。1富硒金银花生态条件 江津富硒金银花是通过生长过程中硒自然富集而非人工添加硒的农产品。富硒金银花种植首先要选择海拔在600-1500m,土层深厚,交通便捷,排灌方便,有机质含量高,土壤含硒量高的生态条件。江津90.21%的土壤含硒,平均含量0.3187mg/kg,远高于世界土壤硒平均含量0.2mg/kg。尤其是南部山区富硒量适中,分布合理,适合于生产硒含量适中的富硒金银花及其他农产品。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明玉米硒含量与土壤硒含量的相关性,为富硒玉米的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方法】以同一环境中48块样地土壤及其收获的玉米籽粒为材料,采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土壤及玉米的硒含量,分析玉米硒含量与土壤硒含量的相关性。【结果】随着土壤平均硒含量增加,玉米平均硒含量随之增加;玉米平均硒含量与土壤平均硒含量的比值为0.196 3~0.201 6,玉米对土壤硒的吸收稳定。【结论】玉米硒含量与土壤硒含量具有正相关性,在发展富硒玉米时,选择硒含量较高土壤种植玉米,以保证玉米产品的高硒含量。  相似文献   

4.
通过分析天然高硒种植区不同农作物及其根系土壤硒含量,研究不同农作物对土壤硒的富集特征。结果表明:①天然高硒种植区,主要农作物及其根系土壤硒平均含量均较高(粮食与蔬菜作物硒平均含量分别为4.8688 mg·kg-1、6.7564 mg·kg-1;相应的根系土壤硒平均含量分别为4.7847 mg·kg-1、2.6590mg·kg-1),但分布极不均匀;②每种作物对硒的累积结果均达到富硒、甚至更高水平;③不同作物对土壤硒的富集能力不同。粮食作物中,以绿豆硒含量最高,富集能力最强;蔬菜作物中,富硒能力最强的为白萝卜,大葱、黄瓜、辣椒、大白菜等富集能力也相对较强。  相似文献   

5.
为紫阳县发展富硒产业及硒资源开发提供基础数据,对紫阳县双安镇、毛坝镇的土壤和岩石中的硒含量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土壤样品中,双安镇硒含量在0.803 8~16.311 1mg/kg,均超过0.4mg/kg的富硒土壤标准,平均含量2.910 7mg/kg,接近极高硒土壤标准(3.00mg/kg),极高硒土壤占17.8%;毛坝镇硒含量在0.175 7~32.839 4mg/kg,平均4.885 9mg/kg,超过极高硒土壤标准,极高硒土壤占40.91%。岩石样品中,双安镇平均硒含量达18.507 8mg/kg,极高硒岩石占95%;毛坝镇岩石平均硒含量达4.756 1mg/kg,极高硒岩石占40%。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索富硒有机肥对小麦硒积累的影响,科学确定富硒有机肥应用技术,采用"苏州硒谷"富硒有机肥和"贝特"有机肥土壤基施,试验设5个处理,开展了富硒有机肥应用效果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种植后土壤比种植前土壤硒含量呈增加趋势;富硒有机肥不同施用量对于小麦产量影响作用较小;富硒有机肥不同施用量各处理与对照相比面粉全硒含量都有增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为解决农作物硒镉共积累难题,采用选择性培养基从高硒镉背景值的植物根际土壤(土壤硒总含量50.187 mg/kg,土壤镉总含量50.311 mg/kg)中分离、筛选获得了1株功能真菌,经鉴定为芬芳镰刀菌(Fusarium redolens),利用土壤模拟试验和盆栽试验测定土壤中有效硒、有效镉的变化和植物可食用部位Se含量、Cd含量,根据硒/镉富集和转运系数来评价真菌活硒抑镉的效果。土壤模拟试验结果显示,接种真菌后,活硒率与培养时间呈正相关,抑镉率与之相反;活硒率在第5天达到最高,为60.9%;抑镉率在第3天最高,为41.2%,第5天最低,为27.3%。盆栽试验结果显示,添加108 cfu/mL真菌,土壤pH值比对照显著降低了0.35个单位;对碎米荠幼苗生长无不良影响,平均株高为7.4 cm,平均根长为9.6 cm,平均生物量为2.9 g,均高于对照;土壤中有效硒的含量显著提高,活硒率最高达到24.8%,而有效镉的含量显著降低,抑镉率达到24.7%;碎米荠地上/地下部分总硒含量分别增加25.6%和36.8%,总镉地上/地下部分含量分别降低32.7%和11.6%。结果表明,真菌对天然高硒镉背景值土壤具有活硒抑镉能力,且添加浓度为108 cfu/mL时效果最好,有助于碎米荠的富硒降镉。  相似文献   

8.
安康市农作物硒含量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婷  郑甲成  柯斧  张百忍  刘继瑞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4):1947-1948,1958
[目的]系统分析陕西省安康市主要农作物的硒含量。[方法]从安康市汉滨区恒口镇和汉阴县蒲溪镇等10个地区采集土壤样品10个,玉米、水稻、油菜、马铃薯、甘薯、大白菜和白萝卜7种农作物样品74个,采用PF6-2双通道非色散原子荧光法测定样品中的硒含量。[结果]安康市10个地区主要农作物具有很高的硒含量,其中大白菜平均硒含量最高,是我国平均含量的48.7~2 651.0倍;白萝卜平均硒含量是我国平均含量的19.0~715.0倍;甘薯平均硒含量虽然最低,但也是我国平均含量的5.9~151.0倍。10个地区中,以紫阳县双安镇各种作物的硒含量最高。[结论]安康市10个地区主要农作物的硒含量均普遍高于我国平均水平,具有很大的开发利用价值,对安康市硒产业的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9.
为了更好的开发利用我国富硒土壤资源,以典型富硒区-陕西省安康市紫阳县闹热村为研究对象,通过闹热村富硒土壤及其上种植玉米样品硒和其它主要元素含量的测定、相关性分析等,对闹热村富硒土壤的地球化学特征和环境生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紫阳县闹热村富硒土壤的硒含量介于1.83 mg/kg-15.33 mg/kg之间,平均为9.56 mg/kg,约是我国富硒土壤标准下限0.4 mg/kg的24倍,开发利用潜力巨大;闹热村富硒土壤中的砷、镉、铜、镍、锌等重金属元素与硒具有较强的正相关性,富硒土壤在开发利用时须重视和防范这些重金属污染的风险与危害。闹热村富硒土壤上种植玉米的平均硒含量为3.37 mg/kg,是全国谷物籽实平均硒含量的10倍,最大铅、镉、砷、铬元素含量分别为:0 mg/kg、0.04 mg/kg、0.23 mg/kg、0.57 mg/kg,均低于我国食品中污染物限量标准,食用安全。富硒土壤中过量的硒抑制了玉米对重金属元素的吸收,这使得尽管闹热村富硒土壤中的砷、镉、铅、锌、镍等重金属元素含量都超出了我国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中的限值,但并未对种植玉米造成重金属污染,这也提示硒元素在修复...  相似文献   

10.
以陕西省安康市紫阳县汉王镇为研究对象,对辖区部分可耕作土壤及所生长的农作物进行硒含量检测分析。结果表明,采集619个土壤样品均天然含有硒元素,硒含量最高值达到44.504 6 mg/kg,平均值为1.694 3 mg/kg,其中富硒土壤样品共计342个,占总体样品的55.25%;农作物采集样品332个,平均硒含量为0.284 1 mg/kg,达到陕西省规定富硒标准样品有115个,占总数的34.64%。土壤整体平均硒含量高,农作物平均硒含量相应地提高,农作物的硒含量与土壤的硒含量高低呈现出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重庆市江津区的土壤中富含硒元素,当地农产品中含有较多的硒元素,江津区以此为优势资源,加大了对富硒农产品的开发。从种植地块及品种的选择、育苗移栽、田间管理、适时收获等方面总结了江津地区甜糯玉米富硒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以此促进该区富硒甜糯玉米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云南省主要家畜饲养基地所在巍山、洱源、丽江、永胜、元江、通海、陆良、宜良和昭通9个县(市)的149个土壤硒含量的分析,对云南省土壤硒含量、分布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49个耕作层土样含硒量在0.0732~0.638mg/kg之间,平均值为0.256mg/kg。大多数土壤属于足硒土壤范畴,整个地区大部分土壤含硒正常,属中等含硒水平。在各土壤类别中,玄武岩红壤和碳酸盐岩红壤, 硒平均含量最高,而多源黄红壤、紫色土、碎屑岩黄红壤和变质岩赤红壤硒的平均含量均低于全国硒的背景值。成土母质对土壤硒含量及分布的影响突出,由白云岩、玄武岩和灰岩发育的土壤硒含量都高于全国土壤硒背景值,而砂岩发育土壤硒含量低于全国背景值。此外土壤pH、有机质、CEC以及铁、锰、钴、碘、铜、钠和锌的含量与土壤硒的含量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3.
恩施茶园土壤硒含量及与茶叶吸收量的相关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恩施茶园土壤硒含量调查表明,恩施茶园土壤硒含量参差不齐。恩施市土壤硒含量平均值大于1.00mg/kg,是名符其实的富硒地区,但分布不均;利川市土壤硒含量平均值0.37mg/kg,属中硒或局部富硒地区。土壤含硒量与成土母质有关,但茶叶硒含量与土壤硒含量相关性较弱。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的战略任务。江津区作为重庆市最大的农业区县以及全市唯一的和全国幅员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百岁老人分布最均衡的"中国长寿之乡",以富硒产业和市级现代农业示范区为发展契机,近年来一直在探索一条适合江津实际的以特色产业发展推进现代农业的有效道路。本文在通过分析国内外特色产业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上,分析江津区以富硒产业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现状,并就存在的问题,提出发展对策建议,以期更好地推进现代农业发展。  相似文献   

15.
海南省土壤中硒含量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海南省不同市县土样中的硒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海南土壤总硒量变幅为0.055~2.231 mg/kg,平均含量为0.765mg/kg,土壤硒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分异性。土壤硒含量受成土母质、质地、pH值和土地利用方式等的影响,其中成土母质与土壤硒含量的关系较密切。  相似文献   

16.
基于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与富硒资源评价项目调查数据,分析研究区内土壤有效态硒含量及其影响因素,结合农作物调查结果,分析富硒土壤的生物有效性。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有效态硒含量范围在0.006~0.071 mg/kg,平均值为0.018 mg/kg;有效态硒占土壤总硒的比例为1.69%~11.49%;有效态硒含量与土壤硒全量、有机质含量呈现较好的正相关性,与土壤pH值呈弱负相关性。研究区内有发展富硒产业的潜力,其中不同农作物的富硒能力表现为油菜>茶叶>水稻。对比发现,当土壤硒含量>0.3 mg/kg时即可作为开发富硒农作物的潜力区,并通过调整土壤p H、有机质含量增加土壤中有效态硒含量,促进农作物吸收。  相似文献   

17.
采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HG–AFS)对湘西9种中药材药用部位中硒含量及其根际土壤硒赋存形态迚行了分析,通过对比不同中药材药用部位生物富集系数来探讨其富硒能力。结果表明:以根茎入药的金荞麦、贝母、大黄、玉竹、黄精中硒含量依次降低,分别为1.01、0.35、0.25、0.24、0.20 mg/kg;以全草入药的小米草、赶山鞭、见血清、虎耳草中硒含量依次降低,分别为1.29、1.17、0.90、0.54 mg/kg。供试中药材硒含量均属于富硒及高硒中药材,金荞麦和小米草具有较好的硒富集能力,适合发展富硒中药材的种植栽培。中药材根际土壤总硒含量平均为1.42 mg/kg,达到富硒土壤标准。湘西中药材根际土壤硒形态主要为残渣态和有机硫结合态,其次为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可溶态和可交换态占比较小。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了解重庆江津区土壤-稻米系统中硒和重金属的含量及迁移特征,明确土壤硒与重金属元素的相互关系。【方法】选择江津区水稻生产规模较大4个镇,于水稻收获季节布点采集水稻及根系表层土壤,测定土壤-稻米中硒和重金属的含量。【结果】江津区受试区域88.9%土壤硒含量达足硒和富硒水平,59.3%稻米达到富硒大米的标准。土壤与稻米中的Se和重金属Cd、Pb、Cr、As、Hg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045、-0.118、0.132、0.102、0.371~(**)(P0.01)、0.102,土壤中As与稻米中As含量成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稻米对硒和重金属富集能力为:Cd SeHgAs CrPb。【结论】江津区具有开发富硒稻米的潜力,但研究区内水稻对Cd和Se的富集能力较强,存在潜在重金属污染,要充分利用研究区土壤硒资源,生产安全且富硒的稻米,需要解决Cd超标的问题,同时要密切关注土壤As的污染情况。  相似文献   

19.
土壤中重金属的存在形态以及各形态的生物活性、迁移特点是现阶段环境和食品安全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采集了9个硒含量不同的土壤样品及其上生长的茶树叶,使用标准方法分析了土壤中各形态硒和茶树叶硒含量,并采用统计学方法构建了土壤各形态硒与植物硒含量平衡模型。结果表明,离子结合态硒、腐植酸结合态硒、残渣态硒与植物硒含量具有正相关性,其中离子结合态硒对植物硒含量影响最大;强有机结合态硒与植物含硒量成负相关。模型设计比较简单,其作为一种研究方法提出,希望对探讨土壤各形态硒含量与植物硒含量的相互关系有益处。  相似文献   

20.
【目的】调查研究恩施茶区土壤及茶叶中硒含量,为湖北茶产业发展提供参考。【方法】采集了湖北恩施地区93个茶园的土壤和茶叶样品,检测了土壤pH值、土壤和茶叶中的硒含量。【结果】恩施地区的土壤全硒含量总体水平较高,变幅为0.13~43.50mg/kg,平均含量为1.52mg/kg,高于全国土壤元素平均值(0.1 mg/kg),属富硒土壤;茶叶样品的硒含量变幅为0.040~1.03mg/kg,平均硒含量为0.16mg/kg,高于全国平均值(0.08~0.12mg/kg)。土壤中pH值范围在4.5~5.5时,土壤全硒含量与茶叶硒含量呈显著相关(r≥0.90)。【结论】恩施茶园大多为富硒茶园,茶园土壤pH值保持在4.0~5.5区间有利于茶树对土壤中硒的吸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