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正> 螨类,各类红蜘蛛的总称,它是邱县旱作物的主要害虫之一,近几年由于受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红蜘蛛的发生与危害呈逐年加重趋势,特别是自1998年推广抗虫棉以来,红蜘蛛的发生与危害直线上升,其危害作物遍及小麦、玉米、棉花、谷子、大豆、花生、蔬菜、果树等所有旱作物。1 发生特点1.1 发生早。由于1998年冬1999年春温度较高,雨雪较少,各种螨类均安全越冬,2月初小  相似文献   

2.
柑桔红蜘蛛是危害柑桔的主要害虫,在我市一年发生17代左右,世代重叠,能进行孤雌生殖和两性生殖,主要以成虫和若虫吸食柑桔植株汁液,导致叶片褪色,发生落叶、落花、落果,甚至造成死树,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目前,生产上用于防治柑桔红蜘蛛的主要农药有克螨特、速螨酮和有机锡类等,由于这些农药长期使用,导致红蜘蛛产生一定的抗药性,防效逐年下降。因此筛选防治柑桔红蜘蛛的高效低毒农药具有生产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3.
<正>在凤梨温室的日常生产管理中,经常发现植物收到红蜘蛛、蓟马及一些螨类的危害。而红蜘蛛及螨类繁殖力强,一年发生多代,发育速度快,周期短,两性、孤雌均可繁殖,适应性强,传播方式广。因此在生产过程中要使用大量化学农药来防治,这不仅会损伤到植株,影响其生长,也会污染环境,不利于环保。近年来,我们利用生物防治来预防红蜘蛛及螨类,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生物防治是通过生物的方法,利用天敌(包括捕食性天敌和寄生性天敌)、生物农药等控制病虫害,使其对凤梨生产的危害  相似文献   

4.
柑桔红蜘蛛、黄蜘蛛同属蜱螨目、叶螨科害螨,是广大柑桔产区的重要害螨,是柑桔树病虫害防治的重点对象。柑桔红(黄)蜘蛛除为害柑桔类植物外,还可为害梨、苹果、桃、葡萄等。一、为害和发生特点柑桔红蜘蛛和黄蜘蛛的为害症状有一定差异。柑桔红蜘蛛的成螨、若螨和幼螨均为害柑桔  相似文献   

5.
几种杀螨剂防治柑桔红蜘蛛药效试验覃庆洋,袁爱连(广西国营立新农场542700)柑桔红蜘蛛在柑桔上发生较普遍,是柑桔类的重要害虫,其具有虫体小,繁殖快,世代多,为害重,为害或长的特点,并且对药剂较易产生抗性。生产上使用的农药一般持效期短,需多次喷药防治...  相似文献   

6.
<正> 二、螨类的抗药性螨类和昆虫的药剂防治及其抗药性发生的机理等,既有很多的共性,同时又有它的特殊性。螨类发生抗性最早的报道,可能是1937年Compton等关于螨类对硒素剂发生抗性的事例。日本最早的报道是1958年柑桔红蜘蛛对八甲磷的抗性。我国在60年代初陆续报道了棉红蜘蛛、山楂红蜘蛛对有机磷,桔全爪螨对三氯杀螨砜的抗性。随着新杀螨剂的开发和广泛应用,国外有关螨类抗药性问题的报道愈来愈多,螨类的抗性问题,也成为生产上十分头痛的问题。 (一)螨类容易产生抗性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山楂红蜘蛛对苹果的危害及其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山楂红蜘蛛又名山楂叶螨,是危害苹果最严重的螨类,普遍发生,特别是高温干旱年份,造成叶片焦枯.早期落叶,直接影响到绿色高档苹果产品的生产.严重制约着苹果产业化的进一步发展。介绍了山楂红蜘蛛的形态。习性,对苹果的危害及其综合防治措施,以期对苹果生产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8.
大豆红蜘蛛是大豆害虫类的一种,主要危害大豆的叶和荚。该害虫在我国大豆产区广泛分布,但以东北地区受害较重,尤其黑龙江省。  相似文献   

9.
果园病虫害种类较多,其中为害叶片的主要有的蚜虫类红蜘蛛类、潜叶蛾类等害虫和细菌性穿孔病害。危害花、果实的主要有苹果蠢蛾和食心虫类。危害枝杆、叶的主要有天牛类、蚧壳虫类等害虫和腐烂病、白粉病、霜霉病、卷叶病、流胶病等病害。  相似文献   

10.
红蜘蛛是为害柑桔树的害螨,在江西1年发生1O余代,叶片被害后失绿发黄,造成树势衰弱,严重影响柑桔品质和产量。目前防治螨类的药剂品种很多,为筛选高效、低毒的农药供生产使用,我们于2003年3月进行了50%噻螨酮乳油防治柑桔红蜘蛛试验.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张超  王颢婷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2):17989-17991,18016
运用聚类分析方法对中国166种平腹蛛科蜘蛛的地理分布进行初步探讨,分析比较了中国7个动物地理区中的15个亚区组分相似性。结果表明,华北区的划分基本符合中国平腹蛛科蜘蛛的分布特点,而其他区则有不同亚区间的重组。东北区的大兴安岭亚区与蒙新区的东部草原亚区、西部荒漠亚区,蒙新区的天山山地亚区与青藏区的羌塘高原亚区、西南区的西南山地亚区,华中区的东部丘陵平原亚区、西部山地高原亚区与华南区的闽广沿海亚区、滇南山地亚区分别聚合;东北区的其他2个亚区则自成一个区;青藏区的青海藏南亚区独立成一支。  相似文献   

12.
中国稻田蜘蛛生态与利用研究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本文报道中国稻田蜘蛛发生的多样性、种群结构、生态分布与保护利用意见。通过1976~1991年的研究分析,中国稻田蜘蛛有372种,隶属109属22科,其中三爪类蜘蛛最多,二爪类蜘蛛次之,新筛器蛛最少;有17个优势种,主要分布于华中和华东稻区。按动物区系与省区的蜘蛛种群生态分析,稻田蜘蛛主要分布于水稻主产区与动物区划的东洋界;稻株上不同蜘蛛种群分布的格局不同;不同类型稻田蜘蛛群落多样性有明显差别。这充分表明,稻田蜘蛛资源丰富,中国稻田蜘蛛有保护利用良好的物质条件,均有保护与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张承德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2):7064-7065
采用扣网和陷阱法采样,对山东省曲阜孔林蜘蛛进行调查。结果共采集到蜘蛛标本1562只,隶属于2亚目15科35属42种,其中山东省新记录种7种。  相似文献   

14.
稻田蜘蛛和害虫的生态位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主要蛛虫的时间生态位、空问生态位及时间-空间二维生态位的研究发现,蜘蛛的生态位宽度值随害虫生态位宽度值的增减而增减,蜘蛛对目标害虫具有跟随现象.晚稻田的蛛虫生态位宽度值及蛛虫生态位重叠指数值一般大于早稻田的蛛虫生态位宽度值和生态位重叠指数值.在水稻的不同发育期,蜘蛛的生态位宽度值及蜘蛛间的生态位重叠指数值的大小均有更替现象.并对这种跟随现象和更替现象作出了初步解释.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了笔者开展稻田蜘蛛研究的起因,江苏稻田2003—2017年害虫发生种类、危害状况和防治措施,江苏稻田蜘蛛主要发生种类、消长规律和部分生物学特性,稻田蜘蛛的保护措施、控虫应用及其出现的问题,利用稻田蜘蛛防控水稻害虫无需增加任何投入,简单、易操作实施,与传统的生物措施防控水稻害虫相比具有巨大优越性,并对稻田蜘蛛控虫技术的推广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通过采用聚集度指标的方法,对草地和莴笋地蜘蛛优势种的内分布型进行了比较研究,测定结果表明其内分布型与栖境的异质性大小有关。为蜘蛛的保护和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为害虫综合防治策略的制定提供了一些有意义的信息。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道浙江省部分地区森林蜘蛛种类、分布、发生量以及生态环境,阐述影响森林蜘蛛种群数量的因素和蜘蛛对林木害虫的抑制作用,并提出保蛛治虫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为探究不同管理方式对茶园蜘蛛类群结构及时空分布的影响,了解蜘蛛在茶园绿色集约化管理中的作用,于2015—2016年通过拍打法(茶丛)和陷阱法(地面)对常规无间作的1#茶园、植被覆盖度深且人为干扰较少的2#茶园和无植被覆盖且定期施药锄草的3#茶园的蜘蛛及叶蝉数量进行为期2年的研究。结果显示,3类茶园的蜘蛛个体数表现为2#茶园>1#茶园>3#茶园,差异显著(P<0.05)。Shannon-Wiener多样性表现为2#茶园>3#茶园、1#茶园,差异显著(P<0.05)。蜘蛛主要分布于茶丛,地表较少。茶园叶蝉和蜘蛛数量在2年间基本保持一致,其中3#茶园由于定期施用化学农药,蜘蛛和叶蝉的数量波动最小;2#茶园的蜘蛛数量波动较大;且蜘蛛对叶蝉存在明显的调节效应。2#茶园周围植被丰富,且茶园均匀间种台湾相思树、中间种植落叶乔木,生境结构相对复杂,植被覆盖度深,形成了一定的缓冲带,对茶园小气候具有改善作用,增加了蜘蛛类群多样性。由此表明,构建合理的缓冲带、增加茶园四周及内部植被覆盖深度、减少人为干扰可更好地优化蜘蛛群落时空结构分布。  相似文献   

19.
调查表明荆州涝渍地稻田蜘蛛计24种,分属9科18属,蜘蛛在中稻不同生育期的时间生态位及在稻株不同部位的空间生态位均表现出显著差异。7月中、下旬,随着稻飞虱、稻纵卷叶螟虫口密度急增,蛛量亦大幅上升,至7月28日达顶峰;8月上、中旬,第4代褐飞虱大发生,蛛量随之出现一个高峰;8月下旬以后,中稻成熟,褐飞虱种群密度减少,蛛量也明显下降。蜘蛛在稻株上的垂直分布多集中在中、下层,与上层蛛量分布呈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利用Iwao法及F测验等方法,对菜缢管芽天敌─油菜田间蜘蛛的空间分布型进行分析,得出其分布为聚集分布。由于所有的种群群聚均数都小于2,说明油菜田间蜘蛛的聚集分布是受蚜虫分布的影响,而不是蜘蛛才身行为所决定的。同时本文对蜘蛛的田间抽样技术也进行了初步研究,为合理利用天敌资源,科学防治蚜虫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