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随风奔跑自由是方向,追逐雷和闪电的力量,把浩瀚的海洋装进我胸膛,即使再小的帆也能远航……"五公里越野过后,战士们围坐在跑道上,享受着张振飞吼出来的一首《奔跑》。虽然有点走音,但听起来却阳刚气十足,让人有一种在操场上再跑上几个来回的冲动。张振飞不仅喜欢唱《奔跑》,自己也是个奔跑狂人。他说每天最放松的时刻,就是每天下  相似文献   

2.
<正>北美猎豹等大型天敌逼迫叉角羚演化出了极速奔跑的本领。那些凶猛的天敌1万年前就相继灭绝了,叉角羚却把它们馈赠的礼物——超强的奔跑速度——保留了下来。叉角羚属偶蹄目,这种驰骋在北美洲西部旷野中的动物形态极似羚羊。叉角羚可谓一台为奔跑而生的"机器",最高时速可达98千米,是西半球跑得最快的陆生动物,也  相似文献   

3.
以前,我一直认为野生动物中,刺猬虽然算不上英雄豪杰,但却活得自由自在,非常潇洒。  老虎是山中之王,够厉害了吧?豹子牙尖爪利,奔跑迅速,在食肉野兽中,可以说是盖世无双的捕猎冠军。可它们面对小小的刺猬却束手无策。因为刺猬有它的看家本领——蘑菇战术,即谁想加害它,它就全身蜷缩成一个小刺球,一动不动地装死。如果你等得不耐烦而离开,它就舒展开身体向密不通风的草莽和连片的灌木丛里乱钻。  今年暑假,爷爷让我替他去大秃顶子山西麓的梅花寨去探望他的老战友、解放初年著名剿匪英雄孙云海老人,他在梅花寨兄弟八人中排…  相似文献   

4.
2006年10月我调入会泽林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工作,对我来说,一切都是那么陌生。都要从零开始。有一天收发员送来两份杂志,一本是《支部生活》,一本是《云南林业》。我对《云南林业》不屑一顾,认为它无甚可读,倒对《支部生活》有所好感。因为我以前就见过它,读完《支部生活》后觉得没啥可读的,就随手翻起《云南林业》。《云南林业》吸引了我,我手不释卷地读了下去,发现它并非我想象的那么粗浅,而是大有可观。从此她成了我的忠实伴侣,让我有所靠依。  相似文献   

5.
正1蒙新河狸生态学特征及其习性1.1生态学特征蒙新河狸体长60~100 cm,尾长21~38 cm,尾背腹扁平、宽10 cm左右、厚2 cm,似船桨。背角质磷,体型肥壮,体重17~30 kg,两性体型大小没有明显差别。毛长、密厚而蓬松,毛色从棕黄色到暗褐色,亚成体河狸色泽比成体深且光亮。河狸眼小、耳短、门齿锋利、咬肌非常发达,前爪锐利适于掘洞,后爪较长,趾间有蹼适于游泳。第4趾十分特殊,有双爪甲,一  相似文献   

6.
猴子葬礼     
在浙江省龙泉县风阳山,一位樵夫看见10多只猴子排成纵队,在树木参天的山林里默默地向前行走。走在队伍最前面的是一只身强力壮的大猴子,背上驮着一只死猴子,跟在后面的猴子,爪上抓着一朵白花。它们来到一座小山岗前,其中一只可能是猴王,长啸一声,猴队便原地停步。大猴子将死猴子从背上放下来,几头猴子用前爪在松软的山地上扒开一个  相似文献   

7.
对于一本杂志而言,如果有人说它普通但却独特,那就说明它已贴近了人的心灵。我阅读《云南林业》二十年,读得多了就受到了启发,于是,我开始写生态方面的文章,写完后并不多想,就像与《云南林业》早有约定,直接就寄到它的“杜鹃花”栏目。有自己的文章在杂志里印着,我对这本杂志更加钟爱,但我对它更多的情况却并不知晓。  相似文献   

8.
编辑同志: 我原来在林业部门工作就喜欢看《广西林业》杂志,转行后仍与《广西林业》为友,选读有关我所需要更新的知识的文章。我感到贵刊越办越好,质量不断提高。它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指  相似文献   

9.
走进春天里     
刘希 《甘肃林业》2014,(2):46-46
冰雪消融后这个春天,我享受春光浮过心头的那抹温暖。欣喜地奔跑在春天里,我的手,紧紧地把阳光抱满怀。我看见,柳条儿吐了新芽,桃花挤满了树丫,我听见,  相似文献   

10.
正"天上的云朵/它轻悠悠地飘它软绵绵地绕/十月的阳光下在大地奔跑/高高的山梁/它静静睡着在梦里远眺/古老的飞歌唱满秋夜春晓/烟袋留着阿爸的味道/花带绣着阿妈的味道/米酒飘着丰收的味道/飞歌唱着家乡的好……"全国人大代表、著名歌手雷艳以一曲《家乡的味道》唱出了对家乡的款款深情。  相似文献   

11.
受教十余载志趣永存留□张汉光我是一名林业科技工作者,从参加工作起就喜爱新闻写作。80年代以前,我曾给有关报刊投稿,但数量不多。《云南林业》复刊后,由于工作业务亲近,我很快与它相识相知。1984年,我被聘为《云南林业》的特约通讯员,从此刊物便成了我的良...  相似文献   

12.
故乡的芦苇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每当我听到这首歌,就想起了故乡河滩里汪洋般的芦苇。河北岸那片苍茫的芦苇,长大后才在《诗经》里,知道了它有一个很拗口但很诗意的名字叫“蒹葭”,它是《诗经》里最令人心痛和心醉的草.组成一片茂盛的“森林”.  相似文献   

13.
我是1953年9月17日,从乡下来到长沙,兴冲冲地踏入“林家大院”的。《湖南林业》的前身《湖南林业通讯》于8月1日问世,比我早到40余天。从那时起,我与《湖南林业》相知相伴,没有离开过,迄今共同度过了50个春秋。这50年来,我当过《湖南林业》通讯员,为它积极写稿,很少间断。当过《湖南林业》的总编辑,主持编辑出版了100多期刊物,尽了自己的职责。我又是《湖南林业》的忠实读者,所出版的500多期刊物、3000多万字的文章,我绝大多数阅读过,从中吸取营养,增长我才干。我把《湖南林业》曾经作为宝贵的财富珍藏起来。不幸的是,早期的《湖南林业》在…  相似文献   

14.
<正>小时候,我并不喜欢荷花,它生活在水里,我奔跑在大地上,似乎并不相干。但是我却喜欢荷叶,那叶上滚来滚去不断变换着形状的水珠特好玩;还喜欢莲蓬,喜欢香甜可口的莲子,会在心里暗暗祝愿荷花早日凋谢,只有花瓣渐渐落去,莲子才能饱满可食。我家的门前,有一荷塘,母亲每次蒸包子馒头,就会令我去掐个荷叶回来。我每次总是细心  相似文献   

15.
刘锐章同志的《怎样给林木修枝打杈》《载《云南林业》1986年第4期)和李德生同志的《亦谈修枝》(载《云南林业》1987年第3期)两篇争鸣文章,开创《云南林业》在技术问题上进行公开讨论,畅所欲言之先例。它对发展技术、服务生产是有益的。我为它拍手叫好。在此,我也想借《云南林业》一角。谈谈我对修枝打杈季节的看法。也算是与刘同志商榷吧。刘同志说:“修枝的季节一般以晚秋和早春为好。”我想这也不能一概而论,还是要“因树而异”。晚秋和早春树木已停止或尚未开始生长,养分大都贮藏在根部,此时修枝,养分损失小,对生长也毫无不良影响。从避免切口长期暴露在寒冷的环  相似文献   

16.
小弟的动物     
每次我去动物园面对那些动物的时候,我都会想起我的小弟。小弟比我小十四岁,他非常喜欢小动物。从小到大也不知道养过多少种动物。 记得那年,我是在夏天从北京回到东北老家的。那一年小弟只有7岁,他见了我就嘻嘻笑,他的样子也引得我发笑。他的头顶是光光的,只在后脑勺上留着一缕长长的发丝,据说小孩子留这种发式是好活的意思。想不到小弟见了我的第一句话却是:“黑虎,去!这是我哥。”“接着小弟身侧的一条大黑狗就冲过来,抬起两条前爪搂在我的胸前,伸嘴嗅我的脸。我毫无防备,吓得失声大叫。小弟却说:“它不咬人,知道吗?哥…  相似文献   

17.
董楠 《中国林业》2014,(7):58-58
我是一颗永生永世都生长在公园道路两旁的樱花树,看着这座城市的起起落落,繁衍生息。看着人们在光明中醒来,又在黑暗中睡去。每每看到孩子们在我周围奔跑被明媚的阳光照耀的笑脸,听着人们下班后从我身边走过讨论着我什么时候开花,赏着老人们在我旁边的草地上一边打着太极,  相似文献   

18.
贺忠善 《湖南林业》2013,(Z1):46-46
《林业与生态》是我从事林业工作不可缺少的知识来源。读《林业与生态》,是一种享受。我生长在农村,从部队退伍返乡后被安排到乡林业站工作,没有受过林业专业技术教育,只知道山里有很多树,而这些树需要人的保护。后来,我读到了《湖南林业》,再后来,我读到了《林业与生态》。《科技长廊》、《生态论坛》、《绿色经济》、《生态文学》等都是我最爱读的栏目。对生态文化、林业科技知识的不断获取,我逐渐从一名学生、军人转变成了一名林人。在这个"美丽中国"建设的辉煌时代,我能从《林业  相似文献   

19.
燕子是人们熟悉的益鸟,自古人民把它视为美好的象征。但它秋去春来,经过迁徙后,翌年是否仍返回原巢,自古是个谜。吴王的宫女将燕子的爪剪去,也有人在腿上系红布进行观察,都未获结论。  相似文献   

20.
在古老而广表的中华大地上,栖息着许多山林怪兽,如“两不像”的马牌“仰不像”的糜鹿。“五不像”的膜,“六不像”的扭角羚……然而,随着岁月的流逝,环境的变迁,特别是人为的原因,今天,这些动物有的灭绝了,有的为数极少,濒临灭绝。‘’两不像”马虎‘两不像”生长在川贵交界处的山区,山民又称它为“马老虎”。这种珍稀动物体大如马,形亦似马一体表长有地点的条纹n其凶猛释度胜过老虎,且行动诡秘,前爪锋利,专门以捕食体形小于自己的野生动物和山民豢养的牛、羊、猪等家畜,当它捕到猎物以后,即用锋利的前爪挖开其胸部,食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