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添加低聚木糖(XOS)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消化酶活力、肠道形态及细菌数量的影响。试验选用平均体重为(0.67±0.02)g的凡纳滨对虾幼虾800尾,随机分成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50尾虾。对照组投喂基础饲料,试验组分别投喂在基础饲料中添加200、400和600 mg/kg XOS的试验饲料。试验期为42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对虾肠道淀粉酶活力和肝胰腺蛋白酶活力显著提高(P0.05),200 mg/kg组肠道和肝胰腺蛋白酶活力、400 mg/kg组肠道和肝胰腺脂肪酶活力、400 mg/kg组胃中蛋白酶活力显著升高(P0.05)。2)与对照组相比,400 mg/kg组对虾肝胰腺总蛋白含量、肠壁厚度和肠绒毛高度均显著升高(P0.05)。3)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对虾肠道总菌和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数量显著升高(P0.05),肠道弧菌(Vibrio)数量显著降低(P0.05)。由此可见,饲料中添加XOS能提高凡纳滨对虾幼虾消化酶活力,改善肠道形态,提高肠道总菌和双歧杆菌数量,降低弧菌数量。  相似文献   

2.
通过试验饲料对凡纳滨对虾生长性能、摄食情况、消化、代谢及免疫机能的影响研究,考察酵母硒在凡纳滨对虾饲料中的应用水平和应用效果,以节约养殖成本。试验选用(10±2)mm凡纳滨对虾幼虾进行为期56 d的试验。试验共设计豆粕替代水平分别为0、24%、48%、72%、96%的五组饲料,除对照组外每组饲料添加1%的酵母硒产品。结果显示:在添加酵母硒产品的对虾饲料中,不同豆粕替代水平对凡纳滨对虾的成活率、蛋白质效率、饲料系数、全虾水分、灰分、蛋白、脂肪,肌肉蛋白、脂肪、肝脏蛋白,肝胰腺中的淀粉酶、谷草转氨酶、总抗氧化能力、血淋巴中的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水平各组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但增重率、特定生长率,肝胰腺的谷丙转氨酶活性、脂肪含量及脂肪酶、溶菌酶、碱性磷酸酶活性各组间存在差异;原料、饲料和生产成本均随着豆粕替代比例的提高逐渐降低。试验结果表明,适量添加酵母硒产品可以提高豆粕替代鱼粉的水平。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旨在研究发酵软颗粒饲料对凡纳滨对虾生长性能、血清指标、肝胰腺和肠道形态以及肠道菌群的影响。选用300只健康、规格一致[(3.35±0.08)g]的凡纳滨对虾,随机分成2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50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料,试验组饲喂用发酵软颗粒饲料替代5%基础饲料的试验饲料。发酵软颗粒饲料以配合颗粒饲料为发酵底物,利用由鼠李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rhamnosus)、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和索氏鲸杆菌(Cetobacterium somerae)复配的发酵菌剂进行发酵制备而成。试验期6周。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凡纳滨对虾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成活率显著提高(P<0.05),饲料系数显著降低(P<0.05)。2)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凡纳滨对虾血清酸性磷酸酶和溶菌酶活性显著提高(P<0.05),血清丙二醛含量显著降低(P<0.05)。3)肝胰腺切片观察显示,试验组凡纳滨对虾肝胰腺中肝小体排列紧密,肝小体之间基底膜完整,B细胞和R细胞数量较为丰富;而对照组肝胰腺中肝小体排列松散,基底膜脱落,B细胞有损伤,R细胞和E细胞数量减少。中肠切片观察显示,试验组肠上皮细胞游离面的绒毛排列更为整齐、紧密,且绒毛高度明显高于对照组。4)主坐标分析(PCoA)和非度量多维尺度(NMDS)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凡纳滨对虾肠道菌群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菌群组成分析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肠道未分类_f_红杆菌科(unclassified_f_Rhodobacteraceae)和鲁杰氏菌属(Ruegeria)的相对丰度有所提高,肠道未分类_f_黄杆菌科(unclassified_f_Flavobacteriaceae)的相对丰度有所降低。综上所述,发酵软颗粒饲料能够提高凡纳滨对虾生长性能,增强免疫力,调节肠道菌群组成,维持肝胰腺和肠道健康。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旨在研究β-1,3-葡聚糖对凡纳滨对虾生长性能、体成分和生化指标的影响.选用640尾初体重为(0.43±0.01)g的凡纳滨对虾幼虾,随机分为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40尾.Ⅰ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饲料,Ⅱ、Ⅲ,Ⅳ组为试验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料中添加250、500、1 000 mg/kg β-1,3-葡聚糖的饲料,试验期为12周.结果显示,随着β-1,3-葡聚糖添加量的增加,凡纳滨对虾末重、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均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并均在Ⅱ组达到最高.与对照组相比,Ⅲ组的肝胰腺蛋白酶和脂肪酶活性显著升高(P<0.05);Ⅱ、Ⅲ组的肝胰腺淀粉酶活性显著升高(P<0.05);Ⅱ组的血清总蛋白、胆同醇、甘油三酯和肝胰腺糖原含量显著升高(P<0.05).肝胰腺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活性以及血清葡萄糖、肌肉糖原、胆固醇、甘油三酯含量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Ⅳ组的血清过氧化氧酶和溶菌酶活性显著升高(P<0.05);Ⅲ组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升高(P<0.05).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在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添加β-1,3-葡聚糖对凡纳滨对虾全虾水分、粗蛋白质、粗脂肪和灰分含量没有显著影响(P>0.05).由此得出:1)在饲料中长期添加250 mg/kg β-1,3-葡聚糖能够提高凡纳滨对虾的生长性能,促进营养物质代谢;2)在饲料中长期添加500或1 000 mg/kg β-1,3-葡聚糖能够增强几纳滨对虾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5.
配制4组饲料,饲料中复方中草药的添加量分别为0%(对照组)、0.1%、0.2%和0.4%,每组3个重复,连续投喂凡纳滨对虾21 d,每7 d采样检测肝脏和肠道消化酶及血清免疫酶活性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实验组消化酶活性基本都高于对照组,随着时间的变化呈波动趋势,0.4%组的肝蛋白酶和肠蛋白酶第7 d时最高(P<0.05);肝淀粉酶指标出现逐渐下降的趋势,而肠淀粉酶呈逐渐上升的趋势,0.2%组的肠淀粉酶活性在第7 d显著增高(P<0.05)。0.2%组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在第14 d最高(P<0.05);过氧化物酶(POD)指标变化不明显。因此,阶段性投喂中草药对凡纳滨对虾消化酶和免疫酶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能提高对虾的消化和免疫能力。  相似文献   

6.
通过2组试验分别研究饲料中胆固醇和卵磷脂水平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蜕壳间期及添加表面活性素对凡纳滨对虾蜕壳间期和肝胰脏抗氧化能力的影响。试验一:将100尾均重为(0.61±0.02)g的凡纳滨对虾随机分为10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尾虾),即饲喂基础饲料的对照组以及饲喂分别添加0.2%、0.4%和0.6%胆固醇与1.0%、2.0%和3.0%卵磷脂的试验饲料的9个试验组,试验期为35 d,研究饲料中胆固醇和卵磷脂水平对凡纳滨对虾蜕壳间期的影响。试验二:将90尾均重为(0.48±0.03)g的凡纳滨对虾随机分为6组(每组15个重复,每个重复1尾虾),对照组饲喂试验一中胆固醇和卵磷脂水平分别为0.4%和2.0%的试验饲料,5个表面活性素添加组分别饲喂在对照组饲料基础上添加10、20、40、80和160 mg/kg表面活性素的试验饲料,研究饲料中添加表面活性素对凡纳滨对虾蜕壳间期及肝胰腺抗氧化能力的影响,试验期为28 d。结果表明:饲料中胆固醇水平显著影响凡纳滨对虾蜕壳间期(P0.05),卵磷脂水平对蜕壳间期的影响不显著(P0.05);饲料中胆固醇和卵磷脂水平对蜕壳间期的影响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P0.05)。胆固醇和卵磷脂水平分别为0.4%和1.0%组、胆固醇和卵磷脂水平分别为0.4%和2.0%组以及胆固醇和卵磷脂水平分别为0.6%和2.0%组的蜕壳间期显著短于其他组(P0.05),其中胆固醇和卵磷脂水平分别为0.4%和2.0%组蜕壳间期最短。与对照组相比,仅10 mg/kg表面活性素添加组凡纳滨对虾蜕壳间期显著缩短(P0.05),肝胰腺总抗氧化能力显著提高(P0.05);各表面活性素添加组的肝胰腺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均较对照组显著上升(P0.05);与对照组相比,10和20 mg/kg表面活性素添加组的肝胰腺过氧化氢酶活性升高(P0.05),其他表面活性素添加组则显著降低(P0.05);除10 mg/kg表面活性素添加组外,各表面活性素添加组的肝胰腺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均较对照组显著上升(P0.05);仅10和20 mg/kg表面活性素添加组的肝胰腺丙二醛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由此得出,本试验条件下,饲料中胆固醇水平及其与卵磷脂水平的交互作用显著影响凡纳滨对虾蜕壳间期,胆固醇和卵磷脂水平分别为0.4%和2.0%时蜕壳间期最短;在胆固醇和卵磷脂水平分别为0.4%和2.0%的饲料中添加10 mg/kg表面活性素可缩短凡纳滨对虾的蜕壳间期,提高肝胰腺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7.
施氏鲟消化酶的分布及几种诱食剂对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施氏鲟为研究对象,在饲料中分别添加谷氨酸钠、牛磺酸、二甲基-β-丙酸噻亭(DMPT)和复合诱食剂,以研究其对施氏鲟消化酶活性的影响。试验设5个处理,分别用G1、G2、G3、G4、G5表示,其中G1为对照组,其余各处理组分别添加1%谷氨酸钠、1%牛磺酸、0.04%DMPT和0.02%DMPT+0.1%谷氨酸钠+0.1%甜菜碱复合型诱食剂,每个处理设3个重复,每重复6尾鱼,试验共进行8周。结果显示:(1)淀粉酶和蛋白酶活性大小顺序为:幽门盲囊、十二指肠瓣肠胃肝胰脏;脂肪酶活性大小顺序为:十二指肠瓣肠胃肝胰脏幽门盲囊。(2)与对照组相比,添加牛磺酸和复合诱食剂消化酶活性差异不显著,添加谷氨酸钠消化酶活性显著降低,添加DMPT脂肪酶和蛋白酶活性显著提高。试验表明:0.04%DMPT对施氏鲟消化酶活性有促进作用,是一种良好的诱食剂。  相似文献   

8.
本实验旨在研究在高植物蛋白饲料中添加蛋白酶和有机酸盐对凡纳滨对虾生长性能、免疫酶和消化酶的影响。实验采用2×2完全随机设计,在基础饲料(对照组,D)中分别添加175 mg/kg的蛋白酶(P)、325 mg/kg有机酸盐(OA)和175mg/kg蛋白酶+325 mg/kg有机酸盐(P+OA),配制成4种等氮等能的饲料。选择初始体重为(0.33±0.02)g的虾苗640尾,随机分为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40尾虾,实验期9W。结果表明:蛋白酶、有机酸盐及两者的交互作用对凡纳滨对虾的增重率、蛋白质效率和饲料系数有显著影响(P0.05),对成活率影响不显著(P0.05)。饲料中添加蛋白酶显著提高血清碱性磷酸酶(AKP)、酸性磷酸酶(ACP)、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和酚氧化酶(PO)活性(P0.05);添加有机酸盐对血清中AKP、ACP及T-SOD活性无显著影响(P0.05),对血清PO活性有显著影响(P0.05);两者的交互作用对凡纳滨对虾血清AKP、ACP活性有显著影响(P0.05),对血清T-SOD和PO活性影响不显著(P0.05)。饲料中添加蛋白酶对凡纳滨对虾的肝胰脏中的AKP、ACP及T-SOD的活性有显著影响(P0.05);添加的有机酸盐对ACP及T-SOD的活性有显著影响(P0.05),对AKP的活性影响不显著(P0.05);两者的交互作用对T-SOD的活性影响显著(P0.05),对AKP及ACP的活性影响不显著(P0.05)。饲料中添加蛋白酶或有机酸盐都对凡纳滨对虾的肝胰脏中胰蛋白酶、脂肪酶及淀粉酶的活性影响显著(P0.05);两者的交互作用对胰蛋白酶的活性影响显著(P0.05),对脂肪酶及淀粉酶的活性无显著影响(P0.05)。本实验结果表明:在高植物蛋白饲料中添加蛋白酶,有机酸盐能够提高凡纳滨对虾的生长性能、免疫酶、消化酶活性。  相似文献   

9.
糖萜素对鲫鱼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试验测定了饲养30d鲫鱼的肠道和肝胰脏中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的活性。结果表明,在基础饲料中添加1000mg/kg糖萜素能显著提高鲫鱼肠道和肝胰脏中的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活性(P<0.05),且效果优于基础饲料中添加4mg/kg的黄霉素组。  相似文献   

10.
中草药添加剂对泥鳅消化酶活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试验在泥鳅(Misgutnus anguillicaudatus)饲料中添加0.5%、1.0%、2.0%和4.0%中草药添加剂,研究其对泥鳅消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中草药添加剂显著影响泥鳅消化酶活性,1.0%组淀粉酶活性增值明显,肝胰脏及肠道淀粉酶活性比对照组提高了9.7%和10.5%:而2.0%组肝胰脏及肠道蛋白酶活性比对照组提高了44.77%和10.05%;1.0%组肝胰脏和肠道脂肪酶活性也比对照组分别提高了90.9%和21.4%.试验第2周泥鳅淀粉酶活性高于第1周所测值,但蛋白酶和脂肪酶活性低于第1周.  相似文献   

11.
试验旨在探究胆汁酸(BA)对凡纳滨对虾生长性能、消化酶活性和免疫代谢相关因子基因表达的影响。选择450尾凡纳滨对虾,随机分为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虾。对照组、0.5 g/kg组、1.0 g/kg组、2.0 g/kg组、4.0 g/kg组分别在基础饵料中添加0、0.5、1.0、2.0、4.0 g/kg的BA。试验期4周。结果显示,随着饵料中BA水平升高,对虾的增重率(WGR)、特定生长率(SGR)和成活率(SR)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2.0 g/kg组、4.0 g/kg组对虾的WGR和SGR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4.0 g/kg组对虾的SR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2.0 g/kg组、4.0 g/kg组对虾胃、肝胰腺、肠的蛋白酶活性以及肝胰腺和肠道的脂肪酶活性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0.5 g/kg组、1.0 g/kg组对虾胃、肝胰腺、肠的脂肪酶活性显著提高(P<0.05),0.5 g/kg组及1.0 g/kg组对虾肝胰腺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线粒体ATP合酶亚单位α前体(ATPase)、糜蛋白酶(chymotrypsin)的基因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5)。研究表明,BA可以提高对虾的生长性能、消化酶活性及免疫力,在对虾饵料中的适宜添加量为1.0 g/kg。  相似文献   

12.
通过改变酶反应过程中的温度,分析了星斑川鲽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的活性。结果表明:胃、肠和肝胰腺蛋白酶活性的最适温度为40,45,45℃;其蛋白酶活性大小顺序为胃肝胰腺肠。胃、肠和肝胰腺淀粉酶活性的最适温度为35,40,35℃;其淀粉酶活性大小顺序为肠肝胰腺胃。胃、肠和肝胰腺脂肪酶活性的最适温度为35,30,30℃;其脂肪酶活性大小顺序为肝胰腺肠胃。  相似文献   

13.
试验旨在研究壳寡糖对凡纳滨对虾生长性能、抗氧化指标和肠道结构的影响。试验中选用体重约为(1.50±0.03)g的对虾2 800尾,随机分为7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00尾对虾。各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料中添加浓度为0、0.2‰、0.4‰、0.6‰、0.8‰、1.0‰和2.0‰的壳寡糖饲料。试验期为80d。结果显示:饲料中添加0.6‰浓度的壳寡糖后,凡纳滨对虾的多个生长指标与对照组相比都有明显的提升,尤其是在饲料系数的降低方面效果尤为突出,饲料系数较对照组降低10.7%。饲料中添加壳寡糖能够提高凡纳滨对虾总抗氧化能力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降低肌肉组织中的丙二醛含量。饲料中添加壳寡糖能够增加肠道绒毛长度,使上皮细胞排列得更加整齐、紧密。综上所述,壳寡糖作为凡纳滨对虾的饲料添加剂,能够明显提高其生长性能、增强免疫力,使肠道更加健康,在凡纳滨对虾水产养殖方面有巨大的应用潜力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旨在探讨饲料中添加乳酸菌对凡纳滨对虾幼虾生长性能、消化酶活性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试验选用450尾初始平均质量为1.42 g的凡纳滨对虾幼虾,平均分为5个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虾.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0.5%、5%、10%和15%的液体乳酸菌制剂.试验虾在室内循环水簇箱中饲养8周.结果表明:添加10%的乳酸菌组试验虾生长性能最好,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分别较对照组提高了7.13%(P>0.05)和4.23%(P>0.05);饵料系数较对照组也降低了8.38%(P>0.05),且显著低于5%组(P<0.05),其他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肝胰脏和肠道中蛋白酶和淀粉酶活性均高于对照组,其中0.5%组肝胰脏中蛋白酶、淀粉酶和肠道中的淀粉酶活性最高.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5%组肠道蛋白酶活件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溶菌酶活性都高于对照组,且10%和15%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中酚氧化酶(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蛋白质含量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但试验组血清蛋白质含量都高于对照组,除0.5%组外的试验组PO活性都高于对照组,除15%组外的试验组SOD活性都高于对照组;对照组血清过氧化物酶活性最低,并显著低于10%组(P<0.05).结果提示:添加乳酸菌可一定程度地提高凡纳滨对虾幼虾的生长性能和消化酶活性,改善其非特异性免疫力.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旨在研究酵母培养物对凡纳滨对虾生长性能、非特异性免疫力和抗病力的影响。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对照)、0.30%、0.50%、1.00%的酵母培养物,配制4种等氮等脂的试验饲料,分别命名为Y0、Y0.3、Y0.5和Y1.0。选取初始体重为(1.20±0.01)g的凡纳滨对虾800尾,随机分为4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40尾。养殖试验持续56 d。结果表明:Y0.3组对虾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Y0.5组(P0.05);Y0.3组有最高的蛋白质效率和最低的饲料系数,与其余各组差异显著(P0.05)。酵母培养物具有一定的诱食效果,且Y0.3组对虾的摄食率显著高于Y0组(P0.05)。Y0.3、Y0.5和Y1.0组肌肉粗蛋白质含量均显著高于Y0组(P0.05),且在Y0.3组达到最大值(91.69%)。饲料中添加0.30%、0.50%或1.00%酵母培养物可显著提高对虾血清中溶菌酶、酚氧化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以及肝胰腺中溶菌酶、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P0.05)。Y0.5组对虾血清中丙二醛含量显著低于其余各组(P0.05)。以哈维氏弧菌(Vibrio harveyi)攻毒7 d后,Y0.3、Y0.5组对虾的累积死亡率显著低于Y1.0组(P0.05),但与Y0组无显著差异(P0.05)。由此得出,饲料中添加0.30%酵母培养物可显著提高凡纳滨对虾的生长性能,添加0.30%~0.50%的酵母培养物可显著提高凡纳滨对虾的非特异性免疫力。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饲料中添加大豆异黄酮对凡纳滨对虾生长、体组成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以鱼粉、豆粕和花生饼为蛋白源,液体磷脂和鱼油为脂肪源,配制粗蛋白44%、粗脂肪8%的基础饲料,并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 mg/kg(V1)、200 mg/kg(V2)和400 mg/kg(V3)的大豆异黄酮。3种实验饲料分别投喂初始体重0.78±0.01g的凡纳滨对虾8周。结果显示大豆异黄酮对凡纳滨对虾成活率和生长性能均未造成显著影响(P>0.05)。400 mg/kg大豆异黄酮组(V3)体组织灰分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凡纳滨对虾血清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随饲料大豆异黄酮的添加而升高,且V3组显著高于V1和V2组(P<0.05)。对虾肝胰腺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先升高后降低,V2组测得最高的肝胰脏SOD水平(P<0.05)。随大豆异黄酮添加,对虾肝胰腺丙二醛(MDA)含量逐渐降低,V2和V3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本实验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一定含量的大豆异黄酮具有改善凡纳滨对虾抗氧化能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饲料中添加黄腐酸对鲫鱼生长及消化酶活性的影响,本试验选取60尾40 g左右的鲫鱼进行饲养试验,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尾鱼。试验组在基础饲料中添加0.30%的黄腐酸,对照组饲喂基础饲料。试验期为30 d。结果表明:试验组平均增重率较对照组提高30.96%(P0.05);试验组肝胰脏蛋白酶活性、淀粉酶活性和肠道淀粉酶活性分别较对照组显著提高31.69%、40.00%和20.00%(P0.05),肠道蛋白酶活性和肝胰脏、肠道脂肪酶活性分别较对照组提高8.81%、8.07%和7.14%(P0.05)。由此可见,在基础饲料中添加适量的黄腐酸可以促进鲫鱼的生长,显著增加鱼体肝胰脏蛋白酶、淀粉酶和肠道淀粉酶的活性。  相似文献   

18.
稀释海水条件下,在凡纳滨对虾饲料中添加0、0.3%、0.6%、0.9%、1.2%、1.5%、1.8%的钾;用7种饲料投喂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12周。试验结果表明:0.6%组增重率最高,显著高于对照组,特定生长率和饵料系数的变化趋势与增重率相似,饲料钾离子水平不影响凡纳滨对虾的成活率(P0.05)。体钾含量先随饲料钾离子添加量的增加而升高,当饲料钾离子添加量达到0.9%以上时,体钾含量不再升高。随饲料钾水平的升高,体脂肪含量显著下降,但饲料钾水平不影响虾体水分和蛋白含量,0.3%、0.6%、0.9%组体灰分显著高于其它组。消化酶活力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0.6%组脂肪酶和淀粉酶活力显著高于其它组。血细胞数、超氧化物歧化酶、溶菌酶、酚氧化酶活性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饲料钾添加量达0.6%时,血细胞总数、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最高;血清碱性磷酸酶活力不受饲料钾水平影响。  相似文献   

19.
实验通过改变酶反应中的pH值,分析了星突江鲽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的活性。结果表明,胃、肠和肝胰腺蛋白酶活性的最适pH值分别为3.8、8.2和7.8,各消化部位的最高点蛋白酶活性从高到低为:胃>肝胰腺>肠。胃、肠和肝胰腺淀粉酶活性的最适pH值分别为6.6、7.4和7.0,各消化部位的最高点淀粉酶活性从高到低为:肠>肝胰腺>胃。胃、肠和肝胰腺脂肪酶活性的最适pH值分别为7.4、7.8和7.8。各消化部位的最高点脂肪酶活性从高到低为:肝胰腺>肠>胃。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酵母水解物对凡纳滨对虾生长性能、肠道形态和血清非特异性免疫酶活性的影响。选择初始体重为(0.41±0.01)g的凡纳滨对虾幼虾640尾,随机分为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40尾),酵母水解物的添加水平分别为0(对照组)、0.5%、1.0%、2.0%,共配制出4种等氮(42%粗蛋白质)等脂(8%粗脂肪)的试验饲料。进行为期8周的养殖试验。结果表明:1)各添加组的成活率、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1.0%添加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2.0%添加组(P0.05),而饲料系数显著低于2.0%添加组(P0.05)。1.0%添加组肝体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组肥满度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2)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酵母水解物对全虾以及肌肉的干物质、粗蛋白质、粗脂肪和粗灰分含量无显著性影响(P0.05)。3)酵母水解物对肠道的皱襞宽度、微绒毛高度和上皮细胞高度影响不显著(P0.05)。而2.0%添加组的肠道皱襞高度显著高于0.5%添加组(P0.05)。4)与对照组相比,添加1.0%的酵母水解物显著提高了血清酚氧化酶(PO)和溶菌酶(LZM)活性(P0.05),且一氧化氮合成酶(NOS)活性也在1.0%添加组达最大值。综上所述,在饲料中添加1.0%的酵母水解物能提高凡纳滨对虾的血清非特异性免疫酶活性,同时对生长性能和肠道形态健康不会产生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