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早稻-青虾-泥鳅"共生高产高效生态种养模式是通过种植早稻"吸肥去污",净化池塘水质,有助于提高水产品质量;青虾养殖可耕地除草,吸食稻田害虫,减少水稻虫害;泥鳅养殖可钻地松土,在稻田中起到除草、造肥、除虫、增加水体中溶解氧含量的作用。为促进该种养模式的推广应用,介绍了早稻、青虾、泥鳅的种养技术,并分析了该种养模式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2.
在青虾池塘精养的基础上,通过移栽水生蔬菜、设置人工虾巢、搭配养殖滤食性鱼类和底层中小型杂食性鱼类等,进行青虾-蔬菜-鱼多营养级生态混养,有助于保持池塘水质和养殖环境优良,促进青虾健康成长。现从池塘条件、放养前准备、苗种放养、投饲管理、水质管理、日常管理、病害防治、捕捞(采收)上市等环节,对青虾-蔬菜-鱼多营养级生态混养技术要点进行总结介绍,以期促进该技术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早稻青虾轮作模式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柏生 《浙江农业科学》2010,1(6):1287-1288
试验结果表明,平原水网地带进行稻虾种养轮作,早稻产量6.030~6.390 t.hm-2,青虾产量412.5~547.5 kg.hm-2,纯收入3.710万~3.590万元.hm-2,  相似文献   

4.
青虾是一种广泛分布于淡水水域的名贵虾类。稻田养殖青虾是在不破坏稻田耕作层的前提下,利用稻田的浅水环境,辅以人为的措施,既种稻又养虾,充分利用稻虾共生互利关系。该文对稻田养青虾的产地环境、稻田改造以及相关配套设施进行简单介绍,并重点对青虾放养前的准备工作、放养过程、后期饲喂以及水稻的种植管理等进行研究分析,希望进一步推进稻田生态养殖青虾技术,并提升农村整体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小青虾在芜湖县养出了大成效,该县养殖户采取稻田养虾、稻虾轮养、虾蟹混养等多种模式,使小青虾发挥出了大效益,每年每户稻田青虾养殖亩均纯利都在1000元以上。“瞧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虾-稻-虾套种雍菜生产模式的关键技术,包括茬口安排、青虾养殖、水稻栽培和雍菜种植技术等,并分析该模式下的经济效益,产值达153673.00元/hm2,生产净效益80645.50元/hm2,比当地单一养虾模式增加净效益29.7%,该模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正>青虾、河蟹是淡水养殖品种中的名优品种,因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具有独特风味。近年来安徽省芜湖县养殖户采取"主养河蟹、套养青虾"的养殖模式开展生产。但由于河蟹市场行情不稳,主养河蟹的风险越来越大,因此为了降低风险、提高经济效益,开始转变传统养殖观念,由原来"主养河蟹,套养一季青虾"变成"主养(两季)青虾,套养大规格河蟹"养殖新模式,现将该养殖模式的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池塘青虾健康高产养殖技术是一项科学高产养虾技术,可达到高产养虾之目的,为促进该技术推广,介绍了相关技术内容,主要包括:创造良好的池塘条件、选购优质虾苗和合理放养、合理投喂饲料、加强水质管理等方面。  相似文献   

9.
青虾(又名河虾)肉味鲜美、营养丰富,在我国南方分布很广.它的生长速度快,生产周期短,当年夏季繁殖的虾苗,3个月就能长成商品虾. 饲养青虾的方式,目前有池塘养殖、网箱养殖、网围养殖和稻田养殖等多种.稻田养虾是利用稻田提供的水、肥、饵促进青虾生长,达到稻虾双丰收的目的.如何开展稻田养虾?  相似文献   

10.
池塘青虾高效养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青虾集约化养殖的苗种投放、投饵、水质调控、栖息物的设置、疾病防治等综合技术进行组装配套,研究其对青虾产生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养殖技术具有养殖产量高、效益好、可有效预防虾病等特点为安徽省青虾养殖业提供了新的养殖模式和思路。  相似文献   

11.
"稻-虾-鳖"共生模式是水稻、小龙虾及鳖种养相结合的、三者相互依存的新型生态农业方式,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为促进该模式的推广应用,现对其内涵、技术要点和效益进行介绍,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德清县农田种养结合稻虾共生模式高产高效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德清县农田种养结合稻虾共生模式生产技术,系统介绍了田塘修整、消毒、青虾饲养管理及水稻适时插种、病虫防治等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3.
该文介绍了池塘青虾—渔稻共生技术模式及具体做法及成效。该技术模式促养增粮成果显著,实现产渔稻2190kg/hm~2、青虾825kg/hm~2、商品鱼1425kg/hm~2,产值85620元/hm~2、利润34020元/hm~2。  相似文献   

14.
正青虾(Macrobrachiumnipponense),学名日本沼虾,隶属十足目(Decapoda)、长臂虾科(Palaemonidae)、沼虾属(Macrobrachium),因体色呈青蓝色,有棕绿色斑纹,故而得名。青虾因生长迅速,肉味鲜美,在我国南方已形成较大规模人工养殖,养殖范围和消费范围正逐年扩大。近年来,青虾在单养、混养、稻田养虾和网箱养虾等养殖方式上,更加注重生态环境与养殖技术、产品质量与应用效果的协调统一。  相似文献   

15.
"稻、虾、草、鹅"模式是利用稻虾互利共生、稻田冬季休耕的特点,在稻田养虾,待稻虾收获后,在稻田种草养鹅;是一种周年高效循环种养模式,其生产过程绿色安全、节本增效,具有较好的经济、生态效益和应用推广前景。该文从田间工程设置、品种选择、田间种养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模式总结,为该模式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一、 养殖模式 本技术适用于典型的芹菜塘养虾.包括水芹种植和青虾养殖.全年种一季芹菜和放养一季青虾.充分提高池塘的利用率.比如当年9月至次年2月种植水芹菜.次年2月至8月养殖青虾.这样在不影响芹菜产量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塘内的饵料生物.增加了青虾产量.提高了池塘年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我国国内主要的青虾套养模式,简述了“青虾+稻+N”、“青虾+蟹+N”、“青虾+鱼+N”和“青虾+虾+N”等4种模式的放苗时间、放苗规格、配套品种的放养时间、放养规格以及水稻种植时间等关键要素,分析了套养模式中各个生物的食物需求和养殖注意要点,提出要根据各地的市场需求合理安排青虾和配套品种的生产活动,从而有效地提高青虾塘的综合利用率和产值。  相似文献   

18.
秋天,不少农村鱼塘在冬放鱼种前都处于闲置状态,如能抓住这个空档,速养一季青虾,只要方法得当,不到60天就可起虾出塘,亩产成虾100公斤以上,效益十分显著。其技术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19.
<正> 青虾肉味鲜美,营养丰富,已成为名贵水产品之一。由于市场青虾价格居高不下,刺激了青虾养殖业的发展。因青虾属甲壳类水生动物,甲壳不能随着虾体的生长而增长,因此,经常蜕皮更换新壳才能达到生长的目的。养虾者必须掌握青虾的蜕皮习性,有的放矢地加强管理,方能获得养虾的高产高效。  相似文献   

20.
青虾池塘     
《北京农业》2001,(10):30-31
虾的池塘越冬分为幼虾越冬和亲虾越冬两种.幼虾越冬是指8~9月份繁殖的虾苗,到12月份还未长到商品规格的虾,通过越冬,留待翌年3~4月份作为放养的小虾;而亲虾越冬,则是对选留下来待来年繁殖用的亲虾,对其进行强化培育,达到产卵繁殖的要求.因此,养殖户搞好青虾越冬是来年养殖的重要基础.其越冬技术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