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机械侧深施肥对机插晚稻产量及农学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稳定性肥料的侧深施肥技术对机插晚稻产量和农学性状的影响,试验以甬优1540为材料,设置空白对照、中量稳定性肥撒施、中量稳定性肥侧深施、高量稳定性肥撒施和高量稳定性肥侧深施5个处理。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下水稻籽粒产量为10 234~11 134 kg·hm-2,高量稳定性肥侧深施处理产量最高。与人工撒施处理相比,采用机械侧深施肥可使水稻增产3.7%~4.2%,提高了有效穗数和千粒重。肥料侧深施处理下氮肥农学效率为14.6~15.1 kg·kg-1,氮肥偏生产力随施氮量的增加呈现下降趋势,高于人工撒施处理。可见,机械侧深施肥能够增加水稻籽粒产量、改善水稻农学性状和提高肥料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2.
为了实现机械化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开展了水稻机插秧同步侧深施肥不同基肥施用量的田间试验,研究了侧深施肥和常规面施对水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在总用肥量折纯N 270 kg/hm~2的条件下,相同基肥用量下侧深施缓释肥比面施缓释肥的水稻产量高,且在侧深施缓释肥量450~525 kg/hm~2条件下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3.
为促进机插水稻侧深施肥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应用,特选用“绿舟牌”49%掺混缓释肥,开展了同等施氮量条件下不同肥料运筹的机插水稻侧深施肥试验。结果表明,在每667 m2纯N施用量为18 kg的条件下,应用机插水稻侧深施肥技术施用“绿舟牌”49%掺混缓释肥,不同肥料运筹的水稻产量均较为理想,以在水稻秧苗机插时每667 m2侧深施缓释肥45.0 kg、在水稻秧苗机插后5~7 d每667 m2施尿素11.7 kg的水稻产量最高,每667 m2实际产量可达680.0 kg。  相似文献   

4.
为推广应用水稻机插秧同步侧深施肥模式,提高肥料利用效率,通过常规施肥与侧深施配方肥和缓释肥对比,分别测定各处理水稻茎蘖动态变化、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并进行经济效益分析。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相比,采用配方肥侧深施肥处理在分蘖数、株高、每穗实粒数、千粒重及实际产量等指标最高。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不同类型肥料的侧深施肥技术对机插单季稻产量及养分吸收的影响,于2020—2021年采用田间大区试验,以浙优18为材料,设置不施肥(T1)、常规施肥(T2)、专用肥减氮10%撒施(T3)、专用肥减氮10%侧深施(T4)、专用肥减氮20%侧深施(T5)、缓释肥减氮10%撒施(T6)、缓释肥减氮10%侧深施(T7)、缓释肥减氮20%侧深施(T8)和缓释肥减氮10%一次性深施(T9)9个处理。结果表明,2020年和2021年不同施肥处理水稻产量分别为10 965~12 166 kg·hm-2和11 073~12 546 kg·hm-2。与T2处理相比,T8和T9水稻产量分别增加1.8%~4.4%和3.5%~4.7%。缓释肥的增产稳产效果优于专用肥。缓释肥侧深施处理的水稻氮、磷、钾养分吸收量高于或接近T2处理,而专用肥侧深施处理的水稻氮素吸收量低于T2处理。可见,缓释肥减氮10%一次性深施既能降低投入成本,同时还能增产,是一项适宜于当地水稻生产的轻简化施肥技术。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集成水稻侧深施肥、水稻专用配方肥、缓释肥、根外追肥等技术,形成水稻全程机械化轻简施肥模式。通过大田对比试验,研究该模式对水稻产量、效益、肥料当季利用率及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传统基肥撒施相比,采用插秧施肥一体机侧深施用专用配方肥或缓释肥,水稻全生育期可以减少氮肥用量19%~34%,减少机械作业次数1~4次,水稻产量提高21.7~111.2 kg/亩。因肥料减量及机械施肥减次,水稻生产成本下降27.3~56.4元/亩,净收益增加170.7~496.5元/亩。另外叶面硅肥施用可有效提升水稻产量,增产率约为8.7%。基于侧深施肥的全程机械化轻简施肥模式能够显著提高氮肥农学利用率。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水稻产量,建立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肥料施用方式,本文研究以江苏省常见的优质水稻品种及县域测土配方推荐配比为基础,选择适宜农机类型,系统研究了不同肥料配比和施用方式的水稻机械侧深施肥技术模式,通过对比不同模式下的水稻产量,得出最优化的水稻侧深施肥技术模式。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普通撒施,各种侧深施肥技术模式均能够显著提高水稻产量,其中一次性侧深施复合肥增产8.7%,一次性侧深施缓释肥增产22.6%,侧深施复合肥并且追肥一次可以增产28.4%;侧深施缓释肥并减肥30%的情况下,补充一定比例有机肥,仍然可以增产18%。研究还发现侧深施肥增产的原因主要是显著提高了水稻分蘖数,从而增加了有效穗数,而对于株高、穗粒数和千粒重等农艺指标并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控释BB肥侧深施用对水稻产量、氮肥利用率及其经济效益的影响,特进行了相关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所有处理中,以等氮量控释BB肥侧深施处理的水稻产量和净收益均为最高。等氮量控释BB肥侧深施处理、减氮10%控释BB肥侧深施处理、减氮20%控释BB肥侧深施处理、减氮10%控释BB肥撒施处理均较常规施肥处理的氮素利用率有所提高。减氮10%控释BB肥侧深施处理相较于减氮10%控释BB肥撒施处理,肥料利用率、产量与净收益均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9.
采用小区试验的方法,进行了水稻侧深施肥技术的研究与探讨,侧深施肥可以提高水稻分蘖率,提高磷肥利用率,增产效果较为显著。基蘖肥侧深同施的处理氮肥利用率提高0.9个百分点,磷肥利用率提高5.2个百分点,钾肥利用率提高9.7个百分点,并且较常规施肥增产6.3%;肥料全量侧深施的处理后期出现脱肥现象。侧深施肥对水稻生育进程和稻米品质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0.
正肥料深施、沟施技术能够提高肥料利用效率已经被广泛认可。然而由于水稻种植土壤长期浸没在水层下,深施、沟施技术一直不能很好地被利用。随着机械工艺的发展,侧深施肥仪器的产生,水稻种植中利用深施、沟施技术已经可以实现。但是侧深施肥在水稻上的应用较少,其效果也未在本地进行过验证。本试验力求通过侧深施肥与常规施肥的对比,探索侧深施肥技术对水稻产量的影响,探讨侧深施肥技术在未来应  相似文献   

11.
为进一步明确侧深施肥对肥料利用及水稻产量的影响,寻求水稻种植节约成本新路径,舒城县开展了水稻机插侧深施肥简化减量施肥试验。结果表明,基肥机插侧深施肥+分蘖肥或穗肥处理,在施氮量为232.5~243.0 kg/hm~2时,水稻均表现出高产优势,增产和节肥2项都明显优于一次性机插侧深施肥和常规施肥。一次性机插侧深施肥在施氮量低于252 kg/hm~2的情况下,较常规施肥也有一定的产量优势。  相似文献   

12.
正肥料深施、沟施技术能够提高肥料利用效率已经被广泛认可。然而由于水稻种植土壤长期浸没在水层下,深施、沟施技术一直不能很好地被利用。随着机械工艺的发展,侧深施肥仪器的产生,水稻种植中利用深施、沟施技术已经可以实现。但是侧深施肥在水稻上的应用较少,其效果也未在本地进行过验证。本试验力求通过侧深施肥与常规施肥的对比,探索侧深施肥技术对水稻产量的影响,探讨侧深施肥技术在未来应用的可行性。1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侧深施肥技术在水稻生产上的应用效果,上海市奉贤区金汇镇通过应用缓释肥侧深施肥技术在"秋优金丰"生产上进行了减氮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水稻生产上应用缓释肥侧深机械施肥技术,在每667 m~2纯氮总用量为18 kg时,可较常规施肥减氮10%、增产9.7%、增收14.9%。  相似文献   

14.
正侧深施肥(亦称侧条施肥或机插深施肥)技术是在水稻插秧的同时,将肥料施于秧苗一侧土壤中的施肥方法,并与培肥地力、培育壮秧、肥料类型、水层管理、栽培密度、病虫防治、农业机械、气象等综合因素相结合、成为一项可促进水稻生育、增强抗性、省工、省费用、减轻水质污染、降低成本的稳产高产技术。侧深施肥技术是在全层施用基肥、表面追肥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我国60年代在研究基肥全层施肥技术后,开展球肥深施试验,由于不能与机械配合而未能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15.
为明确适宜白城市水稻侧深施肥技术的最佳施氮量,以吉粳816为试验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以常规施肥为对照,探讨了3个不同侧深施氮量对水稻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相比,侧深施肥能够显著增加水稻株高、茎蘖数、干物质积累量与产量,产量提升的途径主要通过亩有效穗数、穗粒数与结实率3个方面。亩侧深施氮量分别为6.7、10.0 kg时获得的产量与经济效益均高于常规施肥,以亩侧深施氮量为10.0 kg为最佳。  相似文献   

16.
水稻侧深施肥机在建三江水稻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水稻插秧机侧深施肥技术,是指通过在插秧机上安装肥箱、输肥管、开沟器等将肥料施在水稻根部侧深位置的一种新技术。该技术不仅省种、省工、省肥料,而且能增产、提升谷物质量,是发展质量效益型农业的又一新途径。2014年黑龙江省勤得利农场对侧深施肥机械插秧与常规机械插秧常规施肥进行了对比试验。试验设在同一种植户的同一地号,采用同一水稻品种和统一田间管理。同时,为实现稀植深施肥,还对侧深施肥插  相似文献   

17.
为探索机插水稻一次性侧深基施的轻简高效栽培技术,以水稻品种“全两优鄂丰丝苗”为材料,设置不施肥(N0)、控释肥一次性侧深基施(N1)、控释肥减氮10%一次性侧深基施(N2)、控释肥减氮20%一次性侧深基施(N3)和传统施肥(CK)处理,测定水稻分蘖动态、主要生育期的叶面积指数与干物质积累量、齐穗期根系指标、氮素利用效率与产量,研究控释肥一次性侧深施对水稻生长、氮素吸收利用和产量的影响。结果显示:与CK相比,处理N1、N2显著增产12.99%~14.85%和5.47%~6.09%,处理N3产量与CK差异不显著,对施肥量和产量拟合后分析,在减氮18.72%时与CK产量持平。与CK相比,控释肥一次性侧深施处理显著提高了水稻的成穗率、提高了生育中后期的叶面积指数和干物质积累量、促进了根系的生长并扩大了根系的分布范围,处理N1、N2和N3与处理CK相比,分别提高氮素表观利用率1.21%~46.57%、氮素农学利用率18.85%~61.73%、氮素生理利用率8.90%~17.71%和偏生产力12.99%~23.61%。研究结果表明,控释肥一次性侧深施促进了根系生长,增加水稻有效穗数,提高了氮素利用...  相似文献   

18.
机械同步深施肥对水稻品质和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超级杂交稻培杂泰丰和超级常规稻玉香油占为材料,通过大田试验,研究精量穴直播水稻机械深施肥对水稻稻米品质、肥料(N、P、K)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机械深施缓释肥对稻米品质和水稻N、P、K总积累量的影响因施肥量和品种而异。在 0~1 500 kg/hm2范围内,增施机械深施缓释肥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精米率、整精米率、直链淀粉含量和蛋白质含量,降低垩白粒率。水稻N、P、K总积累量及每100 kg稻谷需N、P、K量与稻米碾磨品质、直链淀粉含量及蛋白质含量呈正相关,与垩白粒率呈负相关。N、P、K稻谷生产效率和干物质生产效率表现出相反趋势。机械深施缓释肥1 200 kg/hm2(F1)是获得较优的品质和较高的养分吸收与利用率的肥料水平。  相似文献   

19.
通过机插秧同步侧深施肥施用不同控缓释肥品种筛选试验,分析水稻同步侧深施肥中控释肥不同品种的肥效。结果表明:茂施产51%水稻缓控释肥适宜本区域耕地机插秧同步侧深施用肥。在耕地土壤肥力较好条件下,秸秆全量粉碎还田、深耕、增施生物有机肥、合理减施氮肥较习惯施肥增产、经济效益明显,同时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对改善生态环境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机械直播定位施肥对水稻生育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缓释肥100%撤施、缓释肥100%机施、缓释肥80%机施、习惯施肥和无氮处理,研究了机械定位施肥节氮精量穴直播水稻的生育特性和产量形成特性.结果表明,在水稻生长中后期缓释肥100%机施处理和80%机施处理的单穴植株地上部干重、水稻叶片叶绿素a和叶绿素a+b的含量、水稻倒一叶和倒二叶叶绿素SPAD值高于习惯施肥处理.缓释肥100%机施处理和80%机施处理较习惯施肥分别增产9.50%和8.20%.缓释肥机械定位施用比习惯施肥极显著提高氮肥的农学利用率,同等用肥量条件下提高3.84 kg/k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