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南美白对虾“死底症”(偷死症)的防治措施研究@符泽雄$海南省琼海市水产技术推广站  相似文献   

2.
偷死病主要发生在南美白对虾高密度养殖方式的虾塘,通常在水温32℃以上,养殖时间在60天以上较易发生;规格在140只/千克以下对虾较易发生。发病初期,一般每天在水面可发现已死亡的南美白对虾,随着水质继续恶化,每天在池底或水面可发现越来越多死  相似文献   

3.
4.
中草药免疫增强剂治疗南美白对虾"死底症"的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几年,随着南美白对虾的推广逐步走向集约化养殖,人们在追求产量的同时,也降低了该品种的种质,主要体现在育苗亲本的选育不严格,虾苗营养供给不足等;同时在养殖过程中大量使用抗生素及化学药物的现象时有发生,致使某些病原微生物的耐药性增强,加上环境污染等原因,给养殖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内外对水产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抗生素及化学药物防治疾病将受到严格限制,因此,提高机体自身的免疫力是解决病害问题的关键。中草药免疫增强剂的出现及应用,给养殖业者带来了新的曙光。  相似文献   

5.
<正>南美白对虾的偷死病学术上称EMS(早期死亡综合症)或急性肝胰腺坏死症,多发生在养殖期60天内,病虾体色呈白浊并微红,肝胰腺肿大,质地松软,颜色淡白或淡黄色,继而萎缩。发病时,病虾通常在水面游动或趴伏在池塘边,失去食欲,胃空肠空,病情发展迅速,死亡率高,有的仅在3~5天就全塘排弃。偷死病目前仍未能竭止,已引起有关部门重视,并检测出是病毒或弧菌感染、急性中毒等。在探讨如何防治时,我们首先要注意以下现象:南美白对虾引入我国养殖已近二十年,为什么前期觉得快大好养、中期逐渐发生红体病、而后期则大  相似文献   

6.
20世纪80年代以来,沿海各国的对虾养殖业蓬勃发展.南美白对虾以其肉味鲜美、适应性强、生长迅速和抗病力强等优点,已成为当今世界养殖产量最高的三种对虾养殖品种之一.  相似文献   

7.
南美白对虾是南通市通州区近几年来重点示范推广的养殖品种,这一两年受对虾偷死病害的影响,养殖产量和效益出现了较大波动。现就通州区南美白对虾偷死病发病原因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防治对策。一、发病症状刚死的虾有的体表正常,有的有一些很明显症  相似文献   

8.
章秋虎 《科学养鱼》2004,(10):48-49
随着南美白对虾养殖技术的不断提高,高密度集约化养殖方式日趋普及。然而在大力发展的同时,养殖环境也受到较为严重的破坏,导致因环境恶化造成对虾发病死亡的现象不断发生。近年来,南美白对虾危害较大的主要病害除了由桃拉病毒和杆状病毒引起的红体病和白斑  相似文献   

9.
~~ 介绍控制南美白对虾“死底症”(偷死)的根本手段——纯化硝化细菌(硝化宝)  相似文献   

10.
自2003年起在高密度养殖区发生的对虾白浊偷死病到2013年已有十个年头了.原来主要在夏秋高温闷热天气易发、死亡量较大,现在表现为全年养殖中都发生白浊偷死病且死亡量均较大,从主要发生于粤西、海南高位池养殖场到目前广西、珠三角、福建、浙江、江苏的土池均发生较严重的白浊偷死病.现在白浊偷死开始发病的时间越来越早、规格越来越小,所以,如何控制好对虾白浊偷死病成了养虾成功的关键.1 高位池发病症状及危害情况高位池的发病症状及流行情况:白浊偷死病造成的死虾通常无明显的症状,部分死虾可见对虾腹部肌肉不透明,发白.  相似文献   

11.
章秋虎 《内陆水产》2004,29(10):19-19
近年来.对南美白对虾危害较大的主要病害除了由桃拉病毒和杆状病毒引起的红体病和白斑综合症等传染性病毒病之外.又出现了一种“死底症”,又称“偷死病”。该病主要发生在高密度养殖的虾塘。目前正值持续高温天气.白对虾生长快.池内载虾密度不断增大.排泄物多.水质极易恶化。广大养殖者在着重加强饲养管理的同时要谨防“死底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发病前,每天上午均为高温天气,下午大暴雨,连续几日后导致池塘水质剧烈变化,诱发对虾杆状病毒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14.
张水波 《齐鲁渔业》2013,(11):42-42
对虾软壳偷死,绝大多数出现在养殖中后期,在生产中危害很大。现将有关原因及防治措施分类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15.
南美白对虾“偷死病”的病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据FAO统计,2013年世界南美白对虾产量为3314447吨,但病害尤其是偷死病给南美白对虾养殖业带来的损失巨大。偷死病在2009年之前就在中国出现,但其病因一直未能被解释。我们总结了南美白对虾偷死病的病因,并提供详细的防治措施,希冀为南美白对虾养殖从业者提供参考。偷死病即在养殖过程中未被养殖人员发现的  相似文献   

16.
<正>对虾软壳偷死绝大多数出现在养殖中后期。影响对虾软壳死亡有三大要素,即水体缺乏可利用的微量元素及营养,对虾脱壳后被有害细菌或病毒感染死亡,亚硝酸盐中毒死亡。一、雨天软壳死虾雨天软壳死虾通常伴随着部分硬壳死虾,死虾的原因有以下几种:1.暴雨给池塘注入大量的带酸性的淡水,造成盐度及p H值突变,从而藻类不适应而死亡,就是常说的"倒藻"。2.藻类大量死亡会释放出大量的有害毒素,对虾有很强的刺激性。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冀、津等北方地区南美白对虾苗生产中后期,部分批次的仔虾在育苗场标粗过程中发生死底症现象,即俗称的掉苗。通过对濒死个体的检验,没有找到致病的病原体,但罹病个体的肝胰腺出现了明显的萎缩,颜色由正常的黑色变为棕褐色。笔者认为该病同虾塘养殖南美白对虾的耗底症的  相似文献   

18.
2006年上虞市水产技术推广中心从生产实际出发,组织推广了以底排水、底增氧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性南美白对虾高产高效养殖技术,取得了预期的效果,推广面积5379亩,平均亩产量为427.1kg,平均亩产值为9617.6元,平均亩成本为5092.6元,平均亩收益为4525.0元。通过推广,抗风险能力明显增强,养殖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19.
南美白对虾的“偷死病”学术上称EMS(早期死亡综合症)或“急性肝胰腺坏死症”,多发生在养殖期60天内,病虾体色呈白浊并微红,肝胰腺肿大,质地松软,颜色淡白或淡黄色,继而萎缩。发病时,病虾通常在水面游动或趴伏在池塘边,失去食欲,胃空肠空,病情发展迅速,死亡率高,有的仅在3~5天就全塘排弃。“偷死病”目前仍未能竭止,已引起有关部门重视,并检测出是病毒或弧菌感染、急性中毒等。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南美白对虾健康养殖技术的日益普及,2002年全国南美白对虾养殖从南至北、从东到西掀起一个更高的热潮,极大地促进了全国对虾产量的迅速提高。然而今年各地养殖业者普遍反映,南美白对虾由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