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调整淡水养殖结构。是当前我国渔业生产部门研究的新课题,如何调整好淡水养殖结构,涉及到市场经济规律的问题,作者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做好淡水养殖结构调整,以飨生产部门。  相似文献   

2.
《水产科技》1982,(A02):2-4
养殖的种类和方法在香港,有海水、咸淡水和淡水养殖,但以浅海养殖为主。养殖历史已有100年以上,初期的养殖方法为中国的传统养殖方法,即把渔船钓到的鱼放养在网箱里,投喂以小鱼,使其增重,以达到上市的目的。这就是肉食性鱼类养殖的起始。现在的养殖基本上还是个人的养殖。规模庞大的大企业养殖仅在几年前才开始,以渔民为主的中型企业也加入了生产。  相似文献   

3.
淡水石斑鱼(Ciehlasoma managuense)原产于中美洲尼加拉瓜,1988年被引入台湾地区试养,后成为台湾南部地区的淡水鱼养殖品种之一,1996年被广东、江西等一些养殖单位从台湾地区引进养殖。该品种在广东、江西一带养殖非常成功,而且市场价格较高。近年来,淡水石斑鱼的养殖技术,已引起国内水产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养殖技术日臻成熟,养殖规模也越来越大。现结合本地的养殖经验,将淡水石斑鱼的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黄友财 《内陆水产》2005,30(3):39-39
淡水鲨鱼。又称八珍鱼,是泰国、马来西亚等地的优良淡水养殖鱼类.是以肉食性为主的杂食性鱼类。其肉质细嫩鲜美,营养价值高。肌间刺少。在市场上倍受消费者青睐。为推广淡水鲨鱼养殖,促进淡水养殖结构的调整。增加优质鱼产量,2004年5月27日。建瓯市从福州引进31500尾体长为12cm左右的淡水鲨鱼鱼种在池塘中养殖,至10月25日共收获成鱼23148kg。平均尾重745g。成活率98%。现将有关的养殖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罗非鱼为广盐性鱼类,不仅能在淡水中养殖,也能在海水和咸淡水中养殖,而且海水和咸淡水养殖的罗非鱼的肉质优于淡水养殖的罗非鱼,深受养殖户和广大消费者的欢迎。现将咸淡水养殖罗非鱼主要技术方法总结如下,供广大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6.
徐大建 《内陆水产》1996,(10):17-18
淡水白鲳的养殖徐大建(长沙市畜牧水产局410006)淡水白鲳,原产地南美洲亚马逊河。1985年从台湾省引入广东省,经过几年的试养,发现淡水白鲳具有生长快、食性杂、肉厚刺少、耐低氧、易捕捞、在养殖期内基本不生病等优点,其经济值较高,深受养殖单位和消费者...  相似文献   

7.
钦州市淡水养殖公司原以养殖罗氏沼虾、淡水鱼类为主业。针对淡水养虾品种单一(主要是罗氏沼虾)、效益不高,决定开发高产、高效、优质淡水养殖新品种,尝试海虾淡养的新路子。在1999年小面积淡水试养南美白对虾成功的基础上(试养667m^2,获产量150kg),2000年大胆投入开发南美白对虾淡水养殖,从5月初放苗,7月底养殖收成,养殖面积4.7hm^2,总产量9413kg,667m^2产量134.5kg。达到了海水养虾初放养殖正常水平,初次试验养殖成功,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8.
加州鲈是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的淡水养殖种类。目前,其商品鱼养殖还是以池塘养殖为主。为了拓宽养殖路子,我场今年开辟网箱养殖加州鲈的新途径。经过一个周期的驯化实践,获得较好的效果和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夏爱军 《水产养殖》2004,25(1):10-11
为合理调整宿迁市及周边地区淡水养殖品种结构,在宿迁市引进南美白对虾进行了高密度淡水养殖试验。结果表明,在宿迁地区,淡水养殖南美白对虾是可行的。5月底放虾苗,经过100天养殖,平均体重21g,饵料系数1.6;规格齐整,亩利润3070元,效益良好。  相似文献   

10.
淡水黑鲷是我国近年来新引进的淡水养殖名优品种之一,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本文从池塘准备、饵料培养、科学管理等几方面,对淡水黑鲷池塘养殖技术进行了初步探讨和总结,为深入研究淡水黑鲷养殖技术和推广黑鲷养殖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1.
鲤鱼本来是一种淡水鱼类,但荷兰达鲁特水产养殖公司进行的一项试验表明:在淡水养殖鲤鱼苗的放养池中加入适量的浓度为0.03%的淡盐水,可以大大提高其鱼苗的成活率和生长率。  相似文献   

12.
广东淡水养殖水生动物的种类,由二十世纪上半叶的鲤科鱼类8种,至二十世纪末发展为4门9纲22目49科的185种。显示了二十世纪广东淡水养殖水生动物的多样性,由此引起广东淡水养殖技术的多元化,突破传统的“广东塘鱼养殖法”,向淡水养殖现代化发展。这一重大变革,取得了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促进了渔业生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针对我县现有淡水养殖业结构,引进和推广淡水优良品种斑点叉尾鮰养殖,可以充分利用和开发大水面淡水资源的潜力,提高大水面淡水资源利用率,促进淡水养殖业增效,农民增收,为我县淡水养殖业快速可持续发展提供一条良好的途径。本文根据我县区位和淡水优势,结合斑点叉尾鮰生物特性,对其养殖技术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4.
池塘养殖河蟹高产技术河蟹俗称毛蟹,届名员淡水产品,其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市场价格高,经济效益好。1995年,我们在高青县淡水养殖场进行池塘养殖试验,经过一年的组织实施,完成养殖水面0.47公顷。在县科委的主持下,邀请有关单位的专家、同行进行了测产验收...  相似文献   

15.
草鱼是我国传统的四大家鱼之一,是长江中、下游地区湖泊、水库和池塘主要养殖对象,因其味道鲜美、养殖成本低等特点而被广大养殖户接受,成为淡水养殖最大的品种之一,占全国淡水养殖产量的20%以上。制约其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就是养殖期间易暴发出血、烂鳃、肠炎、赤皮等疾病,如何有效控制草鱼病害难题,不仅关系到草鱼养殖效益,还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渔药使用量,  相似文献   

16.
南美白对虾白斑综合症病毒病急性发病症状及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南美白对虾(Penaeus vannamei)以其生长速度快、抗逆性强、广盐性、适宜高密度养殖等优点,在我国南北方沿海海水、半咸水、淡水进行大面积养殖,目前池塘养殖单产每亩可达2000~3000kg。近年来,随着养殖面积不断扩大,养殖密度越来越高,养殖环境日趋恶化,其对虾病害发展也愈来愈严重。  相似文献   

17.
日本大麻哈鱼养殖产量占世界第二位。日本养殖太平洋大麻哈鱼的主要方法是海洋网箱养殖。1973年,日本从美国引进1百万尾银大麻哈鱼和鳗鱼苗,开始进行大麻哈鱼淡水养殖。1975年转向海水养殖,其主要原因是大麻哈鱼在海洋里生长速硬快。  相似文献   

18.
肖克宇 《内陆水产》1999,24(6):28-29
我国是淡水养殖大国,其总产量约占国内水产品总量的40%以上,占世界淡水养殖总产量的68%。养殖种类越来越多,除传统养殖品种外,相继从国外引进了60多种食用鱼类,此外还有不少经选育、驯化、杂交的养殖品种,特种水产动物也多达10多种,涉及瓣鳃类、甲壳类、...  相似文献   

19.
澳洲淡水龙虾是名贵的淡水养殖经济品种之一,江苏吴江市自2003年起对该虾养殖技术进行研究.现将试验技术和方法作一介绍,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美国鮰,原产于美国密西西比河,美国于60年代初期开始进行商业化养殖,70年代开始大规模工业化养殖,其产量占全美淡水养殖总产的一半以上。80年代中期,美国鮰鱼被湖北省水产研究所引进试养,由于其生长速度快,产量高、抗病能力强,很快就获得引种成功,并迅速在全国推广养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