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海洋功能食品的开发与利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海洋蕴藏着丰富的生物资源,利用海洋生物资源研究和开发海洋功能食品已成为食品业的热点。讨论了海洋功能食品的概念,叙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海洋功能食品包括海藻功能食品、微藻功能食品、鱼虾贝类功能食品和浓缩水解鱼蛋白功能食品等的研制状况及营养保健作用。  相似文献   

2.
作为低热、高蛋白的鱼贝类肉糜,是满足现代饮食生活的理想原料。但其用途目前仅局限于鱼糕、鱼卷、鱼贝类肉香肠等水产糜制品的制作。本方法介绍用挤压机进行鱼贝类肉糜的加工方法。将鱼贝类肉糜及其添加物放入双轴挤压机中,在—5~70℃、0.1~150Kg/cm~2压力下加工处理,再经加热凝固处理,即得到组织化了的鱼贝类肉蛋白食品。如果用单轴挤压机处理鱼贝类肉糜等高水分的原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国内外快餐食品、方便食品的迅猛发展,鲜味剂尤其是营养型天然鲜味剂的需求也快速增长。现阶段,营养型天然鲜味剂主要包括水解动物蛋白(HAP)、水解植物蛋白(HVP)、酵母抽提物等。随着贝类养殖量的增大,冻贝柱及干贝柱的加工量也相应增加,加工产生大量的贝类废弃物没能得到很好的利用,  相似文献   

4.
我国贝类加工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是贝类生产大国,但贝类加工产业还很落后,甚至受到发达国家贝类消费的贸易限制,因食用贝类而导致的卫生事件也时有发生。本文从生产卫生监控体系、净化、保活流通、精深加工、综合利用等贝类加工产业链的各环节分析了中国的现状和存在的突出问题,重点提出了完善贝类卫生监控系统的措施和加强贝类卫生防控技术的研究方向,防范贝类中高危污染物可能引发的重大社会公共事件,以期为突破欧盟禁令和维护中国贝类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我国是世界贝类养殖大国,随着人类健康、营养需求的提升以及海洋生物产业增长方式的转变,以贝类及其加工副产物为原料进行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的研发将是今后的发展热点。糖胺聚糖是海洋贝类中重要的生物活性物质,具有抗凝血、降血脂、抗肿瘤、抗氧化、增强免疫力等功能。本文就海洋贝类糖胺聚糖的提取、分离纯化、结构分析以及生物活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加以概述,为贝类及其蒸煮液精深加工利用奠定基础,进而为更好地开发利用海洋贝类资源、开发新型海洋保健食品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简述了贝壳的组成结构、结晶形貌、功能特性,分析了我国贝类养殖及利用现状;介绍了国内外在动物饲料、建筑材料、生物医学、吸附剂、人工鱼礁领域对废弃贝壳资源化利用的尝试与创新.探讨了贝壳在部分领域资源化利用的可行性与优势.  相似文献   

7.
贝类养殖区分类与净化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乔庆林 《现代渔业信息》2007,22(10):11-14,26
本文主要介绍国内外在安全贝类生产技术研究方面的二大核心技术:1.贝类养殖区分类管理技术2.贝类净化技术。我们对主要技术参数进行了研究和分析,提出了我国贝类养殖区的分类标准、贝类净化工艺与技术规范,初步建立了我国安全贝类生产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8.
海洋贝类活性肽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洋贝类含有丰富的、结构多样的生物活性肽。研究发现这些生物活性肽具有多种生理调节功能,已经发现的有抗氧化、抗肿瘤、抗高血压、抑菌和抗凝血等生物活性。酶解法制备海洋贝类活性肽已成为当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本文综述了在制备、分离和纯化海洋贝类活性肽过程中的相关技术,概述了海洋贝类活性肽的活性及其结构鉴定方法,并就有关海洋贝类活性肽研究开发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做了简要讨论。  相似文献   

9.
海洋微宇宙生态系统及其在贝类净化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海洋微宇宙是海洋科学研究中一种十分重要的模拟实验体系。本文介绍了海洋微宇宙生态系统的概念、类型及其在生物学领域的应用,综述了国内外贝类净化和主要净化技术的研究进展,探讨了建立海洋微宇宙生态系统进行贝类净化的研究的实验方法,并对其前景进行了展望,为贝类净化技术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0.
福建沿海滩涂辽阔,气候适宜,盛产缢蛏、牡蛎、花蛤、泥蚶四大贝类。因其养殖历史悠久,经验丰富,在全国是闻名的。1980年全省贝类产量达7万多吨,占全国四大贝类产量的三分之二。这些贝类属低脂高蛋白食品,是深受广大群众喜爱的大宗产品,不仅可以鲜销,也可以加工成冻肉、干品,在国内外市场都很畅销。养殖四大贝类投资低、物资省、见效快、收益大,经济效果上具有很好的发展优势。福建省适宜养贝的滩涂有110万亩以上,已利用的面积仅四分之一左右,发展潜力还很大。自对广大  相似文献   

11.
仿生海洋食品,是以海洋资源加工副产物为主要原料,利用食品加工技术,模仿天然海洋食品的形状、质地及风味加工而成的一种新型食品。本文就仿生海洋食品的原料选择、加工技术及其质量安全性作一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12.
本文回顾了国内外对海洋滤食性贝类生长模型和贝类养殖容量评估的研究现状,总结了四种贝类生长模型和三种滤食性贝类的养殖容量评估方法及其特点,对模型的繁简进行了扼要评述,提出动力学模型和野外现场综合观测实验是此领域内研究近期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中国贝类前处理加工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文其  沈建 《南方水产》2013,9(2):76-80
贝类清洗、分级、净化等前处理加工是贝类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这一工艺可以大幅提升贝类品质与食用安全性。文章简要介绍了中国贝类前处理加工的现状,回顾了中国贝类前处理加工技术的研究进展,阐述了目前中国贝类加工产业链上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今后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4.
牡蛎的综合加工与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叶丽珠 《福建水产》2013,35(1):68-72
牡蛎是一种营养价值极高的天然保健食品.我国沿海牡蛎资源充足,开发利用还不充分.从国内外牡蛎的开发利用现状出发,通过对牡蛎的营养价值与功能作用的介绍,阐述了发展我国牡蛎食品的必要性,并对牡蛎在冷藏保鲜、食品加工、生物保健制品等方面的开发利用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一、浅析我国水产品加工发展趋势 水产品生产和加工要以大宗产品、低值产品和废弃物的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为重点,优化产品结构,推进淡水鱼、贝类、中上层鱼类、藻类加工产业体系的建立。培植和引导一批具有活力的水产品加工龙头企业,通过加快企业技术改造,促进适销对路的加工产品的开发,发展既有营养又食用方便的加工食品,不断提高国内外市场占有率。  相似文献   

16.
贻贝的加工利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是世界贝类养殖大国,出口量相当大。其中的贻贝是我国沿海重要的一种经济贝类。目前,贻贝的加工利用研究已成为我国水产加工领域的研究热点。从贻贝的营养及药用价值、活性物质的提取技术、综合利用、加工技术与食品安全方面进行了综述,同时对贻贝加工利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对贻贝加工研究的发展前景和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欧洲双壳贝类的安全监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欧洲地区是双壳贝类的主要生产和消费地区,因而对双壳贝类的卫生监控 更严格。我国在80年代曾有贝类产品出口到欧洲,但主要是扇贝的加工产品(生的或煮熟过 的扇贝闭壳肌)。上世纪90年代以来欧盟对我水产品曾"两禁两开",但对我国的双壳贝类 却一直是禁止的。我国双壳贝类在沿海地区有大量养殖,对发展当地渔业经济有重要作用。 但是我国贝类的生产加工流通的落后状况仍较突出,贝类的出口在我国水产品出口中占的比 重也较小,其安全性问题是制约出口的重要因素之一。因而很有必要了解和借鉴欧盟的贝类 安全管理的先进经验,以加强我国水产品的安全监控体系,保护消费者健康,促进我贝类产 品的国内外市场的开拓。  相似文献   

18.
信息总汇     
《渔业现代化》2000,(1):45-46
“十五”需重点研究的水产品加工技术 淡水鱼加工:按照“一保活,二保鲜、三加工””原则,即以活、鲜销售为主、在冰鲜或冷冻条件下发展三去、分割、切片、配送。对淡水鱼蛋白质冷冻变性、鱼肉存在泥土味、冷链技术及运输保活技术进行研究;海水中上层鱼类加工:主要研究鱼类成分、肉质结构、保鲜技术及食品工艺等;贝类加工:必需加快净化工艺和设备研究;水产食品:利用食品有效成份的改性、重组、成型技术研制即食方便水产食品;继续进行低温冷冻粉碎和干燥的技术与设备的应用研究等。 ’99全国农业引智成果水产类项目 国家外国专家…  相似文献   

19.
介绍国内外在无公害贝类生产方面的两大核心技术:1.贝类养殖区分类管理技术 2.贝类净化技术。对主要技术参数进行了研究和分析,提出了我国贝类养殖区的分类标准、贝类净化工艺和技术规范, 初步建立了我国无公害贝类生产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20.
<正>3月,东海水产研究所主持承担的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海水贝类安全生产与质量控制关键技术示范"通过了农业部科技发展中心组织的专家验收。该项目的实施,熟化了贝类养殖区分类划分和生产管理技术,改进研制了贝类净化配套设备,优化了贝类净化加工工艺,建立了完善的净化贝类流通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