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间伐对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凋落物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了解间伐对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凋落物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利用试验测定和定量统计的方法,分析比较了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间伐和未间伐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凋落物层和土壤层(0~10cm、10~20cm)的理化性质,结果显示:与未间伐林分相比,50%强度间伐6a后林分内凋落物层生物量、质量含水量、有机质含量和全氮含量分别提高了17.25%、6.05%、9.08%、31.94%;土壤层的质量含水量、土壤容重和有机质含量有所上升(0~10cm土壤层分别增加4.84%、11.11%、15.67%;10~20cm土壤层分别增加10.25%、12.50%、28.97%),而全氮含量呈下降趋势(0~10cm土壤层减少20.83%;10~20cm土壤层减少16.67%);土壤pH值亦有所下降。研究进一步证实,通过间伐能够增加地表凋落物生物量,改变有机质分解速率,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土壤的理化特性。 相似文献
3.
4.
不同间伐抚育强度对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林下凋落物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塞罕坝地区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在不同间伐抚育强度下其林下凋落物的现存量和持水量的变化情况。试验选取立地条件和成林状况基本一致的林分进行研究,设置弱度、中度、强度3种不同程度的间伐抚育强度与未间伐抚育林分进行对比研究,研究结果发现:伐后林分凋落物现存量表现为未伐(6.747t/hm2)弱度(6.209t/hm2)中度(5.121t/hm2)强度(3.922t/hm2),各林分持水量表现为未伐弱度中度强度,依次是2.527t/hm2、2.218t/hm2、1.690t/hm2、1.251t/hm2,且均是半分解层大于未分解层,平均持水量与凋落物现存量表现趋势一致。 相似文献
5.
以燕山山地主要的造林树种华北落叶松(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16a,23a,34a,42a)和主要混交树种26a白桦(Betula platyphylla)、30a山杨(Populus davidiana)凋落物为研究对象,从不同林龄、不同组成成分、组成比例方面对凋落物的储量和持水特征展开研究。结果表明:1)华北落叶松人工林(16a,23a,34a,42a)以及26a白桦次生林、30a山杨次生林这6种林分类型的凋落物储量分别为35.75,45.50,60.00,65.94,25.40,19.39t/hm2。2)不同林龄落叶松凋落物的持水率呈现出16a23a34a42a的趋势,白桦和34a华北落叶松,山杨和34a华北落叶松分别以不同比例混合的凋落物的持水率以落叶松+白桦(1∶3)的最大,凋落物持水率随着浸泡时间的增加呈指数式增加;3)不同林龄华北落叶松凋落物的吸水速率呈现16a23a34a42a。6种不同比例混合凋落物的吸水速率以落叶松+白桦(1∶3)的最大。凋落物吸水速率与浸水时间之间存在幂函数关系,随浸泡时间的增加,吸水速率减小。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华北落叶松不同林分密度对林下土壤及凋落物特征的影响,以关帝山林区孝文山林场华北落叶松天然林的林下土壤及凋落物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及室内分析测定不同林分密度下土壤及凋落物的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结果表明,华北落叶松天然林土壤及凋落物碳氮磷含量随林分密度的变化规律各不相同。在同一林分密度下,华北落叶松天然林凋落物各养分元素含量均大于土壤中的。不同密度华北落叶松林分的土壤碳氮磷和有机质之间不存在显著相关性,土壤碳、凋落物碳和凋落物磷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8.
9.
为了给森林经营和资源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基于塞罕坝机械林场不同林龄(12a生幼龄林,27a生中龄林,40a生近熟林)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标准地的调查资料,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对林分生长与土壤养分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结果表明:随着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林龄的增加,土壤pH值由5.76降到5.52,土壤酸性逐渐增强,速效磷含量变化范围为4.67~7.64mg/kg,与pH值变化一致,呈逐渐降低趋势;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钾以及全钾含量在中龄林中最高,分别为39.02g/kg、2.32g/kg、130.56mg/kg和17.6g/kg,近熟林次之,幼龄林最低。其中,全氮含量在各个林龄阶段差异显著(P0.05),全钾含量差异极显著(P0.01);土壤全磷含量和碱解氮含量随着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林龄的增加而增加,且在各个林龄阶段全磷含量差异显著(P0.05)、碱解氮含量差异极显著(P0.01)。总的来说,不同林龄华北落叶松土壤养分含量差异较大,幼龄林和中龄林对土壤养分的需求较高。 相似文献
10.
不同立地条件下华北落叶松叶凋落物的分解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凋落袋法,研究2种立地条件下不同林分密度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叶凋落物基质质量、分解速率的差异。结果表明:海拔与坡度是造成2种立地(地位级Ⅲ,Ⅳ)差异的主要因子,华北落叶松叶凋落物季节失质量率均表现出双峰曲线,且在秋季失质量率最高。2种立地条件下,叶凋落物半衰期分别为2.57,2.67年,完全分解分别需要11.09,11.24年。叶凋落物年平均失质量率、分解速率及初始无机养分含量均表现出立地Ⅲ高于立地Ⅳ。与立地Ⅳ相比,在立地Ⅲ下,C/N均值、木质素含量均值更有利于凋落物分解。经t检验分析,2种立地条件下叶凋落物初始无机养分含量之间并无显著差异性,而有机养分中木质素含量、有机碳含量之间差异显著(P<0.05)。相关分析表明:凋落物分解速率与全碳、C/N、凋落物层厚度呈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35,-0.569,-0.758。叶凋落物质量指标表明:在立地Ⅲ条件下,林分密度为1675株·hm-2最为有利于凋落物分解;在立地Ⅳ条件下,则以林分密度1300株·hm-2最为有利于叶凋落物分解。 相似文献
11.
12.
13.
秦岭南坡中山地带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对土壤的影响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4
秦岭南坡中山地带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对土壤的影响雷瑞德,党坤良,张硕新,谭芳林(西北林学院森林资源保护系杨陵712100)关键词华北落叶松,土壤养分状况,阳离子交换量,酶活华北落叶松(Larixprincipis-rupprechciiMaryr.)天然... 相似文献
14.
15.
落叶松人工林凋落物一般呈微酸性或酸性,主要决定于凋落物的组成和含水率。针叶所占比例越高,酸度越大;凋落物的含水率越小、酸度越大。 相似文献
16.
落叶松人工林土壤微生物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通过土壤和凋落物层微生物含量的测定探讨了华北落叶松人工纯林,间伐抚育,混交林和二代连栽林地土壤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的含量变化以及微生物在凋落物层,土层间的垂直分布状况,为研究落叶松人工纯林的潜在地力衰退问题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抚育间伐对华北落叶松纯林林下植被的影响,对河北省木兰林管局600,900,1 200,1 500株/hm2共4种不同密度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林下植被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林下植被物种丰富度,平均高度、平均盖度、平均密度、植物多样性指数随着保留密度的增大而减小,且密度600株/hm2和900株/hm2落叶松林下植被的各项指标都相接近,与其它2种密度林下植被相差较大;较小密度之间的林下植被物种组成相似程度较大,较大密度和较小密度落叶松之间林下植被物种组成差异较大;40 a生左右、平均高为11m、密度为1 500株/hm2的华北落叶松间伐保留密度为900株/hm2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18.
2006年5~8月对塞罕坝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群落土壤节肢动物进行了两次系统调查,共获得土壤节肢动物1560头,隶属6纲22目。其中弹尾目、蜱螨目、膜翅目和啮目为优势类群,蜘蛛目、鞘翅目和双翅目幼虫等为常见类群。通过4块样地对比可得出:天然次生林群落土壤节肢动物类群数、个体数多于落叶松人工林,多样性也高于人工林;落叶松人工林和天然次生林土壤节肢动物剖面分布具有明显的表聚性,并且随着土壤层次的加深,类群数和个体数也随之减少;落叶松人工林和天然次生林群落中的土壤节肢动物群落有比较高的Jaccard相似性系数,表明两类林分在土壤节肢动物类群和个体数量分布上有较大的相似度。 相似文献
19.
以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分析了不同间伐抚育强度下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林下土壤层的物理性质变化情况。选取指标主要包括土壤容重、土壤饱和含水量、土壤田间持水量以及土壤总孔隙度。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间伐强度的加大,林下土壤容重持续下降,其中0-10cm处的土壤容重相比未伐林分分别下降3.2%、5.2%、5.7%;lO-20cm处分别下降1.6%、1.6%、3.9%;土壤饱和含水量、土壤田间持水量、土壤总孑L隙度等指标也随间伐强度的增大而增加。对研究结果采用方差分析的方法进行显著性检验,结果表明:不同强度的间伐抚育对落叶松林土壤层的饱和含水量、田间持水量变化影响显著,对土壤容重和土壤总孑L隙度的变化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20.
杉木凋落物归还林地供其再度吸收和利用是杉木人工林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重要途径。虽然前人对杉木人工林、混交林凋落物的特性和养分循环进行了大量的实验与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对凋落物的特性与土壤养分循环有了较深的了解,但杉木凋落物对土壤各项物理性质影响的相关综合论述类文献较少。文章通过分析近年大量的研究成果和数据,运用对比、举例说明的方法阐述了杉木凋落物对土壤容重、孔隙度、通气性、水分、温度、团聚体等物理性质的影响,并对改善杉木人工林地的土壤性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