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嫁接苗建立红松果林和种子园,可缩短母树结实年龄.早春在温室中对红松营养钵苗进行嫁接,较传统室外嫁接方法提高嫁接成活率10%左右;嫁接苗在当年雨季即可上山造林,成活率高,可缩短管护期10个月,显著降低了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2.
红松嫁接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十余年对红松本砧嫁接和红松异砧(樟子松)嫁接技术及苗期管理等试验研究,总结出红松选优、采穗、砧木苗的选择与定砧、嫁接时间的确定、嫁接方式和嫁接苗的管理等一整套红松嫁接技术.结果表明:红松本砧硬枝(5月)嫁接成活率达96.3%,高于6月10日嫁接成活率的5%,当年接穗生长量高于6月10日嫁接2.2cm.红松本砧嫩枝(8月)嫁接成活率达79%,红松异砧(樟子松)硬枝嫁接成活率可达85%,嫁接苗上山定植的成活率可达80%~85%.采用红松嫁接苗营建的红松果林示范林早期所结果实性状表现良好,其结实株率在12.1%~40.2%之间,平均单株结实量在388~778 g,单株最多结果数10~15个.其中无性系L18、L7和L189的结实株率达30%以上,平均单株结实量超过700 g.红松的嫁接苗较红松实生苗早结实8~10 a.  相似文献   

3.
通过10余年对红松嫁接苗造林的跟踪管理,总结和研究了大边沟地区红松嫁接苗造林及后期管理技术,提出了红松嫁接苗在栽植后尽早结实,提高果实产量的具体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4.
红松是长白山阔叶红松林的建群、用材及经济树种,红松果林是本区域发展的主要方向。本文从种穗来源及嫁接苗培育、采穗圃营建方法、管理措施、生产用种条的采集及标准等方面详细介绍了红松结实优良无性系采穗圃营建技术。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比分析了红松播种留床苗、移植苗、嫁接苗和容器苗四种不同造林苗木的优劣性,结果表明:应选择移植苗作为低成本造林苗木,其中苗龄为2-2的移植苗苗木质量最佳。采用红松容器苗嫁接培育技术可以显著提高红松苗的经济效益,但造林成本较高,难以推广。  相似文献   

6.
红松是我局“乡土”树种和主要造林树种之一。为加速培育后备资源,提高红松林的生长量,我们对皆伐迹地、柞木林下和疏林下营造的人工红松林进行了标准地调查,由于立地类型、造林方式及郁闭度的不同,红松幼树生长状况有很大差异(见表)。  相似文献   

7.
红松容器苗是保证营造红松果林成功的重要措施之一。从育苗地的选择、育苗容器的准备、营养土的配制、砧木的选择、嫁接时间、嫁接方法、嫁接苗管理等方面阐述了红松容器嫁接苗培育的主要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8.
从红松林林分条件、营造林及经营管理等方面详细地论述了通化县三棚林场红松大苗移植营造技术和红松林改造技术。阐述了通过两种技术的实施,对苗木成活率、造林成本、红松人工林结实的有效影响。  相似文献   

9.
从红松林林分条件、营造林及经营管理等方面详细地论述了通化县三棚林场红松大苗移植营造技术和红松林改造技术.阐述了通过两种技术的实施,对苗木成活率、造林成本、红松人工林结实的有效影响.  相似文献   

10.
黑龙江省龙江县樟子松改造红松坚果林的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黑龙江省龙江县引种红松嫁接樟子松幼树,通过对不同立地、嫁接高度、时间和不同保湿方法嫁接红松进行试验,将樟子松林改造为红松球果林.结果表明,不同试验组合异砧嫁接的成活率和保存率存在着差异.在西部地区宜采用嫁接后塑料袋保湿方法,减少蒸腾,提高嫁接成活率.  相似文献   

11.
影响红松嫁接苗造林成活率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通过选取不同立地条件进行红松嫁接苗造林试验,分析影响红松嫁接苗造林成活率的关键因素,结果表明:除了嫁接苗质量问题导致造林成活率低以外,造林地选择和造林质量也是制约造林成活率的主导因子;因地制宜,适地适树,才能保证红松嫁接苗有较高的造林成活率。  相似文献   

12.
红松直播造林与植苗更新的对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红松直播造林与植苗更新的试验方法。通过直播与植苗两种造林方式的对照分析,得出在天然次生林下直播红松是顺应自然的一种更新造林方法,它具有抗性强、免抚易管理的优点,与红松植苗相比既可做到免抚,又能降低生产成本,是加快恢复小兴安岭森林顶极群落--阔叶红松林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阔叶红松林是我国东北东部山区的典型地带性顶极群落,红松则是阔叶红松林中的优势树种和建群种。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由于长期的不合理开发利用,阔叶红松林严重退化,建群种红松消失,并逐渐被次生林生态系统(包含次生林及镶嵌其中的人工林)所取代。由于次生林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服务功能等远低于原始林(阔叶红松林),因此,促进次生林生态系统的正向演替、恢复其固有结构和生态功能已成为东北林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如何促进红松在次生林生态系统内的更新是实现阔叶红松林恢复的关键。已有研究表明,阔叶次生林冠下人工栽植红松是将次生林定向恢复为阔叶红松林的可行途径;而在此过程中,光是影响冠下红松更新成功与否的最关键环境要素。该文综述了以往红松对光环境响应的研究结果,旨在为通过调整次生林林分结构促进次生林冠下红松更新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4.
红松是我国东北东部山地地带性植被的优势树种,材质优良,用途广泛。由于红松材质轻软、耐腐蚀力强等特点在中国乃至世界是极为稀罕的珍贵树种,是珍贵的经济树种。通过辽宁东部山区多年来红松造林中的技术经验,对造林地选择、整地、苗木的质量、上山苗龄、造林方式和方法进行规律性的总结,希望对该地区营造红松林具备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辽宁人工红松林主要病害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红松材质优良,生长迅速,为珍贵造林树种之一。半个世纪以来,特别是1949年以后的三十多年间,东北地区人工栽植了许多红松。但出于树种单一,造林及经营措施不宜等弊病,随着大面积人工红松林相继成林,病虫害种类逐渐增多,危害亦日益加重。草河口林区是我国研究人工红松林的重要基地之一,境内生长有国内林龄最大的人工红松林。几年来,我们以草河口林区为中心,对辽宁东部山区的人工红松林病害做了一些调查和采集工作。为了系统地了解辽宁人工红松林病害种类、分布及危害情况,调查也  相似文献   

16.
文章根据育苗实践,归纳和总结了红松嫁接苗幼林时期的管理技术要点,侧重于嫁接苗幼苗期的水肥越冬和病虫害防治等技术管理,为红松嫁接优质苗培育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7.
以圃地育苗嫁接方法作对照,对红松容器苗嫁接技术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红松容器苗的嫁接可使新梢生长量提高16.5%,新梢粗度提高15.1%,冠幅提高4.4%,侧根条数增加71.7%,嫁接成活率提高7.2个百分点,Ⅰ级苗率提高21.7个百分点,间接提高上山造林成活率12.5个百分点。红松容器苗可为红松嫁接提供优质砧木,并能显著提高嫁接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指出了红松是我国东北地区的主要用材林树种之一,同时其种子也有食用和营养价值。阐述了红松嫁接方式方法,探讨了嫁接苗苗木的管理、抚育及病虫害防治等技术,以期为红松嫁接技术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9.
红松是东北地区珍贵的乡土树种之一 ,其木材、针叶、树根、果实、花粉、树脂等均有极高的经济价值 ,更具有保水固土的作用。为充分发挥红松林的多种效益 ,必须拥有大量优良的种子或种穗 ,而现阶段我国红松良种繁育工作还很落后 ,目前还不能满足需求 ,因此 ,建立永久性的红松采种基地显得非常重要。1 红松采种林分的概况我国红松林地理分布于北纬 33°5 0′~5 2°0 0′,海拔高度在 1 80~ 70 0 m之间 ,其基因类型极为繁杂、多样。由于多年来对天然阔叶红松林进行皆伐或强度择伐作业 ,急剧破坏了高产红松优良基因资源 ,现有残破的红松林由于…  相似文献   

20.
不同嫁接方法与整地方式对红松育苗和造林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3种嫁接方法不同时期进行红松嫁接育苗及不同整地方式造林试验,结果表明:与劈接和单芽贴接法相比,采用舌接法嫁接成活率最高,达到了94.41%,劈接法成活率87.78%,单芽贴接法为83.52%;不同嫁接时期比较,4月25日和5月10日嫁接成活率最高,分别达到96.67%和95.33%。采用嫁接苗上山造林,各整地方式对造林成活率的效果依次为平台整地造林成活率96.67%鱼鳞坑95%竹节壕85.83%嵌缝76.67%,属平台整地造林成活率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