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宁波庶来遗址春秋时位于越国后方。遗址中曾出土了部分具有特色的青铜器。其中有一件青铜双孔刮削器此前未曾见过,通过分析其造型特征、发现其具备了造型轻薄、双孔、锯齿等铚的几大要素,因此认定应该是春秋时期的青铜铚,在比较其与吴越地区其它青铜铚在造型特征、使用方法上的异同后,认为庶来遗址这件青铜铚代表着青铜铚的一种类型,极具有典型性,并在此基础上重新审视吴越时期此地的农业发展程度。  相似文献   

2.
福建农业考古概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福建地处东南,这里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青山绿水,适于耕作。早在几千年以前,原始人类就已经在这块富饶的土地上留下了农业耕作的痕迹。近几十年来,全省各地陆续发现出土的许多文物,展示了几千年来福建地区古代农业的一些状况。位于闽江中下游流域的闽侯县昙石山新石器晚期遗址是本省中部地区最有代表性的遗址之一。这里的出土物下层以小型石器如锛、斧等为主,中层则明显增加了石镰、石(蚌)刀、石钺等有关农业生产的工具(图一、1、2、3),都反映了当时该地区农耕的一些情况。与福州毗邻的福清县东张新石器晚期遗址则在石研磨器及烧土中发现了稻草的痕迹,这为闽中地区原始  相似文献   

3.
    
农业的历史是从农具开始的,离开了农具就没有农业可言。农业生产的发生和发展,是和农具的产生和发展并行的。作为传统的收割农具,镰的发展是农业生产不断发展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镰是镰刀的简称,古时称为铚、艾等。铚是专门用作收获禾穗的一种收割农具,在古书里被称为短柄的镰。《说文解字》:"铚,获禾短镰也。"《小尔雅·广物》:"禾穗谓之颖,截颖谓之铚。"《释名》:"铚,获禾铣也。铚  相似文献   

4.
江苏省水稻育种与生产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据考古发掘,江苏省境内已发现的5000年以前的稻作遗址达20多处,表1列出了其中的一部分。位于张家港南沙镇的东山村遗址最早年代距今8000年,对该遗址进行植物蛋白石分析结果,在距今8000年的文化层中发现了大量来源于水稻叶片机动细胞硅酸体的植物蛋白石,表明该遗址周围在8000年前就种植过水稻。这是迄今为止江苏省境内发现的最古老的稻作遗址,比浙江省河姆渡遗址还早1000年,充分反映了江苏省悠久的稻作历史。  相似文献   

5.
寨峁梁遗址位于陕西省榆林市,是陕北一处龙山时代晚期的遗址。该遗址与石峁城址相距不远,同处秃尾河流域。2014年伴随寨峁梁遗址的发掘采集了土样,浮选出了粟、黍、藜、猪毛菜、胡枝子等13种植物种子。浮选结果显示,寨峁梁遗址当时的农业应该是以粟和黍为主的旱作农业经济,黍的地位略低于粟。其中一些旱地杂草和虫实属植物种子反映出了当地干旱的气候环境。此外,遗址中发现了数量较多的藜,其可能作为一种补充性的食物资源。  相似文献   

6.
江苏省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陶器的植物蛋白石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一、前言在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中,一般是通过炭化米、陶器上的压痕的发现,或对遗址土样中稻的遗体及水稻植物蛋白石等作为该遗址是否存在稻作农业的重要依据。这些发现和分析尽管可以分别证明稻作农业和栽培稻的存在,但都有因出现频率和人为移动的可能性不同而不同。有一点是共同的,没有这些遗物出土的遗址,并不意味着这些遗址没有过稻作,而在调查结果上又必须将它们排除在稻作遗址之外。在进行稻作起源研究这样以大时空为对象的研究中,在均质条件下积累稻作农业的有关资料是得到正确结论必不可少的条件。特别像水田稻作农业,因需具…  相似文献   

7.
水泉遗址是辽西地区夏家店下层文化的典型遗址,2021年度首次发现的防洪护堤设施更彰显了其重要地位。该遗址植物遗存的浮选过程中发现了包括粟、黍和大豆在内的炭化农作物种子,以及禾本科、豆科、藜科、蓼科、蔷薇科、茄科和锦葵科在内的炭化非农作物种子。经过科学的分析和讨论,我们认识到水泉遗址先民从事着以粟、黍为主,大豆为辅的较发达的多品种旱作农业,农业经济在其经济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田野考古发掘不断增多,我们枣滕地区于1952年首先在岗上遗址(1)发现大汶口文化的彩陶片,之后便揭开了鲁南枣滕地区考古发掘的序幕。现已先后发掘了北辛遗址(2)、二疏城遗址(3)、建新遗址(4)、西康留遗址(5)、西公桥遗址(6)、庄里西遗址(7)和前掌大遗址(8)等一批重要遗址。在枣庄地区,通过几代文物考古工作者的不断努力,已经建立了山东史前考古序列枣滕特点的鲁南史前考古谱系。即:北辛文化(距今7500—6300年之间)———大汶口文化(距今6300—4600年左右)—龙山文化(大约距今4600—4000年)———岳石文化(4000—3600…  相似文献   

9.
说明一、我省所发现的古文化遗址中,除万年仙人洞遗址出土较多骨、角、蚌工具外,其他遗址出土的多是石质工具。其中与农业有关的锛、斧、刀等,数量较多,形制大致相同,故只将重要遗址出土的农具列出、标明数量、略加说明,并将已发表的资料出处列于目录之后,以供查阅。二、石锛,石斧的用途较广,考古界历来也有争议,尚无定论。我们认为它和原始的“火耕”农业有密切关系(而且其中有一部分是过去定名不妥,实际上是耜锄之类的农具),  相似文献   

10.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一队最近在汝州市李楼遗址首次发现了河南龙山文化晚期的炭化稻米,为研究黄河流域的史前农业等提供了重要资料。李楼遗址是一处保存较好的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夏商时期的古遗址,包含着丰富的遗迹、遗物。从去年开始的发掘,揭露出不同时期的房基、墓葬和灰坑,以及大量的陶、石、骨、角器。考古人员在今年四、五月的发掘中第一次使用了水洗法技术,在典型灰坑和地层里水洗出一批炭化稻米等粮食作物遗存。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金中都水关遗址有约870年的历史,是金中都现存最大的遗址。其中木结构作为遗址的基础和主体,在整个水关结构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探明水关遗址木结构的详细组成,无损检测和评估木构件的缺陷状况,旨在为金中都水关遗址修缮、保护提供依据,为同类型的地下木结构的无损检测和评估提供借鉴。  方法  首先对木结构现场进行勘测、校对,获得擗石桩、基础木桩、衬石枋3类木构件的典型尺寸、位置、数目及相互关联等信息,还原水关木结构模型;其次,根据3类木构件各自特征,以其中的236根木构件为对象,进行现场检测和实验室分析,包括敲击、尺寸测量、含水率测量、微钻阻力检测和树种鉴定等;最后,汇总现场检测和实验室分析所获得的信息,对被测木构件状况给予分等,并归纳木构件腐朽缺陷存在规律。  结果  重构了金中都水关遗址木结构三维模型,发现木结构应当由204根擗石桩、771根基础木桩、92根衬石枋组成;遗址木构件主要缺陷形式为腐朽及腐朽导致的材料缺失,次要形式为裂纹;从单根木构件来讲,地面以上部分腐朽程度相对较轻,而地面以下部分腐朽程度相对严重;遗址木构件树种以落叶松为主,樟子松为辅。  结论  金中都水关遗址木结构整体状况较差,未发现状况良好的A等木构件。在3类木构件中,擗石桩的整体状况相对最好,基础木桩的整体状况相对最差。实践证明,对水关遗址木构件的缺陷状况,综合利用敲击、尺寸测量、含水率测量和微钻阻力检测等进行检测、评估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衣学慧  熊星  李朋飞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5):15443-15445
保护利用大遗址可以确立城市或地域在人类发展进程中的文化坐标,进一步提升其文化形象和地位。西安近年来建造了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曲江池遗址公园、寒窑遗址公园、大慈恩寺遗址公园、唐城墙遗址公园、秦二世陵遗址公园等一批遗址公园,通过分析各遗址公园的建造特色和所用技术手段总结出遗址保护与城市建设相结合的新模式。西安市把文物保护、遗产保护和开拓创新相结合,建设了一大批具有西安深层次的文化内涵的遗址公园,同时起到保护遗址并更新城市建设的作用,较好地体现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和古老东方文明的独特神韵。将遗址保护与城市建设相结合具有提升城市文化形象和地位、增加城市公共文化空间魅力、推动和促进大遗产保护事业发展、争取更多城乡建设资金等方面的重要功能。  相似文献   

13.
吴国农业考略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解放以来,考古工作者,在吴国地域内对遗址和墓葬经过科学的发掘和文物征集工作,发现有石、蚌、铜一类的农业生产工具,它使我们对吴国农业生产技术的考证初具条件,这些,仅是能保存下来的一部份,而大量的竹、木、骨一类农业工具,由于保存不易而腐烂无存,这也使我们对有些农具考证造成了困难。其次是在这些遗址、墓葬中,发现了粮食和其他食物,从而使我们对吴国生活和生产情况又有所启发。再结合少数的文献资料,拟对吴国农业生产概况作一次尝试性的探索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前,美国安多夫考古研究基金会主席、著名农业考古学家理查德·麦克尼什(马尼士)博士与江西、四川有关专家学者一道,共同对万年仙人洞遗址进行了为期三天的考察。万年仙人洞遗址是一处新石器时代早期的洞穴遗址,位于江西省万年县县城东12公里的小河山。1962、1964年江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曾两次进行发掘,揭露面积69平方米,出土石、骨、蚌、陶器90余件(片),禽兽骨碎片10600余块,代表5个个体的人类骨骼化石,还发现烧火  相似文献   

15.
内蒙古敖汉热水汤遗址浮选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热水汤遗址是一处夏家店上层文化典型遗址。2016年,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与敖汉旗博物馆联合对该遗址进行了发掘,发掘过程中,采用针对性采样法对热水汤遗址进行了采样,在实验室种属鉴定过程中,发现了包括以粟、黍为代表的农作物和狗尾草、胡枝子、猪毛菜、藜等为主的其他植物种子。这些植物遗存的发现,对我们探究热水汤先民的生业方式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16.
江苏梅埝龙南遗址古稻作的调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1987—1988年,苏州博物馆在江苏省吴江县梅埝乡龙南村发掘一处古人类居住遗址。出土了一批陶、石、骨制作的生活用具和生产工具,并从一些遗存的灰土中淘洗出大量炭化稻谷。据C~(14)测定遗址的年代距今4765年±108年至5360年±  相似文献   

17.
时空镜头倒回明年前:1959年初春,浙江嘉兴郊区南湖乡天带桥马家浜(自然村)在沤肥挖坑中,发现了大量兽骨和古代遗物。3月间,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与省博物馆、杭州大学历史系、杭州师范学院历史系等6家单位组成考古队,来此进行了发掘。发掘的马家浜遗址位于城南7.5公里处,面积约15(X平方米,东西长150米,南北宽100米。发掘坑位在遗址中部,共开坑5个,计213平方米。马家浜遗址发现后,嘉兴各地和湖州、上海、江苏等地又陆续发现不少同类型的文化遗址。在1977年11月全国文物考古界召开的长江下游新石器时代学术讨论会上,将这些遗…  相似文献   

18.
一、斧名称发现地点资料来源时代斧形器木垒县大石头乡七城子遗址《新疆文物》1989年3期50页旧石器晚期斧形器木垒县东城乡塔克尔巴斯陶《新疆文物》1989年3期51页新石器早期斧形器鄯善县克孜勒库木遗址《新疆文物》1988年3期4页新石器早期双刃斧罗布淖尔遗址《新疆文物》1993年4期40页新石器直刃斧罗布淖尔遗址《新疆文物》1993年4期40页新石器弧刃斧罗布淖尔遗址《新疆文物》1993年4期40页新石器石锤斧疏附县库鲁克塔拉《考古》1977年2期109页新石器石斧和硕县新塔拉遗址《考古》1988年5期402页距今3500年青硐斧和颈县新塔拉遗址《考古》1…  相似文献   

19.
石质砍土镘     
在新疆地区流行的砍土镘,是一种有地区特点和民族特色的农具。维吾尔民族用它开荒、播种、浇水、中耕、收获,这种砍土镘源远流长。建国以来的考古发现,为探讨它的演变及其发展提供了重要线索。在新疆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或铜石并用时代的遗址中,往往石刀、石镰、石棒杵、石磨谷器所占比例甚大,其它砾石器、纺轮、石球等也有发现。稍后,无孔半月形的石刀,弧背凹形的石镰,加磨的更为精细,说明当时的原始农业已经达到较高的发展水平。但是,在这些原始生产农具里,石质的砍土镘最具有代表性。过去曾根据其形状的不同,有的称为“石斧”  相似文献   

20.
浅析青铜时代哈密的农业生产状况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浅析青铜时代哈密的农业生产状况新疆哈密地区博物馆张成安新疆哈密在距今约三、四千年时进入了青铜时代,即继铜石并用时代之后,在铁器时代之前。这一时期哈密地区的主要文化遗存有林雅墓地、五堡墓地、焉不拉克城址和墓地、卡尔桑遗址、南湾墓地和兰洲湾子遗址及墓地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