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清代"改土归流"之后,将土司外迁,清推行移民优惠政策,美洲作物的传入,使武陵山地开发成为可能,大量移民的迁入,加快了武陵地区传统小农经济的发展。但移民后人口繁衍,对武陵民族地区森林植被造成了破坏,引起生态问题。  相似文献   

2.
李锦伟 《农业考古》2024,(1):95-102
随着改土归流的不断深入、国家权力的不断延伸以及外来移民的大量涌入,明清时期武陵山区的农村经济有了较大发展,具体表现在:农业生产技术有了较大提高,农业结构得到一定调整;农村手工业的进步较为明显,推动了山地资源的商品化生产;农村商品经济不断活跃,促进了农村市场的扩大。明清时期武陵山区农村经济的发展,为该区域其他社会事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经济基础,也为当今经济发展提供了历史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通过清代湘西地方志来探讨改土归流后湘西地区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副业等农业内部不同部门的构成及其比例关系。通过研究得出结论,改土归流后湘西地区农业结构出现了新的格局,人口增长是农业结构演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清代雍正时期,土家族地区完成改土归流。进驻到土家族山区的流官发布文告,招募流民垦荒,引种、推广玉米等高产粮食作物,提高粮食产量,促进了山区农业发展。但过度的农业开发导致了严重的生态灾变,山林被焚毁,野生动植物资源急剧减少,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山区种植玉米引发水土流失,山地肥力降低;农业开发后,山区的水旱灾害频仍。  相似文献   

5.
徐艳 《广西农学报》2012,27(4):44-48,55
桂西南地处广西西南部与越南接壤,唐宋时期此区域还是荒蛮与朝廷流放犯人瘴气弥漫之地。经过明清“改土归流”政策的推行,中央加强了对此区域的管理;桂西南地区逐步得到开拓。经过明清时期的“改土归流”,随之清政府推行“摊丁入亩”,极大的促进了桂西南地区人口的增长与税收收入的增加,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桂西南地区在明清之际,开始重视农田水利的开垦,并且引进新农具和新经济作物诸如“番薯、玉米、甘蔗、烟草”的种植,改善了当地经济发展模式,使桂西南地区经济得到开拓和发展。随着桂西南经济的发展,桂西南人口数量出现不断增长,人口持续不断增长也促进了桂西南文教的发展,进而体现在桂西南地区人才罕见的迅速崛起与发展壮大。随着桂西南地区经济不断的发展,大量高素质的人才不断的崛起,逐步改变桂西南地区荒蛮,使得此地瘴气逐渐消散。  相似文献   

6.
历史上河北平原的水稻种植在汉唐时期达到鼎盛,宋代开始衰落,明清时期已经很少了。水稻种植的变化与该地区的水环境变迁密切相关。唐宋以来河北平原水资源不断缺乏,水环境不断恶化,是导致了该地区水稻种植衰落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武陵山区地处湘鄂渝黔四省市交界之处,由于气候和地理条件较为独特,很早就是茶叶种植的地区。明清时期,武陵山区各府州县志中,均对当时的茶叶种植情况有所记载,是我们今天了解明清时期武陵山区植茶的基本资料,从资料中也可以看到其植茶范围广、发展并不落后,但总体规模较小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壮族是典型的稻作民族。明清以来,其农作物的种植结构因受地形、气候等自然地理因素,以及农作物的引进、人口的迁移等人文地理因素的影响,壮族地区农作物种植结构具有显著的特征。主要是平原地区农作物种植的品种不断增加,但水稻种植一直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而玉米、麦等杂粮在种植结构中的比重,大致呈由平原、丘陵向山地不断提升的趋势。这种变化正是壮族适应边疆民族地区农业地理环境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黔西北位处长江、珠江的中上游,就自然背景而言,其主体为典型的疏林草坡生态区,生态系统十分脆弱,一旦开发不当,就会出现土地石漠化、沙化等生态灾变。历史上,生息在这一地区的氐羌系统各民族一直实施农牧混合生计模式,这样的生计模式不仅繁荣了当地的经济,维护了生态系统的稳定,而且还为长江、珠江中下游水资源的稳定做出过重要贡献。康熙"改土归流"后的300余年间,随着垦殖面积的扩大,无序的矿业开发,不但没有出现经济的大繁荣,反而诱发了诸种生态灾变,成了当前贵州省结构性贫困和经济性贫穷的重灾区。因此认真总结历史时期黔西北畜牧业衰落的经验教训,对于当前贵州省的经济建设、生态建设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0.
为了维持边疆民族地区的稳定,巩固封建统治,明清王朝恩威并重,曾在西北、西南地区采取了一系列经营政策和措施,包括设置军政机构、拓展驿路交通、移民屯垦、茶马互市、改土归流等。这些政策措施总体上促进了西部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尤其在农业开发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贵州武陵山区是武陵山脉由东北走向延伸的区域.包括铜仁的大部分地区和遵义的小部分地区,属于中亚热带气候类型,年平均气温为15.8~18.2℃,≥10℃年有效积温5000~5600℃,年平均降水量在l000~1500mm.另外,受武陵山脉的影响,使背风面(西部)的热量条件比迎风面(东部)要好,因此,该地区适合多种柑橘品种,特别是抗寒能力较强的品种发展.但近年来,贵州武陵山区频频出现“卖果难”现象,影响了果农的积极性,据分析,产生问题的根本原因是品种结构不合理,老劣品种多,优新品种少;低产果园多,产品品质下降;宽皮柑桔多,橙类比重少;中熟品种多,早、晚熟品种少.  相似文献   

12.
黔东南地区“糯禾改籼稻”的历史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黔东南是贵州的糯禾文化区,从清代中期改土归流以来,该地区在农业发展中多次推行“糯禾改籼稻”,结果使糯禾区变成了籼稻生产为主的农业区。糯禾改籼稻既是生态多样性被破坏的结果,也是经济发展中盲目追求量的增长的体现。  相似文献   

13.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我国的城乡二元结构产生、发展并发生变化.城乡二元结构变迁的历史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其初步形成阶段,这一时期城乡出现非均衡的格局;第二阶段是其最终形成和发展阶段,这一时期非均衡格局发展成为非均衡制度,城乡二元结构社会真正形成并发展;第三阶段是城乡二元结构的变化阶段,这一时期城乡二元结构有所突破,但又出现新的失衡状态.  相似文献   

14.
采用地理学与人类学相结合的方法,利用当地农民的记忆,还原黄土丘陵区麦地堙村和石咀头村2个典型农耕村庄60多年来不同时期的玉米种植格局及其种植方式,对该地区的玉米种植变迁进行研究,立足可持续发展的视角,探讨农耕发展的得与失。结果表明,在过去的60多年间,研究村庄的玉米种植由零星分散的空间格局向大面积连片格局过渡;种植结构从与其他农作物多样化种植转变为单一化种植;种植体系由内部良性循环体系转变为投入与产出高度依赖外部的体系;传统的玉米种植方式逐渐被抛弃。黄土丘陵区60多年来的玉米种植变迁过程,实际上是传统农耕在向现代化农业转变的过程,也是传统农耕逐渐消失的过程,这一区域正面临着人口、资源与环境的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15.
考察南京农业大学的历史变迁,需要分别追溯两个不同历史时期的演变过程。前一个时期从1914年至1952年止,是学校前身的两个主要分枝——私立金陵大学农学院与南京大学(解放前国立中央大学)农学院分别形成、发展和变迁的过程;后一个时期从1952年至1988年止,是两校合并后发展、变迁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清初,土家族地区相继完成了改土归流,流官取代了土司的统治。"蛮不出峒、汉不入境"的禁令被废止,大量的移民进入到土家族山区,他们不仅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还带入了适合土家族山区的农作物——玉米,玉米的引种提高了土家族山区的粮食产量,满足了不断增长的人口对粮食的需求,吸引更多流民进入到土家族山区,促进了该地区农业经济开发。玉米的过度种植不可避免的带来许多负面效应,如造成该地区土地肥力下降,森林植被资源被破坏,从而引发生态灾害等。  相似文献   

17.
在桂南红壤种植天草桔橙,分别用煤灰、滤泥、蔗渣做改土材料进行改土试验,每667m2均施用27t的改土材料,结果表明,改土后两年来,用煤灰总产1 635kg,增收400元;用滤泥总产1 274kg,亏损237元;用蔗渣总产1 022kg,亏损280元。同时,使用煤灰改土试验后果实的外观、风味及土壤理化性状的改良均优于滤泥...  相似文献   

18.
马铃薯明末清初仅在民间零散种植,对寒苦瘠薄之地的适应,使之在清中后期成为西南及其毗邻地区平民救灾度荒之粮,为清政府在西南实施和巩固"改土归流"的民族治理制度提供了大量移民安生立命的粮食保障。其高产特性使发展马铃薯成为抗战时期保障民食军需的重要措施。1950年以来,在国民经济发展计划中马铃薯种植面积、总产和产值持续增长,马铃薯对主粮作物产值贡献的比例平均为其所占面积比例的2倍以上。马铃薯产业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农业增效以及满足需求侧对食品多元化和健康需求方面,将进一步发挥其独特的生物学优势,彰显其重要的战略地位。  相似文献   

19.
粮食种植结构是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体现,在传统农业社会中尤为重要,对社会经济发展与百姓生活影响较大。有清一代,在自然环境与社会发展的共同作用下,畿辅粮食种植结构不断变迁,进一步向多元化发展,高产抗灾作物种植不断增加。小麦主粮地位进一步稳固,粟米种植比重有所下降,豆类种植面积不断增加,高粱、玉米和甘薯迅速崛起,水稻呈现政策性波动。粮食种植结构的不断优化,对保证京师粮食安全、维护社会稳定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0.
李晓方 《农业考古》2007,(4):199-202
明清时期,各种经济作物的种植伴随着闽粤移民推广到了赣南地区。对这一历史现象,学界有所关注,但多集中在它对区域经济产生的积极作用上,而普遍忽视了其消极影响。有基于此,本文拟就经济作物的推广种植及赣南生态环境的变迁关系试作探讨,以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