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左磊 《农村电工》2023,(9):17-17
1案例简述2022年9月,某供电所工作人员通过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对高损台区李院5号配电变压器进行分析,发现一用户电能表存在相线、中性线电流误差偏大异常情况。工作人员立即进行现场排查。首先通过掌机对用户电能表开盖记录进行召测分析,无开盖记录;其次对用户接线进行检查,排除共用中性线情况;最后对电能表外观及表尾进行仔细检查,发现电能表表尾有电钻打孔,使用铜线短接表计进出相线,达到分流窃电目的,用户对自己的窃电行为供认不讳,配合接受进一步处理。  相似文献   

2.
正1台区异常情况2020年8月,某供电所一供电台区线损率突然从4%左右陡增到10%以上,而且忽高忽低。该供电所知悉情况后立即组织用电稽查人员,深入该台区进行多次稽查,均未能破解造成以上线损异常情况的原因。次月中旬,市供电公司稽查人员会同该供电所的网格员再次对该台区进行检查。检查中,稽查人员提前通过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调取该台区近几个月用户日用电能量和台区日线损情况进行比对,发现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记录有客户马某电能表的开盖记录,马某存在窃电嫌疑。随后,  相似文献   

3.
林建昌 《农村电工》2006,14(4):41-41
根据各条线路的导线型号、负荷情况、月用电能量,按有关方法计算出各条线路、各台区的理论线损。考虑适当误差,确定考核指标。营销部、供电所、责任电工每月分别跟踪线损变化情况。召开线损分析会,确定需进行重点检查的线路及台区用户。从线损分析中虽然可发现各条线路及各台区用户的用电能量是否正常,寻找窃电线索,但还需注意掌握抄表电能量的真实性、准确性,防止抄表不到位、不同步,防止内外勾结的窃电行为。因此,应注意采用抄表人员轮换抄表,或抽查抄表等方式进行监督。  相似文献   

4.
我村去年进行了农网改造,增添了几台小容量配变,每个台区低压供电半径都不超过700m,低压主干线采用LJ—35导线,到户电能表全部换为DD862型并进行了校验,窃电和无表计用电现象已不存在.可一个月后抄表计算,低压线损约20%,与原来没有网改时相差不大.  相似文献   

5.
为有效提升疑似窃电用户的定位准确度,提升窃电查处效率,挽回国家和电力公司的经济损失。文章以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营配贯通系统等平台为支撑,以台区线损为切入点,探索建立了一套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反窃电精准定位方法。该方法通过整合分析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营配贯通系统和营销系统中的台区线损数据、表计告警记录、台区供售电量、用户用电量和电压电流等用户行为数据和轨迹,制定系列数据比对和校验规则,总结归纳出"五步法"反窃电精准定位方法,使窃电嫌疑用户定位的准确度大幅提升,提高现场查处窃电的效率,对于威慑窃电不法分子、提升台区线损管理水平、挽回经济损失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首先必须从管理上着手:定期抄表,掌握真实线损。抄表周期应固定,如每月一次不方便,最多延长到两月一次。抄分表时应同时抄总表,对分表应突击抄录,这样才能计算出真实线损。及时分析线惯,找出原因。村电工应对每个台区的线损做到心中有数,发现线损升高时,可通过逐相进行线损分听等方法查出漏洞。逐步推行电能表集中安装或专用计量柜的方法,这是行之有效的降损措施。强制直压用户安装漏电保护开关,电能表的接线安装应牢固,认真做好铅封等印记,条件成熟的情况下采用防窃电电能表,或将现有的普通表加以改造。紧紧依靠电力管理部门…  相似文献   

7.
在SG186营销系统档案准确、用户用电信息采集正常的情况下,存在窃电户的台区一般有以下特征:长期处于高损状态;台区线损稳定在某区间内,波动量会因"工作日、休息日"或气温骤增骤减突变;线损突变的同时窃电用户的电量也存在突变;在窃电初期,台区线损上升趋势与用户用电量成反比.  相似文献   

8.
正近日,在线损整治中笔者发现某农村台区线损异常偏高。经检查,该台区考核表、户表档案无异常,户表安装比较规范,也未发现窃电嫌疑。考虑到该台区不久前进行过低压线路改造,而因低压线路改造相线、中性线接反的故障时有发生,于是对户表相线、中性线逐户进行检测。在检测中发现,张某等5处户表相线、中性线接反(在同杆接户),电能表(1)(2)号接线桩无电  相似文献   

9.
目前,浙江省富阳市供电局为台区用户安装了智能电能表,并全部实现了远程自动抄表,公共变压器(以下简称公变)关口则采用公变终端进行数据上传.所有用户电能表与公变终端电能量统一采用用电现场管理系统(以下简称现场系统)进行每日零点的电能量冻结,故可以在现场系统上统计计算每日台区线损,但该线损统计方法在实际应用中总存在一些偏差.笔者就此分析了一些引起线损偏差的原因,并提出了应对措施,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为了降低台区线损、加快台区线损治理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应当对供电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线损异常进行及时监测并诊断。本文研究了基于深度学习的线损异常诊断技术,从用电采集系统中获取海量的电力运行数据,通过算法构建窃电分析模型。基于该模型,对台区关口计量装置故障、窃电、用户计量装置异常、户变关系异常等问题进行诊断。该系统可以减少台区线损异常分析的时间,提高台区线损分析的准确率及效率,是实现低压台区线损管理智能化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1.
随着供电企业反窃电工作力度的不断加大,窃电技术日益智能化、科技化、隐蔽化,使供电企业反窃电工作难度不断加大。本文通过一起窃电查处事件分析,为此类反窃电工作提供经验,同时也能对窃电者起到警示作用。1案例回顾2020年3—8月,某供电所0.4 kV低压台区线损出现无规律异常波动,线损率时好时坏,台区管理人员通过分析对比客户日用电量、台区日损失电量及台区线损率之间关系,某客户的用电情况与台区线损波动情况时序图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12.
传统的查找窃电用户的方法多是现场大范围排查,工作量大,工作效率低。“同期线损系统K值三步式窃电用户定位法”完全基于同期系统,利用“K”值法从同期线损系统大数据中缩小排查范围,精准定位窃电用户,可广泛用于线路线损和台区线损治理。  相似文献   

13.
所淄分台区线损管理,是指按照配电网低压公用变压器所供400V供电区域作为管理单元进行个人承包考核的一种管理模式。分台区是供电企业分线、分压、分台区细化线损管理的重要部分,分台区线损统计能够有效及时地监测低压配电网线损构成和所在台区内用户电能量的突变情况,为台区管理者有针对性地控制窃电现象发生提供依据,并进一步为业扩及配电网改造提供计算资料。  相似文献   

14.
以线损异常台区信息为切入点,通过对异常台区用户日用电量和日线损电量数据进行批量处理及相关度分析,精准定位疑似窃电用户,以供运维人员进行针对性核查。这种程序化研判方法,不仅避免了大量盲目性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弥补了人工研判能力不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某供电所低压线损专责人对低压线损率较高的一台区开展营业普查,发现有一个单相照明用电户使用一线一地方法窃电. 1窃电方法 单相电能表有4个接线柱,从左到右分别是相线进线、相线出线、中性线进线和中性线出线.单相电能表有一个电压元件和一个电流元件,电流元件与用电负荷串联,电压元件与用电负荷并联.在正常用电情况下,电流流经相线、电流线圈、负载,经过中性线构成一个回路,电能表能够正确计量.在此情况下,用户使用一线一地方法窃电,负荷电流还是经过电能表电流元件,电能表能够正确计量用电能量.  相似文献   

16.
杜国良 《农村电工》2004,12(1):34-34
电能表的正确接线是相、零线进出依次连接,但由于某些原因,检查中发现不少相零线反接的情况。据分析,有些可能是电工在安装中错接,有些是个别用户乘机窃电所致。为防止窃电和线损升高,笔者分析认为:一是有可能为在两块电能表间跨相窃电提供方便。当分别用相、零线反接电能表的相线与另一块正确接线电能表的零线接入负荷,从而导致两块电能表不计量。另一种是为“一线一地”窃电提供条件。用电能表反接的一条相线,从而导致电能表不计量。还有电能表电源线反接的用户,一旦室内电线漏电接地,会导致无计量电流流入大地,造成低压线损增大。为此,笔…  相似文献   

17.
<正>1线损率异常增大情况某农村变压器台区线损率连续数月异常增大,达到17%。该台区由于诸多原因未进行农网改造,出现线损异常增大后,供电所随即对该台区进行了全方面分析、巡视排查。经查,台区网络布局相对合理,三相负荷基本平衡,电能表计计量正常,电能量抄读数据无异常,线损率偏大。2线损率异常原因查找经过认真细致的理论分析后,  相似文献   

18.
正"大家快来看看,这两户怎么没有电流呢?"2018年1月8日19时,国网四川乐至县供电公司宝林供电所加班监控台区线损的营销班班长在系统中发现,乐至县宝林镇杨家祠村一、二台区杨某和康某两家用户表计上没有电流。经过片区管理员确认核实,该两家用户长期有人居住,不可能没有用电情况。难道是窃电?大家不约而同地说道。随后大家跟着配网班班长来到现场进行检查。发现这两户均为表前挂钩窃电,屋内插线板放的到处都是,属于私拉乱  相似文献   

19.
正3.2人工研判3.2.1负荷电能量分析在采集系统中查询台区总表、台区内用户电能表的日冻结电能示值,分析电能量突增、突减时间点,并结合用户历史用电趋势,分析是否符合实际用电情况,剔除错误数据,避免因系统或电能表异常引起电能量突变,造成台区线损异常。3.2.2电能表电压、电流曲线分析(1)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中召测电能表U,V,W  相似文献   

20.
<正>1低压线损管理现状分析截至2016年10月,国网江西莲花县供电公司总电能表数8.8 641万户,智能电能表覆盖率97.4%,采集成功率98.19%。智能电能表采集成功率低是导致低压线损高的主要原因,总结分析如下。1.1户表采集成功率较低原因表计故障占比1.2%;集中器与智能电能表不匹配、模块损坏影响占比0.25%;集中器损坏影响占比0.4%;未接通电源占比0.1%;基础资料不对应电能表(表号、台区逻辑地址、串户等)占比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