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谈干旱与半干旱地区柠条造林技术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通过对柠条的生物特性、柠条的种植技术、柠条造林的经验总结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柠条作为防沙治沙和水土保持首选树种,在内蒙古及三北地区林业工程中被广泛种植。以往关于柠条营造技术和加工利用研究探讨很多,但涉及柠条林生物质产量确很少,文章通过对兴安盟现有的不同林龄、不同立地条件、不同种植密度、不同长势的柠条林进行有组织的测产活动,整理出按公益林方式营造的柠条林生物质产量,对评估和确定生物质发电需要柠条原料林规模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3.
乌兰察布市有丰富的柠条资源,就此文章阐述了柠条资源在饲料加工、种植食用菌及木煤颗粒燃料生产等方面开发利用的现状,并指出存在的问题,对柠条资源的开发利用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柠条在同朔地区造林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柠条是一种耐旱、抗盐碱,防风固沙、改善生态环境、保持水土的优良灌木树种。文章介绍了柠条的特性,育苗,造林,生态效益,经济价值。展望了在同朔地区推广种植柠条可增加林农收入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
以乌兰察布市退耕还林地柠条林的可持续发展为背景,通过利用柠条种植食用菌技术研究,筛选出种植食用菌的最佳配方:柠条颗粒58%,玉米芯和麸皮各20%,其他(石膏、碳酸钙等)2%。柠条栽植食用菌净利润为31 567.3元/棚。  相似文献   

6.
伊克昭盟坚持不懈地走建设草原的道路,大面积推广种植柠条。全盟人工种植柠条保存面积已达607万亩。突破百万亩的旗市有三个,突破二十万亩的乡有五个。伊盟大面积种植柠条的经验受到区内外有关专家的赞扬。随着以柠条为重点的草原建设的发展,畜牧业得以稳定发展,并为控制沙漠化,改善生态环境、防止水土流失走出了一条新路。图为盟公署顾问王玉真向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  相似文献   

7.
根据我省西部的特点,论述了发展和种植柠条是我省西部造林的先锋树种,并介绍了柠条栽培技术的方法和生态及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8.
柠条产业化的现状与开发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柠条具有抗旱、耐高温、耐盐碱,易种植、易成活、易管理、耐牧等特点。柠条作为优良的防风固沙和优良牧草,在乌审旗得到了较好的保护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包头市应大力发展饲料灌木——柠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介绍了柠条的生长特性及其作用 ,阐明了饲料灌木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包头市有条件发展柠条 ,应大力种植 ,以此促进林业、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乌兰察布市拥有丰富的柠条资源,大面积种植柠条对防风固沙、减少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合理利用现有的柠条资源,一方面,为禁牧舍饲提供饲草来源;另一方面,为林业产业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达茂旗经过几年来的实践与探索,柠条种植面积逐年增加,柠条造林技术日趋成熟,为后山干旱荒漠草原造林探索出了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介绍了柠条在内蒙古乌兰察布盟大量种植的生态与经济效益前景。  相似文献   

13.
柠条,又名锦鸡儿,是多年从生豆科灌木.柠条具有耐干旱、耐瘠薄、抗风沙和适应性强等特点,所以种植后极易成林。在我国“三北”防护林建设第一期工程内,柠条造林保存面积达3,500万亩,仅清水河县就有72万亩.今后柠条的造林面积还将逐年增加,其资源潜力是很大的。但目前柠条除了少量用于加工饲料外,尚未开发工业利用途径,大量柠条原料被闲置、废弃或作燃料,有的因多年没采取平茬复壮措施而枯死。农民因得不到经济效益,也会影响继续种植柠条的积极性。为了使地区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清水河县人民政府1986年组成“柠条开发领导小组”,会同内蒙古自治区内外  相似文献   

14.
柠条豆象是柠条种子的主要害虫,在三北地区柠条林中发生普遍,严重影响柠条种子的产量和质量。2002年~2004年,据陕西省米脂县森防站调查,柠条豆象危害种子达9%~20%。2004年,国家林业局首次发布《危险性有害生物名单》中,柠条豆象被列为第75位。随着柠条种植面积的迅速扩大,全国各地对柠条种子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内蒙古、宁夏回族自治区、陕北是柠条种子的主要产区,种子调出量不断增加,因此对柠条豆象的防治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正>四子王旗地处阴山北麓,气候干旱,四季多风,土地沙化严重。20世纪90年代后期,四子王旗大力种植以柠条为主的灌木林,在国家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的带动下,全旗柠条种植面积迅速扩大。目前,全旗柠条人工林面积近200万亩,其中成林面积170多万亩,可平茬利用面积达130多万亩,为当地可再生绿色生物资源加工与循环利用打下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6.
陕北风沙区铁路边坡生物防护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神延铁路榆神段风沙路基边坡生物防护技术的试验研究,提出了把紫穗槐、柠条等灌木植物作为风沙铁路生物防护的首选树种,其中紫穗槐和沙地柏等灌木植物植苗栽植效果好,柠条、踏郎等灌木植物条播种植效果好,沙打旺等草本植物撒播种植效果好,采用直播方式种植的灌木植物以条播种植防护效果最好,复合种植以先浅条播柠条后再把沙打旺和紫花苜蓿种子混合撒播防护效果好,值得推广应用。实践证明,采用生物防护路基边坡,既可保护和稳固路基又能达到绿化美化铁路两侧的效果,这些都为沙区铁路生物防护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柠条是典型的旱生植物,抗逆性强,对恶劣的自然环境有较强的耐性和抗性,杭锦旗的气候特点适宜柠条生长。柠条的生态特性有利于防治荒漠化,是治理水土流失和退化沙化草场的优良树种,柠条既是林又是草,既可以防风固沙,又是牲畜的饲料。大力种植、开发利用柠条资源,对加快杭锦旗生态建设、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柠条种子小蜂[Bruchophagus neoc-araganae(Liao)]属于膜翅目广肩小蜂科。危害柠条种子。柠条是固沙造林、水土保持的优良灌木树种。又是营养丰富的牲畜饲料,在内蒙古伊克昭盟干梁地和沙区普遍栽植。由于缺少必要的种子检疫,随着柠条种植面积迅速扩大,其种子遭受柠条种子小蜂危害也日趋严重。1980年仅在伊克昭盟林科所试验场调查,种子被害率达50%以上。全盟凡有柠条分布的地区均有发生。经1976—1981年观察试验,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柠条以其根系发达、耐旱、耐寒、耐风沙等强大的生态适应性,特别适宜河北坝上地区干旱、半干旱的气候条件和沙质土壤条件,是当地主要的造林树种之一。然而随着柠条林龄的增加,在坝上地区种植较早的柠条相继出现了生长衰退、枯死等现象,生态效益显著下降。该研究通过柠条平茬试验及分析,旨在达到规范柠条平茬作业、促进柠条生长、加速衰退柠条更新、减少因柠条平茬而造成的风蚀沙化的目的。研究结果表明:平茬可促进柠条生长和新梢萌生,平茬后地上部生长量显著增加,以距地表5cm处平茬效果较好,不仅可最大限度地促进柠条生长、更新,同时也可减少风蚀的发生。11a生中龄柠条平茬后效果最佳。从有利于更新复壮的角度考虑,柠条最适平茬时期是10~15a;从促进生长和开发利用角度考虑,平茬也可在6~10a进行。  相似文献   

20.
以沙地种植的两年生沙地桑(Morus alba)、沙木蓼(Atraphaxis bracteata)、柠条(Caragana korshinskii)、红皮沙拐枣(Calligonum rubicundum)幼树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植物水势、叶绿素含量和光合参数等指标的测定,采用单因素方差和最小显著差数法分析研究了4种沙生植物的光合生理生态特性。结果表明:(1)4种植物水势日变化表现为早晚高,正午低,柠条在4种植物中日水势最低,叶绿素含量最高;(2)沙地桑适宜在低光强下生长,红皮沙拐枣更能适应强光环境,沙木蓼和柠条的可用光强范围较窄;(3)柠条对于沙区环境的适应性强,更适宜用作治沙植物材料,沙地桑物质积累能力强,适宜作为沙地经济树种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