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世界三大饮料的茶历史悠久,人们在对茶的认知过程中,不仅发现了茶的药食价值,还开创了茶文化,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茶礼。文章从"千红一窟"、"暹罗茶"和"以茶待客"等入手,对《红楼梦》中的茶礼进行了较详细的论述分析。  相似文献   

2.
"礼"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概念,<礼记·礼运>载:"夫礼之初,始诸饮食."中国作为礼仪之邦正是从饮食之礼开始的,而茶礼则是饮食之礼的重要组成部分.饮食之礼是与礼义、礼制、礼义相关并且在民间流传已久的饮食风习,也是餐饮活动中表示敬重与友情的日常行为规范.茶礼是茶叶冲泡技术与艺术中所体现的社会规范与典章制度,是文明教养与交际准则,是茶人的仪表、风度、神态、气质的生动体现.缮  相似文献   

3.
韩国茶礼     
正韩国的饮茶历史悠久。公元7世纪时,从中国传入了饮茶习尚后饮茶之风遍及全国,并流行于民间。中国宋元时期,韩国全面学习中国茶文化,形成了以韩国"茶礼"为中心的茶文化,那时韩国普遍流传中国宋元时期的"点茶"。约在中国元代中叶后,中国茶文化进一步为韩国理解并接受,形成了众多以"茶房"、"茶店"、茶食、茶席等为内容的韩国茶礼文化。20世纪80年代,韩国的茶文  相似文献   

4.
从精神到形式——儒家茶礼创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人尊崇孔孟之道,尊儒学,重礼教,正因为有了儒家的学说和思想,才成就了我国的礼仪之邦.而中国茶文化最高层面的精神事像,也是由儒家学说作为文化支撑的.儒家茶礼是儒家思想与茶文化深度溶合的产物,他既要符合儒家思想的精神内涵,又要以茶的沏泡过程为媒介,完成从精神到形式的统一.  相似文献   

5.
作为儒家哲学的一个重要范畴,"礼"是先秦儒家教育理论及其实践的核心范畴。儒家的教育理论是完全依靠"礼"如何与其他范畴互相关联而形成发展的。尤其是孔子、孟子和荀子所提出的"仁"、"人性"和"文"等范畴对体现出"礼"的教育内涵是不可缺少的。"仁"只有通过"礼"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人性"也依靠"礼"的内化过程而能够获得真正的发展。在这一点上,可以说"礼"是文明化了的传统中分化、发展下来的一切标准,"礼教"是以"博文"与"约礼"为主要内容而培养君子的先秦儒家的教育传统。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代婚俗中的茶礼江西省社科院胡长春茶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生活中的必须品,以品饮艺术为中心的茶文化构成了中华文化中的一枝奇葩,它对中国古代的社会生活、民族思维及文艺、宗教、风俗、礼仪、习尚等诸多方面有着广泛的影响。随着茶文化的发展和社会文明的嬗变,...  相似文献   

7.
船山思想多是对六经开生面而形成,从船山对经典的诠释中可以管窥其家风思想:船山家风思想强调修德立己,以礼处世。特征为厚德隆礼,既重视个人德性修养,又重视外在的礼之践行。其逻辑理路表现为由德而礼、由内而外。在家风培育方面,王夫之更是强化人之道德品质,强调从礼教入手,借助德化、礼教培育家风。  相似文献   

8.
唐末五代社会秩序的破坏,传统文化中礼治秩序因子以及宋初三先生、李觏等以礼的价值标准重建宋代国家与社会秩序的思想共同铸就了张载关学的礼学特色。而张载的礼学不同于先秦秦汉的礼学,他把“礼”由形而下之器,发展为形而上之道,以此作为宋代社会与国家秩序重构的哲学依据。张载不仅对礼进行了形上的研究,而且受到其经世思想的影响,曾尝试在民间推行礼制,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了民风民俗。  相似文献   

9.
《中国茶谣》儒释道茶礼中的茶具与道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儒释道三家茶礼是中国茶谣中主要的茶礼表演,体现了我国传统文化中极为重要的宗教文化与茶、儒家思想与茶的结合,而茶具和道具则是这种外在体现的主要载体,因此在舞台艺术表现中显得尤为重要.以下就三家茶礼的茶具和道具作简单的介绍:  相似文献   

10.
宋代是士大夫政治趋于高度成熟的一个时代。社会变革与转型的社会特征,促使"以天下为己任"的士大夫阶层解放思想,上下求索,"变风俗、立法度"以为"万世法"。在求索中,他们各自提出了丰富的社会建设理论,为使宋代成为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发展的一个高峰期做出了贡献,其中精华成为中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的瑰宝。"三苏"(苏洵、苏轼、苏辙)丰富的社会建设思想即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之一。他们提出关于基层社会组织建设思想如注重宗族建设、编修族谱;社会控制思想如重视"礼、德"、编修礼书;社会理想如追求古代仁爱礼乐的理想社会等社会建设方略并付诸于实践。  相似文献   

11.
李光地礼学在继承儒家礼学传统的基础上,主张顺应社会形势,合于人情,同时保存古礼精神,回归“缘情制礼”、“礼以义起”的礼学思维。李光地不仅阐发“礼义”,而且注重礼器之用,这表现在他的个人伦理道德修养上,也体现在他的社会教化活动中,由此真正将“天道性命”落到了实处。这样,李光地礼学兼顾了礼学的理论性和实践性,具有深远的历史影响和丰富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董灏 《农业考古》2023,(2):82-88
茶是宋代社会中的一种重要礼物,产生了大量的赠茶诗。黄庭坚的茶礼馈赠和诗歌书写可以分为三个时期:前期在地方为官,尚未重视茶的礼物功能;中期京中任职,与同僚频繁茶、诗互酬,是赠茶诗创作的繁荣期;后期贬谪各地,赠茶诗减少。茶作为礼物,在黄庭坚的生活中发挥了构建社交网络、提供诗歌较量契机、规劝朋友的作用。黄庭坚的赠茶诗体现了古代社会的等级观念,君王处于顶端,上下有序,并且茶作为礼物,主要在持有相同政见的政治团体内流动。  相似文献   

13.
重新解读家礼撰作的历史脉络,有助于从理论上为传统家礼、家教正名,正确认识其现实意义。上古和中古时期的家礼撰作是贵族社会的产物,是“礼不下庶人”的结果,对于门阀制度和士族文化起到维护作用。宋代之所以出现家礼撰作的高潮,不能仅仅用唐宋社会变革、文化的阶层异动来加以解释,而与宋代士人的文化抱负有关,是他们救治世风、淑世惩弊的结果。传统家礼、家训中蕴含有诸多超越时空的优秀价值理念,与现代化事业并不矛盾。应当继承历代士人“教训正俗”的传统做法,传承和重建富于中国传统优秀价值观的家礼、家训和家教,为构建文明和谐的现代社会增添助力。  相似文献   

14.
9月24日,今年第19号台风影响后转晴,在临安县政协礼堂举办的92’天目金秋交易会茶礼表演场上,来自临安城乡的三百多位观众,观赏了一次别开生面的临国乡政府邀请浙农大茶礼表演队表演的茶礼表演。浙农大茶礼表演队,由徐波先生作解说词,身着鹅黄色花纹祺袍的朱晓玲、刘晓辉两位小姐,在古典轻音乐《鱼舟唱晚》的伴奏下缓缓出场。她们手托茶盘,茶盘里盛放着临目乡出产的东坑名茶、天目青顶和茉莉花茶等三种茶样。表演则就三种茶叶的不同冲泡茶具,不同品尝风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代文人茶饮仪式讲究,程序完整,内涵丰富,表现在茶品精良、器具精美、水质甘洁,茶客相宜、茶境优雅等方面。文人茶礼因其特殊的要求而具备独特的社会属性。研究古代文人茶礼,对传承茶文化精髓,构建和谐社会,引导社会风尚,具有极强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浮梁是中国著名的瓷茶产区,瓷茶互动成就了浮梁辉煌的历史。在浮梁千年发展历程中,构筑了多样化的茶文化景观,也对浮梁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本文从浮梁茶文化景观的形成和演变,来探讨瓷茶互动下的浮梁社会经济发展,以其对浮梁茶文化旅游和文化景观的构建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门神的存在及其享用世代礼祀的事实,形成中国文明史中引人注目的特殊的历史文化现象。门神是中国古代民间信仰中影响最大、最富生命力的民间俗神。本文从社会心理的角度,以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作为分析工具,介绍了门神的渊源。根据不同时代的社会心理需求变化,门神的形式、功能、意义等都随之发生演化,并揭示了门神的精髓及经久不衰的深层内部原因。  相似文献   

18.
儒家思想长期贯穿于中国古代传统法律之中,其中,"礼治"思想对法律的主导作用尤为突出,自汉代"引礼入法"、"礼法调和"之后,"礼法合一"、"德刑并用"的原则影响到历朝历代的立法与司法活动。礼制成为了法律制定与执行的指导原则,法律也成为了维护纲常礼教、伦理道德的工具。  相似文献   

19.
南宋径山万寿寺的茶礼(即茶宴,一种茶会礼仪)一直因史料不足而无法复原.现存的史料中,特别是寺院清规等文献中明确记载有“茶礼”,但却没有具体的形式.本文根据文史资料仅从文字上复原了南宋径山万寿寺的茶礼.  相似文献   

20.
"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是中国法律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的礼刑思想.在宗法政制的西周,"礼"和"刑"实系相为表里的两面,共同作为调节社会矛盾的手段.为了廓清"礼"与"刑"在宗周法律制度下的关系,本文试图从礼刑关系入手,着重辨析"礼不下庶人"的内在含义及现实性.在否定"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的礼刑原则的同时,笔者侧重于强调"礼"在某种程度上被认为是统治阶级的一种独占性资源,而"刑"则更多地表现为对被统治的庶民阶级的惩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