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6,(7):121-124
《山海经》是一部流传久远奇书,它的"奇"集中体现在独特的审美观上:一方面,它一改同时期其它书籍纯粹重视人类活动的特点,描绘了大量自然景观;另一方面,对于人物的塑造,也独具特色,不拘一格。这两点独特的审美视角,为后世文学开辟了一片新天地。 相似文献
2.
3.
人类在认识、利用自然的过程中,与植物建立起相互依存、协同演化的生态关系和文化、情感上的精神联系,并由此创造出的以植物为客体的文化,是为植物文化。新疆地区史前墓葬中发现的植物遗存和植物纹饰,以草木之躯承载人类的精神寄托,将草木的自然属性与古人的生命哲学相融揉,是西域先民将人与植物的关系付诸文化的表现形式之一,也是以植物为媒介,将人的生命与自然、神灵相互关联的情感体现。 相似文献
4.
探讨了《周易》思维与现代管理学的系统均衡原理、运动控制原理、信息沟通原理和目标效益原理的关系。从《周易》基本原理出发,在组织、调控、用人等现代企业经营管理中常见的几方面论述了《周易》思维在实际管理中的应用,以寻找一种能完美结合现代企业管理与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经营管理理论。 相似文献
5.
6.
《夏小正》是中国现存最早的气候物候历,书中记载了大量的植物物候信息。植物考证可以解决历代注释中植物名莫衷一是的问题,客观认知早期农业发展和植物的关系,同时有助于重建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夏小正》中共记录29种植物,除一种存疑外,其他隶属17科26属,其中木本植物占31%,草本植物占69%,禾本科和菊科出现的植物最多,水生植物和湿生植物占据一定的比重。蓼蓝、芸苔、韭、桃、杏、枣等植物的栽培首次见于文献,反映了该时期的农业技术已初具规模;大部分植物具有较强的实用性,主要作为早期先民的食物、香料、染料、木材以及衣物原料。 相似文献
7.
古代臣民政治文化如何向近代公民的政治文化转型 ,是中国近代政治思维的难点。谭嗣同的《仁学》试图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底蕴 ,建构“废君主 ,倡民主 ,变不平等为平等”的近代公民政治文化 ,故而他在融通中与西、古代与近代的政治文化过程中表现出了双重“误读”。但这种“误读”有历史的合理性 ,它成为连接两种类型政治文化的通道 相似文献
8.
9.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4):F0003-F0003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是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较强的主干核心课,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掌握植物组织培养所需的相关理论与技能,培养出农事企业种苗组培工厂化生产与管理、销售与服务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相似文献
11.
高等院校《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以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和实践环节改革为核心,对《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进行了研究和改革探索,旨在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2.
针对《植物遗传育种学》实验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应从提高实验指导教师的实践能力、建立实验实训基地、改革实验教学模式、合理安排实验时间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实现了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3.
《植物营养与肥料》课程建设与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营养与肥料>是农学类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如何让学生更主动、更灵活地接受更全面、更快速地,更深刻的专业知识,很值得关注,因此作者提出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过程、以及教学技术方面进行改革,以期达到提高教学质量、改善教学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研究拟从思想渊源、造景原则及技法3方面,对该书植物造景的相关内容作出梳理和总结,以便在充分理解古代园林植物造景的基础上,拓展现代园林植物造景方式和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15.
周肇基教授的《中国植物生理学史》1998年12月,由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最近,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授予中南地区学术著作一等奖;又获广东省优秀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三等奖。 在该领域,这是一部划时代的巨著,从此结束了中国没有自己的植物生理学史的历史,为这一学科今后研究和阐发奠定坚实基础,开拓出广阔天地。 周肇基教授还是我国著名的农史专家,由他培养的研究生都是农史学界的佼佼者,有很深的学术素养和很高的学识造诣。名师出高徒,相信由周肇基教授开创的中国植物生理学史这一学科,必将能大大发扬光大。 打开扉页直到最…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李彦东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4(1):41-45
现代报业史上,《晨报》是与《申报》、《大公报》并立的著名报纸。晨报社开创的文化空间肇端自清末民众启蒙的理念,它充分展示了现代文化在媒介形式里的表现。《晨报》副刊展示了新文化运动从同人期刊到更为大众的传播时所产生的变化和转折。在这样一个特殊的转型时代,《晨报》所开辟的文化空间里,关乎民众的通俗教育与现代艺术实践并行不悖,而启蒙的话语也散落在报刊、戏剧等多种媒介当中。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