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疆棉花黄萎病抗性鉴定与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对新疆生产上主栽以及参加生产示范的棉花品种(系)的黄萎病抗性进行鉴定,为棉花生产提供指导.[方法]利用发病均匀的自然病圃对棉花品种的黄萎病抗性进行鉴定.[结果]通过对南、北部棉区的主栽以及参加生产示范及常规区试的120份棉花品种黄萎病抗性鉴定发现,抗黄萎病的棉花品种较少,主要以耐黄萎病和感黄萎病品种为主.只鉴定出一个抗黄萎病品种01 -2,其病情指数较高为20.0,达到抗病与耐病的临界值.耐黄萎病品种较多占到44.2;,包括81-3等种植多年的老品种.[结论]目前新疆棉花以耐黄萎病品种为主,缺乏抗黄萎病品种,亟需培育新的抗病品种.  相似文献   

2.
我国低酚棉品种资源的黄萎病抗性鉴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1997-1998年,在中等致病力菌系为主的田间病圃中,对217份低酚品种资源的抗黄萎病性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抗病类型品种仅占总数的7.4%,且无高抗类型品种,耐病品种占38.9%;感病品种占有较大比例。以河北省培育的品种抗黄萎病性较好,抗病品种比例占16.7%;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培育的抗病品种比例为5.4%,其它省份平均为6.2%。  相似文献   

3.
1993年在乌鲁木齐、石河子地区对138份棉花品种进行全生育期抗黄萎病和苗期抗枯萎病鉴定,结果高抗黄萎病的品种9个,占6.52%;中抗黄萎病和枯萎病的品种分别为9个和1个,占巴52%和0.72%;耐黄萎病和枯萎病的品种为12个和1个,占8.70%和0.72%。从而为棉花抗枯、黄萎病育种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长江流域棉花抗病育种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1-2002年,对来自长江流域棉区的80份次陆地棉新品种(系、组合)进行了抗枯萎病鉴定,对48份次新品种进行了抗黄萎病鉴定。抗枯萎病鉴定结果:有13份次品种抗枯萎病,占鉴定材料的16.25%;50个品种耐枯萎病.占62.50%;17个感枯萎病,占21.25%。抗黄萎病鉴定结果:有3个抗病,占鉴定材料的6.25%;41个品种耐黄萎病,占占85.42%,4个感黄萎病,占8.33%。与往年相比,新品种的抗病性有了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薛伟 《安徽农学通报》2013,(21):39-40,59
在内蒙古赤峰市向日葵黄萎病重发地建立向日葵黄萎病自然病圃,对28份食葵品种和22份油葵品种进行了抗黄萎病鉴定。鉴定结果显示,食葵品种中有感病品种(S)13个,中抗品种(MR)4个,抗病品种(R)5个,高抗品种(HR)6个。油葵品种中,有高感品种(HS)3个,感病品种(S)2个,中抗品种(MR)3个,抗病品种(R)11个,高抗品种(HR)3个。  相似文献   

6.
四川棉花抗枯、黄萎病性鉴定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1996~2000年对四川省培育的棉花新品种进行了抗枯、黄萎病性鉴定。结果表明:在290份参加抗枯萎病性鉴定的品种中,抗病、耐病和感病所占比例分别为78.6 %,16.2%和5.2%;281份参加抗黄萎病性鉴定的品种中,抗病、耐病和感病所占比例分别为25.3%,34.5%和40.2%.通过抗性鉴定,推荐的双抗病新品种川棉239和川棉243分别于1999年和2000年获国家品种审定,抗病新品种川棉45,川杂8号、川杂9号、川杂11号和川优1号获四川省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7.
棉花种质资源抗枯、黄萎病鉴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国内外实践证明,种植抗病品种是防治棉花枯萎病和黄萎病的有效途径,种质资源鉴定,筛选抗源是培育抗病品种的重要前提。 我们于1972-1978年在新乡王屯重病田对204份材料进行成株期抗枯萎病鉴定(自然病圃法);1986—1988年在北京本所温室对1007份材料进行苗期抗枯萎病鉴定(纸钵菌土法);1983-1988年在北京本所黄萎病圃对2072份材料进行成株期抗黄萎病鉴定(人工病圃法):1984-1985年在北京本所温室对394份陆地棉进行苗期抗黄萎病鉴定(纸钵撕底蘸根法)。通过对3677份(次)材料的鉴定,初步明确了我国棉花种质资源对枯、  相似文献   

8.
采用离体叶片法,利用马铃薯晚疫病菌混合菌株对49个马铃薯品种和13份马铃薯野生种种质资源及其后代进行晚疫病抗性鉴定.结果表明:49个马铃薯品种中,7个品种表现抗病反应,11个品种表现中抗;13份野生资源材料中,2份材料表现抗病,1份材料表现中抗.说明马铃薯栽培品种中抗病品种极少,而野生资源中具有抗性的也很少.  相似文献   

9.
江苏省棉花区域试验品种(系)抗黄萎病性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3~2005年对来自江苏省棉花区域试验品种(系)174份次材料在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人工黄萎病圃进行抗黄萎病性鉴定,病情考查分花铃期发病高峰时和拔棉秆时两次进行。花铃期病叶发病程度轻于拔秆时的剖秆调查结果。3年来共鉴定出高抗品种(系)8份次,占4.60%;抗病48份次,占27.59%;耐病57份次,占32.76%;感病61份次,占35.06%。鉴定结果表明,棉花区域试验品种(系)抗黄萎病性有逐年提高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为进一步明确现有马铃薯品种资源材料的黑胫病抗性,从常用马铃薯育种亲本块茎材料中随机抽取40份,采用人工接种的方式对黑胫病抗性进行接种鉴定.结果表明:共鉴定出高抗材料1份,抗病材料8份,中抗材料13份,中感和感病材料18份.分别占供试材料的2.5%、20%、32.5%、45%.为今后进行马铃薯生产和开展抗黑胫病育种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四川省茄子品种资源黄萎病抗性鉴定评价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开展茄子品种资源黄萎病抗性的田间鉴定研究,为茄子抗病育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供试茄子材料为2001年以来从四川省各地收集到的35份茄子资源。从田间采集黄萎病病株,从中分离纯化出茄子黄萎病菌,经鉴定,引起茄子发生黄萎病的病原菌为大丽轮枝孢。选择生长旺盛、产孢量大的茄子黄萎病菌株V6作供试病原菌。采用伤根接菌法对茄子品种资源进行统一标准的抗黄萎病性鉴定。在黄萎病发病盛期,调查各茄子品种资源材料的黄萎病发病植株症状,记载病株显症叶片数、病斑颜色、叶片是否有脱落、卷枯等。当感病对照的病情指数达40左右时,调查各茄子品种资源材料的发病情况,并计算发病株率和病情指数以确定各材料的抗性型。[结果]收集到的四川茄子品种资源对黄萎病具有较好的抗病性。在35份茄子品种资源中,属于抗黄萎病的有242-90P、41—1和35-R5等10份,黄萎病病情指数介于15.71~19.59,占总鉴定材料的28.57%;属于耐黄萎病的有68×47、紫早茄和32—1等23份,病情指数介于21.15-33.18,占总鉴定材料的65.71%;属于感黄萎病类型的有2份,占总数的5.71%。通过鉴定评价,推荐了41—1、35-R5和47-R11等5个抗病材料以及EF5、EF62个耐病高产材料,被育种单位利用后已转育出EF991等抗病品种。[结论]通过分析品种资源的抗病性,明确了四川省茄子资源的抗性水平和今后抗病育种方向,为茄子抗病育种提供了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2.
新疆陆地棉品种抗枯、黄萎病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供试的20个新疆陆地棉品种在苗期、花蕾期、吐絮期和剖杆检查进行抗枯、黄萎病的鉴定。结果显示,在抗枯萎病鉴定中,没有发现对枯萎病免疫及高抗品种,其中抗病品种有1个,耐病品种有2个,感病品种有11个,特别高感的品种有6个;在非落叶型病圃抗黄萎病鉴定中,没有发现对黄萎病免疫材料,高抗品种有1个,抗病品种3个,耐病品种7个,特别高感的品种有9个;而在落叶型病圃鉴定中,也没有发现对黄萎病免疫和抗病的品种,其中耐病品种有2个,感病品种有8个,高感品种10个。  相似文献   

13.
为了加快新品种培育步伐, 促进优良品种更换, 显著提高马铃薯生产水平, 大兴安岭农林科 学院对收集的15 份审定品种进行了适应性、丰产性和商品性的评价鉴定试验, 旨在为大兴安岭地区 筛选出适合栽培和推广的高产优质马铃薯品种。  相似文献   

14.
利用病圃鉴定和毒素鉴定,分别对35个具有陆地棉遗传背景的野生棉种质渐渗系和抗、感病对照进行抗黄萎病性鉴定。病圃鉴定结果表明,苏6005、苏6073高抗黄萎病,苏6025、苏6093抗黄萎病,而文5、苏6016、苏6022、苏6026、苏6035、苏6038等22个品种(系)达到耐病标准,鄂荆1号、苏6001、苏6007、苏6023、苏6042、苏6061等11个品种(系)感黄萎病。毒素浸根试验证实,24、48h致萎度不能真实反映供试品种(系)对黄萎病的抗性水平,而毒素浸根72h后,供试品种(系)对黄萎病毒素伤害的抗性存在显著差异。根据苗期毒素鉴定的72h致萎度,能够准确预测供试品种(系)成株期在病圃鉴定中对黄萎病的抗性水平,棉花对黄萎病抗性的毒素鉴定是一种简便、快速、高效、可行的抗病鉴定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为挖掘抗棉花黄萎病菌新种质,进而为棉花抗黄萎病育种提供有益基因资源。以芙蓉葵(Hibiscus moscheutos L.)、‘中棉所8号’和Pima90-53为材料,采用蛭石育苗和无菌育苗2种方法,对其黄萎病抗性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采用蛭石育苗,芙蓉葵表现出高抗黄萎病,病情指数为7.69,其抗性优于抗病的海岛棉品种Pima90-53。陆地棉品种‘中棉所8号’表现出感病性状。采用无菌育苗,芙蓉葵黄萎病抗性优于海岛棉品种Pima90-53。2种抗性鉴定方法中,均不能从接菌培养的芙蓉葵分离出黄萎病菌。说明芙蓉葵具有高抗棉花黄萎病的特性。  相似文献   

16.
1986~1990年,我们对特早熟棉区保存的棉属资源,利用木盘接种病土和病土纸钵法对190份棉花资源材料进行了抗枯萎病性鉴定;采用无底纸钵法定量蘸黄萎菌液法对190份棉花种质资源材料进行了抗黄萎病性鉴定。完成了190份材料抗枯、黄萎病性同步鉴定,数据输入国家种质资源库电子计算机内,为抗病育种者利用。  相似文献   

17.
2004年4~10月在石河子大学农学院植保系枯、黄萎病圃对供试的10个新疆长绒棉品种(系)进行了抗枯、黄萎病鉴定,供试品种在苗期、花蕾期、吐絮期和剖秆检查的结果来看,在抗枯萎病鉴定中,没有发现对枯萎病免疫及高抗材料,其中耐病材料有1个,感病材料有8个,特别高感的材料有1个;在抗黄萎病鉴定中,也没发现对黄萎病免疫的品种,其中高抗材料有8个,抗病材料有2个.  相似文献   

18.
北疆棉区棉花黄萎病发生趋势、抗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了解近年来北疆棉区黄萎病的扩展、病菌的致病类型和致病性分化动态及品种抗病性检测情况.[方法]以石河子地区为代表,采用一般普查的方法,对北疆棉区棉花黄萎病的发病情况进行普查;以不同时期在北疆棉区重病田采集病样,常规分离、培养、致病性鉴定和分子生物学的方法,明确不同时期北疆棉区病原种群致病类型和致病性强弱的变化动态;以常规病圃鉴定的方法,了解当前选育品种或材料对黄萎病的抗感情况.[结果]北疆棉花黄萎病的扩展速度很快,病菌的致病性明显增强,目前所培育的品种或材料多不抗病,远远不能满足生产的需要.[结论]北疆棉区黄萎病的迅速扩展、落叶型黄萎病的较多出现,病菌致病性的明显增强和早熟、优质、抗耐病品种不足是北疆棉区黄萎病迅速扩张并加重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9.
2001—2002年,对长江流域棉花品种区域试验的16个参试品种(系,组合)分别进行了抗枯萎病和抗黄萎病鉴定,另对3个抗虫品种进行了抗红铃虫鉴定。抗枯萎病鉴定结果:有2个品种抗枯萎病,占鉴定材料的12.50%;I3个品种耐枯萎病,占81.25%:1个感枯萎病,占6.25%.抗黄萎病鉴定结果:有15个品种耐病,占93.75%,1个感黄萎病,占6.25%。抗红铃虫鉴定结果:3个抗虫品种对红铃虫均达到高抗水平.与1999~2000年相比,新品种的抗病虫性有了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为筛选抗黄萎病茄子种质资源、对比野生茄或近缘野生茄与栽培茄对黄萎病抗性水平是否存在差异,利用苗期人工接种技术对15份野生或近缘野生茄和285份栽培茄种质资源的抗黄萎病性进行鉴定。结果共筛选获得抗病材料11份,占种质资源比例为3.67%,表明茄子种质资源整体对黄萎病抗性水平较差。野生或近缘野生茄资源中有10份材料表现抗病,占野生或近缘野生茄资源比例为66.67%,表明野生或近缘野生茄对黄萎病整体抗性较好。栽培茄资源中有1份材料表现抗病,占栽培茄资源比例为0.35%,表明栽培茄对黄萎病整体抗性较差。野生或近缘野生茄和栽培茄中抗性种质资源占所有鉴定材料的比例分别为3.33%和0.33%,表明野生或近缘野生茄对黄萎病的抗性水平远高于栽培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