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哀牢山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现状及保护管理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正全 《林业调查规划》2007,32(3):68-70,75
位于云南中部的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其主要保护对象为亚热带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森林生态系统。阐述保护区具有动植物种类丰富,植物区系成分复杂,过渡性明显,特有现象突出,植被类型多样等特点。分析了保护区形状狭长,社区贫困,存在着放牧、偷猎、非法采集、工程建设影响等生物多样性保护面临的威胁因素,提出了社区共管、加强执法、增划保护地带等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2.
指出了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中国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植被保护最完整的地区之一。利用该自然保护区光照、温度、降水、空气和风的气候数据,分析了气候因子对保护区常绿阔叶林的限制作用,以期探明哀牢山常绿阔叶林的建群机制和生长发育规律,从而为保护区进一步开展生物多样性研究和森林保护提供相关依据。  相似文献   

3.
视频监控系统在保护区具有较为丰富的应用,为保护区保护和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文章阐述了云南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楚雄片区视频监控系统的组成、结构和信号流程,结合保护区实际情况分析了视频监控系统在保护区保护及管理方面的应用,指出了该系统目前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为其他保护区在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及应用方面提供技术支撑和建设经验。  相似文献   

4.
文章阐述了建立清镇市贵州红山茶县级自然保护区的重要性及保护区的自然性、多样性、特有性、脆弱性、典型性等自然属性,分析了保护区保护面积的适宜性、保护的科学价值、经济和社会价值。同时,提出了建立县级自然保护区的可行性结论和保护区区划原则,并进行功能区划。最后,对保护区建设内容进行了初步规划。  相似文献   

5.
指出了自然保护区作为一种特殊的生物资源多样性保护模式,自产生以来就伴随着保护和开发的矛盾,其中最为突出的当属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当地社区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以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探讨了目前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社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基于社区共管的基础提出了适合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社区可持续发展的模式。  相似文献   

6.
哀牢山位于云南省中部,保护区分布在哀牢山的中上部,其中景东片区面积为11 812hm2,位于哀牢山西坡北段。此次我们在哀牢山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之一的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中设置了样地,开展详细调查,并对调查数据进行了计算、统计、分析。通过各个样本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的H’值比较,发现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表明乔木层的信息量大于灌木层,而草本层是该结构中相对较低的。  相似文献   

7.
恐龙河自然保护区保护价值及保护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恐龙河自然保护区地处楚雄州双柏县,总面积1.04万hm2,系2003年成立的州级保护区。保护区蕴藏着多样的森林类型,珍稀动植物荟萃、特有国家Ⅰ级保护植物篦齿苏铁。分析了保护区重要的保护价值、建立的紧迫性,提出了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8.
通过历年的考察及本次专题调查的标本采集,雷公山保护区有珍稀植物(除兰科植物)56种。其中国家Ⅰ级保护区植物5种,国家Ⅱ级保护植物20种,省级保护植物14种,贵州重要的特有野生植物8种,雷公山特有及有重要保护价值的野生植物有9种。对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的资源现状及保护措施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如果说,玉龙、哈巴雪山自然保护区是一块无瑕的白玉,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是北回归线上一个晶莹的明珠,那么耸立在我省中部地区的哀牢山自然保护区便是一块翡翠般的绿宝石。哀牢山保护区不仅以地貌、气候在全省占有特殊地位而著称,还以覆盖着全国罕见的大片湿性常绿阔叶林和有着种类繁多的珍稀保护动物而闻名  相似文献   

10.
哀牢山是云岭的南出支脉,发脉于大理的白族自治州的南涧县境内,自西北而东南纵贯云南中部,绵延500余里后入越南。1981年,云南省进行自然保保护区区划时,将哀牢山中北段(即主峰地段)的上部,划为以保护水源林和珍贵动物长臂猿、绿孔雀为主要目的的自然保护区。通过近年来对该自然保护区的调  相似文献   

11.
基于对哈巴雪山省级自然保护区植被多样性专题考察,总结归纳保护区植被景观特征及水平、垂直分布规律。对保护区植被演替状况进行科学分析,结果认为,显域植被类型显示出顶级群落特征,云南松林、华山松林、高山松林为水平地带相对稳定的次生(亚演替)顶级群落。充分挖掘各种天然植被的保护价值,并从自然性、稀有特有性、生物多样性、脆弱性、生态系统重要性、易受干扰性6个方面确定保护区需要优先保护的植被类型。  相似文献   

12.
明确主要保护对象及保护区类型是开展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划及制定保护区管理法规政策的主要依据。应用"3S"技术,调查了保护区内林地、草地、湿地、冰川等主要资源分布现状,认为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的主要保护对象应包括:(1)我国特有树种青海云杉Picea crassifolia和祁连圆柏Sabina przewalskii组成的典型森林生态系统;(2)保护区内分布的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3)组成祁连山水源涵养生态系统的草地、森林、湿地、冰川资源。根据保护区生态功能定位及《自然保护区类型与级别划分原则》(GB/T14529-93),认为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类型应为"自然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类和"野生生物类自然保护区"类相结合的复合类型自然保护区。  相似文献   

13.
宁国市板桥省级自然保护区森林茂密,物种繁多,不仅拥有我国中亚热带东北部特有的"原始性"常绿阔叶林,而且还具有独特的自然资源景观。充分利用保护区优越的环境条件,大力发展生态旅游,既能增加保护区的经济收入,又有利于各项保护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14.
根据保护区的概况和保护类型,论述了保护区的保护价值、保护区的自然生态特征,并对保护区进行了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5.
云南哀牢山自然保护区南华片区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华片区的生物多样性、经营现状和经营管理进行评价,对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结果:项目建设有利于该保护区的整体效应;有利于对珍稀植物物种和生态系统的保护;有利于对候鸟迁徙通道的保护;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加强科研和宣教工作的需要。最后阐述了项目建设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6.
无量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被保护价值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无量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植被类型作群系级划分,进而从稀有性、特有性、生态重要性、脆弱性、易受干扰性、珍稀物种多度、物种多样性7个方面对保护区植被类型进行保护价值数量化评价,并对主要群系的保护价值作综合评价,位于保护价值前列的植物群落分别是:元江栲林,木果石栎林,壶斗石栎林,云南铁杉林和杜鹃、乌饭、八角矮林.  相似文献   

17.
努鲁儿虎山独特的地理位置孕育了丰富的植物多样性.对努鲁儿虎山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调查分析结果,该区植物多样性有很高的特有性和过渡带植被特征,是该地区最重要的物种基因库,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通过对保护区的保护管理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加强保护区的建设与管理,加强科学研究与监测,加强社区共管等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8.
就黑龙江省翠北湿地保护区的保护价值进行研究,提出该保护区的保护对策,为该保护区的发展起到建议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2002年10月、2003年5月和2005年7月,对四川千佛山自然保护区的兽类资源进行了调查。调查并结合历史文献,确认保护区有兽类8目26科81种;其中,东洋界种类有61种,古北界种类有15种,广布种5种。保护区分布有国家级保护动物17种,其中国家Ⅰ级保护动物有大熊猫、金丝猴、林麝、马麝、扭角羚和豹等6种;国家Ⅱ级保护动物11种。保护区有我国特有或主要分布于我国的特有兽类34种。  相似文献   

20.
采用样地法和样线法,对湖北省保康县五道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的资源状况和分布特征进行了调查。运用濒危系数、遗传价值系数和物种价值系数3个组合指标和11个二级指标,计算出综合评价值,以此来确定保护区内珍稀濒危保护植物优化保护等级。结果表明,保护区内共有珍稀濒危保护植物43种,其中濒危物种16种,稀少物种23种,安全物种4种;属于一级优先保护物种有10种,二级19种,三级11种,四级3种,其结果与国家所确定的保护植物的保护等级并不完全相同。通过对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分布特征的分析发现,在800~1600m海拔段,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种类最多且特有性高,占保护区珍稀濒危保护植物总种数的72.09%,是保护区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分布的集中区域;高海拔段(1600m以上)分布有较多的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群落,原生性明显,具有非常重要的保护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