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选择桂林七星公园中的阴香种群,采用"径级大小替代年龄大小"的方法,进行阴香种群年龄结构的研究,同时绘制了种群的年龄结构图及存活曲线。结果表明:4个样地中,样地2、样地4的阴香种群的年龄结构呈增长型,存活曲线为DeeveyⅠ型;样地1、样地3的阴香种群的年龄结构呈衰退型,存活曲线为Deevey II型。影响阴香种群年龄结构及其动态的主要因素为人为活动干扰。  相似文献   

2.
为保护天然藏柏资源,通过设置典型样地,研究了西藏波密县易贡乡藏柏种群的年龄结构、静态生命表及存活曲线,运用时间序列模型预测了种群数量动态。结果表明:藏柏种群年龄结构呈"金字塔"型,幼龄个体储备丰富,存在断代现象,种群不稳定;存活曲线趋于DeeveyⅢ型,幼龄期死亡率一直处于较高水平,存在两个死亡率高峰,分别出现在3、9龄级;未来经历3、5和7个龄级时间后,种群总体呈现出幼龄期减少,中龄期稳定,老龄期衰退的趋势。年龄结构和存活曲线都显示出藏柏种群有一定自我更新和维持的能力,但由于人为干扰、种间竞争和自疏作用等因素阻碍着种群的更新,使得种群趋于衰退,未来可通过砍灌、疏伐及清理林下活地被物等抚育措施提高藏柏幼龄个体存活率和中龄个体的存活量,减少人为破坏,以维持天然藏柏种群的长期稳定存在。  相似文献   

3.
对泰宁峨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交让木种群结构和分布格局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泰宁交让木种群个体数从幼苗到老龄树逐渐减少,种群结构为正金字塔型,属于增长型种群,种群个体主要集中分布在9m以下的垂直生长空间,为小乔木;在不同海拔区域上,交让木种群个体数主要集中生长于1300~1500m之间,种群个体分布格局为集聚分布;交让木种群生命期望值随着径级增加呈递减,种群存活曲线为典型的"Ⅱ型"成活曲线,交让木的特殊生长环境,在整个天然常绿落叶阔叶林,生长优势不明显。  相似文献   

4.
【目的】植物种群结构与动态能够反映种群的生存状态以及植物与环境的适应性,对保护和利用植物资源具有重要的意义。【方法】以贵州省西北地区马尾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典型样地调查法对其群落进行调查,应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和匀滑技术,以胸径大小级为基础,编制静态生命表,绘制存活曲线、死亡率曲线、消失率曲线和生存函数曲线,分析马尾松人工林结构及数量特征,同时运用种群动态量化方法和时间序列预测模型研究种群数量动态变化特征及发展趋势。【结果】马尾松种群的径级结构呈不规则的倒"J"型,主要集中在Ⅱ~Ⅳ龄级(个体数量占55.42%),高度结构呈不规则的单峰曲线,冠幅结构呈非典型的倒"J"型;种群数量动态指数VPi和V′Pi均大于0,种群结构呈增长型,但是种群的演替过程存在波动性;存活曲线趋向于Deevey-Ⅱ型,死亡率和消失率曲线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分别在第Ⅰ、Ⅹ龄级出现高峰;生存函数分析表明,生存率和累计死亡率二者互补,呈单调下降和上升趋势,马尾松种群具有前期锐减、中期稳定、后期衰退的动态变化特征;时间序列分析表明,种群未来老龄个体逐渐增多,幼苗更新不足,若不及时抚育幼苗,种群将难以保持稳定。【结论】在今后的森林经营中,针对马尾松种群不同阶段的生长发育特点应采取不同的抚育措施,人为促进马尾松幼苗、幼树生长,保证种群的正常更新,为马尾松人工林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5.
基于鄂西南4个地段典型植被的调查数据,对川陕鹅耳枥种群结构与动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4个地段种群幼龄个体数量丰富,均属增长型种群;2)川陕鹅耳枥种群的胸径与树高呈显著正相关,胸径与树高异速生长明显;3)鄂西南种群死亡率和消失率均呈双峰型,在生长前期和中期达到高峰;存活曲线趋于Deevey-Ⅲ型,但各地段川陕鹅耳枥存活曲线在不同阶段呈现不同类型;4)生存分析表明,鄂西南川陕鹅耳枥种群总体呈现出前期锐减、中期稳定、后期衰退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根据样地调查数据,编制了阿拉善荒漠区敖隆敖包及乌兰腺吉蒙古扁桃种群静态生命表,并由此求得蒙古扁桃种群大小级结构图、存活曲线及死亡率曲线,从而对两地蒙古扁桃种群空间分布格局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两地蒙古扁桃种群幼龄和老龄级个体较少,中龄级个体较多。总体上,敖隆敖包蒙古扁桃种群年龄结构呈稳定型,而乌兰腺吉种群趋向衰退型。两地存活曲线处于DeeveyⅡ和DeeveyⅡ2。两地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均呈聚集型分布。分析表明,草畜平衡在蒙古扁桃种群稳定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云南松林是巍山县保存最好的森林生态系统之一。运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推理与方法,分析云南松林的种群年龄径级结构、静态生命表、空间分布类型等特征,探讨2002、2007和2012年3个5年期间的云南松林种群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3个年份云南松种群的径级结构皆呈"倒J型"现象,为增长型。云南松种群处于中幼林阶段,种群存活曲线属于Deevey-Ⅲ型;随着树龄的增加,云南松的死亡率发生波动,2002年云南松种群的死亡率最高出现在第Ⅳ龄级,2007和2012年的死亡率最高出现在第Ⅴ龄级。3个年份云南松种群的存活曲线呈单调减少,相应的积累死亡率呈单调增加,2012年下降或增加的幅度高于其它2个年份。  相似文献   

8.
广西大明山格木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与数量动态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广西大明山保存较为完好的格木天然林内设置1块1 hm2固定样地,从种群空间格局、年龄结构、静态生命表和存活曲线4个方面研究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和数量动态特征。结果表明:大明山格木种群从幼龄和中幼龄到大树阶段,其空间分布格局由聚集分布逐渐变为随机分布,但总体上呈聚集分布格局;该格木种群年龄结构大致呈金字塔形,属于增长种群,考虑潜在干扰影响时种群仍处于稳定状态;种群内幼苗丰富,死亡率高,以3~4龄级种群数量变化最为剧烈,是种群动态变化的关键时期,后面龄级的个体比例较低,死亡率较早期明显下降;种群生存分析显示,死亡率、死亡密度和危险率均随龄级增加呈下降趋势,早期生存压力明显高于中后期,格木种群存活曲线为 Deevey存活曲线Ⅲ型。  相似文献   

9.
以样地调查和树木径级数据为依据,运用静态生命表和生存分析理论,调查了小陇山山门林区锐齿栎种群的年龄结构、静态生命表、存活曲线和生存分析方法,并绘制相应的表格和曲线图。分析结果表明:锐齿栎种群年龄结构呈趋于稳定型种群,存活曲线呈Deevey-Ⅱ稳定型。锐齿栎种群动态表现为前期衰退、中期增长、后期稳定。  相似文献   

10.
通过采用大小结构图和存活曲线分析种群动态,应用扩散系数、Lloyd的平均拥挤度、聚块性指数和Morisita指数等研究分布格局,采用Greig-Smith方法分析空间格局,对海南岛霸王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南亚松(Pinus latteriMason)种群结构与分布格局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南亚松种群结构属于相对稳定种群,但幼苗、幼树较少;种群存活曲线趋向于DeeveyⅠ型,胸径小于2.5 cm的幼苗成活率较低,幼树存活率开始增大,中龄期种群存活率最高,成龄树期存活率开始下降,至老龄期死亡率达到最大;种群格局整体上呈聚集型;种群格局规模介于100~400 m2。  相似文献   

11.
本文研究了水灾迹地油松和白桦种群的更新过程。研究结果表明,油松种群大小结构模式为单峰曲线偏右分布,不存在坡向差异;白桦种群则为单峰曲线偏左分布,仅在阴坡有个体分布。油松和白桦种群的存活曲线类型不同,油松种群的存活曲线类型为Ⅱ型,而白桦种群的存活曲线类型为Ⅲ型。与白桦相比,油松种群水灾迹地的更新过程主要受立地条件的影响;与油松相比,白桦种群更新的主要影响因素为种源远近、种子萌发和幼苗建成条件。  相似文献   

12.
《林业资源管理》2016,(3):61-66
运用典型样方调查法,从龄级结构、静态生命表特征、存活曲线和4种聚集强度指标(分布系数R、负二项指数K、平均拥挤度指数M*、聚块性指数PAI)等方面研究湖南阳明山国家森林公园甜槠次生林种群结构特征和分布格局。结果表明:1)阳明山甜槠种群结构为纺锤形,属于衰退型种群;2)甜槠种群在总体上存活数随龄级增加先上升后降低,存活曲线接近Deevey I型,即曲线凸型;3)在研究样地内,甜槠种群的分布格局整体呈现为集群分布,符合最普遍的种群样式。种群结构和分布格局与生态因子、生物学特性密切相关,自然干扰和人为破坏也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林业资源管理》2015,(4):52-58
长鞭红景天是国家二级保护植物,目前处于近危状态。基于样地-样方调查资料,对长鞭红景天种群年龄结构进行动态量化分析,编制种群静态生命表,绘制种群死亡率曲线、消失率曲线、存活曲线以及生存函数曲线,并运用时间序列模型分析种群数量动态。结果表明,长鞭红景天种群年龄结构总体上呈金字塔型,种群数量变化动态指数Vpi和Vpi均大于零,表明种群属稳定增长型。长鞭红景天种群各龄级个体数量随龄级增长呈逐渐下降趋势,Ⅱ龄级至Ⅴ龄级死亡率较高、达90.29%,整个过程平均死亡率为29.96%,种群存活曲线属Deevey-Ⅱ型B3亚型,种群死亡率与消失率随龄级增长的变化趋势基本保持一致,呈"M"型曲线。生存函数分析表明,长鞭红景天种群前期(Ⅳ龄级前)快速下降,中期(Ⅳ—Ⅵ龄级)相对平稳,后期(Ⅵ龄级后)进入生理衰退期。时间序列预测发现,长鞭红景天种群幼龄个体数量较丰富,未来Ⅱ,Ⅴ和Ⅷ个龄级时间后种群各龄级个体数均有不同幅度的增长。建议保护和改善长鞭红景天种群生存的原生境条件,适当人工辅助散播,建立培育基地及基因库、实施迁地保护,加强病虫害监测。  相似文献   

14.
白桂木的种群结构和空间分布格局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空间序列代替时间序列的方法,对白桂木5个种群进行统计分析,编制种群的特定时间生命表,应用聚集强度指数进行种群分布格局分析.结果表明:白桂木种群结构呈纺锤形,幼苗严重不足,种群有衰退趋势;存活曲线基本接近DeeveyⅡ型;种群分布格局整体呈聚集分布.  相似文献   

15.
密云水库集水区荆条灌丛年龄结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以潮关西沟林场封禁25年后的荆条灌丛为研究对象,选择沟谷、阳坡、半阳坡和半阴坡4个生境条件,分析了荆条种群的年龄结构,编制了静态生命表,绘制了存活曲线。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生境自然恢复的荆条种群年龄结构均属于进展型,幼龄个体多,老龄个体少,其中以阳坡种群密度最大,不同生境荆条种群的存活曲线均接近DeeveyⅡ型,荆条种群恢复状况良好。  相似文献   

16.
中国特有植物四合木种群结构及动态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四合木种群的径级结构、冠幅结构,高度结构和年龄结构,运用静态生命表描述了四合木种群年龄结构动态变化规律。研究表明:四合木种群株数随径级、高度级的变化呈“山峰型”,植株数随冠幅变化成倒“J”型,现实的四合木种群年龄结构呈“凸”型。四合木种群的死亡率qx,致死力kx随龄级增大而增高,存活率lx随龄级增大而降低。其存活曲线接近于DeeveyⅠ型。利用Leslie矩阵定量模拟种群动态,发现在受外界干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广西分布区海南风吹楠野生资源的调查,从径级结构、静态生命表、存活曲线以及乔木重要值等方面,分析了海南风吹楠种群的生态学特征。结果表明:(1)海南风吹楠种群径级结构呈典型的倒J型,偏态分布极为明显,种群结构大致趋于稳定型,但径级结构、幼苗库存在明显不均衡性。(2)存活曲线趋于Deevey-Ⅱ型,幼苗阶段的高死亡率是导致其种群濒危的重要原因,且光因素是该树种生长和种群发展的限制性环境因子。(3)海南风吹楠在5龄级以前,树高与胸径的增长几乎呈线性相关,此后开始变缓。(4)海南风吹楠在群落中的竞争优势不明显,6龄级以后消失率增高。针对海南风吹楠濒危的原因,对现有种群进行适度人工干预,提高幼苗至幼树的转化率,加强片段化居群间的基因交流是当前海南风吹楠种群恢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林业资源管理》2016,(6):57-63
以茂兰国家级喀斯特森林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对区内3个演替阶段(早期、中期、后期)的植被进行群落学调查。以重要值为依据选取优势种,从年龄结构、生命表特征、存活曲线等研究樟叶槭、石岩枫和齿叶黄皮3个优势乔木种群的结构及动态特征。结果表明:石岩枫从演替早期-演替中期-演替晚期胸径频率为L型-间歇型-L型,其种群为增长型;樟叶槭在整个演替序列胸径频率均为L型,为增长型种群;齿叶黄皮在整个演替阶段胸径频率均为间歇型,为间歇性发展型。石岩枫演替早期存活曲线接近DeeveyⅡ型,演替中期不符合Deevey型分布,演替晚期符合DeeveyⅢ型;樟叶槭演替早期、中期和晚期的存活曲线均接近DeeveyⅢ型;齿叶黄皮演替早期和晚期的存活曲线为DeeveyⅢ型,演替中期的存活曲线无规律。  相似文献   

19.
以种群生命表及生存分析理论为基础,编制贵州铜仁油茶林种群静态生命表,绘制存活曲线、种群亏损曲线和死亡曲线,分析研究了种群生命过程,结果表明,油茶有3个死亡高峰:即DBH 2-4 cm、DBH 10-12 cm和DBH 20-22 cm。存活曲线趋于Deevey-Ⅲ型。应用谱分析方法研究油茶种群动态,结果表明,在油茶种群更新过程中存在着明显的周期性。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以大兴安岭呼中区兴安落叶松林为研究对象,结合径级结构、静态生命表、存活率曲线、死亡率曲线和消失率曲线,对兴安落叶松种群的年龄结构和生态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在不同龄级下落叶松种群的个体数量有明显差异,I~Ⅲ龄级落叶松种群个体数占绝大多数,IV~VI龄级落叶松种群个体数相对较少;落叶松种群的存活曲线呈DeeveyⅡ型(对角线型);消失率和死亡率曲线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均呈现单峰型,I~Ⅲ龄级落叶松种群的消失率和死亡率逐渐增加,IV~VI龄级落叶松种群消失率和死亡率逐渐减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