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实验猪群由从ES特殊实验群和湖北白猪Ⅳ系选出的7头公猪、14头母猪及其生产的19窝136头仔猪组成。利用子代的氟烷测验结果和连锁标记位点的表型(PHI、PO2、PGD)推断了5头公猪、10头母猪及其15窝109头仔猪的氟烷和连锁标记基因的单倍型(Hal-markerhaplotype),并推断了其余4窝37头仔猪亲代和子代的标记基因单倍型(markerhaplotype)。结果发现,只有以家系为单位,在已知亲本一方为HAL+个体或是Haln携带者,或者子代中有HAL+阳性个体的条件下,才能进行HM单倍型推断。本试验测得Halnn基因型的外显率为91.89%。  相似文献   

2.
猪应激敏感性生化遗传标记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83头猪用于PHI,PGD,PO2生化多态性分析,结果显示,在3种表型分布内,氟烷阳性猪发生率,背最长肌pH值,系水力等肉质性状差异极显著(P〈0.01),同一个优良基因数目与氟烷敏感性,肉质指标呈现线性关系,对四种亲本交配组合共计19窝132头猪的亲子代进行了HM单倍型推断的遗传分析,结果表明,前三种交配组合可以根据亲子代的PHI,PO2,PGD表型及子代的氟烷测验结果对HM单倍型进行推断,Ha  相似文献   

3.
《养猪》2007,(4):31-31
吴珍芳等通过检测612头长白母猪共2239窝雌激素受体基因(ESR基因)的PvuⅡ酶切多态性,分析了不同ESR基因型和长白母猪繁殖性状的相关性。群体中B等位基因的频率很低,但似然比检验结果显示群体的基因频率处于哈代-温伯格连锁平衡状态。第1胎BB基因型母猪的总产仔数(12.05头)显著高于AA型母猪(10.19头),  相似文献   

4.
猪白细胞抗原与产仔性能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采用微量淋巴细胞毒试验对90头经产母猪(二花脸65头,大约克猪25头)进行了血清学分型,计算了单倍型在两品种中的分布频率,运用单因子和双因子最小二乘分析法分析了SLA单倍型与产活仔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发现:(1)不同单倍型对猪产活仔数影响有明显的差异,H6、H10有明显的正效应,H2、H12、H31有负效应。(2)单倍型对产活仔数影响在品种间有差异,在太湖猪中H6、H7、H10和H23几种单倍型频  相似文献   

5.
综述了从激素和基因水平探讨提高母猪窝产仔数的研究进展。讨论了由于不同激素水平失调导致胚胎死亡,降低窝产仔数的主要原因;指出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探测猪DNA标记;分析遗传标记与窝产仔数的遗传连锁关系,可以提高母猪窝产仔数选择的准确性和遗传进展。  相似文献   

6.
小梅山猪促卵泡素β基因多态性及其与繁殖性能的关系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用PCR SSCPs法检测小梅山猪母猪群促卵泡素 (FSH) β基因的多态性 ,分析该基因与产仔数和仔猪体重的关系。小梅山猪母猪群FSH β基因N基因频率为 0 .4 14 1,n基因频率为 0 .5 85 9,该基因处于遗传非平衡状态。nn基因型母猪的总产仔数和产活仔数比NN型母猪的分别多 0 .7头和 1.1头 (P <0 .0 5 )。小梅山猪产仔数曲线是开口向下的二次曲线 ,其中nn型母猪具有较理想的产仔模型 ,其拟合的最高产仔数最大 ,且产仔数达高峰后下降较慢。nn型母猪的仔猪初生重比NN基因型母猪的重 (P <0 .0 5 )。杂合型母猪的总产仔数 (12 .38)、产活仔数 (11.6 9)、仔猪初生重 (1.72 )和 35日龄断奶重 (2 0 .16 )比纯合型母猪的大 ,表现出一定的杂合效应。这些结果提示母猪的n等位基因对产仔数和仔猪初生重有利 ,该基因可望用于猪的标记辅助选择  相似文献   

7.
采用英国产Fluotec型半封闭式氟烷麻醉仪,对中国瘦肉新品系DⅣ系196头猪进行氟烷测验(其中公45,母151),结果2头呈阳性反应,阳性率为1.03%。公母猪间对氟烷的耐受性差异不显著(P>0.05)。个体间氟烷耐受性的差异颇大。选择36头氟烷阳性猪进行肥育测定至90kg屠宰和肉质评定,各肉质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  相似文献   

8.
与猪窝产数相关联的单个基因或无名遗传标记的识别,对养猪业具有巨大的经济影响。这类遗传标记的识别,对养猪业具有巨大的经济影响,为害遗传多态性可应用于标记辅助选择方案以提高繁殖效率,我们报道了与雌激素体基因多态性有关的、窝产仔数一个主基因之间的差异解释了窝产仔数的显增加-每窝大约多产1.5头猪以及多于1头的活仔猪,结果表明有利基因对生长速度和背膘没有负的基因多效性影响,在标记辅助选择/基因渗入方案中  相似文献   

9.
《畜牧与兽医》2017,(10):1-7
采用PCR-RFLP方法,以大白、长白、杜洛克3个猪种共400头繁殖母猪为研究对象,研究Hal、GH、AREG、ESR和BF基因的多态性,并与繁殖和生长性状进行关联分析,为猪的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和提高选种的准确性提供依据。结果表明:5个基因在3个猪种的测定群体中存在多态性,但在基因型频率上不同猪种间存在较大差异。各猪群5个基因的优势等位基因均为A。其中Hal基因在大白猪群体中初产母猪AA型个体总产仔数和产活仔数分别比AB型多19头和272头(P005),母猪AA型个体达100 kg日龄比AB型快1648 d(P005)。GH基因影响长白猪达100 kg日龄(P005)。AREG基因能影响母猪产仔性能,各猪群中AA型均优于BB型。同时,AREG基因大白母猪AA型个体活体背膘低于BB型(P005)。ESR和BF基因则主要影响母猪的繁殖性状。本试验结果为规模化猪场引进猪种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工作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猪氟烷基因的检测及其对生长与肉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中国瘦肉猪新品系DI和SJ系301头仔猪进行氟烷测验,阳性率为1.33%。随机抽取氟烷阴性猪34头进行基因型检测,有6头为杂合子,由此推知NN、Nn和nn的频率分别为81.26%17.41%和1.33%,N和n的频率分别为89.97和10.03%。对三种基因型的肉质进行评定结果显示,4头氟烷阳性猪(nn)肉质最差,出现3头严重PSE肉和一头轻度PSE肉,而氟烷阴性猪未发生PSE肉。28头SJ系氟烷阴性猪用阳性公猪测交,对产出的20窝208头后代进行氟烷测定,共检出4窝中的21头阳性猪,对测交后代进行肥育性能和肉质测定,结果阳性猪的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等较低,屠宰率、眼肌面积和瘦肉率等较高,肉质较差。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通过PCR-RFLP技术对大白猪、长白猪和杜洛克猪的催乳素受体(prolactin receptor,PRLR)基因第10外显子AluⅠ酶切位点进行多态性分析,并对各基因型母猪的第1至第3胎次产仔数、产活仔数、断奶仔猪数、初生窝重、21日龄窝重及断奶成活率进行测定,进而分析PRLR基因多态性与繁殖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PRLR基因在3个品种中均存在多态位点,且AA基因型都是其优势基因型。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大白猪AA基因型个体第1、2和3胎各繁殖性状均呈现出高于AB和BB基因型的趋势。在繁殖性能已经稳定的第3胎次AA基因型个体产仔数、产活仔数、断奶仔猪数、初生窝重及断奶成活率比BB基因型个体平均分别高出0.31头、0.63头、0.02头、0.65 kg和0.43%,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2.
本文研究了雌激素受体基因和骨调素基因对苏钟猪生长繁殖性能的影响。41头母猪120多窝产仔数记录用来分析雌激素受体和骨调素基因型对仔猪初生重、母猪乳头个数和仔猪乳头个数的影响。在母猪乳头个数方面,骨调素142/152和168/170、142/168基因型之间差异显著(P<0.05);在经产胎次中,仔猪初生重140/152和168/170、164/168、142/168、142/152基因型之间差异显著(P<0.05)。母猪乳头个数雌激素受体AA型和AB型之间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3.
本文研究了雌激素受体基因和骨调素基因对苏钟猪生长繁殖性能的影响.41头母猪120多窝产仔数记录用来分析雌激素受体和骨调素基因型对仔猪初生重、母猪乳头个数和仔猪乳头个数的影响.在母猪乳头个数方面,骨调素142/152和168/170、142/168基因型之间差异显著(P<0.05);在经产胎次中,仔猪初生重140/152和168/170、164/168、142/168、142/152基因型之间差异显著(P<0.05).母猪乳头个数雌激素受体AA型和AB型之间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4.
ESR、FSHβ及OPN基因多态性与母猪繁殖性状的关联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采用PCR-RFLP法对大白猪和长白猪猪群进行了雌激素受体基因(ESR)、卵泡促激素β亚基基因(FSHβ)和骨桥蛋白基因(OPN)等3个与繁殖性能相关的基因多态性检测,并对不同基因型的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及出生窝重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①在长白猪中,ESR和OPN基因的优势基因是A等位基因,FSHβ基因的优势基因是B等位基因;在初产母猪中,ESR基因BB型个体比AA型个体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及出生窝重高,FSHβ基因AA型个体比BB型个体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及出生窝重上高,OPN基因BB基因型个体比AA基因型个体总产仔数少1.20头,差异显著(P<0.05);在经产母猪中,OPN和FSHβ基因AA型个体比BB型个体总产仔数和产活仔数高,ESR基因总产仔数、产活仔数规律与初产母猪相反.②在大白猪群体中,ESR基因的优势基因是A等位基因,FSHβ和OPN基因的优势基因是B等位基因;在初产母猪中,ESR基因AA型比BB型个体产活仔数和出生窝重高,OPN和FSHβ基因AA型个体比BB型个体总产仔数和产活仔数高;在经产母猪中,ESR、OPN及FSHβ基因全都表现出BB型比AA型个体总产仔数和产活仔数高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ESR、FSHβ及OPN基因多态性与母猪繁殖性状的关联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PCR-RFLP法对大白猪和长白猪猪群进行了雌激素受体基因(ESR)、卵泡促激素β亚基基因(FSHβ)和骨桥蛋白基因(OPN)等3个与繁殖性能相关的基因多态性检测,并对不同基因型的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及出生窝重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①在长白猪中,ESR和OPN基因的优势基因是A等位基因,FSHβ基因的优势基因是B等位基因;在初产母猪中,ESR基因BB型个体比AA型个体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及出生窝重高,FSHβ基因AA型个体比BB型个体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及出生窝重上高,OPN基因BB基因型个体比AA基因型个体总产仔数少1.20头,差异显著(P<0.05);在经产母猪中,OPN和FSHβ基因AA型个体比BB型个体总产仔数和产活仔数高,ESR基因总产仔数、产活仔数规律与初产母猪相反。②在大白猪群体中,ESR基因的优势基因是A等位基因,FSHβ和OPN基因的优势基因是B等位基因;在初产母猪中,ESR基因AA型比BB型个体产活仔数和出生窝重高,OPN和FSHβ基因AA型个体比BB型个体总产仔数和产活仔数高;在经产母猪中,ESR、FSHβ及OPN基因全都表现出BB型比AA型个体总产仔数和产活仔数高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在212头淮猪新品系母猪群中进行FSH β亚基基因多态性及其与头胎产仔数性状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在淮猪新品系母猪群中,FSH β亚基基因的A等位基因为优势等位基因,其基因频率为0.6085。在淮猪新品系母猪头胎产仔数性状上,FSH β亚基基因的AA基因型为有利基因型,AA型的头胎总产仔数比BB型高1.47头(P<0.01),AA型的头胎产活仔数比BB型高1.15头(P<0.05)。  相似文献   

17.
波兰猪的繁殖据波兰两群垂耳白猪、三群波大白猪共计883头母猪五年内分娩仔猪13,081头的资料分析,平均受胎率达82.9%;仔猪性比:公的占51.71%;妊娠期为115.5±2.78天;每窝初生产仔数10.35±2.72头;窝重13.73±2.65公斤;仔猪死亡率7.32%。分析表明,仔猪性比随母猪年龄而异;0.9岁处女母猪产仔中,公的占49.6%;5—5.9岁母猪产仔中,公的占57.8%。各龄母猪的妊娠期及产仔数见表1。  相似文献   

18.
试验旨在研究催乳素受体(prolactin receptor,PRLR)和卵泡刺激素β(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 β,FSHβ)基因的多态性及其与母猪繁殖性状的关联分析。采用PCR-RFLP方法对大白猪、杜洛克猪和长白猪3个猪种共487头母猪进行了PRLR和FSHβ基因多态性检验,并采用单因子方差分析、LSD法分析不同基因型与母猪总产仔数、产活仔数、断奶窝重和断奶窝仔数等繁殖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PRLR基因在大白猪和长白猪中B等位基因均为优势基因,基因频率分别为0.717和0.548,大白猪BB基因型总产仔数显著高于AA基因型(P<0.05),长白猪BB基因型断奶窝重显著高于AB基因型(P<0.05);FSHβ基因在大白猪、杜洛克猪和长白猪3个猪种中B等位基因均为优势基因,基因频率分别为0.804、0.760和0.789,长白猪BB基因型总产仔数和产活仔数均显著高于AB基因型(P<0.05),呈现BB>AA>AB趋势。因此,PRLR和FSHβ基因对荣昌猪场母猪繁殖性能有一定影响,可作为母猪繁殖性能分子选育的候选参考基因。  相似文献   

19.
旨在检测猪PRLR基因第10外显子的多态性及其对产仔性能的影响。采用PCR-RFLP技术检测大白猪、马身猪、山西黑猪和山西白猪4个品种(系)221个个体PRLR基因第10外显子的多态性,并采用单变量动物模型分析多态位点对母猪产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RLR基因第10外显子存在NaeⅠ多态位点。在4个猪种中均检测到A、B 2个等位基因和AA、AB 2种基因型,等位基因A为优势等位基因,频率在0.86~0.93之间。该位点对母猪产仔性能有显著影响,AA型母猪的头胎产仔数和产活仔数分别比AB型高1.797和1.293头,达显著水平(P〈0.05)。因此,将该位点作为遗传标记应用于种猪选择中,可能会有利于猪繁殖性能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旨在检测猪GPR54基因多态性,分析其与产仔数之间的关系。采用PCR-SSCP、PCR-R FLP和直接测序方法,对小梅山猪、枫泾猪和大白猪3个群体218头繁殖母猪进行GPR54基因的多态分析,并采用最小二乘法分析其与616窝小梅山母猪繁殖记录的关系。结果表明:在3对引物(P1、P4、P8)中检测到3个多态位点,其中1个多态位点(P1)导致氨基酸的改变(Leu35Pro),P4与P8位点的基因遗传为连锁遗传;P1位点上,2胎以上小梅山母猪中,BB型个体的产活仔数(NBA)比AB型和AA型分别高0.69、1.65头(P0.01),所有胎次中,BB型个体的TNB和NBA均高于AA型(P0.01)和AB型(P0.01);P4/P8位点上,杂合型的总产仔数(TNB)和NBA均高于纯合型。结果提示,对于小梅山猪,P1位点的BB基因型可作为小梅山猪辅助选择的遗传标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