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近年来,因虾病的困扰严重阻碍了对虾养殖业的发展,尤其在1993年,我国沿海养殖对虾大面积暴发虾病,给养虾业生产造成严重危害,产量大幅度下降,经济损失惨重。造成全球虾病大规模暴发的原因很多,除生态环境破坏外,很重要的原因是病毒的感染。自从1974年Co...  相似文献   

2.
近十几年来,随着对虾养殖业的迅速发展,集约化程度的不断加强,造成了环境严重恶化,对虾病毒病也日趋严重。我国沿海地区自1992年下半年开始虾病大流行,日趋严重。对虾暴发流行性病毒病使我国1993年~1994年对虾绝收面积达50%以上,产量从24万吨跌落到4万吨。虽然国内外对对虾病毒的研究取得了一定成就,但还有许多未知领域,药物治疗或预防接种仍无法应用于生产。因此如何通过饲养管理来预防、控制虾病毒病的发生是养虾业的关键。1选择优良或高健康虾苗要看虾的清洁程度、活力及在阳光下的稳定状况及游泳行为等。除…  相似文献   

3.
DM_(423)菌粉制剂在对虾养殖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随着养虾面积的增加,一些不利于养虾业发展的因素,如池底老化、海水污染、虾病泛滥等纷纷出现,致使产量降低、效益不好。特别是1993年,暴发全国性流行虾病,导致大面积减产、绝产,经济损失巨大。出现这种局面有种种原因,但与滥用抗生素类药物治疗虾病有很大的关系。特别在育苗期间,应用抗生素作为一种常规的“防病”措施大量使用,使对虾幼体一直处于“药浴”状态下成长,影响对虾幼体本身的生理功能和抗病能力,并引起耐药菌株的产生,为虾病暴发埋下了隐患。在养成期间,随着虾病的发生,滥用抗生素的现象也普遍存在,不仅影响了对…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台州地区凡纳滨对虾白斑病毒(WSSV)、传染性皮下和造血器官坏死病病毒(IHHNV)、高致病性副溶血弧菌(AP)和虾肝肠胞虫(EHP)的流行情况,用PCR方法对2017年-2019年采集的337个样品进行病原检测.结果表明,2017年-2019年4种病原总体携带率EHP>IHHNV>AP>WSSV;IHHNV、A...  相似文献   

5.
采用组织、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方法,研究了中国对虾海虾和养殖虾的黑鳃病的发病率、病原和病变机理。发现不管是海虾还是养殖虾均有黑鳃病的个体,海虾患黑鳃病的比例为20%;养殖虾患黑鳃病的比例为90%。引起黑鳃病的病原有弧菌、丝状菌、镰刀菌、链格孢、聚缩虫、病毒等。另外水质污染和污物等也能引起对虾黑鳃病。病原生物多数具有固着特点,其致病机理是:大量病原的附着使锶的代谢功能受阻、通透性低,进而锶组织坏死;病  相似文献   

6.
上个世纪80年代世界对虾养殖业达到鼎盛时期,但也开始大规模暴发流行性虾病.在人工养殖环境中,引起对虾发病的有四种:即病毒、细菌、立克次体、寄生虫感染病,而病毒感染的种类有:桃粒病毒(TSV)、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黄头病毒(YHV)、对虾杆状病毒(BP)、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毒(HHNBV)等.……  相似文献   

7.
多年来对虾养殖为国家创汇作出了积极贡献,年创汇额达到7亿多美元。但在1993年虾病暴发,养殖对虾大量死亡,损失惨重。一、“虾瘟”流行的特点:这次“虾瘟”的特点是,发病早,来势猛,传播快,面积大,范围广,死亡重,治疗难。这次“虾瘟”流行,遍及我国南北各地,且发病季节比往年提前一个月至一个半月。另一特点是,历年条件好的地区,换水勤、换水量大的虾池,发病早,病情重;而历年条件差的地区,换水量小或不换水的半封闭或封闭虾池,则不发病或发病晚,病情轻。引进的外来虾种比本地的东方对虾发病期要早一段时间,即它们先发…  相似文献   

8.
二十世纪 80年代以来 ,世界沿海各国的对虾养殖业蓬勃发展 ,随着对虾养殖业的企业化发展 ,其病害也日益突出 ,特别是对虾病毒性的疫病已成为阻碍这一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近年来的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黄头症病毒 (YHV )、桃拉综合症病毒 (TSV)和传染性皮下和造血器官坏死病病毒 (IHHNV )等病毒性传染病在世界各地广泛流行 ,除给对虾养殖业带来严重经济损失之外 ,还对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造成巨大威胁 ,因此对虾病毒病的研究已成为当前世界虾病研究领域的焦点之一。本文就近年对虾病毒病的研究与动态进行概述 ,并对虾…  相似文献   

9.
在对虾养殖过程中,经常受病菌、病毒、寄生虫和环境、营养的应激等各种因素的侵扰,严重阻碍了对虾养殖业的进一步发展。为确保对虾养殖业的正常生产,减轻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我们必须努力提高养殖管理水平,并从虾苗培育、饵料营养、养殖模式和应激因素等方面探索各种应对措施,结合药物治疗.尽量克服病害的威胁,保证对虾养殖的顺利进行。1虾苗培育虾苗质量的好坏,决定着整个养殖过程中对虾的生活能力。而且虾苗本身若携带病菌或病毒,则很容易导致对虾暴发流行性疾病。选择健康亲虾,优化饲育环境,隔绝或控制病菌、病毒的感染,是…  相似文献   

10.
对虾杆状病毒病的鉴别诊断孔繁德周斌华黄印尧(中华人民共和国厦门动植物检疫局,福建361012)在对虾病的病原中,尤以病毒最为重要。自从1974年J.A.Couch首先报告了一种从桃红对虾中发现类似昆虫核型多角体病毒的杆状病毒(Bac-ulovirus...  相似文献   

11.
1998年在疫区内某对虾养殖场,用对虾副粘病毒细胞培养灭活疫苗,对日本和中国对虾苗(体长0.8~1cm)进行了侵泡免疫试验。对虾养殖试验结果表明,5月3日放苗后,免疫试验组对虾没有发病,其中单纯用疫苗免疫的日本对虾试验池的对虾规格,养殖73d(至7月15日)平均达95尾/kg,219d(至11月8日)平均达38尾/kg,2次出池合计平均170.9kg/km^2;单纯用疫苗免疫的中国对虾试验池的对虾规格,养殖86d(至7月28日)平均达110尾/kg,221d(至11月10日)平均达22尾/kg,2次出台合计平均167.3kg/hm^2。日本对虾和中国对虾的免疫试验对照池与非免疫试验池的对虾,分别于6月28日和7月15日发生副粘病毒病而死亡。  相似文献   

12.
南美白对虾无公害养殖是将可能发生的食品安全问题控制、消除在养殖过程中,商品虾达到无公害食品质量标准的养殖模式。综合论述了目前国内南美白对虾无公害养殖技术的现状。  相似文献   

13.
Abstract

Occlusion bodies in wet mounts of phloxine-stained tissue squashes and paraffin sections of penaeid shrimp infected with Baculovirus penaei and Penaeus monodon-type baculovirus fluoresced when viewed with an epifluorescent microscope. Inclusions of hepatopancreatic parvo-like virus, infectious hypodermal and hematopoietic necrosis virus, and Autographa californica nuclear polyhedrosis virus did not fluoresce. The use of phloxine stain (alone or as a component of an eosin preparation) and fluorescent microscopy may enhance detection of lowgrade infections by these disease-causing agents.  相似文献   

14.
养牛业规模化发展,我国畜牧业也受到疫病威胁,特别在近年国内外畜牧交流广泛,疫病爆发频繁,疫病不再是单一的病菌感染,而是呈现复合感染的趋势发展。犊牛病毒腹泻是常见疾病,研究发现其能与多种病毒发生混合感染。该文就传染性鼻炎和犊牛病毒性腹泻混合感染情况进行简单介绍,以期为犊牛疾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猪流行性腹泻病,是造成养猪业经济损失严重的传染病之一。本文是针对某养猪场的病死猪进行临床症状观察、病理剖检,通过病毒的分离培养及RT-PCR鉴定,确诊病死猪病原为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应加强对猪流行性腹泻病的诊断及监控。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新发动物疫病多以病毒病为主,往往具有不可预测性且对畜牧业生产造成重大损失,因此如何快速诊断其主要病原成为防控新发疫病的关键因素。对新发疫情的传统诊断,往往需要依靠经验,逐步排除已知病原后才能确定疫情的主要因素,随着分子生物学及测序技术的发展,临床上出现了很多直接从病料中检测未知病毒的方法,这些方法逐渐成为确诊未知疫情的主要手段。作者主要阐述近年来应用于发现未知病毒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7.
氨基酸是水产动物生长和代谢最重要的营养素之一。虾饲料中是否需要添加氨基酸,怎样添加,添加效果如何,一直是人们关注和研究的重点。本文在总结近年来有关虾类必需氨基酸需求和理想氨基酸模型研究进展的基础上,综述了虾类对晶体氨基酸(CAA)或微囊氨基酸(MAA)的利用效果,探讨了影响虾类对CAA和MAA吸收、利用的因素,提出了在虾类氨基酸营养领域急需解决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8.
南美白对虾死后组织自溶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区别生前病变和死后变化,确定南美白对虾病理组织取材的有效时间,对南美白对虾组织自溶的规律进行了研究。分别于死后0,0.5,1,2,3 h和 4 h取材作常规组织学切片。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发现死后 2 h脑、触角腺以及肝胰腺的自溶较为明显,而其他器官在死后 4 h 仍未见明显的自溶现象。研究表明南美白对虾病理组织取材时间在死后2 h内为宜。  相似文献   

19.
概述了尼帕病毒病在国外的流行状况、尼帕病毒(Nipah virus,NiV)的变异及我国的研究现状,着重阐述了近年来在其基础病毒学、诊断技术及防治方面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病毒蛋白的功能及其相互作用、受体的发现、动物模型、荧光PCR及ELISA诊断技术、抑制NiV感染及治疗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为该病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0.
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亚单位疫苗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White spot syndromevirus,WSSV)是一种可以引起养殖对虾暴发性死亡的传染性病原,由于其强烈的传染性和极高的致死率,使得人们在应对它时,必须侧重于早期的防控。近年的研究表明,对虾存在类免疫(quasi—immune)机制.而WSSV的重组蛋白可以诱导对虾产生抗病保护效应。目前有关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亚单位疫苗的研究大多围绕诱导产生高效免疫应答能力的囊膜蛋白进行免疫接种方式来展开。文章对该领域研究成果做一综述,旨在为今后WSSV的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