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3 毫秒
1.
风景名胜区景观评价方法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文哲  刘敏  梁青 《安徽农业科学》2011,(19):11606-11607,11614
以风景名胜区景观评价方法为主要研究内容,主要对景观影响评价方法和景观资源评价方法进行了具体研究,讨论了评价方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太姥山风景名胜区不同距离带上植物群落特征进行分析,揭示旅游干扰对研究区植物群落的影响规律。【方法】用敏感水平、群落景观重要值、物种多样性信息指数和旅游影响系数等综合指标,分析旅游干扰对研究区植物落景观的影响特征。【结果】不同距离带上各植被层的敏感水平基本上是近景区>中景区>远景区,说明近景区游览频率高;群落景观重要值差异显著,基本上呈现出中>远>近的变化趋势,说明中景区植被群落的旅游价值大,生态环境质量好于近景区。水平距离与信息指数存在密切联系,距游径的水平距离愈近,信息指数愈小,随着距离的增加,信息指数增大。根据旅游影响系数评价分级可知,整个风景区管理水平呈良级。【结论】结果阐明了旅游干扰对太姥山风景名胜区植物群落的影响,进而为景区的优化管理提供理论和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3.
李英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8):3507-3509,3529
以新建铁路工程对五大连池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景观影响评价为例,采用生态机理法、综合指数法,中尺度水平从"面"的层次、小尺度水平从"点"的层次选取评价指标,分析了铁路工程对风景名胜区的景观影响。在此基础上,从总体要求、线路设计、工程施工等方面提出了保护措施与对策,以最大程度减少对风景名胜区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4.
采用景观生态学方法,对鲁山县上汤镇生态旅游开发项目进行了影响因子评价.结果表明,所开发项目整体上具有良好协调性,各景观指标开发前后变化较小,多样性指数略提高,均匀度指数稍降低,景观连通性改变不大,环通度有一定提高.表明在生态旅游开发评价中,景观生态学是一种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5.
百里杜鹃风景名胜区季节性旅游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百里杜鹃季节性旅游带来的各种影响进行分析,认为景区季节性旅游对景区生态环境、当地经济和社会文化都会产生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季节性旅游地的保护性开发建议。  相似文献   

6.
韶山风景名胜区植物景观格局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ViewGIS软件和韶山森林分布图等资料,根据景观生态学的有关原理,选取斑块特征指数、景观多样性指数和景观空间构型评价指标,对韶山风景名胜区的植物景观格局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韶山风景名胜区景观类型可划分为9个类型,其具有较高的分维数和多样性指数,但韶山风景区的植物景观仍存在一定的人为干扰,且风景区外围干扰严重,景观有破碎化增加的趋势;从景观组成来看,植物景观以马尾松、阔叶林景观为主.  相似文献   

7.
试论风景名胜区的景观生态规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景观的视觉多样性与生态美学原理为基础,论述了风景名胜区景观生态规划的方法、原则与基本格局,并提出了风景名胜区景观生态规划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农业景观资源旅游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娴慧  孙雄松  杨征 《广东农业科学》2012,39(5):149-151,160
分析了农业景观资源的特质性,阐述了当前农业旅游开发中,农业景观资源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不同类型农业景观资源的旅游开发途径建议。  相似文献   

9.
五台山风景区水化学特征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研究了五台山水体COD、DO、pH和硬度等基本性状及Cu、Zn、Cr、Ni、Ph、As、Cd、Hg等9种化学元素的含量状况,进行了水体基本性状元素含量以及元素间的相关分析,并对水环境质量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五台山地表水质较好,被测的9种元素都在一般河流的含量范围之内,水环境质量指数为0.272,属尚清洁水平.  相似文献   

10.
周玮  沙润  任黎秀  吴兰桂  钟静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12):2322-2323,2337
山地景观作为自然旅游景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旅游开发中具有极高的研究和利用价值。针对福建牛姆林形式多样的地貌组合形态、覆盖率高的原生性森林植被、富有灵性的泉与溪、宜人的山地气候环境等山地旅游景观的特征,提出了适宜保护原生性山地生态景观,开发基于山地小气候环境的度假设施,营造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旅游景观等设计思路,以期为同类型山地旅游景观的开发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山西五台山风景区生态旅游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利利  陈建强  刘璐  赵延德 《安徽农业科学》2011,(5):2903-2905,2913
从可持续发展和打造高品质旅游品牌的思路出发,基于五台山风景区的旅游资源特征,针对五台山地区目前的旅游现状,提出了打造两条特色生态旅游路线的方案。生态旅游的构想将五台山风景区典型和独特的寺院人文景观与地质遗迹景观相结合,从而打造高品质旅游品牌,提高旅游的科学性和知识性、观赏性和趣味性。  相似文献   

12.
本文首先简单介绍了旅游景观的定义与内涵,然后从项目的策划入手,对该项目的景观设计进行分析和设计定位,通过对项目周边文化、环境的充分调查,采集仙姑顶诸多的文化传说,进行景观设计的总体构思,合理的进行功能分区,景点布置。在对景区内的建筑物的风格控制和小品植物等的选择搭配上,均展现了仙姑顶特色的人文风貌。  相似文献   

13.
五台山草地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特征及资源的开发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五台山草地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特征 (包括地质、地貌、土壤、植被、水体和气候 )进行初步分析的基础上 ,从资源生态学角度对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出了以下建议 :①加强科学管理 ,合理利用五台山草地资源 ;②发展季节性畜牧业和移地舍饲育肥 ;③建立畜牧业绿色食品基地 ;④充分利用其气候资源 ,建立脱毒马铃薯生产基地 ;⑤开展生态旅游 ;⑥充分发挥五台山草地自然保护区在教学科研和科普教育工作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太白山风景区旅游产品的开发探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森林旅游产品包括了森林旅游资源、旅游设施和旅游服务.森林旅游产品的开发对森林旅游业的生存和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通过对太白山风景区森林旅游资源的类型、特色、开发现状和制约因素的研究,提出了太白山风景区森林旅游产品开发的战略方案.  相似文献   

15.
基于遥感(R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以2010年中巴资源卫星所接收的CCD/HR影像为数据源,结合影像数据和现场实景资料,综合分析了五台山地区的植被景观的格局。结果表明:在植被景观斑块类型中,斑块面积最大的是山地草甸,最小的是云杉和臭冷杉林。斑块数最多的是温带草原及灌草丛景观,最少的是云杉和臭冷杉林景观。各景观要素斑块的分离度指数的大小顺序为:Ⅲ>Ⅹ>Ⅱ>Ⅰ>Ⅵ>Ⅳ>Ⅴ>Ⅶ>Ⅸ>Ⅷ,这个顺序与该地区的斑块密度的排序基本吻合。此外,分离度指数与斑块密度呈正相关关系即分离度指数随着斑块密度的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16.
大别山区红色旅游资源整合开发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莫林丽 《安徽农业科学》2016,44(31):169-171
对大别山区域的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现状进行了综合分析,包括红色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的不合理现象以及大别山区域进行红色旅游资源整合开发的巨大潜力,从区域的自身特点出发,着重研究了大别山区红色旅游资源的整合策略,以区域、政府、旅游产品、旅游设施、宣传为中心,通过资源整合促进大别山红色旅游资源的一体化发展,增强大别山区红色旅游的实力。  相似文献   

17.
小五台山主要乔木群落类型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白 《宁夏农林科技》2012,53(10):87-88
通过实地踏查及查阅分析相关文献,对小五台山主要乔木群落类型的组成,特点及分布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对其开发保护提出了合理的建议,对于合理开发利用小五台山植物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五台山景区湿地植被的数量分类和排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双向指示种分析方法(TWINSPAN)和除趋势对应分析方法(DCA)对五台山清水河湿地植被进行了数量分类和排序.结果表明:1)TWINSPAN将57个样方分为牡蒿群落、鹅观草群落、地榆+委陵菜群落、水蓼+东方蓼+薄荷群落、水蓼+酸模群落、北水苦荬+东方蓼群落.2)DCA第1轴主要反映了人为干扰程度因子;DCA第2轴主要反映了海拔因子.在DCA图中,湿地植被相应地沿对角线从旱中生的群落类型逐步向湿生群落过渡.3)TWINSPAN和DCA分析结果具有一致性,它们都客观地反映出人为干扰与湿地植被之间的生态关系.  相似文献   

19.
五台山南台普济寺防雷工程设计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文祥 《河北农业科学》2009,13(10):110-111
雷电是自然界中较为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五台山南台普济寺又处于高海拔多雷区,要在不影响古建筑旅游景观的前提下,正确合理巧妙安装防雷设施显得至关重要,工程要求技术精,施工难度大。就寺庙防雷工程设计方面的措施提出了一些针对性方案,将对各类旅游建筑、寺庙等防雷工程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旅游产业成为当下山地少数民族地区增长经济、脱贫致富的重要手段。为促进山地民族地区旅游业更好发展,以黔江濯水景区为研究对象,在包容性旅游理论指导下,从4个维度(旅游发展基础、弱势群体参与程度、传统与现代的互融度、发展与保护的包容度)全面分析景区旅游发展现状,并以此为基础探讨景区包容性旅游的发展路径,以营造良好的旅游环境,实现群众广泛参与,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相互融合,维护良好生态环境,从而达到景区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