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樟子松营养袋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樟子松营养袋育苗技术,包括选地及整地、营养土选择及配置、摆营养袋、种子处理、播种、苗期管理、病虫草害防治等内容,为榆林市樟子松苗木快速繁殖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方法,从而满足该地防沙治沙、造林绿化的需要,具有良好的生态、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樟子松营养袋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圃地选择、播前准备、播种、苗期管理、病虫害防治、越冬防寒等方面介绍樟子松营养袋育苗技术,以为樟子松在榆林地区的育苗造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该文介绍了樟子松生物学特征;苗圃地的选择和整理、营养土的配制和装填、种子处理、播种、出苗期管理以及苗期管理等樟子松营养袋育苗技术。  相似文献   

4.
自1998年起,诸城市果树站,承担了保护地果树栽培预备苗生产与移栽试验.连续2年,桃、杏、李等树种预备苗移栽入棚后,取得成功.在400米2大棚中,预备苗移栽后的产量分别为:早红株桃850公斤,株产4.5公斤;凯特杏500公斤,株产2.5公斤;红美丽李625公斤,株产3.3公斤.营养袋预备大棚移栽具有集中育苗、集约管理,选苗准确、结构合理、产量高,有利于果菜轮作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草珊瑚营养袋苗培育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草珊瑚是一种应用很广泛的中草药,属金粟兰科革珊瑚属多年生常绿半灌木。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开发的产品越来越多,原料需求量急剧增加,但野生资源越来越少,已远远不能满足生产上的需求。为满足省内外医药企业和市场对革珊瑚原料药材的需要,达到既保护野生资源,又能为企业提供优质的原料的目的,近年我们对其人工育苗和林下套种技术进行了研究,摸索出一套营养袋育苗技术。  相似文献   

6.
大棚樟子松营养袋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樟子松(Pinus sylvestyis L.Var.mongolicalitr)又称海拉尔松,为松科常绿乔木,是优良的荒山造林树种。秦安县目前在造林生产时多从外地调运裸根樟子松幼苗,但因运途长,苗木成活率低,严重制约着在当地的应用。为解决这一问题,笔者通过对营养土配制、种子处理、病害防治、遮阳网使用等技术的组配,总结出一套大棚樟子松  相似文献   

7.
樟子松是沙地造林优良树种,由于在神木县采种困难、调运费用大、出苗率和造林成活率低等因素,樟子松造林成效相对较慢。近几年经过大田育苗试验,通过营养袋育苗和滴灌等措施,苗圃出苗率、造林成活率均得到很大提高,取得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文总结了神木县营养袋樟子松育苗与沙地造林技术,包括整地做床、种子处理、营养土配制与安装喷灌、播种与苗期管理、沙地造林等内容,以期为神木县樟子松造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L.vat.mongolica litr)又称海拉尔松,为松科常绿乔木,是优良的荒山荒地和防风固沙造林树种。榆林地区目前在造林生产上多采用从东北调运裸根幼苗,或用实生育苗的方法来获得苗木。前者运途长,成活率低,后者因种源有限和产苗量低(最高不超过105万株/hm^2,大多为75万~90万株/hm^2)而供不应求。  相似文献   

9.
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 Franch)是云南最主要的用材树种和分布最广、人工造林面积最大的乡土树种。生长快、耐干旱瘠薄,适应性强。苗木是绿化造林的基础,良种壮苗和科学合理造林技术是绿化造林成功与否的关键。本文通过对上百万云南松营养袋苗木培育及大量造林实践的总结,以期将云南松营养袋苗木培育和造林技术进行介绍,为苗木培育和绿化造林提供技术依据和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道了一年生樟子松苗的营养规律,讨论了一年生樟了松苗干物质和主要营养元素积累与分配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一年生樟子松苗在整个生长期间,干物质的积累和对氮、磷、钾的吸收利用都是以叶为中心,到生长的中后期,根、茎、叶中的干物质积累和对三要素的吸收积累速率明显加快。  相似文献   

11.
樟子松枯梢病防治技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以生态系统的自控能力和樟子松枯梢病流行规律为依据.提出了防治樟子松枯梢病的主要途径:营造混交林,及时进行抚育伐和透光伐.是防治该病发生的根本措施;应用0147抗生细菌含菌量10^8 /mL抑菌效果达82.1%,林间防治效果达54.1%,该抗生细菌可以定居良樟子松针叶上,成为针叶叶围微生物群落,起到抑制病菌的作用;在6月病菌孢子飞散前;对苗囤和重病林分喷75%百菌清1000x液、65%敌克松1000x液、70%甲基托布津1000x液、65%代森锌500x液.其防治效果分别达到90%以上和70%以上。  相似文献   

12.
樟子松叶栖真菌的群落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真菌学、森林病理学与群落生态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对樟子松叶栖真菌群落结构进行了研究,共获樟子松叶栖真菌26种。叶栖真菌在小龄针叶上的种类和数量明显少于老龄针叶。上冠层的真菌种类最多,其次是下冠层,中冠层的真菌种类最少。兼性寄生性真菌在老龄针叶上的种类和数量均多于小龄针叶,并为老龄针叶的习居菌,而且随冠层的降低还有增加。  相似文献   

13.
对樟子松枯梢病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该菌在PDA培养基上生长最佳;最适温度25℃;最佳pH=5;最佳C源为蔗糖;最佳N源为蛋白胨;全光最适其生长,并能产生分子孢子器和分生孢子。病原菌分生孢子在25-32℃下、2%葡萄糖中、100%相对湿度下,孢子萌发率最高。但随湿度降低,萌发率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14.
樟子松枯梢病菌的潜伏侵染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应用森林病理学的研究方法,通过对病区和非病区不同时期健康株针叶、芽、梢、枝、果等不同部位的组织进行分离培养、接种和套袋隔离试验,测定樟子松估梢病在病区和非病区健康株上的潜伏侵染带菌率,并对照病区和非病区不同部位,不同时期健康组织的分离培养结果进行分析研究,以得以樟子松枯梢病的潜伏侵染规律,为此病的防治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樟子松枯梢病的侵染规律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对樟子松枯梢病、健组织病菌的分离、孢子萌发和接种试验等研究结果表明,樟子松枯梢病是一种寄主主导性病害。引起该病的松壳色二孢[Diplodia pinea(Dem.)Kickx]可在历年病树上的针叶、芽、梢、枝和果鳞上越冬,又可在健康树上的针叶、芽、梢、枝和果鳞上潜代侵染。其潜伏侵染带菌率:健康樟子松越冬各部位比当年生各部位潜伏带菌率高,分别为20%-70%和6%-30%,其中以针叶、梢、枝和每年4,5月份、9,10月份潜伏带菌率最高。病害的初次侵染源主要来自历年病树上病菌子实体飞散出来的分生孢子,借风和雨水淋洗传播,种子上不带菌。病菌可直接侵入当年嫩梢和嫩针叶,也可通过伤口、气孔侵入针叶、芽、梢和枝。潜伏期7-14d,繁殖期23-28d。  相似文献   

16.
樟子松枯梢病测报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黑龙江省尚志市一面坡林场樟于松枯梢病发病区内的固定标准地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5月初孢于开始飞散,随着平均气温、相对湿度和降雨量的增加,孢于的飞散量也逐渐增加。6月中旬和6月下旬为初始发病期,7月下旬至8月中旬为发病高峰,9月中旬为病害的终止期。气温、相对湿度和降雨3个因子对病情的发生和发展影响很大,气温对病害流行始发期和终止期起决定作用。在适宜的气温范围内(20—23℃),病情随时间及相应的气温、降雨量的增加而增加。同时运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了多元线性回归预报方程:y=-10.6 1.241Y。 0.288t,入选的自变量有初始病情y。和前月平均气温t两个因子,此方程可以预测当年病情指数(y)。  相似文献   

17.
辽西樟子松树干液流运动规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深入研究辽西防风固沙林主要造林树种樟子松的耗水特性,应用热脉冲技术,于2007年8月份观测与分析了辽西章古台地区樟子松在不同天气、不同方位和不同木质部深度的树干液流的变化,结果表明:樟子松树干液流日进程随天气而变化,晴天变化曲线呈双峰型,两次高峰出现在10:00和14:00左右,液流速率分别为19.550、18.118cm·h-1,日累计液流量为41.08L,晴-多云天气次之,雨天最小;樟子松不同方位上液流速率日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各时段、各方向液流量占该时段液流总量的比例呈不同的变化趋势;樟子松木质部不同部位输水能力差异较大,液流速率最大的位点位于15mm处,10mm次之,20mm及5mm处依次降低,且外层受环境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樟子松嫩枝扦插生根的特点以及插穗生根与母树年龄、扦插基质、扦插时间、生根促进剂质量分数、温度的关系。结果表明:①樟子松属于愈伤组织生根型,只有极少数为皮部生根,生根时间为2~4个月。扦插期间地表温度过低(低于20℃)不利于生根。②扦插的最好时间为6月上中旬,此时扦插的穗条处于半木质化时期。③樟子松扦插生根的最佳组合为:蛭石基质,插穗为2年生母树的穗条,生根促进剂为L2号。母株年龄对樟子松扦插生根有极为显著的影响,母树的年龄效应是樟子松穗条扦插生根的主要限制因子,2年生到5年生的插穗生根率从90%降到2.5%;而扦插基质之间和生根促进剂之间对生根率没有显著影响。基质对插穗生根影响的顺序从大到小为蛭石,草炭,珍珠岩 草炭(1∶1),河沙。生根促进剂以质量分数为1×10-4L2号最好,生根率达到67%,质量分数太小(0.5×10-4)或太大(3×10-4、5×10-4)都使得成活率下降。3种处理对生根率影响的顺序从大到小顺序为:插穗的母树树龄,扦插基质,生根促进剂。  相似文献   

19.
从樟子松枯梢病病害的症状、病原菌、病菌生物学特性、寄主范围、侵染规律、流行规律和防治技术等7个方面综述了近年来樟子松枯梢病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0.
不同林龄樟子松人工林土壤理化性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辽宁省章古台地区不同林龄樟子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土壤理化性质,对樟子松林地养分状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林龄对樟子松林地土壤理化性质影响显著。随着林龄的增加,土壤含水量降低,土壤密度先降低后增加;有机质以及N、P、K质量分数先增加后减少;全Ca质量分数先减少后增加,交换性Ca质量分数逐渐减少。2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不同林龄樟子松人工林土壤肥力状况进行了评价,土壤肥力由高到低为:中龄林、近熟林、幼龄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