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5 毫秒
1.
介绍了低碳经济的含义和森林碳汇的概念,重点分析了森林碳汇在发展低碳经济中的作用,指出发展低碳经济,必须关注森林碳汇。  相似文献   

2.
随着气候问题日益严重,逐渐影响人类的生存发展,哥本哈根气候大会的召开使低碳经济成为国际经济发展的指导方向,世界各国积极探索低碳化措施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森林碳汇和海洋碳汇是实现碳汇的两个重要方式,本文主要通过分析海洋碳汇经济的概念,国际国内海洋碳汇经济的发展现状,发展海洋碳汇经济的意义以及对今后我国应该如何发展海洋碳汇提出一些简单建议。  相似文献   

3.
低碳经济是一场能源革命,是社会进步的必然,是人类对生存环境的反思。森林由于具有强大的碳汇功能而在发展低碳经济中得到重视。文章在分析林业在发展低碳经济中所起作用的基础上,阐述了林业低碳经济的理论基础,并为今后的林业低碳经济发展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4.
新的低碳旅游发展方式森林旅游发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林旅游是一种新的低碳旅游发展方式,作为人类文明进步的产物,在实现经济活动低碳化、最大限度地增加森林碳汇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倡导低碳消费方式等方面具有先天优势.在界定低碳旅游与森林旅游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森林旅游与低碳旅游的关系,提出通过发展森林旅游实现低碳旅游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低碳经济的发展是应付全球气候变暖的必然选择。低碳农业经济是低碳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从分析我国实施低碳农业经济的必要性出发,探讨我国低碳农业经济发展现状和困境,提出制定各地发展规划、调整产业结构、加强低碳宣传、加快技术开发应用和发展森林碳汇等措施以保证我国低碳农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田强 《北京农业》2016,(4):104-105
在全球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环境污染和碳排放等问题也成为世界性问题。如何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深刻贯彻低碳经济的理念,不断完善森林碳汇市场机制,对于我国经济发展意义重大。因此,应将生态环境保护融入到森林碳汇市场的运行机制中,实现经济绿色化发展,从而促进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基于此,探究森林碳汇市场运行机制的构建指标。  相似文献   

7.
在发展低碳经济的背景下,以农业和林业发达的黑龙江省为例,对森林碳汇与新型农业进行了初步研究,解释了一直存在的森林与农业的负相关矛盾,认为森林碳汇与新型农业结合对于减缓温室效应具有极大作用,将是今后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森林碳汇与林业经济发展变化的趋势,为相关管理决策、生态治理和资源环境管理等提供参考,推动我国绿色低碳经济的发展。  方法  利用1989—2018年间6次森林资源清查数据,在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采用森林碳汇与林业经济发展综合评价模型、森林碳汇与林业经济发展耦合度模型和森林碳汇与林业经济发展耦合协调度模型,进行1992—2018年森林碳汇与林业经济发展变化的耦合度分析。采用逐步回归和ARIMA模型分析森林碳汇影响因素和滞后性,并采用自回归和ADF检验等预测我国2019—2030年森林碳汇与林业经济发展耦合度,研究也对中国森林碳汇与林业经济发展耦合及长期变化特征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结果  (1)生态建设与保护投资、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实际完成投资额、GDP和林产品进口额对森林碳储量有显著影响,林业产业总产值、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实际完成投资额、林产品出口额对森林碳汇量有显著影响,其中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实际完成投资额对二者的影响都最大。(2)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实际完成投资额等因素对森林碳储量的影响作用滞后性为2年,对森林碳汇量的影响滞后性为1年。在森林碳汇投资时,应提前做好部署,并做好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和时间优化。(3)1992—2018年,我国森林碳储量、森林碳汇量与林业经济长期发展的耦合度协调度是逐步上升的,中间虽有所波动,但森林碳储量与林业经济长期发展的耦合度协调度年均增长9.24%,耦合协调程度由1992年的“严重失调”,上升到2018年的“优质协调”;1993—2018年,森林碳汇量与林业经济长期发展的耦合度协调度年均增长9.63%,稍快于森林碳储量与林业经济长期发展的耦合协调度的增长速度。协调等级也由1993年的2级上升到2018年的10级。(4)预测表明:2019—2030年,森林碳储量、森林碳汇量与林业经济长期发展的耦合协调度都是增加的,二者的耦合协调度D值均接近于1,协调等级也长期为10,耦合协调程度也长期保持在“优质协调”水平上。  结论  森林具有社会、经济和生态多重效益,森林碳汇仅仅是一种效益产出,开展森林碳汇与林业经济发展变化的长期耦合分析是多重效益分析的一个关键。研究分析认为我国森林碳汇的溢出效应、协同进化效应明显,1992—2018年森林碳汇与林业经济发展变化的耦合协调度是逐步上升的。预测分析也表明,2019—2030年,森林碳汇量与林业经济长期发展的耦合协调度将长期保持在“优质协调”水平上。因此,提高森林经营管理水平,并维持目前的森林资源增加态势,是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森林碳汇是中国政府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策略.福建省作为重点林业大省,具有发展林业的优越条件.如何评价福建省现有森林碳汇经济效益,对于推动福建省森林碳汇交易市场的建立和完善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运用森林蓄积量扩展法评估福建省森林碳储量,用市场价值法评估森林碳汇经济价值.研究结果表明,福建省森林碳汇潜力巨大,森林碳储量由1978年的28 186.91万t增长到2018年的84 500.07万t;森林碳汇量经济价值先下降后上升,2018年在92.36~150.66亿元之间,较1978年增长了两倍.福建省应不断发展森林碳汇资源,从而推动全国森林碳汇交易市场的发展.福建省应从不断深化林权制度改革,加大科研投入,加大森林碳汇宣传力度和建立一套适用地方区域的森林碳汇计量体系4个方面入手,提出发展森林碳汇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在全球关注气候变化的大环境下,"低碳"的概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低碳经济是指以低能耗和低污染为基础的绿色经济,低碳农业是低碳经济的一个重要领域,低碳农业技术是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高碳汇的“三低一高”技术,要求尽可能地减少各种资源的消耗和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降低农业温室气体排放,提高森林和土壤碳汇;其次,它是安全型、环保型的技术,能够最大限度地保障农产品的产前、产中、产后全程安全和农业生态环境的安全。  相似文献   

11.
“碳足迹”计算方法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于曼  彭万贵  葛大兵 《安徽农业科学》2011,(19):11708-11710
目前,温室效应已经成为国际社会面临的严峻挑战,为了应对这一严峻挑战,世界各国达成协议,发展低碳经济,创建低碳社会。“碳足迹”是人类在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的大环境下应运而生的一个新概念,其计算方法关系到低碳经济的评价体系。为了计算“碳足迹”,本文将研究区域内所有的碳主体分为能源消耗账户、土壤呼吸账户、生物资源账户,明确“碳足迹”的计算公式,确定各个账户下的CO2排放量,从量化评价指标入手,对“碳足迹”的计算方法进行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12.
翟书斌  翟小军  马瑞  白杨 《北京农业》2011,(12):169-170
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是低碳经济的三大特征,而对于农业来说,低碳意味着高效率、低损耗、高产出。当前农业低碳化已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作品就低碳农业内涵及其特征进行了创新性界定和归纳,在对黄淮海平原主产区的实地调研分析的基础上针对低碳农业发展模式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张谦  张艳芳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5):2189-2192
通过测算陕西省1995~2010年间的碳排放量,同时利用陕西省"十一五"期间11个地级市社会经济各方面数据,对陕西省各市低碳经济水平进行聚类分析,探讨其与经济增长的相互关系,将各市聚类为高碳区、相对高碳区和低碳区,近而分析陕西省各市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差异特征。结果表明,1995~2010年间,陕西省碳排放量总体呈快速增长趋势,20年间翻了近4番;高碳区和相对高碳区碳排放量大于低碳区,高碳区的碳排放量增速最大;分析陕西省低碳经济发展存在差异的原因,并为陕西省各市未来低碳经济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杨晓  罗文正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8):17637-17638,17735
低碳农村建设是节能减排和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载体。正处在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与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湖南省,建设低碳农村、推动低碳经济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针对目前湖南省低碳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笔者紧密结合湖南省农村的实际情况,从法治建设角度提出完善相关法规制度、加强执法力度、构建保障低碳农村发展的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15.
阳正发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9):14440-14442,14445
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发达国家提出低碳经济的概念。作为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低碳经济已成为一种国际潮流,影响各国经济发展进程。从低碳经济的背景、内涵、理论基础及研究内容入手,综述国内学术界对低碳经济的研究,最后指出低碳研究的不足及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6.
基于低碳经济发展动力、目前的环境状况、能源技术水平和支撑体系,从经济、社会、环境、低碳技术和科技支撑等5个方面构建了我国低碳经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该指标体系对我国2003—2010年低碳经济的发展情况进行了综合评价.认为我国在2003—2006年为超高碳经济;2007—2008年为高碳经济;2009—2010年进入中高碳经济.这一结果与我国的实际发展情况也较为相符.此外,根据综合评价得分情况,对评价结果进行了分析,并对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瓶颈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依据黑龙江省175家典型工业企业的调查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SEM)方法实证分析了促进黑龙江省发展低碳经济的动力因素、各因素的驱动效应及作用机理。结果表明:产业转型、技术创新、政策扶持,构成了促进黑龙江省发展低碳经济的动力因素体系,产业转型、技术创新、政策扶持对黑龙江省发展低碳经济的驱动效应分别为0.93、0.82、0.76;产业转型具有中介变量特征,是推动发展低碳经济的核心载体;政策扶持、技术创新,是促进发展低碳经济的最佳组合,可实现"1+12"的实践成效;产业转型、技术创新、政策扶持,对黑龙江省发展低碳经济的推动作用各有侧重。基于实证分析结果,提出促进黑龙江省发展低碳经济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绿色农业与低碳经济的概念特征与我国的发展目标进行的阐述,确立绿色农业和低碳经济的基本内容和含义。  相似文献   

19.
张瑞珍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6):16303-16304
分析了我国当前发展低碳经济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制定战略规划、发展能源结构等方面来研究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20.
在理解碳足迹概念及其影响因子的基础上,构建了碳足迹评价模型。通过《湖南统计年鉴》搜集整理了湖南省各市(州)2008~2011年的相关数据,并按照所构建碳足迹模型进行碳足迹分析,分析了湖南省各市(州)碳足迹的年变化趋势,并阐述了碳足迹与人口数量、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之间的关系,最后结合湖南省实际情况,为推动湖南低碳经济高速有效发展提供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