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退耕还林,就是从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出发,将易造成水土流失的耕地和易造成土地沙化的耕地,有计划、有步骤地停止继续耕种,本着宜乔则乔、宜灌则灌、宜草则草的原则,因地制宜地造林种草,恢复植被。对中牟县退耕还林工程现状进行调查分析,为保护中牟县生态、环境及经济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遥感技术在呼和浩特市地表水污染调查中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现代监测技术即遥感技术,依据地表水和各种水文地质现象对电磁波响应特性,结合地面调查,综合分析影像信息。快速、准确、及时了解和掌握呼和浩特市地表水的污染范围与污染程度,查明浅层水污染情况及地下水开采现状,合理规划地下水的开采,防止由于地下水位下降引起大面积地面下沉。为保护水资源,为呼和浩特市可持续发展,也为决策部门合理利用与管理水资源,提供科学依据和可靠数据。  相似文献   

3.
退耕还林工程效益评价研究综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目前退耕还林工程效益评价中,运用水分、土壤、小气候和生态环境等指标对生态效益进行评价的研究较多;在社会、经济效益评价时,主要是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农村产业结构、农民户均收入、贫困人口数量、农民文化水平和受教育程度、农产品商品率、农民消费水平、恩格尔系数等指标进行分析,采用对比增量法得出评价结论.同时,指出了目前退耕还林效益评价研究的特点和不足,提出了今后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基于"3S"技术建立退耕还林监测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基于“3S”技术建立退耕还林监测系统,可实现对退耕还林面积和效果的时实监测。它借助遥感的多传感器、多时相的特点,利用同一地区退耕还林前和退耕还林后不同时相的遥感数据,通过绝对配准和图像差值增强获得时间比值图像(即变化信息),然后用GIS中的空间分析技术定期获得该地区已经退耕还林的面积,同时对退耕还林的效果做出评价。用GIS的管理功能将每一期的分析成果管理起来可用于决策和相关部门的查询。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原州区退耕还林工程连续5年效益监测、调研,原州区退耕还林工程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有力地促进了当地的农村经济发展和相关产业的崛起。但随着市场波动及补助政策的变化,使得一系列的矛盾逐渐显现出来,成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需要着力解决的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6.
陕西省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评价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满明俊  罗剑朝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8):4735-4737
运用生态经济学、环境经济学原理,以效益费用分析法为基础,结合陕西省退耕还林规划和各退耕还林地区自然生态条件,对工程可能带来的生态经济效益进行估算,结果表明:陕西省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总价值达1 123.6亿元,水源涵养和维持大气是工程生态效益的主要部分,陕北和陕南地区是退耕还林工程的主要受益区。  相似文献   

7.
迄今为止,应用于昆虫监测的遥感技术主要分4大类,即摄影术和摄像术、多光谱扫描、地面和空中雷达和声探测雷达,其中应用最广的是昆虫雷达和摄影术。 早期科学家对昆虫行为及数量的观察和调查一般是利用目测法,然对于一些迁飞性害虫的迁飞行为,大面积植物的害虫调查以及不可到达地区的害虫调查,仅靠人工观察  相似文献   

8.
简述了在北京地区应用不同空间分辨率的遥感信息源对资源环境动态监测的方法和技术以及精度分析 ,提出北京地区资源环境动态监测应采用不同尺度上的相应空间分辨率的遥感信息源  相似文献   

9.
随着遥感技术的进步与发展,在近些年我国地质灾害治理时遥感技术的应用日益频繁,其作用也随着技术的完善变得越来越重要。当灾难出现时地质灾害险情相关处理部门必须要制定出行之有效的灾难处理方案,尤其是面对险情恶劣的地区更要在第一时间对当地险情进行针对性的分析并制定出合理的治理方案。本文就遥感技术在地质灾害监测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希望可以为今后我国地质灾害监测工作出一份力。  相似文献   

10.
以宁夏退耕区为研究区域,根据宁夏退耕还林(草)工程近几年来的实施现状,研究其政策实施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依据宁夏区域的自然资源、旅游资源、人口分布等状况提出了实现退耕还林(草)工程可持续发展的若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王永明 《北京农业》2012,(24):98-99
在退耕还林森林经营概况的基础上,针对建设和管理中结合实际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现阶段退耕还林应采取的措施,方便工程更好的经营管理.着重分析当前森林经营管理的现状,并相应提出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2.
关中地区退耕还林综合效益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关中地区退耕还林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参考,结合关中地区退耕还林工程的工程背景、区位特点及退耕还林目前的状况和存在问题,采用理论分析法等建立关中地区退耕还林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构建评价模型,计算2001—2014年退耕还林对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3个方面的效益指数及综合效益指数。结果表明:退耕还林的综合效益总体呈上升趋势,其中西安的增速一直最快,而且综合效益指数最高,渭南、宝鸡和铜川居中,咸阳较低;随时间的推移关中地区退耕还林的规模不断减少,但其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持续增加,综合效益仍保持平稳增长。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荔波县甲良村退耕还林工程开展情况进行调研,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为该县退耕还林工程的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为明确青海大通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发展方向,2002年至2003年,通过对青海省大通县20世纪80年代退耕还林后,现存人工林群落标准地调查和解析木分析,研究了青杨灌木混交林、白桦云杉混交林、落叶松纯林、紫果云杉纯林、白桦纯林等5种类型的林木生产力和林木水分生产潜力.结果表明,研究地区的植物气候生产潜力约为8 462 kg/(hm2·a),2 100~3 333株/hm2密度的青杨灌木混交林、白桦纯林、紫果云杉纯林和白桦云杉混交林的生产力指标可作为该地区常规造林技术条件下乔木成林的现实生物量生产潜力标准.其中,紫果云杉纯林和白桦纯林成林的现实潜在水分生产率分别为17.22和22.14 kg/(hm2·mm·a),青杨灌木混交林和白桦云杉混交林成林的现实潜在水分生产率分别为21.14和19.09 kg/(hm2·mm·a).表明上述类型的造林模式是今后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罗盘仪测量在退耕还林项目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新的计算器程序、使用罗盘仪闭合导线测量法,确定退耕地块面积既精确又快捷,可为退耕还林工程节省人力、物力.  相似文献   

16.
退耕还林是保护生态环境的一项重大工程,也是惠民济民的一项重要措施。根据宣威市第一轮退耕还林工程的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今后发展的思路及建议,从而推动即将实施的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结合峨眉山市的基本林情及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现状,分析峨眉山市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取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8.
刘剑  刘敏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3):11240-11242
在充分借鉴参与式发展、政策科学和参与式监测评估等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构建退耕还林政策评估农户导向模式。  相似文献   

19.
中岭乡退耕还林工程实施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乐都县中岭乡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以来,取得了可喜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严重影响了退耕还林的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森林火灾是陆地生态系统重要的自然干扰之一,也是森林面临的主要自然灾害。多源遥感技术在森林火灾探测中应用,使得森林火灾的早期探测与实时监测成为可能,遥感技术已成为森林火灾监测和防控的重要手段。本研究综述了遥感技术在森林火灾相关研究方面的应用进展,从灾前、灾时、灾后3个阶段,分析了遥感技术和方法在森林可燃物调查及载量评估、火场态势监测、火险等级预测预报、火烧迹地识别、火后森林受害评估以及植被修复等方面的应用,总结了现有研究方法中存在的问题,展望了未来森林火灾探测技术的发展方向。多源多尺度遥感探测技术如将无人机、雷达、航空遥感与航天遥感等互相结合,多方位进行森林火前火后监测,为火险等级预报、森林火灾防控、火后森林结构和功能的恢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