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西藏山南引进甘蓝型油菜新品种筛选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鉴定引种甘蓝型油菜在西藏山南地区的丰产性和适应性。[方法]从安徽国豪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引种12个甘蓝型油菜品种(系),以当地品种山油2号为对照,在山南扎囊县进行筛选试验,比较分析其生育期、经济性状及产量,筛选出适宜当地栽培的早熟、稳产的甘蓝型油菜品种。[结果]甘蓝型油菜品种(系)GH04、GH08、GH11生育期分别为125、129、129 d,产量分别为3 517.5、4 330.7、2 880.3 kg/hm~2,经济性状表现优异,可以在山南扎囊县较大面积推广种植。GH02生育期124 d,产量2 626.5 kg/hm~2,经济性状表现介于参试品种(系)之间,可以在山南较高海拔地区试种。[结论]引种的GH04、GH08、GH11具有良好的丰产性和适应性,对缓解西藏山南地区优质油菜短缺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镇油1号原系号75-17-2,由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科所于1983年育成,属早中熟甘蓝型油菜,原原种含芥酸约0.2%。1988年4月经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确定在宁、镇丘陵地区推广种植。 (一)亲本来源和选育过程 1975年用省农科院常规油菜3026(F_4)作母本,加拿大低芥酸油菜品种米达斯作父本杂交。米达斯系北美春油菜类型,在生态型和生理特性上均不同于本地冬油菜,丰产性、熟期及抗逆性等方面都比当地品种差,用作  相似文献   

3.
正湖北省农业厅2016年8月16日发布《关于发布双低优质油菜保护区2016年秋播油菜政府采购推荐品种的通知》:经品质检测、专家会商,省农业厅优选华油杂62、华油杂9号、中双9号、中双12号、中油36、中油杂7819和希望528等7个双低油菜品种作为2016年秋播油菜政府采购推荐品种。通知要求各地因地制宜推广推荐的品种和适宜当地种植的双低优质品种。纳入湖北省双低优质油菜保护区的35个重点县(市、区),要加大秋播油菜  相似文献   

4.
为筛选出适合滁州市种植的优质高产杂交油菜新品种,2015~2016年在滁州市农科所试验基地,对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油菜研究所选送的13个高油黄籽双低新品种(系)进行了筛选试验,以当地主推品种秦优7号作对照。结果表明:13个高油黄籽双低新品种(系)的栽培表现不一,其中,以1528A×显R、1536A×显R、(2812×早821)A×显R 3个组合的产量较高,分别为243.02公斤/亩、228.32公斤/亩和228.13公斤/亩,比当地主推品种秦优7号增产8.92%、2.33%和2.25%,其余品种(系)的产量均低于对照,且3个组合的生长势强、一致性齐、抗倒性强,适宜在当地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5.
近十年来甘肃省广大春油菜产区在推广双低杂交油菜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双低杂交油菜,品种已占当地油菜种植面积的60%以上,单位面积产量普遍比普通油菜品种提高20%-30%,油籽品质也有很大改善,为当地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做出了积极贡献,已经成为甘肃省主要油料作物优良品种更新换代和依靠科技增产增收的一大亮点。然而,在双低油菜的在实际生产中也还存在一些不尽人意之处,  相似文献   

6.
干旱胁迫对油菜花期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研究花期干旱对油菜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以西藏当地推广的油菜代表品种芥菜型油菜(Brassica juncea L.)年河1号、白菜型油菜(Brasscia rapaL.)青油17号和甘蓝型油菜(Brasscia napus L.)藏油5号为材料,采用盆栽控水试验,在油菜花期分别进行持续1周、2周和3周的干旱处理,然后恢复正常水分管理直至成熟收获,比较3个油菜品种的光合生理及产量变化。结果表明:干旱胁迫造成产量下降且存在处理间差异;以产量为依据,油菜花期干旱的敏感性依次为甘蓝型油菜藏油5号白菜型油菜青油17号芥菜型油菜年河1号;干旱胁迫导致3个油菜品种的净光合速率(Pn)降低,气孔限制值(Ls)升高,各品种处理间水分利用效率的变化趋势与光合速率和气孔限制值的变化存在一致性。为应对干旱对光合机构的破坏,荧光参数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表观光合电子传递速率(ETR)、光化学淬灭系数(qP)均有下降,而初始荧光(Fo)升高。研究不同程度干旱处理对产量的影响可为持续干旱对大面积油菜生产影响的估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正>根据当地和自身的情况选用优质、高产、高抗的油菜品种,稻板田要选用耐渍的品种,棉田要选用耐肥的品种,丘陵地区多选用抗旱品种,一季田和棉田多选中迟熟品种,双季稻田选用早熟品种,机播机收田选用株型紧凑、矮秆、花期集中、不易裂角的油菜品种。推广集成的高产轻简化栽培技术,推广油菜规范化栽培、测土配方、硼肥应用、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等。1.播种移栽育苗油菜田选择通风向阳、  相似文献   

8.
油菜是当前我国主要的经济作物之一,近些年来国内农业发展较为迅速,油菜种植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其中,青海海东市杂交油菜以其自身优势得以广泛种植。本文对海东市杂交油菜品种种植条件进行了分析,并分别阐述了海东市杂交油菜品种种植技术及其田间管理技术,以期为当地杂交油菜的推广和种植贡献一份力量。  相似文献   

9.
选择适宜的复种饲料油菜品种,是获得春小麦复种饲料油菜技术成功推广和获得更大社会、经济效益的关键。以华中农业大学提供参试饲料油菜品种为研究材料,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耕作栽培研究所和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克山分院共同组织实施了品种筛选试验,结果表明:通过对参试品种进入抽苔开花期和生物产量等选择要素的对比,筛选出适宜黑龙江三四积温带春小麦复种的饲料油菜品种12-P38外(首选)和华油杂62(备选)。  相似文献   

10.
开展绿肥专用型油菜品种(系)比较试验,筛选出适宜广西稻田种植的绿肥油菜品种(系),为广西地区绿肥油菜的应用推广提供参考。以12个油菜品种(系)为研究对象,通过田间试验对其生育期、株高以及盛花期生物量和养分含量等进行分析比较,综合评价其生态适应性和肥用性状,筛选适宜广西地区种植和推广的绿肥油菜品种(系)。在低肥力投入情况下,油菜品系P112、油菜品种中油杂19、油肥1号和油肥2号在盛花期的生物量及氮、磷、钾养分还田量相对较高,鲜干草产量分别达3280-4208 kg/亩530-624 kg/亩;氮磷钾养分还田量分别为9.40-11.89 kg/亩、1.17-1.54 kg/亩和23.15-28.78 kg/亩。油菜品系P112、油菜品种中油杂19、油肥1号和油肥2号在广西省南宁市种植的综合表现较好,生态适应性佳,适宜在该地区种植和推广。  相似文献   

11.
引进油菜新品种进行同田对比试验,比较、筛选出适应性、抗病性、丰产性好的品种;找出适合当地种植、推广的品种替代一直以来长期在当地种植的A35。  相似文献   

12.
研究不同油菜品种在呼伦贝尔地区的生态适应性,为呼伦贝尔不同生态类型区适宜油菜品种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本研究分析了4个油菜品种在3个地区的生育期进程、产量性状以及产量的差异性。结果表明,参试油菜品种华垦2号的生育期与当地油菜主要种植区域的生长季相符合,在拉布大林和谢尔塔拉地区为华垦2号的产量分别为2970.90 kg/hm2和2824.20 kg/hm2,比当地对照品种青杂5号分别增产了5.88%和8.34%,华垦2号适宜在拉布大林和谢尔塔拉地区种植,特泥河适宜种植的品种为青杂5号和华垦1号,但优先选择青杂5号。综合性状较好,适宜在本地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以民乐县当地油菜品种青杂5号为对照,对比了汇丰1号、青杂7号、圣光401、冠油杂303、汇丰2号、冠油杂701、益油杂1号、冠油杂702、冠油杂812、南海油1号、绵油309与对照青杂5号间农艺性状和产量差异,筛选出适应性广、抗逆性强、丰产优质的油菜品种,为当地油菜新品种推广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汇丰2号、冠油杂701、汇丰1号增产效果最佳,可在民乐县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4.
正1.技术要点(1)品种选择。按照湖北省农业厅公布的油菜主推品种,根据当地实际,选择品质优、抗逆性强、生育期适中、种子质量好、产量高的双低油菜品种。三熟制地区适宜应用生育期早、耐迟播的双低油菜品种。(2)大田准备。旱地及时腾茬,注意保墒,使用旋耕机旋耕,做到平整  相似文献   

15.
油菜轻型栽培农机农艺措施配套效果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油菜机播、机收技术越来越受欢迎。在浙江省富阳市胥口镇下练畈用5个新品与当地推广品种作比较,表明实施油菜轻型栽培技术,油菜产量稳定,由此总结出机播、机收的瓶颈和相关的农艺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16.
以近年来在湖南省大面积推广的以及常德市农林科学研究院筛选出的试验表现较好的32个油菜品种(组合)为材料,在常德市农林科学研究院和湘乡市棋梓镇蛇潭村进行镉高(低)积累油菜品种的筛选。结果表明:参试油菜品种(组合)植株中镉含量在1.566~3.352 mg/kg之间;在土壤镉含量为0.904 mg/kg的条件下种植油菜,油菜籽粒中镉最高含量为0.396 mg/kg,其籽粒均符合食品中污染物限量标准;油菜各部位镉积累量由高到低依次为茎根果壳籽粒;筛选出高积累品种创杂油5号、金黄油99、渝黄4号和低积累品种(组合)S15、G212A/P9、沣油958,可作为镉污染地区食用油品种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7.
为了鉴定甘蓝型早熟油菜H165在我县脑山地区的生产能力及适应性,2000年我们在两个脑山村进行了甘蓝型早熟油菜与当地主栽品种的小区比较试验,结果证明甘蓝型早熟油菜生育期短,丰产性好,适宜在种植小油菜为主的脑山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8.
<正> 目前,我们推广的油菜品种无论是“双高”(高芥酸、高硫苷)油菜品种,还是优质的“双低”(低芥酸、低硫苷)油菜品种;不管是常规的油菜品种,还是杂交的油菜品种,它们都是甘蓝型,原产欧洲,遗传成份单一,以致抗性较差,产量较低。在油菜生产上,菌核病为害普遍而严重,一般损失产量2~3成,严重者达5成以上。目前国  相似文献   

19.
甘蓝型半冬性油菜品种在西藏的生态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甘蓝型半冬性油菜在拉萨地区的适应性和丰产性。[方法]从安徽引进了10个甘蓝型半冬性油菜品种(系)在拉萨进行试种,比较其生育期、农艺性状及产量,分析其生态适应性及生产潜力,筛选出适宜拉萨地区栽培的优质高产早熟的甘蓝型半冬性油菜品种。[结果]甘蓝型半冬性油菜品种(系)AH03和AH05表现出良好的环境适应性和丰产性,适合在拉萨地区推广种植。[结论]该试验为丰富西藏油菜资源,缓解中低海拔缺乏优质高产甘蓝型油菜品种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二阴地冬油菜复种豆角高产种植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结合甘肃省甘谷县当地气候条件和农民种植情况,从地块、品种、整地、铺膜、点播、田间管理方面,详细介绍了南部山区二阴地油菜复种豆角种植模式,以期为当地农技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