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姚喜喜  才华  李长慧 《草地学报》2021,29(z1):128-136
为探究封育和放牧对高寒草甸植被群落和土壤特性的影响,本研究以封育13年和连续放牧高寒草甸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群落调查和室内土壤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究封育和放牧对植被群落状况和土壤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封育显著提高了群落的盖度和地上生物量(P<0.01);封育显著提高了0~30 cm土壤总氮(Total nitrogen,TN)、速效氮(Available nitrogen,AN)、速效磷(Available phosphorus,AP)和速效钾(Available potassium,AK)(P<0.01);封育显著降低了群落密度、物种丰富度指数、香农-维纳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P<0.01)。总之,封育虽增加了高寒草甸植物群落生物量和土壤养分,但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草地植物群落多样性的下降,研究建议针对封育13年的高寒草甸进行适当的放牧以增加群落物种多样性和丰富度。  相似文献   

2.
以青藏高原东北部边缘甘南亚高寒草甸草地群落为研究对象,将研究区样地坡度分为Ⅰ(0°~5°]、Ⅱ(5°~15°]、Ⅲ(15°~25°]、Ⅳ(25°~35°]及Ⅴ(>35°)5个坡度等级,采用样方调查法研究了甘南州合作市当周草原和扎油沟等亚高寒草甸区狼毒群落特征及草地生境条件.结果表明:1)研究区狼毒主要分布在土壤养分良好、水分状况适中、海拔在2900~3050 m高寒、亚高寒草甸区15°~35°的干燥阳坡地带.2)研究区植物群落组成以适应寒冷、多风的高寒环境的物种居多,坡度Ⅰ中记录有10科18属30种,坡度Ⅱ中记录有7科13属27种,坡度Ⅲ中记录有6科9属20种,坡度Ⅳ中记录有14科30属35种,坡度Ⅴ中记录有5科10属15种.3)莎草科植物重要值依次为Ⅱ>Ⅳ>Ⅰ>Ⅴ>Ⅲ,多年生根茎禾草重要值依次为Ⅴ>Ⅳ>Ⅲ>Ⅰ>Ⅱ,多年生丛生禾草重要值依次为Ⅴ>Ⅳ>Ⅰ>Ⅲ>Ⅱ,灌木与半灌木重要值依次为Ⅳ>Ⅴ>Ⅲ>Ⅱ>Ⅰ,多年生杂类草重要值依次为Ⅲ>Ⅱ>Ⅳ>Ⅴ>Ⅰ,一、二年生植物重要值依次为Ⅴ>Ⅳ>Ⅲ>Ⅱ>Ⅰ,大多数植物功能群在坡度Ⅳ和坡度Ⅴ上重要值最高,在坡度Ⅰ和坡度Ⅱ上重要值最低.4)研究区植物群落丰富度指数在不同坡度上变化幅度较大,生境结构复杂的群落其多样性指数高,物种多样性也相对丰富,坡度对狼毒群落植物多样性分布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青藏高原因其环境脆弱的特征,高寒植物群落生产力和多样性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极其敏感。当前,关于高寒针茅化草甸多样性和生产力对气候变化做出何种应答还不明确。本研究利用开顶气室法(Open top growth chambers,OTCs)进行模拟增温,通过研究高寒针茅化草甸生态系统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和初级生产力的变化,探讨高寒针茅化草甸对增温效应的响应。研究结果表明:1)温度升高对高寒针茅化草甸部分物种的重要值产生显著影响(P<0.05),群落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显著下降(P<0.05),物种丰富度指数显著下降(P<0.05),群落的总初级生产力变化不显著;2)物种多样性与初级生产力之间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因此,增温处理使得土壤水资源匮乏,导致物种多样性与初级生产力的相关性减弱。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青藏高原高寒湿地旱化对碳通量的影响,探讨高寒湿地旱化碳通量变化规律,本研究于7-8月生长高峰期以高寒湿地、沼泽化草甸和高寒草甸为研究对象,利用TARGAS-1静态箱法,比较高寒湿地不同退化阶段碳交换的动态差异。结果表明:与高寒湿地相比,沼泽化草甸与高寒草甸植被群落光合速率、生态系统呼吸速率、净生态系统碳交换显著提高(P<0.05);不同退化阶段土壤温湿度及植被群落生物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土壤电导率差异不显著;相比于土壤湿度和土壤电导率,土壤温度对CO2交换的影响更大,其与净生态系统碳交换呈显著负相关(P<0.05),高寒草甸的碳交换对土壤温度的敏感性要大于高寒湿地和沼泽化草甸的碳交换对土壤温度的敏感性;在植物生长高峰期,高寒湿地旱化过程土壤温度显著上升,土壤湿度和植物群落生物量显著下降,导致其碳汇功能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加铜对育成期雄性乌苏里貉生长性能、营养物质消化率、氮、铜代谢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随机选取(60±5)日龄健康的雄性乌苏里貉105只,体重2.83 kg±0.37 kg,随机分为7组,每组15只貉,1只为1个重复。分别饲喂含蛋氨酸铜为0(对照组)、20(Ⅰ组)、30(Ⅱ组)、40(Ⅲ组)、50(Ⅳ组)、60(Ⅴ组)和200 mg/kg(Ⅵ组)的试验日粮,预试期7 d,正试期55 d。试验期间,每组随机选取8只乌苏里貉采用全收粪尿法进行消化代谢试验。结果表明:Ⅲ、Ⅳ组的末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余各组与对照组相比体重差异不显著。Ⅰ、Ⅱ、Ⅲ、Ⅳ、Ⅴ、Ⅵ组平均日增重(ADG)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Ⅴ组的脂肪消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Ⅰ组(P<0.05)。对照组和Ⅵ组的铜消化率显著高于Ⅰ、Ⅱ、Ⅲ、Ⅳ、Ⅴ组(P<0.05)。Ⅳ组的氮沉积显著高于对照组和Ⅰ组(P<0.05)。各组间铜摄入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粪铜含量随着铜添加水平的升高而显著升高(P<0.05)。Ⅴ、Ⅵ组尿铜显著高于Ⅰ、Ⅱ、Ⅲ、Ⅳ和对照组(P<0.05)。各铜添加组与对照组铜沉积差异显著(P<0.05)。Ⅵ组血清低密度脂蛋白(LDL)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Ⅰ组(P<0.05)。Ⅱ、Ⅲ、Ⅳ、Ⅴ、Ⅵ组血清白蛋白(ALB)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Ⅳ组血清尿素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本试验中,育成期乌苏里貉日粮中铜添加量在30~50 mg/kg时可获得较好的生长性能。考虑到铜排放量、饲养成本、环境污染等因素,推荐育成期乌苏里貉铜添加量为30 mg/kg。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青藏高原东缘高寒草甸生态系统8个草地类型植物群落样地定位监测资料进行结构特征及物种多样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青藏高原东缘高寒草甸草地草群盖度大,物种丰富,但大多数草地多样性随退化程度的加重而降低,优良牧草所占比例不高,总的反映出退化演替的趋势,超载,鼠虫危害,人为干扰以及全球气候变化等因素是草地退化的主要原因。从群落结构特征来看,不同类型群落演替阶段依次为原生植被(Ⅵ,Ⅶ),轻度退化(Ⅰ,Ⅲ,Ⅳ,Ⅴ),重度退化(Ⅱ,Ⅷ),群落物种丰富度指数(S)依次为Ⅲ>Ⅴ>Ⅵ>Ⅶ>Ⅰ>Ⅳ>Ⅱ>Ⅶ;物种多样性指数依次为Ⅵ>Ⅴ>Ⅶ>Ⅲ>Ⅰ>Ⅱ>Ⅷ>Ⅳ,表现出原生植被的物种多样性指数明显高于不同退化程度的群落类型。因此,加大力度保持高原生态环境,尽快遏制草地退化趋势应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氮素添加对植物多样性与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本研究以青海省称多县高寒草甸为对象,在添加不同水平氮素(N0(0 gN·m-2)、N1(15 gN·m-2)、N2(30 gN·m-2)、N3(45 gN·m-2)、N4(60 gN·m-2))后测定植物表型性状(盖度、高度及生物量)和土壤养分(全氮、硝态氮、铵态氮、有机碳、全磷)含量等相关指标。结果表明:当添加量为60 gN·m-2时,植物群落多样性指数显著下降(P<0.05);随着氮素添加水平升高,土壤养分含量变化不同。其中氮素添加下植物群落多样性与土壤因子间存在相关性。土壤有机碳和铵态氮含量是影响植物多样性最大的土壤因子。综上所述,短期氮素添加通过影响高寒草甸土壤碳、氮、磷含量及其计量比,进而影响植物群落多样性。  相似文献   

8.
辉河湿地不同草甸植被群落特征及其与土壤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湿地土壤影响植物的种类、数量、生长发育、形态和分布,湿地植物又影响土壤中元素的分布与变化。以辉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为研究区域,对湿地草甸、沼泽草甸、过渡草甸、成熟草甸和盐碱草甸进行植被群落调查,并且对不同草甸的土壤进行实验室分析,研究辉河湿地不同草甸优势植物群落特征和土壤元素分布特征及其相互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辉河湿地不同草甸植被群落特征受土壤元素分布特征、水文情势和植物生长特性影响,植被Shannon-Wiener和Simpson指数均为成熟草甸最高,盐碱草甸最低; Pielou均匀度指数变化为:成熟草甸<盐碱草甸<湿地草甸<沼泽草甸<过渡草甸;其中,沼泽草甸地上和地下生物量最高,盐碱草甸最低。不同草甸植被对土壤养分的含量及变化具有一定影响,湿地草甸土壤因子对其植被的生长也具有重要的反馈作用。不同草甸植物群落下同种元素含量差异显著,过渡草甸对土壤碳、氮、磷的吸收和滞留能力最强。此外,植被群落Shannon-Wiener指数与土壤含水量呈显著正相关,与土壤速效磷呈极显著负相关;土壤有机质、全氮和铵态氮与植被高度均呈极显著正相关;植被盖度与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呈显著正相关;土壤速效磷与植被地上、地下生物量均呈显著负相关,而土壤铵态氮与植被地上、地下生物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全磷对植被多样性、生长和生物量影响较小。植被群落特征与土壤因子的冗余分析(RDA)排序表明,辉河湿地不同草甸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演替,成熟草甸和湿地草甸可能为演替的初始阶段或者是末阶段,而过渡草甸为中间阶段,而且土壤养分受群落演替的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9.
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两种全株玉米青贮比例及额外补充碳酸氢钠对疆岳驴生长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血清生化指标及经济效益的影响。选取体况良好的6~8月龄疆岳驴断奶公驴40头(106.02 kg±11.81 kg),随机分为5组:全株玉米青贮占粗饲料的比例分别为0(Ⅰ组)、30%(Ⅱ组)、60%(Ⅲ组)及额外补充碳酸氢钠的Ⅳ组(全株玉米青贮占粗饲料30%+碳酸氢钠)和Ⅴ组(全株玉米青贮占粗饲料60%+碳酸氢钠),碳酸氢钠正常添加量按照精料干物质的0.5%计算,额外添加量按照精料干物质的0.5%+全株玉米青贮干物质的1%计算,每组8头驴,按照等能等氮原则设计饲粮。预饲期12 d,正试期120 d。结果显示,随着全株玉米青贮添加量的增加,试验Ⅰ、Ⅱ和Ⅲ组料重比逐渐下降,其中试验Ⅲ组显著低于试验Ⅰ、Ⅱ组(P<0.05);试验Ⅲ组粗脂肪、中性洗涤纤维、粗灰分的表观消化率最高,显著高于试验Ⅱ组(P<0.05),总蛋白、肌酐含量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均显著高于试验Ⅰ组(P<0.05),试验Ⅲ组葡萄糖含量极显著低于试验Ⅰ组(P<0.01),试验Ⅲ组总胆固醇含量显著低于试验Ⅰ、Ⅱ组(P<0.05)。与同等比例添加全珠玉米青贮的组相比,试验Ⅱ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试验Ⅳ组(P<0.05),试验Ⅲ组平均日增重高于试验Ⅴ组(P>0.05);试验Ⅲ组料重比显著低于试验Ⅴ组(P<0.05),试验Ⅱ组料重比低于试验Ⅳ组(P>0.05);试验Ⅱ、Ⅳ组间粗蛋白质、粗脂肪、能量和粗灰分的表观消化率差异均不显著(P>0.05);试验Ⅲ、Ⅴ组营养物质的表观消化率差异均不显著(P>0.05);试验Ⅳ组总胆固醇含量及谷丙转氨酶活力均显著高于试验Ⅱ组(P<0.05)。试验Ⅰ~Ⅴ组疆岳驴每千克增重成本分别为16.40、15.10、14.79、17.34和16.10元,整个试验期每头驴毛利润分别为711.27、837.53、871.98、629.46和738.16元。综上,在本试验条件下,以生长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及血清生化指标为评价依据,综合经济效益比较,以在基础饲粮(以DM为基础)中添加0.28%碳酸氢钠时、全贮玉米青贮占粗饲料60%(在基础饲粮DM中添加26.67%)饲喂疆岳驴公驴效果最优,无需额外补充碳酸氢钠。  相似文献   

10.
以高寒嵩草草甸退化生态系统植物群落样地资料为基础,研究了不同退化演替阶段植物群落的结构及物种多样性特征,分析了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与不同退化演替阶段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超载过牧,鼠虫危害,人为干扰以及全球气候变化等因素是青藏高原高寒草甸草地严重退化的主要原因,从11个不同演替阶段植物群样地数据的PCA排序结果可归为4个类型,按群落阶段依次为原生植被(Ⅳ),轻度退化(Ⅲ),重度退化(Ⅱ)和极度退化(Ⅰ),群落物种丰富度指数依次为Ⅳ>Ⅲ>Ⅱ>Ⅰ;物种多样性指数(H′和N2)同丰富度指数有相同的变化趋势,即原生植被的物种多样性指数明显高于不同退化程度的群落类型,高寒嵩草草甸生态系统的退化,不仅使群落物种组成发生巨大变化,而且导致物种多样性发生改变,它随着干扰和退化程度的加 剧而降低,江河源区的植被保护不仅为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物质基础,而且还具有涵养水源,控制水土流失的作用,对长江,黄河中下游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加强和保护江河源区的生态环境势在必行,有必要借鉴国内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进行长期的生态工程建设。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加酵母浓缩物对罗斯肉鸡屠宰性能和胴体品质的影响。选取1日龄罗斯308肉鸡160只,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随机分为5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鸡。Ⅰ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Ⅱ~Ⅴ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2000、4000、6000、8000 mg/kg酵母浓缩物,其中Ⅱ组(2000 mg/kg)添加方式为1~42日龄连续添加;Ⅲ~Ⅴ组添加方式为1~21日龄添加酵母浓缩物,22~42日龄不添加酵母浓缩物。试验期42 d。结果表明,21日龄时,与对照组相比,Ⅱ、Ⅲ、Ⅳ、Ⅴ组有提高屠宰率、全净膛率、胸肌率、腿肌率及降低腹脂率的趋势,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Ⅱ、Ⅲ、Ⅳ组可显著提高肌肉的a值、降低肌肉剪切力(P<0.05),Ⅲ组可显著降低肌肉的b值(P<0.05)。42日龄时,与对照组相比,Ⅳ组可显著降低腹脂率、提高胸肌率(P<0.05),Ⅱ、Ⅲ、Ⅳ组可显著提高肌肉的a值(P<0.05),Ⅱ组可显著降低肌肉剪切力(P<0.05)。综上所述,日粮中添加酵母浓缩物可显著提高罗斯肉鸡的屠宰性能、改善胴体品质,并具有滞后效应,最佳添加剂量为6000 mg/kg,添加方式为1~21日龄添加,22~42日龄不添加。  相似文献   

12.
晋北盐碱化草地群落斑块的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晋北盐碱化草地8个不同的草地群落斑块的优势度、多样性、群落相似系数及土壤性质等特征进行研究,揭示草地群落斑块在演替过程中的结构特征与变化规律,为进一步对草地植被恢复与盐碱化草地治理奠定理论基础。结果表明,8个群落斑块的物种组成和优势度差异比较明显,Margalef物种丰富度指数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在斑块Ⅱ、Ⅲ和Ⅰ、Ⅳ、Ⅴ、Ⅵ、Ⅶ、Ⅷ组之间差异极显著(P<0.01);Pielou均匀性系数和Simpson优势度指数在斑块Ⅱ、Ⅲ和Ⅵ、Ⅶ、Ⅷ之间差异极显著(P<0.01);斑块Ⅶ和Ⅷ、Ⅵ和Ⅶ、Ⅳ和Ⅴ群落相似系数最大,分别为0.956 7,0.929 7,0.903 4。8个群落斑块分为2类,其中斑块Ⅰ、Ⅱ、Ⅲ为一类,主要表现为土壤含水量、容重、pH值和碱化度比较小,植被特征主要是以较高大的赖草为优势物种,随着土壤的旱化,一些不耐旱的种群在群落中消退,比较耐旱的赖草在此类斑块中占据优势,形成以赖草为优势种的斑块;其他斑块为另一类,植被特征主要是以比较低矮的委陵菜和麻黄为主。  相似文献   

13.
充分了解围栏封育对植物群落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是合理制定草甸恢复和利用相关政策、促进当地畜牧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研究通过对西藏三江并流区封育2年的高寒草甸的群落样方调查与土壤理化性质测定,结果表明,比较自由放牧,围封后地上和地下生物量分别提高26.24%和8.94%,但物种多样性指数略有下降;围封后土壤电导率、盐度和总溶解固体分别下降26.50%,29.03%,30.15%;围栏内地上生物量与土壤盐度、总溶解固体、电导率呈显著正相关(P<0.05),地下生物量与硝态氮、温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围栏外地下生物量与介电常数、体积含水率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铵态氮呈显著正相关(P<0.05)。研究结果表明,2年短期围封对高寒草甸植物群落及其土壤理化性质均有一定改善,可以作为应对草甸退化的干扰手段与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4.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营养调控剂对冷季放牧绵羊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将48只健康、体重相近(28.01±1.70)kg的7月龄放牧母羊随机分为4组,Ⅰ组不补饲;Ⅱ组补饲常规精料;Ⅲ组补饲常规精料+复合配方1 (0.30%苹果酸、0.06%半胱胺、0.08%糖萜素);Ⅳ组补饲常规精料+饲料复合配方2 (0.60%苹果酸、0.12%半胱胺、0.16%糖萜素)。其中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只,进行45 d饲养试验。结果表明:①试验Ⅲ组末重最高,较Ⅱ组和Ⅳ组分别提高6.26% (P>0.05)、3.69% (P>0.05);试验Ⅲ组平均日增重最高,较Ⅱ组和Ⅳ组分别提高26.32% (P<0.01)、5.74% (P>0.05)。②试验Ⅲ组的屠宰率较Ⅱ组提高4.68% (P>0.05);试验Ⅲ组的净肉率较Ⅰ组、Ⅱ组和Ⅳ组分别提高18.46% (P<0.05)、10.97% (P>0.05)和4.40% (P>0.05);试验Ⅲ组的胴体净肉重较Ⅰ组、Ⅱ组和Ⅳ组分别提高49.74% (P<0.01)、13.22% (P>0.05)和18.27% (P<0.05);试验Ⅲ组的胴体净肉率较Ⅰ组、Ⅱ组和Ⅳ组分别提高10.42% (P<0.01)、6.00% (P>0.05)和3.37% (P>0.05)。③在血清GLU、Ca、P、HDL、LDL、GPT、IgG含量中,试验Ⅰ、Ⅱ、Ⅳ和Ⅲ组依次呈上升趋势,而其A/G、TG含量依次呈下降趋势。综上,补饲复合营养调控剂可改善冷季放牧绵羊的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其中补饲复合配方1组(试验Ⅲ组)作用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5.
This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complex nutritional regulation additives on growth performance, slaughter performance and serum biochemical indexes of grazing sheep in cold season.A single factor random block design was used and 48 grazing ewes with the average weight (28.01±1.70) kg and 7 months old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4 groups:Group Ⅰ without supplement;Group Ⅱ with concentrate;Group Ⅲ with concentrate+complex formulation 1 (0.30% malic acid, 0.06% cysteamine, 0.08% saccharicterpenin);Group Ⅳ with concentrate+complex formulation 2 (0.60% malic acid, 0.12% cysteamine, 0.16% saccharicterpenin)with 3 replicates per group and 4 grazing ewes per replicate.The results showed that:①The final weight of group Ⅲ was the highest and higher than group Ⅱ and Ⅳ by 6.26% (P>0.05)、3.69% (P>0.05), respectively.The average daily gain of group Ⅲ was highest, and higher than group Ⅱ and Ⅳ by 26.32% (P<0.01)、5.74% (P>0.05) respectively.②Comparing with group Ⅱ, the slaughter rate of group Ⅲ was increased by 4.68% (P>0.05).Compared with groupⅠ, Ⅱ and Ⅳ, the meat percentage of group Ⅲ was increased 18.46% (P<0.05), 10.97% (P>0.05) and 4.40% (P>0.05), while the net meat weight of carcass in group Ⅲ was increased by 49.74% (P<0.01), 13.22% (P>0.05) and 18.27% (P<0.05), respectively.Compared with groupⅠ, Ⅱ and Ⅳ, the net meat rat of carcass in group Ⅲ was increased 10.42% (P<0.01)、6.00% (P>0.05) and 3.37% (P>0.05), respectively.③There was a rising trend as the order of groupⅠ, Ⅱ, Ⅳ and Ⅲ in serum glucose, Ca, P, HDL, LDL, GPT and IgG, while A/G and TG showed a decreasing trend.Based on the above results, in this trial, supplementing complex nutritional regulation additives had good effects on growth performance, slaughter performance and serum biochemical indexes of grazing sheep in cold season.And supplementing complex formulation group 1 (group Ⅲ) was the best.  相似文献   

16.
试验针对不同芽孢杆菌复合制剂对断奶仔猪血液学指标、血液生化指标和免疫功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Ⅰ、Ⅱ、Ⅲ、Ⅳ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凝结芽孢杆菌+巨大芽孢杆菌、酪酸菌+巨大芽孢杆菌、凝结芽孢杆菌+酪酸菌、凝结芽孢杆菌+酪酸菌+巨大芽孢杆菌复合制剂,添加量0.2%,饲喂43 d。结果表明,各组的血液红细胞数、白细胞数、血小板数和血红蛋白浓度均无显著差异(P>0.05)。各组的血清谷丙转氨酶、总蛋白、白蛋白、尿素氮、肌酐和葡萄糖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Ⅰ、Ⅱ组的血清谷草转氨酶含量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但试验Ⅲ、Ⅳ组则显著提高(P<0.05)。试验Ⅰ、Ⅱ、Ⅲ组的血清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但试验Ⅳ组则显著提高(P<0.05)。试验Ⅰ组的血清IgG和IgM含量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但试验Ⅱ、Ⅲ、Ⅳ组则显著提高(P<0.05)。研究结果为芽孢杆菌在养殖业中的应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代谢能水平对13~17周龄雄性雉鸡生长性能、营养物质表观代谢率、能量利用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明确该时期雉鸡适宜的饲粮代谢能水平。【方法】选取13周龄、体重相近(734.63 g±18.03 g)的健康雄性雉鸡24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雉鸡。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各组饲粮代谢能水平分别设定为11.30(Ⅰ组)、11.72(Ⅱ组)、12.14(Ⅲ组)和12.56(Ⅳ组) MJ/kg,预试期7 d,正试期35 d。【结果】①饲粮代谢能水平极显著影响平均日采食量(ADFI)(P<0.01),其中Ⅳ组ADFI极显著低于Ⅰ和Ⅱ组(P<0.01)。料重比(F/G)在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其中Ⅱ组最低。②饲粮代谢能水平对干物质(DM)表观代谢率和粗脂肪(EE)表观代谢率有极显著影响(P<0.01)。粗蛋白质(CP)表观代谢率在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其中Ⅱ组最高。③各组间摄入总能、排泄物总能和代谢能摄入量(MEI)均无显著差异(P>0.05)。Ⅱ、Ⅲ和Ⅳ组总能表观代谢率均极显著高于Ⅰ组(P<0.01),其中Ⅱ组最高。④各组间血清胆固醇(CHO)、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葡萄糖(GLU)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Ⅲ组甘油三酯(TG)含量极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0.01),Ⅱ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极显著高于Ⅰ组(P<0.01)。Ⅱ和Ⅲ组血清中总蛋白(TP)含量显著高于Ⅰ组(P<0.05),Ⅲ组白蛋白(ALB)含量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0.05;P<0.01)。【结论】比较4个试验组,Ⅱ组雉鸡平均日增重(ADG)最高,F/G最低,且Ⅱ组雉鸡营养物质表观代谢率、摄入能量水平及能量利用率也较高,故Ⅱ组饲粮代谢能水平(实测值为12.30 MJ/kg)对13~17周龄雄性雉鸡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