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眼下,全国夏收基本结束,丰收已成定局,实现了全年粮食生产的良好开局。潘文博介绍,作为全年粮食生产的大头,2019年秋粮生产形势较好,夺取丰收有条件、有基础。一方面,秋粮面积稳。预计2019年秋粮播种面积达0.85亿公顷,与2018年基本持平。另一方面,作物长势好。2019年春播以来,主产区大部气象条件总体有利,春播作物基本都播在了丰产期。  相似文献   

2.
我县是全省主产水稻县之一,水稻产量一般占全年粮食总产的70%以上,小麦、油菜主要是与水稻进行水旱复种。要保证全年粮食高产。必须主攻水稻。因此,在安排夏收作物的面积时,就必须围绕水稻的持续高产,连年高产来合理布局。历史证明,走稻麦两熟或稻油两熟的道路都是可行的。但由于小麦的生育期比油菜长。季节比油菜晚15~25天左右。我县甘兰型品种一般都在5月上旬收获,而小麦要在5月下旬至6月初才收  相似文献   

3.
小麦是我县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也是我县的主要夏收粮食作物。小麦产量一般占全年粮食总产的12%左右。平坝社队要占全年粮食总产的18—22%。小麦的丰歉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要夺取小麦稳产高产,提高经济效益,湿害、草害、病  相似文献   

4.
七星关区现推脱毒马铃薯品比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袁恒新  邱维元  徐明珍 《种子》2014,(4):107+109
马铃薯是粮、饲、菜兼用作物,也是毕节市主栽夏收作物之一,随着种植业结构的调整,产品深加工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马铃薯价值逐渐被重视。为了改变毕节市马铃薯耕作管理粗放,生产技术落后,品种单一、退化、单产低的现状,配合2010~2011年度马铃薯高产创建项目实施,特设立脱毒马铃薯新品种比较试验,以期从中筛选出适宜毕节市气候条件种植的脱毒马铃薯新品种,为毕节市大面积生产优质马铃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科学种养》2013,(7):4
农业部近日发出通知,要求立足抗灾夺丰收,再鼓干劲,再实措施,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全力以赴夺取全年粮食丰收。当前,要着力抓好四个方面工作:一是加强调度协调,全力争取夏粮丰产丰收。针对今年部分麦区夏收推迟的情况,要科学制定夏收方案,精心组织跨  相似文献   

6.
前言农田杂草种类很多,它与农作物争养料、争阳光、争水分,还能传播病虫害,是妨碍作物正常生长发育,影响作物产量的一主要大害。防除农田杂草,乃是农业增产必不可少的生产措施。但是,如何防治得好:即省工、耗费少、效果好、经济效益高,就得了解杂草的  相似文献   

7.
李四清 《中国种业》2016,(11):73-74
<正>玉米、洋芋是垫江县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占全年粮食产量的35%、15%,玉米是畜牧业和工业的最重要原料。玉米—秋洋芋高产高效种植模式就是在玉米种植期间不种其他作物,减少荫蔽、减少其他作物与玉米争光争肥、减少病虫害危害,达到玉米高产的目的。玉米收获后种秋洋芋,是充分利用秋季温光资源,增加复种指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效益。秋洋芋的优点是种植时间短、产量高、效益好,这种栽培技术是农民增收致富的一种好技术。  相似文献   

8.
井陉县位于晋冀交界处 ,属太行山地丘陵干旱、半干旱地区 ,全年降水量为 5 0 0 ml左右。尤其是春旱严重 ,有十春九旱的气候特点。在夏收后土壤墒情严重不足的年份 ,秋季作物常无法播种或播种后出苗不全。针对这一问题 ,近几年来 ,我们在旱地玉米上示范推广了旱地玉米使用玉米淀粉型保水增效剂拌种及配套栽培技术 ,取得了显著的增产效果。1 增产原因提高了耕层土壤的含水量 玉米淀粉型土壤保水增效剂是一类含有强亲水性基团的水溶胀性高聚物 ,吸水率一般为其本身的 5 0 0~ 70 0倍 ,吸水后溶胀形成凝胶具有吸收和保持液体的能力。用保水剂…  相似文献   

9.
<正>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蒲缥镇是一个人多耕地少的农业乡镇,种植作物争地争节令的矛盾突出,该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时,立足于自然资源优势、区位优势,把冬季农业开发作为优化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重点工作来抓。近年,在烤烟叶片采收到中、上部时套种甜脆豌豆能有效解决作物争地争节令的矛盾。该技术在推广应用中,既提供了时鲜优质的蔬菜,又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一条新途径。主要栽培技术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0.
贵州省遵义县1983年采用育苗移栽的办法,在800亩前茬为小麦、油菜夏收作物地里进行杂交玉米制种的大面积试验示范,获得了较好的收成,平均每亩产种200多斤,高的达300多斤,较之往常在同类土地上用直播的制种产量增长25%左右。实践证明,在前茬为小麦、油菜等夏收作  相似文献   

11.
<正>农田杂草是作物生产中重要的有害生物,与作物争光、争水、争肥并传播病虫害,导致作物产量和品质降低。近年来,由于农村劳动力减少、轻简化栽培技术推广、杂草群落演替、除草剂长期单一使用、杂草抗药性水平上升等原因,农田杂草发生面积连年增加,年均超过14亿亩次,且田间发生密度越来越高,危害持续加重,严重威胁我国农业生产  相似文献   

12.
<正>水稻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也是用水量最多的作物。水稻淹水栽培耗水量惊人,干旱影响水稻生长,秋旱不仅导致夏收作物减产,若是发生春、夏、秋连旱,则农民会颗粒无收;若次年春季继续干旱,灾情发展就更加严重。近日,南农大生科学院蒋明义教授团队的研究成果,揭示了水稻中ABA信号转导的一个正调控因子CCa MK  相似文献   

13.
华北地区小麦 玉米新两熟制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小麦、玉米一年两熟是华北平原最重要的种植制度。由于全年热量条件难于满足一年两熟的要求,鲁、豫和冀南多采用麦垅套种玉米的办法,但在京津地区,由于农业机械化程度较高,为了解决两茬作物争热量的矛盾,前几年多采取冬小麦复种早熟玉米的办法,秋分节是种麦的适期,夏玉米必须赶在9月下旬收获。近几年来,由于农业科技工作者的努力,在热量更为紧张的华北北部边缘地带的  相似文献   

14.
正草是大自然中生态平衡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大地之肺"的美誉。但有很多杂草投机钻营,混入栽培作物的行里株间,成为庄稼的大敌。农田杂草与农作物争地、争肥、争水、争光、争气、争温,是夺取粮油、瓜菜高产的重要障碍。有毒杂草危害畜牧业。萍类杂草是水生作物的大敌。茅、蒿类杂草的滋生妨碍山地药材和幼小林木成长。杂草适应性强,生长迅速,可在短期内侵占山谷、蔓延草原、堵塞河道。尽管人类已和它斗争了成千上万  相似文献   

15.
我县棉花历来采用与夏收作物(小麦、油菜、蚕豆等)套种的方式。当前存在的问题是:前作物要预留棉行,不能满播密植,产量不高,棉花播种前不能翻耕整地;且在前作行间套种,操作不便,赞工费时;棉苗受前作荫蔽,影响壮苗早发。我站从1973年开始探索改革棉田耕作制度,进行了稻—棉、麦—棉、油(菜)—棉等迟播连作试验。四年试验结果,五月二十四日至六月十一日播种或六月下旬移栽的棉  相似文献   

16.
作物抗冷性及其化学控制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冷胁迫是影响作物生长发育的重要因子之一,为适应和抵御低温逆境,作物发生了一系列复杂的形态、生理及分子水平的变化。植物生长调节剂在解决低温冷害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合理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是解决低温冷害的有效途径之一。国内外学者在提高作物抗冷性方面对抗冷性鉴定分级、生理和代谢变化、抗冷基因的筛选、蛋白质组学调控机制以及化控机理均有研究。综述了在冷胁迫条件下作物的形态结构、生理代谢、基因挖掘、产量形成及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其缓解调控的研究进展,对作物抗冷栽培和解决抗冷性问题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同时为作物生产合理施用化控剂和进行科学的化学控制研究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7.
我们公社是本县的主要产棉区,历来采用棉花与夏粮套种的方式。这种种植方式的问题是:夏收作物要预留棉行,土地利用率低,夏粮单产提不高;春季套种棉花前不能全面翻耕土地;棉花在前作行间播种、管理,比较费工,特别是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不能适应农业机械化生产的要求;加之棉苗因受前作长期荫蔽,生育比较缓慢,影响棉花壮苗早发和早熟丰产。  相似文献   

18.
湖南桃源丘平区稻田作物结构优化模型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达模 《作物杂志》1989,5(1):19-20,21
从1983年开始,连续三年在桃源县丘平区不同类型稻田上,进行了多种种植方式及其作物组配结构的多点定位及组装示范试验, 根据该县丘平区稻田作物生产性能,地貌状况和土壤肥力等条件,对其稻田划分为3种类型,即Ⅰ类稻田(高产田)21.300万亩,Ⅱ类稻田(中产田)42.525万亩和Ⅲ类稻田(低产田)11.2万亩。按春收,夏收和秋收作物生物学特性和茬口特性及双季稻品种(组合)组配的要求,设计了多  相似文献   

19.
<正>杂草是农业生产的大敌,其适应力强,根系庞大,常与作物争水、争肥、争营养,对作物的产量、品质影响较大,为了更好推广玉米田间除草技术,应用上海迪拜农药有限公司生产的20%农盛水剂在玉米田进行了行间除草试验,为在生产上推广应用提供依据。1材料与方法1.1试验地点选择试验田选在荥阳市广武镇三官村的玉米田,地势平坦,两合土土质,水肥管理一致,栽培玉米品种为豫玉22。试验田常年杂草发生较重,以马唐为优势种,平均  相似文献   

20.
2次正交旋转设计统筹上下两茬作物的试验研究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2次正交旋转设计,筛选单一作物高产农艺措施组合的试验研究已很普遍,但同时筛选上下两茬作物高产农艺措施组合的试验设计与分析尚未见报道。本试验以全年粮食综合高产为目标,对冬小麦套作玉米的上下两茬作物进行了统筹设计和分析,以探索全年两茬作物高产农艺措施组合。 1 试验设计试验选用套作带距、全年底施氮肥量、全年追施氮肥量、全年底施磷肥量及种植密度5种措施为决策变量。以全年亩产量为目标,采用五元2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方法(1/2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