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者在实验室光照培养箱内设置了6个不同的光照与温度的生境处理,发现温度与光照对甜菜夜蛾幼虫的体色变化影响很大。试验结果表明:每天供光时间一定时,温度设置越低,甜菜夜蛾幼虫体色平均变化率越大;当温度设置一定时,每天供光时间越短,甜菜夜蛾幼虫的体色平均变化率越大。试验还发现,上代幼虫的体色对下代幼虫的体色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2.
不同温湿度下球孢白僵菌对甜菜夜蛾幼虫的致病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室内研究了球孢白僵菌在不同温度和湿度条件下对甜菜夜蛾幼虫的致病力,结果表明:温度、相对湿度、幼虫龄期对白僵菌的致病力具有显著的影响,24~27℃是球孢白僵菌感染甜菜夜蛾的最适宜温度;相对湿度大于90%,甜菜夜蛾的幼虫虫龄越低,越有利于球孢白僵菌对幼虫的感染。  相似文献   

3.
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Hübner)]属鳞翅目(Lepidoptera)夜蛾科(Noctuidae),是芦笋、番茄、棉花、萝卜、玉米等植物上的重要害虫。明确该虫幼虫的龄数和龄期,可为其预测预报和科学防治提供依据。对甜菜夜蛾幼虫各龄期的头壳宽度、体长和体重进行测量,并根据频次分布图、戴氏定律、Crosby生长法则和回归分析推断和验证甜菜夜蛾幼虫的虫龄数。结果显示,甜菜夜蛾1~5龄幼虫的头壳宽度范围分别为0.21~0.30、0.40~0.49、0.65~0.75、1.05~1.15、1.65~1.80 mm,频次分布呈现出5个明显的集中区域;1~5龄幼虫的体长范围分别为1.0~3.1、2.5~6.5、4.0~10.0、5.0~15.0、11.0~27.0 mm,各龄期体长出现重叠,频次分布集中区域不明显;1~5龄幼虫的体重范围分别为0.025~0.567、0.200~6.000、1.100~15.200、6.200~65.600、32.900~275.200 mg。结果表明,试验条件下甜菜夜蛾幼虫共5龄,幼虫头壳宽度可作为分龄指标,而幼虫体长和体重在各龄期出现较大程度的重叠,不宜作为分龄指标。  相似文献   

4.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甜菜夜蛾5龄幼虫气门(spiracle)的超微结构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甜菜夜蛾的气门类型为内闭式气门(internat closing apparatus),外面观和内面观皆呈新月形或近圆形;气门的开闭结构主要由闭弓(closing bow)、闭带(closing valve)和闭肌(occluscle)3部分构成;气门的过滤结构(filter apparatus)外面观呈簇生状,分枝发达,内面观呈平行排列的树状,分枝不发达;气门外围体壁(integument)的表面具有馒头状(直径约1μm)的纹饰;蛹气门椭圆形,中央拱起,过滤结构分枝较少,气门外缘具砖形垫状结构。甜菜夜蛾气门的这种超微结构既具有其自身的生理意义,同时也可以作为其系统分类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正> 鳞翅目幼虫尤其是甜菜夜蛾、斜纹夜蛾、银纹夜蛾、菜青虫在菜田发生逐年严重,许多农药诸如卡死克、抑太保等仿生农药和敌杀死、氯氰菊酯等菊酯类农药施用时间一长就产生抗性,而且对高龄幼虫的效果不佳,为了更好地防治这些害虫,并达到蔬菜生产无公害的要求,选择低毒低残留的农药显得尤为重要。米螨作为一种昆虫脱皮促进剂是一种很好的候选药  相似文献   

6.
球孢白僵菌MZ041016菌株对甜菜夜蛾幼虫的毒力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冰  袁盛勇  田学军  孔琼  朱文禄  陆进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6):20653-20654
[目的]利用球孢白僵菌MZ041016菌株对甜菜夜蛾幼虫的致病性,为该菌株在农业害虫防治中的开发应用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喷雾法进行球孢白僵菌MZ041016菌株分生孢子液对2龄和3龄甜菜夜蛾幼虫致病性测定。[结果]球孢白僵菌MZ041016菌株对2龄甜菜夜蛾幼虫的最高累计校正死亡率为84.82%,LC50为2.269×104个/ml,LT50为4.186 d;而对3龄幼虫的最高累计校正死亡率为84.76%,LC50为2.429×104个/ml,LT50为4.492 d。[结论]球孢白僵菌MZ041016菌株对甜菜夜蛾2龄幼虫的致病性高于对3龄幼虫的致病性。  相似文献   

7.
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Hubner)属鳞翅目,夜蛾科,为杂食性害虫。近两年,甜菜夜蛾在宝坻区大白菜田普遍发生,已成为大白菜的主要害虫之一。危害特征初孵幼虫群集叶背,吐丝结网,在其内取食叶肉,留下表皮,成透明的小孔。3龄  相似文献   

8.
室内测定了温州蜜桔桔皮乙醇提取物对斜纹夜蛾和甜菜夜蛾幼虫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斜纹夜蛾和甜菜夜蛾幼虫取食桔皮提取物后食物消耗量、体重增长量下降,幼虫死亡率增加.提取物浓度越高,这些作用效果越明显.在相同浓度下,甜菜夜蛾幼虫的死亡率比斜纹夜蛾的高;甜菜夜蛾的生长抑制中浓度和非选择性拒食中浓度均比斜纹夜蛾的低;但在选择性试验中,甜菜夜蛾的拒食中浓度则比斜纹夜蛾的高.这些结果表明,桔皮提取物对甜菜夜蛾幼虫的生物活性总体上比对斜纹夜蛾的更好.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明昆明市蔬菜主产区不同年度间甜菜夜蛾、斜纹夜蛾和小菜蛾性诱剂诱集效果及气象因子对虫害的影响,2020-2022年在昆明市晋宁区利用性诱剂对甜菜夜蛾、斜纹夜蛾和小菜蛾进行了3年的系统监测。结果表明,甜菜夜蛾、斜纹夜蛾和小菜蛾全年均有发生,年度大致呈倒V形趋势,全年发生1~2个高峰期,甜菜夜蛾和斜纹夜蛾发生高峰为5月下旬至10月上旬,小菜蛾发生高峰为4月下旬至7月上旬。高温和较为干旱的天气更有利于甜菜夜蛾、斜纹夜蛾和小菜蛾的繁殖和生长。本研究可为昆明蔬菜主产区甜菜夜蛾、斜纹夜蛾和小菜蛾成虫活动规律和监测预警提供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10.
详细记述了中国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Hübner) 和稻蛀茎夜蛾Seasamia inferens (Walker) 幼虫的形态特征,并提供了形态特征图。图2参9  相似文献   

11.
1分布为害甜菜夜蛾又名玉米叶夜蛾、贪夜蛾、白菜褐夜蛾,属鳞翅目,夜蛾科。在全国各地都有发生,局部地区较为严重。甜菜夜蛾食性极杂,除为害芝麻外,主要还为害玉米、高粱、大豆、棉花、甜菜及各种蔬菜和杂草。甜菜夜蛾为害芝麻,以初孵幼虫取食叶下表面和叶肉,形成“天窗”;大龄  相似文献   

12.
孝感市棉田甜菜夜蛾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甜菜夜蛾在孝感市棉田发生越来越频繁,成为主要虫害之一。本文分析了甜菜夜蛾的发生规律,介绍了甜菜夜蛾在棉田的危害特点及发生原因,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等措施,以期为孝感市棉田甜菜夜蛾的有效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襄阳地区甜菜夜蛾发生动态与气象因子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性诱法、灯诱法及田间调查法对2009~2010年襄阳地区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成虫、幼虫开展动态监测。结果表明,襄阳地区甜菜夜蛾成虫主高峰出现在8~10月、幼虫高峰期出现在8~9月。选用同时期逐日气象数据,探讨襄阳地区甜菜夜蛾越冬及成虫高峰日前期气象条件。甜菜夜蛾在襄阳越冬虫源存活率低,高温少雨日照多有利于甜菜夜蛾成虫暴发。  相似文献   

14.
不同食料对甜菜夜蛾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观察结果表明,以青椒叶为食料,幼虫历期最长,其次为花生叶;取食常规棉与抗虫棉对幼虫发育历期影响不明显;对蛹历期的影响与幼虫历期趋势一致。取食常规棉幼虫的蛹最重;取食不同食料对甜菜夜蛾产卵量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甜菜夜蛾已经由一种间歇性暴发害虫逐渐演变成农作物的常发性害虫。为了更好地指导生产,文章综述了甜菜夜蛾的发生危害特点,分析了甜菜夜蛾的发生原因,提出了甜菜夜蛾的绿色防控技术。  相似文献   

16.
氯虫苯甲酰胺对甜菜夜蛾的亚致死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讨亚致死浓度氯虫苯甲酰胺对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生长发育及解毒酶活性的影响,采用饲料混毒生物测定法,确定氯虫苯甲酰胺对甜菜夜蛾3龄幼虫的亚致死剂量(LC25和LC50),并研究其对甜菜夜蛾的亚致死效应。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亚致死浓度的氯虫苯甲酰胺处理后,甜菜夜蛾幼虫历期和蛹期显著延长,幼虫体重和蛹重显著减轻,羽化率、单雌产卵量和下一代卵的孵化率均下降,说明亚致死浓度氯虫苯甲酰胺对甜菜夜蛾种群增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亚致死浓度的氯虫苯甲酰胺处理甜菜夜蛾3龄幼虫后,其体内的酯酶和多功能氧化酶活性均显著低于对照,表明亚致死浓度的氯虫苯甲酰胺对甜菜夜蛾的酯酶和多功能氧化酶活性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这些结果证明,亚致死剂量氯虫苯甲酰胺导致甜菜夜蛾幼虫体内酯酶和多功能氧化酶活性的下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其种群生命参数的变化。此外,在亚致死剂量下,氯虫苯甲酰胺能够降低甜菜夜蛾种群的发育速率和繁殖力,这对甜菜夜蛾综合防治策略的制定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江海芬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14):201-201,300
利用辣椒、山芋、棉花这3种作物作为食料,对甜菜夜蛾进行了室内饲养,以研究不同食料饲养时甜菜夜蛾发育进度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寄主对甜菜夜蛾的发育进度有一定的影响,3种作物中甜菜夜蛾发育进度的快慢依次为辣椒、山芋、棉花,从卵期至成虫期的时间依次为27.0d、28.4d、30.4d。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温、湿度和饥饿胁迫对白僵菌防治甜菜夜蛾幼虫的影响,进行了室内试验。结果表明:温度对白僵菌的致病力有显著影响,24~27℃下有利于白僵菌感染甜菜夜蛾幼虫;湿度对白僵菌的致病力也有显著影响,高湿环境有利于白僵菌感染甜菜夜蛾幼虫;饥饿胁迫能显著缩短甜菜夜蛾幼虫被白僵菌杀死的时间。因此,在利用白僵菌防治甜菜夜蛾幼虫时,只有充分考虑温、湿度等天气因素,害虫的食物摄取,幼虫虫龄等基本情况,才能取得最佳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9.
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Hübner)]在我国的危害日趋严重,为研究不同施肥条件对甜菜夜蛾体内能源物质的影响,设置5个氮磷比(1∶5、1∶3、1∶1、3∶1、5∶1)肥料水平,在不同肥料水平下种植白菜苗,将甜菜夜蛾2龄幼虫按照不同取食强度(2、5头/株)、不同取食时间(连续取食2、5 d)分别取食白菜,收集测定各个处理下甜菜夜蛾幼虫体内蛋白质、可溶性糖、脂类含量。结果表明,除高虫口密度甜菜夜蛾取食白菜苗5d后其幼虫体内蛋白质、可溶性糖含量在不同肥料水平间无显著差异外,不同肥料水平均能极显著影响甜菜夜蛾在不同取食处理后蛋白质、可溶性糖、脂类3种能源物质的含量,其中氮磷比为1∶3的肥料水平在不同取食处理下有利于甜菜夜蛾幼虫体内能源物质的积累,氮肥比例的提升并不有助于甜菜夜蛾幼虫在不同取食处理下能源物质的积累。研究结果有助于进一步揭示甜菜夜蛾与寄主植物之间的营养关系,从而明确不同种植条件下甜菜夜蛾的发生规律、灾变机制。  相似文献   

20.
30亿PIB/m L甜菜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悬浮剂是由江西省新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新型杀虫剂,为了研究其杀虫活性,进行了防治甘蓝甜菜夜蛾田间药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30亿PIB/m L甜菜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SC对甜菜夜蛾的防治效果突出,制剂施用量300 m L/hm2,防治效果达80%以上,持效期长达7d以上,可以兼治其他害虫。30亿PIB/m L甜菜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SC对甜菜夜蛾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对作物安全,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