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互叶白千层优株筛选及丛生芽诱导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以3种互叶白千层枝叶为试验材料,采用同时蒸馏法提取精油,通过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分析鉴定其化学成分。在此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对优株诱导培养基的激素种类和浓度进行优化。结果发现,互叶白千层品种2精油中松油醇-4含量为42. 9%,1,8-桉树油素含量为11. 24%,较佳的丛生芽诱导培养基为MS+0. 05 mg/L NAA+0. 15 mg/L 6-BA+0. 05%活性炭+0. 07 mmol/L硝酸镧,p H值5. 8,该条件下的诱导率是96. 4%。结果表明,互叶白千层品种2是高精油优良株系,精油成分符合国际标准(ISO4730—1996),上述丛生芽诱导培养基为最佳诱导培养基。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蒸馏时间对1,8-桉叶素型互叶白千层油得率和成分的影响,探讨其利用价值。【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1,8-桉叶素型互叶白千层提取精油,采集不同蒸馏时间段的挥发油,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 S)对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参照ISO 4730:2017标准用气相色谱进行定量分析。【结果】随着蒸馏时间的延长,1,8-桉叶素型互叶白千层叶挥发油相对得率随之降低,蒸馏2小时后,96%以上的挥发油已被蒸出,精油主要成分1,8-桉叶素(70.537%,),α-松油醇(10.222%),柠檬烯(8.429%),α-蒎烯(3.080%),β-月桂烯(2.030%),4-松油醇(1.351%)含量变化不大。【结论】1,8-桉叶素型互叶白千层蒸馏时间以2小时为宜。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互叶白千层对冷害的抗性机理。[方法]以互叶白千层为试材,取中部叶片,测定冷害前后互叶白千层的电导率、过氧化物酶和硝酸还原酶活性以及丙二醛含量。[结果]互叶白千层具有较强的抵抗低温的能力。低温处理后,不同月份互叶白千层的电导率表现出明显的变化。12月份和4月份的冷害对互叶白千层的伤害最大,3月份最小,1月份和2月份相差不大。互叶白千层的POD活性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12月份最高,3月份最低。3月份丙二醛含量最高,12、4月份较高,1月份最低。121、月份互叶白千层的NR活性最高,3月份最低,4月份有所回升,但幅度不大。[结论]互叶白千层具有较强的抵御长时间低温冷害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通过初选、复选、决选获得4-松油醇型互叶白千层优良单株7株,单株得油量均大于10 g (11.30~26.58 g),含油率为1.00%~1.46%,精油中4-松油醇含量为38.04%~40.27%,1,8-桉叶素含量为1.09%~2.21%;获得1,8-桉叶素行互叶白千层优良单株22株,单株含油率1.5%(1.521%~3.329%),精油的特征组分为1,8-桉叶素含量60%(63.04%~69.61%),4-松油醇含量1.0%(1.051%~2.528%),α–蒎烯:1%~5%,苧烯:5%~10%,α–松油醇:6%~15%。同时,本研究选取28份不同化学型的互叶白千层材料,采用SSR引物进行引物筛选和分子鉴别,获得多态性谱带64条,多态率为94.12%。遗传一致度为0.303 5~0.897 1;遗传距离为1.007 5~9.412 8。其中SSR标记将14个桉叶素型与9个4–松油醇型区分开。本研究结果为互叶白千层种质资源分子鉴别奠定了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5.
肥水互作对莴笋产量和硝酸盐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养分量比(NPK)和土壤水分互作对莴笋茎、叶产量和硝酸盐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处理莴笋茎、叶产量差异极显著.3个土壤水分下N2P3K1和N3P2K1处理对莴笋茎、叶产量的效应较好.随水分含量增加,莴笋茎、叶产量增加,不同土壤水分间莴笋茎、叶产量的比值大小以YW25/ YW15>YW20/ YW15>YW25/ YW20.不同施肥处理莴笋茎、叶硝酸盐含量在3个水分下高低各异.随土壤水分含量的增加相同处理莴笋茎、叶硝酸盐含量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规律.莴笋(茎、叶)硝酸盐含量以W25下较低.  相似文献   

6.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1,8-桉叶素型互叶白千层枝叶中提取精油,按照ISO4730:2017标准分析精油理化指标和主要成分,砍伐后的枝叶在储存过程中测定3次,每月1次,追踪精油质量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8-桉叶素型互叶白千层枝叶砍伐1个月后精油率损失11.43%以上,2个月内精油理化指标和主要成分1,8-桉叶素,α-松油醇,苧烯,α-蒎烯相对保持稳定,符合DB45/T 889—2012标准,3个月后精油的溶混度不合格。生产上应合理安排原料砍伐并及时加工。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出一套完整的互叶白千层快繁技术体系,以互叶白千层幼苗茎段为外植体,分别以诱导率、增殖倍数、生根率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对芽诱导培养基、丛生芽增殖培养基、生根培养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佳诱导培养基为MS+0.01%活性炭+0.1 mg/L 6-BA+0.05 mg/L NAA,诱导率为82.8%;最佳增殖培养基为MS+30 g/L蔗糖+0.25 mg/L 6-BA,增殖倍数为31倍;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 MS+30 g/L蔗糖+0.1 mg/L NAA,生根率达100%,移栽30 d后成活率达80%以上。研究结果为互叶白千层的工厂化育苗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8.
土壤水分胁迫对互叶白千层无机营养元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用盆栽土培方法,采用完全随机试验设计,研究了1 a生互叶白千层实生苗在土壤水分胁迫下体内无机营养元素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N、P、Ca、Mg、Mn、Cu、Zn、Fe等元素在土壤水分处于亏缺状态时有下降趋势;K、Na在土壤水分亏缺胁迫条件下主动累积;Ca、Cu、Zn、Fe、Mn元素含量在渍水状态下最高;在75%田间持水量水平下,N、Ca、Mg、Cu等元素含量与渍水时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9.
云锦杜鹃总黄酮含量及成分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云锦杜鹃(Khododendron fortunei)不同营养器官总黄酮含量进行测定,并利用聚酰胺薄层层析法对云锦杜鹃叶片黄酮类化合物的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云锦杜鹃不同营养器官总黄酮含量高低依次是叶>根>茎;(2)云锦杜鹃叶片总黄酮主要含有8种不同的黄酮成分,而根茎中只含有4种不同成分.  相似文献   

10.
<正>2013年6月初,宁远兴泰种植有限公司第一批67公顷互叶白千层收获后,加工成茶树精油,销售额突破400万元,达到了预期目标,公司负责人黎显军显得非常高兴。互叶白千层原生于澳洲,俗称茶油树,又名"植物黄金",其新鲜枝叶中含茶树精油1%以上。互叶白千层  相似文献   

11.
运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对比研究广西巴马迷迭香(Rosmarinus officinalis L.)鲜叶和干叶中精油成分的差异.从鲜叶提取的精油中分离出58种化学成分,鉴定了43种,占总含量的97.83%;从干叶提取的精油中分离出54种化学成分,鉴定了44种,占总含量的99.56%.鲜叶与干叶提取精油的主要成分基本相同,包括α-蒎烯、1,8-桉叶素、樟脑、α-松油醇、莰烯、龙脑、异龙脑、乙酸龙脑酯和马鞭草烯酮等9种成分,分别占精油总含量的80.99%和87.98%,其中含量较高的α-蒎烯各占21.34%、33.23%,1,8-桉叶素各占25.69%、24.59%.结果表明,广西巴马迷迭香的化学成分接近于西班牙型的迷迭香.  相似文献   

12.
[目的]提高油樟内生菌次生代谢产物的积累。[方法]将不同诱导子(油樟油水浊液、油樟叶水提液和油樟愈伤组织)添加到油樟内生菌(YY26、YG42)的培养体系中,研究其对内生菌生长及其次生代谢产物(1,8-桉叶油素、松油烯-4-醇、α-松油醇)的影响。[结果]从内生菌生长情况来看,油樟愈伤组织对内生菌YY26的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而对YG42的生长有促进作用;油樟油水浊液对2种内生菌的生长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油樟叶水提液对2种内生菌的生长均无显著影响。从次生代谢产物积累来看,油樟叶水提液对2种内生菌产1,8-桉叶油素、松油烯-4-醇及α-松油醇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且对1,8-桉叶油素的促进作用最强。当油樟叶水提液浓度为1.00%时,内生菌YY26的1,8-桉叶油素产量最高,比对照组提高了11.80倍;当油樟叶水提液浓度为2.50%时,内生菌YG42中的1,8-桉叶油素产量达到最大值,与对照组相比增加了7.73倍。油樟愈伤组织对总挥发性物质的促进作用最强,当其浓度为10.00%时,对内生菌YY26总挥发性物质的促进作用最强,比对照组提高了13.26倍。[结论]该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油樟内生菌(YY26、YG42)次生代谢产物的积累量,为其今后的工业化生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对辽宁兴城油松种子园14#无性系的针叶精油做了GC-MS定性、GLC定量分析和统计检验。最主要成分为α-蒎烯、β-蒎烯和β-石竹烯。F检验的结果表明,叶龄萜烯各成分相对含量的影响大于树冠朝向;一年生针叶中单萜和倍半萜的相对含量随季节波动不显著;当年生针叶中仅树冠南向的含量波动显著,其中β-蒎烯的波动是造成单萜含量变化的主要原因。对一些同分异构体的含量随季节变化的趋势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14.
采用不同蒸馏压力对白千层树叶进行提取,得到的精油为白千层芳香油(Oil of Melaleuca),即茶树油(Tea Tree Oil)。结果表明:随着蒸馏压力的增加,茶树油的颜色由无色透明变成淡黄色,同时茶树油的主要化学成分4-松油醇的含量随着蒸馏压力的增加而增加,1,8-桉叶油素的含量则反之;适当的蒸馏压力对茶树油的品质有所提升。  相似文献   

15.
“土法”提取精油因其设备简单、拆装方便、容易运输、易操作、成本低等特点,在偏远农村广泛使用,本试验对“土法”水蒸汽蒸馏方法提取精油进行化学成份的GC/MS分析.共分出71个色谱峰.采用GC峰面积归一化法进行定量,其中鉴定出47个化合物,占该精油总量的91.8%。其主要成分为α-柏木烯(22.4%)、柏木醇(20.07%)、α-松油醇(4.29%)、α-蒎烯(2.26%)等.本试验为更好的利用“土法”提取杉木屑精油提供参考,为改进“土法”提取设备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6.
青蒿挥发油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燕  胡浩斌  郑旭东  王春林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7):3960-3961,3964
从提取方法、采收期、贮存期、产地、采集部位和种植季节6个方面分析青蒿挥发油收率的影响因素。并收集整理了不同产地的挥发油组分,总结出青蒿挥发油化学成分差异较大,以倍半萜和单萜为主,主要成分是樟脑(Camphor)、1,8-桉叶素(1,8-cineole)、蒿酮(Artemisia ketone)、石竹烯氧化物(Caryophyllene oside)、石竹烯(Caryophyllene)、芹子烯(Seltnene)、莰烯(Camphene)、蒎烯(Pinene)和大根香叶烯D(Germacrene D)等化合物。  相似文献   

17.
为探究植物次生物质对枸杞木虱(Paratrioza sinica Yang&Li)的防治效果,采用玻璃管药膜法测定丁香酚、肉桂油、α-松油醇和香茅油对枸杞木虱的触杀毒力,以及2种增效剂对这4种植物次生物质的增效作用,并测定了其对枸杞木虱离体乙酰胆碱酯酶及腺苷三磷酸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丁香酚、肉桂油、α-松油醇和香茅油对枸杞木虱成虫均有触杀作用,毒力由大到小依次为丁香酚、肉桂油、α-松油醇、香茅油,其LC50分别为0.37、0.38、0.85、7.29 mL·L^-1,其中丁香酚和肉桂油对枸杞木虱成虫的触杀毒力较大。马来酸二乙酯和水杨酸乙酯对丁香酚的增效作用最明显,对香茅油的增效作用也较好。丁香酚、肉桂油对枸杞木虱成虫触杀作用时间较迅速,LT50分别为3.27、3.38 h。丁香酚、肉桂油、α-松油醇和香茅油对Na^+-K^+-ATP酶和Ca^2+-Mg^2+-ATP酶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抑制作用和次生物质体积分数成正相关。肉桂油对枸杞木虱成虫乙酰胆碱酯酶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他次生物质作用不明显。综上,丁香酚和肉桂油对枸杞木虱成虫具有较好的杀虫活性,适用于枸杞木虱的防治。  相似文献   

18.
研究道地药材米槁根际土壤细菌与果实活性成分含量间的关系,对米槁培育管理和果实活性成分增产有重要作用。采集黔、滇、桂3省交界处的米槁根际土壤与果实,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米槁根际土壤细菌进行测序,同时测定土壤的理化特性和米槁果实的活性成分。结果表明,产自天峨的1,8-桉叶素、α-松油醇、柠檬烯含量最多,望谟的香桧烯含量最高;Shannon指数在望谟最高,为6.315 8。几个采样点的优势菌门一致,为变形菌门、酸杆菌门、放线菌门和绿弯菌门,但优势菌属不同;在属水平上,优势菌属主要受pH值、氮含量的影响,大多数菌属与活性成分呈正相关;PICRUST功能预测结果表明,活性成分主要受细菌能量与物质的转运与代谢功能的影响,说明土壤中pH值和氮可通过影响根际土壤细菌的多样性,从而影响果实中药用活性成分的积累。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油炸处理对胡椒鲜果中胡椒精油化学成分的影响,从不同油炸料油比、油炸温度和油炸时间进行研究。经检测分析鉴定出未经油炸处理胡椒鲜果精油中18 种化学物质,料油比1:1、1:1.5、1:2、1:2.5 和1:3 时胡椒精油分别检测出28、22、27、24 和25 种化学物质;油炸温度为90、100、110、120、130℃时胡椒精油分别鉴定出21、26、22、25 和23 种化学物质;油炸时间为1、2、3、4、5 min 时胡椒精油分别含有29、22、23、21 和25 种化学物质。研究发现,不同油炸处理均使胡椒鲜果精油的化学物质成分增加,主要化学成分为石竹烯、3-蒈烯、D-柠檬烯、左旋-β-蒎烯、α-水芹烯和α-蒎烯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