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棉花油料作物研究所的前身是河南省农林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始建于1958年、1979年分设增建河南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2000年由河南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与河南省芝麻研究中心合并组建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棉花油料作物研究所。  相似文献   

2.
余莉 《农技服务》2014,(1):92-92
<正>驻芝20号是驻马店市农业科学院选育的优质、高产、多抗芝麻新品种,2012年通过河南省芝麻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为实现芝麻增产,农民增收,2012~2013年对驻芝20号的生长特性进行了研究,初步总结出一套高产高效生产技术。一、精细整地首先要掌握上茬作物种类、施肥、病虫害发生等情况,以此推断地力水平和病虫害发生的可能性,芝麻怕重茬,因此,所选  相似文献   

3.
芝麻是我国四大油料作物之一,我省芝麻种植面积和总产约占全国的1/4以上,居全国首位。但是,由于芝麻是一种小宗作物,其文献资料散见于多种刊物,国内外均无专门的检索工具,给从事芝麻科研和生产的人员带来诸多困难。因此,我们与河南省芝麻研究中心等单位协作,于1987年开设了“芝麻科技文献开发研究”课题。经过两年多的努力,我们从  相似文献   

4.
<正> 芝麻是河南省的优势作物之一,常年播种面积稳定在380—400万亩,总产1.0—1.2亿公斤,出口量近2.0万吨,是全国播种面积最大,总产量最高,出口创汇最多的省份。但是芝麻生产长期存在着单产低而不稳的问题,为改变这种状况,芝麻育种工作者从70年代起,相继开展了芝麻品种改良,先后培育出一批耐渍、抗病、高产、稳产、优  相似文献   

5.
芝麻丛芽的诱导及再生植株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芝麻丛芽的诱导及再生植株研究陈占宽,王金兰,郅玉宝,易明林(河南省农科院科学实验中心郑州450002)芝麻(SesamumindicumL·)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亦是不易进行组织培养的几种作物之一,特别是其组织培养中的分化问题更难解决,以致成为芝麻...  相似文献   

6.
芝麻杂交种豫芝九号的选育与利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芝麻杂交种豫芝九号的选育与利用屠礼传,王文泉,梁秀银,郑永战,柳家荣,徐博(河南省芝麻研究中心郑州450002)芝麻杂交种豫芝九号,原名88CA006,组合为ms86—1×丹巴格,是河南省芝麻研究中心选育的第一个芝麻杂交种,1993年4月经河南省品种...  相似文献   

7.
张海洋 (ZHANGHai- yang) ,1 963年 1 2月生 ,河南省项城市人 ,农学博士。 1 983年毕业于河南农业大学农学系。 1 988~ 1 993年在南京农业大学农学系攻读遗传育种专业硕士和博士学位。现任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 ,棉花油料作物研究所副所长 ,南京农业大学作物遗传专业硕士生导师 ,中国作物学会油料专业委员会理事 ,河南省直中青年专家协会常务理事。 1 998年被评为河南省跨世纪学术和技术带头人 ,1 999~ 2 0 0 0年应美国农业部邀请 ,赴美国农业部南方作物研究中心开展棉花和芝麻分子标记及其辅助育种技术合作研究。“八五”…  相似文献   

8.
粉煤灰磁化肥的增产效应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为了进一步探讨粉煤灰磁化肥(以下简称磁化肥)在秋作物上的应用效果,受河南省电力企业管理协会粉煤灰综合利用工作委员会和河南省郑州粉煤灰治理技术开发公司的委托,1998年6月在河南省11个地、市进行了该磁化肥在玉米、棉花、水稻、芝麻、花生、大豆、蔬菜等作...  相似文献   

9.
漯芝19号是漯河市农业科学院选育的优质、高产、抗病芝麻新品种。2005年至2007年参加河南省芝麻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表现突出,于2009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在生产上已推广应用,成为河南省芝麻主栽品种之一。  相似文献   

10.
王晨 《河南农业》2011,(3):47-47
一、轮作倒茬 芝麻与其他作物轮作倒茬,前后茬作物都能增产,又能有效地预防病虫害,一般间隔3年以上种一次芝麻,防病效果最好。夏芝麻一般5月底至6月初播种。9月上中旬收获。前茬多为小麦、油菜、大麦茬,早茬作物较少,因而小麦茬种夏芝麻必须小麦、芝麻均选用较早熟的品种。夏芝麻与其他作物的轮作方式:  相似文献   

11.
<正> 1990年,河南省农科院芝麻研究中心在许昌农场进行芝麻杂交种郑8805高产栽培试验。经河南省农牧厅、农利院、许昌市农业局、许昌农场的有关领导、专家和技术人员共同验收,3.97亩郑8805杂交种芝麻平均亩产172.4公斤。其中,1.08亩单产达232.4公斤,比对照利豫芝四号增产21.2%,创我省芝麻单产最高记录。高产栽培的主要措施是:①重施底肥。  相似文献   

12.
夏芝麻高效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轮作倒茬 芝麻与其他作物轮作倒茬,前后茬作物都能增产,又能有效地预防病虫害,一般间隔3年以上种一次芝麻,防病效果最好.夏芝麻一般5月底至6月初播种,9月上中旬收获.前茬多为小麦、油菜、大麦茬,早茬作物较少,因而小麦茬种夏芝麻必须小麦、乏麻均选用较早熟的品种.夏芝麻与其他作物的轮作方式:  相似文献   

13.
河南省芝麻育种成果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产量、品质、农艺性状、选育方法及系谱来源等方面对河南省历年审定(鉴定)通过的67个芝麻品种进行了分析和总结,从中找出芝麻育种中存在的问题,以期为河南省的芝麻育种科研发展方向提供依据。结果表明:河南省育成芝麻品种的平均产量水平从914.81 kg/hm~2上升到1 307.29 kg/hm~2,促进了河南省芝麻生产水平从381.60 kg/hm~2提高到1 422.16 kg/hm~2;品质方面整体提高不大,粗脂肪含量从55.54%提高到56.75%;农艺性状方面也由分枝、晚熟类型向单秆、早熟类型演变。育种方法简单、亲本来源单一、遗传基础狭窄是河南省芝麻育种的现状,今后利用现代生物技术与传统的芝麻育种方法相结合,选育出具有高产、优质、早熟、闭蒴、有限生长等性状并适合机械化生产的芝麻品种,将是河南省乃至全国芝麻育种的主攻方向。  相似文献   

14.
<正> 河南省农科院芝麻研究中心经10年选育出耐渍、抗病、高产、优质、适应性较广的杂交种——38CA006,1993年4月经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豫芝9号,该品种将成为第一个用于大田生产的芝麻杂交种。同时还研制出用雄性不育系制种的技术。该杂交种母本为雄性不育系ms86—1,父本为韩国丹巴格。1989—1991年全国芝麻杂交种区域试验,3年24点次,平均亩产74.77kg,比对照豫芝4号增产29.52%。1991年河南省生产试验,平均亩产87.32kg,比对照增产22.23%,高产试验亩产达229.6kg。1992年全国芝麻杂交种生产示范,七  相似文献   

15.
<正> 应中国农学会的邀请,日本富山大学教授、理学博士小林贞作等三人组成的日本芝麻生产技术交流小组,于1979年12月访问了我省。在郑州举行了芝麻生产技术交流会,参观了河南省农林科学院经济作物所,考察了遂平县农科所,赠送了15个芝麻品种,并向有关单位赠送了芝麻研究论文。参加交流会的有中国农科院油料研究所、农业部粮油局、河南省农林科学院、河南省农业厅、河南农学院和湖北、安徽、河南三省主要芝麻产地的地、县共18个单位30余名科技  相似文献   

16.
为明确河南省芝麻气候适宜度时空分布特点,指导芝麻生产布局,根据芝麻光温水需求规律,采用模糊数学方法,构建芝麻生长发育气候适宜度模型,并利用河南省15个气象监测站点1961—2019年逐日气象数据,计算芝麻温度、光照、降水适宜度和综合气候适宜度。结果表明,15个站点芝麻温度适宜度(0.938~0.956)>光照适宜度(0.568~0.657)>降水适宜度(0.492~0.595),综合气候适宜度为0.641~0.712。1961—2019年,河南省芝麻光照适宜度和综合气候适宜度呈显著下降趋势,每10 a分别下降0.032和0.012;温度适宜度和降水适宜度变化趋势不显著。光照、降水适宜度和综合气候适宜度从北往南逐渐降低,而温度适宜度从西北往东南逐渐增加。可见,河南省芝麻温度适宜度较高,热量资源丰富;光照适宜度随年份降低,光照资源逐渐不利于芝麻生长;降水适宜度较低,降水是限制河南芝麻生产的主要气象因子。在河南芝麻生产中,巩固豫东南驻马店、周口等芝麻传统产区的优势,扩大气候适宜度高值区域豫北、豫东的种植范围,同时完善排灌配套设施,对提高芝麻气候资源利用率,保证河南芝麻稳产增产具有...  相似文献   

17.
豫芝20号是河南省农业科学院芝麻研究中心利用有性杂交与混合系谱法选择相结合选育的芝麻新品种。2012~2014年参加河南省芝麻新品种试验,平均产量为1 472.10 kg/hm2,粗脂肪含量56.99%,粗蛋白质含量18.75%。具有高产、优质、抗病、抗逆性好、抗倒伏能力强等特点。2015年5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鉴定(豫品鉴芝2015002)。  相似文献   

18.
河南农业科技名人柳家荣(LiuJiarong),1927年出生于四川省合川县。1953年西南农学院农学系毕业。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历任院学术委员会一、二届副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经济作物研究所所长、芝麻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作物学会油料专业委员会一、...  相似文献   

19.
<正> 芝麻是一种优质油料作物。目前国内外市场对芝麻的需求量不断增加,成为畅销的农产品之一。随着科研、生产的发展,芝麻文献量迅速增长。如何充分发挥这些文献资料的作用,是图书情报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一、统计分析的目的及资料来源河南省芝麻研究中心和河南省农科院情报所协作开展了芝麻科技文献的开发研究,搜集、编辑、并借助电子计算机建立了目前国内外较齐全的芝麻文献库。笔者根据其中  相似文献   

20.
张海洋,河南省农业科学院芝麻研究中心主任,南京农业大学博士生导师,国家芝麻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主要从事芝麻遗传基础、育种技术与新品种选育研究。2001年获河南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03年经国务院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贴,被授予“河南省优秀青年科技专家”称号,获“河南省青年科技奖”,2004年获“河南省留学回国人员先进个人”称号,2006年被河南省委、省政府授予“河南省优秀专家”“河南省十大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008年获河南省自主创新优秀青年,2007年被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称号,2008年获“河南省自主创新优秀青年”称号,2009年被评为中原学者,2012年被授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