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 毫秒
1.
在地铁深基坑施工中,围护结构对基坑的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依据合肥地铁一号线明光路站,施工过程中,由于车站3号出入口为出土口,原计划的第一道钢筋混凝土支撑无法实现,更改为钢支撑,通过有限元分析软件MIDAS-GTSNX,建立二维模型进行数值模拟,对围护结构的变形和地表沉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第一道支撑采用钢支撑代替钢筋混凝土支撑对围护结构的侧移值影响不大,钢筋混凝土支撑控制地表沉降的效果要比钢支撑好,对今后类似工程变更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武汉地铁4号线复兴路站在基坑开挖中出现地连墙侧壁涌水险情,现场采用坑内回填反压、坑外注pu发泡剂的方式,有效的控制了险情扩大,处理方法可供类似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3.
对于工程项目,尤其大型工程,由于工程建设时间长,建设地质条件的复杂性,有时难免出现质量缺陷。如何科学合理的对隐蔽工程质量缺陷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进行有效纠偏,挽回工期、成本、质量、安全方面的损失,成为工程重要难题。深基坑下拉锚式地连墙因为属于临时工程,不属于主体工程,对于垂直度方面存在问题,可以采取措施进行偏差处理,以保证工程正常实施。本文以睢宁二站工程中深基坑下拉锚式地连墙垂直度纠偏为例,对国家大型工程中的支护偏差处理,有很大的借鉴作用。从实施效果各项指标统计、分析表明,达到甚至优于规范要求,取得了预期成效。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结构内部增设钢筋钢管骨架,解决厚大体积混凝土结构上层钢筋支撑问题。  相似文献   

5.
在建筑工程发展的过程中,为了保证工程施工的高效性和稳定性,采用了多种施工技术,其中比较常见的就是深基坑内支撑支护施工技术。这种施工技术是一种临时性比较强的支撑结构,在施工结束之后,需要对支撑设施进行拆除。在施工的过程中,主要是保证基坑支护工程的稳定性。在这种施工技术运用的过程中,没有采用任何新的技术和手段,并且可以在施工环境相对比较复杂的情况下进行应用。可见,这种技术应该在具体的建筑工程中进行广泛地应用。  相似文献   

6.
宋滨 《山东饲料》2013,(3):199+204
地下连续墙随着深基坑施工技术的不断涌现而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与重视,其与深基坑的质量和使用性能息息相关。在目前的深基坑施工中对于挡土、防渗以及基坑的支柱十分重要和有效,且还可以将其直接作为主体承重墙进行施工。因此就目前的建筑工程施工项目而言,其在施工的工程中施工质量和施工技术受到了人们的高度重视,对施工进度以及施工技术的研究也十分必要。本文就地下连续墙施工和总结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的施工标准和施工要点。  相似文献   

7.
随着城市的日益发展,地下、地上的管线和建筑也随之增加,顶管施工往往会遇到穿越公路、铁路、地下管线、河流、地上重要建筑等特殊地段。这些特殊地段的顶管施工对地面的沉降控制要求更高。本文针对微型顶管下穿棠溪至广州西铁路工程,采用FLAC2D有限差分软件对微型顶管下穿棠溪至广州西铁路时引起的地面变形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微型顶管穿越铁路路基时引起的地表变形量是很小的,当左线完成后,地表最大沉降位置位于左线微型顶管正上方,数值为1.97mm,当双线微型顶管完成后地表最大的沉降位置位于两顶管连线中心线的正上方,数值为3.462mm,与现场监测数据较为吻合;考虑到棠溪至广州西铁路的重要性,为了保护铁路的安全运营,在顶管下穿铁路时采取架空防护的保护措施,并结合工程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某深基坑项目围护桩顶位移/沉降监测、周边建筑物沉降监测、土体深层水平位移的监测,总结分析出沉降的变化规律与变形特性。由监测结果分析可知,此基坑的支护沉降量、位移量及桩的应力变化都在规范范围内,并且变化均趋于稳定,表明基坑变形正常。  相似文献   

9.
优化排桩内支撑支护结构的设计,可以使施工单位在环境较为复杂条件下,提高施工的质量,还可以降低基坑工程事故的发生率。本文对排桩内支撑支护结构优化设计方法进行探讨与研究,在设计的过程中还需要参考施工现场的水文条件以及地质条件,了解优化设计的方法,可以更好的掌握支护体系的设计难点以及技术要领。本文根据真实的工程案例,分析了优化支撑支护结构的好处,希望对提高建筑施工的质量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0.
优化排桩内支撑支护结构的设计,可以使施工单位在环境较为复杂条件下,提高施工的质量,还可以降低基坑工程事故的发生率。本文对排桩内支撑支护结构优化设计方法进行探讨与研究,在设计的过程中还需要参考施工现场的水文条件以及地质条件,了解优化设计的方法,可以更好的掌握支护体系的设计难点以及技术要领。本文根据真实的工程案例,分析了优化支撑支护结构的好处,希望对提高建筑施工的质量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