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茶色的幽默——说说日语中的“茶”字贵州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王建唐宋时期,中国的饮茶习俗传到日本以后,经过数百年的不断改造,融合了日本文化清幽、静寂的精神及禅宗理念,终于在江户时代形成了日本独具特色的茶道。茶不仅用于陶冶性情、宁寂精神,就连“茶”字本...  相似文献   

2.
汉语中的“着”字,是一个常见的多音、多词性、多义的词,出现频率高,使用范围广,因此,把汉语“着”字译成日语时,也就出现了多种不同的译法。本文按照“着”字的汉语读音、词性、词义的顺序,通过实例就它的日译问题进行一番分析。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历史悠久的饮食文化里,“鲜”字一直占据重要的位置。早在周朝,就有将鱼与羊放在一起制造美味、同时造就“鲜”字的传说。而味精自从诞生之日起,就为调理饮食的鲜味立下汗马功劳。随着社会发展,鸡精出现并得到广泛应用。那么,味精和鸡精哪个更好?  相似文献   

4.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很早就认识了蜜蜂,从殷墟出土的甲骨中就发现了最早的“蜜”字。我国历代对养蜂的记载,可以说举不胜举。目前发现最早的字记载是《山海经》中的“平逢之山,蜂蜜之庐”一语,这是与蜜蜂有关的确切记载。我们的祖先对蜂蜜在医疗上的应用也了解得非常早,《神农本草经》就把蜂蜜列为“百药”中“多  相似文献   

5.
汉语中“就”字结构及意义非常丰富,本文仅从翻译学的角度分析汉语中的“就”与英语相对应的表达形式,以及“就”的习惯逻辑搭配在英语中的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6.
饮茶考古谈茶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顺超 《农业考古》2003,(4):161-163
茶文化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茶在古代有许多不同的名称,如:茗、荼、荼茗、葭、萌等。一般认为,“茶”字在唐以前的文献记载中还未出现过,是唐代人把古“荼”字减去一笔而成“茶”字。“荼”是“茶”的古体字,“茶”是从“荼”字分化出来的。陆羽《茶经》中说“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盛于国朝,两都并荆渝间,  相似文献   

7.
去年3月22日,茶艺大师范增平先生为海峡两岸的茶艺交流事业再次来到北京。初见范先生,他提起笔在记者的采访本上写下一个“真”字,问:“这念什么?”记者如实答道:“真。”他笑笑说:“这说明你对任何事都太认真了,我倒觉得它是‘直八’。就像喝茶一样,该认真时就‘认真’,不该认真时就认‘直八’。”于是我们的访谈就从这一个“真”字开始了。 记者:那么照您的说法,喝茶时什么时候该认“真”。又什么时候该认“直八”呢? 范:喝茶很讲究环境与心境,一人喝茶幽,二人喝茶慎,三人喝茶趣。这就要求喝茶不仅要手到、眼到、口到…  相似文献   

8.
姓氏的形成     
《百姓》2003,(11)
早在五千多年以前,中国就已经形成姓氏,并逐渐发展扩大,世世代代延续。秦朝以前,姓和氏是含意不同、各有所指的两个单音词。姓字的古形字是“人”和“生”组成的,意为人所生,因生而为姓。秦国刻石《诅楚文》中,始见姓字为“女”字和“生”字的组合字,这一字形最终被汉代人许慎定形,成为会意字。氏字的出现,早在甲骨文中就有。清代文字学  相似文献   

9.
俗话说:“有土才有粮,土肥庄稼旺”。土壤的肥瘦关系着粮食产量的高低。长期以来,劳动人民在实践中总结出了一套种地与养地的重要经验,并把它概括为三句话:即在“土”字上打基础,在“养”字上下功夫,在“用”字上挖潜力。  相似文献   

10.
“人生就像一张茶几,上面摆满了杯具。” 无论在QQ签名,还是在论坛签名档,这句话最近都成为网络的热点,被称为杯具箴言2.0版本。如果你觉得很无厘头,那你就OUT了,此“杯具”,实等同于“悲剧”,其流行于网络,使用范围之广与“圃”字不相上下,无论是考试失败、恋爱挫折还是日常生活中的负面情绪,人们都可以略带调侃地自嘲“杯具啊”。  相似文献   

11.
农家顾问     
“福”字为何倒着贴? 春节,在许多家庭院落的门窗上,往往会看到一些倒贴着的大红“福”字。据说,“福”字倒贴的习俗来自清代恭亲王府。一年春节前夕,大管家为讨主子欢心,照例写了许多“福”字,让人贴于库房和王府大门上。有个家人因不识字,误将大门上的“福”字贴倒了  相似文献   

12.
《农业考古》2004,(2):269-271,281
陆羽唐代著名学者,是茶学的创始人,《茶经》是其代表作。陆羽一名疾,字鸿渐,又字季疵;复州竞陵(今湖北天门)人。据称他是一个弃婴,不知所生,其姓名是长大后自己用《易经》占卜出来的,他卜得的是“蹇”之“渐”卦,其卦词有“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等语,于是他就取姓为陆以羽为名,用鸿渐作字。大约三岁的陆  相似文献   

13.
茶回文赏趣     
古往今来,品茶与文人生活结下不解之缘。品茶中,文人萌发文思灵感,创作了不少胜炙人口7的回文作品。著名的工夫茶具就有一些精妙的回文佳句。常见的有“清心明目”,随便从哪字破读,皆可成句,如“心明目清”、“明目清心”、“目清心明”。有的回文写的是“可以清心也”的连环妙句,可破读为“以清心也可”、“清心也可以”、“心也可以清”,寥寥几字就把茶的舒心怡神奇效描绘出来。有的艺匠对茶产生形影不离的痴情,独运匠心创作了“不可一日无此君”的回环佳句,破读出来也很有妙趣:“一日无此君不可”、“此君不可一日无”……这…  相似文献   

14.
对企业来说,“企”字中有个“人”字当头,人是企业之本,“人”字头下面是个“止”字,象征企业如果没有朝气蓬勃的人,企业的生机活力也就停止了。  相似文献   

15.
《农家致富》2004,(10):1-1
俗话说,勤劳才能致富,“闲着”是不能生财的。浙江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连续15年蝉联全国第一,奥秘就在于一个“忙”字:许许多多的浙江农  相似文献   

16.
最深刻的道理,往往蕴含在最简单的形式当中,就像“人”字,一撇一捺而已。然而,世界上很多复杂的事情,其实是人搞出来的。  相似文献   

17.
《福建农业科技》2010,(3):22-22
身体正前方“之”字摆动喷雾。缺点是前面喷药,儿在喷过药的环境中前进,容易造成农药中毒,另外,喷洒封闭型除草剂时,容易喷洒不均匀,人为踏踩后会破坏药膜,降低防治效果。应改手动喷雾器正前方“之”字摆动为侧向“之”字摆动。  相似文献   

18.
在2010年一号文件中,对单项问题说得最多,并反复强调的,就是农村金融问题。如在文件的第一部分“健全强农惠农政策体系,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第三个问题“提高农村金融服务质量和水平”就用了500多字的篇幅,就2010年农村金融工作的重点方面进行了部署。在其他部分,必要时也专门部署了农村金融工作,比如“继续抓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有条件的地方可加快试点步伐。”“扩大贫困村互助资金。”  相似文献   

19.
覃乃昌 《农业考古》2000,(3):150-158
一、“那”地名现象与“那”文化圈“那”或(“纳”)在壮泰语民族语言中为“水田”。在壮泰语民族地区,有许多冠以“那”、“纳”字的地名,其特点是以各类田的俗称作为标志,采用类名加专名的办法,构成以“那”、“纳”字起头的“齐头式”地名,如那坡、那马、那板、那龙等等(冠“那”、“纳”字地名中,以“那”字为多,为叙述方便,以下主要使用“那”地名)。1982年,广西开展地名普查,全自治区共得地名23万多条,其中少数民族语地名7万多条,少数民族语地名主要是壮语地名。1988年出版张声震先生主编的《广西壮语地名选集》,收…  相似文献   

20.
宾语数量名结构中“一”字的省略必然引起人的认知心理上的变化。本文试从认知语言的角度,由距离像似动因及范畴化原型理论来分析宾语数量名结构中“一”字省略后引起的句法、语法、语用等变化问题。由此得出了“一”字省略后,整个结构数量意义减弱,语法性质不活泼,搭配受到了限制,缺乏独立性,语体风格发生了变化等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